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335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docx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复习资料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

一、玉器的起源与发展简史

1、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玉器制品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00—8000年之久的河姆渡文化遗存。

2、1)玉器的朴素期:

从玉器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中期大约4000—5000年左右的时间,其主要表现为玉器从无到有,器型、纹饰简单,有了类似时期钻孔、磨制的玉器专门加工技术。

2)神秘期:

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和西周,以及东周早期约2000年左右的时段。

3)恢宏期:

包括春秋战国至秦汉大约持续1000年左右的时段,由于此期玉器的加工琢制技术大为提高,其造型纹饰丰富多彩,适用范围极为广泛,而且逐步趋于普遍使用,不论在数量上或加工技术上,都使这个时期成为中国玉器的巅峰时期。

4)精致期:

隋唐至宋代是此期玉器成熟的代表时期,也是精致期的主要时代。

5)繁琐期:

此期历元明清三朝,其中又以清朝为主。

3、古玉器的价值和功能

1)政治功能:

古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玉的道德、文化观念。

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表现在:

(1)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出土了许多精制的玉器,如良渚文化。

(2)商周时代,上述现象更加普遍。

如二里头文化中的“柄形饰”只出现在大型墓葬中。

(3)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

(4)秦以前,“九鼎”象征君权;秦以后,玉玺成了君权的象征;秦始皇制成一枚传国玺,以后各代帝王认为得了此玺才是真命天子。

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

乾隆皇帝厘定的25枚宝玺,绝大多数为玉制。

(5)汉以后各代规定,达到某一等级的人才能有资格得到什么形制的玉玺。

(6)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

玉被赋予了道德、文化观念表现在以下方面: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更具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接受。

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君子比德于玉"是儒家的用玉观。

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品德。

2)经济价值:

古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1)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显示富贵的一种标志,在新石器时代已见端倪,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2)商代,已用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

(3)西周,“玉璋价值80朋”相当于10块田的价格。

(4)春秋时期,名贵的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争玉,战争,割地相让。

(5)宋代,已有玉肆经营玉器。

(6)明代以后,玉器商店更多。

(7)到清朝,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身价"之说。

3)礼仪功能:

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古玉器的主流。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玉器的主流。

“六瑞”和“六器”是封建社会礼仪用玉的主干。

“六器”:

琮、璧、璜、圭、璋、琥;

"六瑞":

镇圭、桓圭、信圭、躬圭、古璧、蒲璧。

4)装饰功能:

佩饰与玩赏是古玉器的最初功能。

佩饰与玩赏是玉器的最初功能,也一直是玉器最广泛的用途。

◆古代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

◆新石器时代:

东北、华北、江南的文化遗址中,均发现饰玉。

◆商代:

商代国君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的七百多件玉器中就有相当部分是佩玉

◆春秋时期:

佩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春秋战国以后,佩玉也多,如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

◆隋唐以后,佩玉品种发生变化,主要为耳饰、腕饰、手饰、头饰。

◆唐宋以后,作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占据玉器的主要地位。

5)宗教功能:

有宗教用玉。

图腾崇拜:

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龙、龙;

良渚文化中的人兽纹玉器;

道家用玉;

佛教用玉:

玉佛像。

一、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以及各时期代表性工艺

1、玉器雕琢工艺一般可分为五类:

1)平雕和圆雕:

平雕是在薄片状的玉石平面上雕刻纹饰,圆雕是立体的雕琢。

雕刻的刀法大体分为五种:

阴线刻,阳线纹,浮雕,勾撤,打洼。

2)透雕(镂空):

先用钻将玉片打透,然后用线锯或铁丝弓子琢出各种既定的纹饰,这种透雕法也叫“镂空”。

3)穿孔

4)巧作:

借助玉材的不同颜色,巧妙地雕出各种逼真写实的造型,就叫“巧作”。

5)上光:

也叫磨光,使器物外表平滑有光泽。

2、各个时期玉器代表性工艺

1)红山文化玉器:

器物几乎没有平面,打洼,有意磨出瓦沟纹;

2)良渚文化玉器:

器物表面平坦,阴刻曲线纹和直线纹;

3)夏代文化玉器:

碾琢勾彻,用弓弦镂空琢制出扉棱;

4)商殷玉器:

双勾拟阳线,臣字眼;

5)西周玉器:

细阴线与“一面坡”并行;

6)春秋玉器:

细密繁缛,隐起主体纹饰,不留空间;

7)战国玉器:

细劲勾勒,顶撞地纹,玉璧边缘扎手;

8)秦代玉器:

平面阴刻线纹;

9)两汉玉器:

玉器表面饰短平线刻或游丝刻,殓葬玉器中流行“汉八刀”;

10)唐宋玉器:

带板中惯用“池面隐起”手法,突出主题纹饰;

11)辽金玉器:

深层立体透雕;

12)元代玉器:

带饰中主题纹饰多突起边框之上,边框四周多倭脚;

13)明代中晚期玉器:

粗矿砣工,带板多层透雕,俗称“花下压花”;

14)乾隆玉器:

细腻圆润,纤巧多变,富有装饰性,玲玲剔透,打磨光滑,集历代玉雕工艺之大成;

15)痕多斯坦玉器:

薄胎、浅雕。

新石器时代玉器分布区域及各自特征

1、距今6000年前的文化遗址

⑴兴隆洼文化:

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还分布于辽宁阜新查海等地,公元前6000-5000年。

玉器有玉玦、玉环等,工具,玉质为碧玉类。

⑵新乐文化:

发现于沈阳新乐,公元前5000年。

玉器有珥珰、玉珠等小型玉器,玉质为青玉、墨玉、碧玉、玛瑙、煤精。

⑶裴李岗文化:

70年代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公元前5700-6000年,玉器主要有绿松石、水晶质珠。

⑷仰韶文化:

分布于黄河中游,发现于渑池县仰绍村,公元前5000-3000年。

玉器有璜、环、珠、坠、管、镯、笄、鱼形饰等饰玉和产、斧刮削器等工具,玉质主要为绿松石、绿色玉。

⑸大汶口文化:

1959年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代。

据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4500年。

有男女合葬,向父系社会过渡。

玉器以玉环、耳坠、指环等饰玉和刀、铲、斧等工具为主;玉质以绿松石、蛇纹石为主。

⑹河姆渡文化:

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位长江下游。

公元前4800年。

玉器有玉璧、璜、环、珠、玦、管等饰玉,玉质有莹石、粗玉。

⑺马家浜--崧泽文化:

1959年发现于浙江嘉兴一带,据碳同位素测定为公元前4700-3700年。

继承了河姆渡文化特征。

玉器有1件铲和玉玦,璜、环、珠、玦、管、镯、坠等饰玉。

2、距今6000-5000年的文化遗址

(8)红山文化:

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东部的赤峰红山,分布于辽宁、内蒙十几处,属北方文化。

东北地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

A、玉器以佩饰为主,构成以动物形佩饰为特征的玉器群。

分为:

动物形:

现实动物,如玉鸟、玉鳖、玉蝉、玉鱼等;幻想动物,如玉龙、玉兽玦;几何形:

以勾云形玉佩最为特征;还有龙形璜、马蹄形、兽面丫形玉器等。

B、玉质以辽宁岫玉为主。

C、造型和工艺特征表现为:

★动物为抽象变体造型,风格质朴而豪放,具传神特征。

☆玉龙、玉兽玦的头和眼特大,身呈“C”形。

◇工艺上,已有圆雕、浮雕、透雕、两面雕;表面不多加装饰,少用刻线,多用“压底隐起”手法;边缘极薄,有刺手感。

(9)青莲岗文化:

1951年首次首次发现于江苏淮安县青莲岗,分布于长江、淮河下游,江苏新沂花厅、苏州、常州、吴县等地。

江苏新沂花厅出土了150件玉器,吴县张陵山出土57件玉器。

主要有琮、璜等礼玉,玦、管、珠、镯、指环等饰玉。

玉质除玛瑙、蛇纹石玉外,有白色玉、青色玉。

(10)大溪文化:

位于四川东部。

玉器以玉玦、环、璜、刀和小型坠饰为主。

玉器质地光滑细润,雕刻精美。

(11)凌家滩文化:

1985年发现于安徽含山县凌家滩。

据碳同位素测定为距今5560-5290年。

大墓内随葬品以玉器为主,陶器较少;中小型墓葬内则以石器和陶器为主,玉器较少。

现已发掘出土上千件玉器。

主要有石质和玉质工具、饰玉,也有礼仪用玉。

其中,玉人、玉龙、玉猪鸟、玉冠状饰等的形制和纹饰在当时当属精美之作。

3、距今5000-4000年的文化遗址

(12)龙山文化:

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湖北一带,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2800-2300年。

是大汶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玉器以刀、铲、戈、钺等工具为主,其次为琮、璧、圭、璋、璜等礼玉和环、镯、坠、头饰、串饰等饰玉。

玉质有绿松石、蛇纹石玉、莱阳玉、蛋白石等。

(13)良渚文化:

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3300-2250年;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发展和继续。

遗址多达百十余处。

出土玉器数量多,种类较丰富,仅余杭反山和瑶山出土玉器就达三四千件之多,且许多是前所未见之品。

玉器琢制较精美。

以饰玉、礼玉为主,少有工具。

A、玉器以饰玉和礼玉为主,少有工具。

饰玉:

几何形镯、环、管、坠、珠;小型立体雕龟、鱼、鸟、蝉、蛙;出现臂饰、玉带钩、冠状饰、玉梃纺轮。

礼玉:

高矮不同的多节玉琮、大型玉璧、玉璜;工具:

斧、双孔刀、锛;还有菱形、锥形、钻形、角形、靴形、漏斗形玉器。

B、玉质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绿松石。

C、工艺特征:

造型:

追求对称;有立体雕琢。

纹饰:

出现特殊的“带冠神人兽面纹”或“兽面纹”;还有繁密精细的装饰花纹,如云雷纹、鸟纹、蛙纹;琮的纹饰和造型考究;璧则大多素面、粗糙。

工艺:

琢磨细致,采用细若毫发的阴线、减地浮雕、透雕的雕琢技法。

(14)屈家岭文化:

1954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

分布于江汉平原,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2750-265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器有镯、坠、珠、方形饰、龟头形饰、璜、刀。

玉质有碧玉、玛瑙、粗质玉。

(15)齐家文化:

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县齐家坪。

分布于甘肃大夏河、渭河上游。

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2000年。

玉器有玉珠、玉片饰、璜、璧、铲。

玉质有绿松石、玛瑙、粗质玉。

(16)石家河文化:

发现于湖北天门石家河。

属长江流域文化。

距今4600-4000年。

玉器共有300多件,基本上是小型饰玉,如玉鹰、玉鹿首、玉人首等,玉质较好,工艺较精。

4、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

(17)二里头文化:

1959年发掘于河南偃师二里头。

时间上位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商文化之间,有学者认为就是夏文化。

玉器制作较精美,与稍早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稍晚的商文化可以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玉器可以分为五类:

1)生产工具;2)礼器;3)武器(仪仗器);4)饰玉;5)杂器。

(18)二里岗文化:

发现于郑州二里岗,晚于二里头文化,属商代早期。

还包括湖北黄陂盘龙城、河北藁城等商文化遗址。

玉器有三类:

1)兵器占多数且向大型化方向发展;2)礼器中有璧;3)饰玉中有璜、笄。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石器》——新石器时期考题归纳

一、简答题

 

1、我国古代玉器按照功能、用途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

每类流行于什么时期?

并举例说明各类玉器的主要器形。

 

答:

1)生产工具,多指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的斧、铲、刀、凿等;

 

2)装饰品,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皆有,可以分为三类:

身饰品,指直接贴附于肌肤上的玉器,如玦、镯、臂环等;服饰品,指挂佩于衣服上的玉器,如璜、环、璧、珠、管等;镶饰品,指镶嵌在玉质或非玉质器物上的玉器或玉饰,如商代玉柄形饰镶嵌绿松石,战国金银质带钩上镶嵌玉环、玉玦,明代玉腕上镶嵌宝石等。

 

3)礼仪器,自新石器时期至清代皆有,主要可分为五种:

祭祀神器,璧、琮、璜、簋、盘等;象征权力器,斧、圭、钺、戈、璋等;象征财富器,璧、玉猪等;礼乐器,磬、戚等;殓葬器,上层社会成员专用的殓葬玉器,玉塞、玉幎目、玉衣等。

 

4)实用器,自商代至清代都有,多指社会上层人物所享用的日常生活用器,如梳、枕、杯、碗、盘等。

 

5)观赏陈设器,多指封建时代皇室、贵族所享用的室内陈设器物,它们是财富的象征,封建特权的象征,如各式人物动物型玉雕,大型玉山、鼎、炉等。

 

2、简述中国玉器的特色。

 

答:

1)历史悠久。

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玉器是距今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及查海玉器。

其起源之久远,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鲜见。

 

2)工艺精湛: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器虽处在“童年”期,但其造型、纹饰、工艺及文化内涵,都已有特点和规律可寻了;而且很多精品已具有材质优良,造型规整,纹饰精确,工艺水平很高并及富艺术特色的成就。

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江浙及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成为新石器时代北南两大玉器工艺中心。

以玉猪龙和兽面纹玉琮为代表的精品,堪称玉器的范例。

特别在雕琢工艺上,片雕、阴线刻、阳线雕、镂雕、圆雕等技法已臻成熟;锥钻、桯钻、管钻钻孔技术已经齐备。

 

3)内涵丰富:

纵观中国玉器的历史,可以认识到,玉器不仅形式精美、典雅、柔秀,更主要的是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厚重而居其它工艺美术品之冠。

玉器文化内涵的多层面,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方面。

 

4)价值极高:

能说明或复原中国历史的传统思想文化、哲学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军事文化、礼仪文化、行为文化、神话宗教文化、审美文化等社会文化现象。

因之,玉器是最有资格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富特色的艺术形态,并以其高深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实物资料。

 

5)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和内涵丰富是学习玉器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价值极高是玉器研究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基本内容。

 

3、简述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造型、工艺。

 

答:

红山文化被称为新石器时代北方玉文化的代表:

 

1)种类

 

生产工具有斧、刀等;装饰品有勾云形佩、马蹄形箍;礼仪器有玉龙,玉猪龙。

 

2)器物造型

 

几何型分圆曲型和直方型;动物型。

 

纹饰造型。

纹饰和器物造型合一是红山文化玉器形式结构的一大特色。

 

3)工艺

 

玉材主要是岫岩玉。

 

工艺方法分片雕、镂雕、圆雕。

片形体多见。

镂雕主要指勾云形佩中间部分的镂空。

圆雕如马蹄形箍、猪龙等。

圆棒形磨具,以手工推拉方式研磨出瓦沟纹,为红山文化所独有的工艺方法。

 

4、简述良渚文化玉器的种类、造型、工艺

 

答:

1)种类:

 

生产工具有斧、铲、凿、纺轮等;装饰品:

几何形镯、环、管、坠、珠,小型立体雕龟、鱼、鸟、蝉、蛙;出现臂饰、玉带钩等;礼玉:

高矮不同的多节玉琮、大型玉璧、冠状饰等;

 

2)器物造型,几何形分圆曲型器,圆方复合型器,人物动物型器;纹饰造型,兽面纹,人首纹、神徽纹、蚩尤面、鱼纹、蝉纹等。

 

3)玉质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绿松石。

 

工艺特征:

 

造型:

追求对称;有立体雕琢。

 

纹饰:

出现特殊的“带冠神人兽面纹”或“兽面纹”;还有繁密精细的装饰花纹,如云雷纹、鸟纹、蛙纹;琮的纹饰和造型考究;璧则大多素面、粗糙。

工艺:

琢磨细致,采用细若毫发的阴线、减地浮雕、透雕的雕琢技法。

 

5、试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特点。

 

答:

新石器时代玉器虽然出现过空前的繁荣,但从整体上看仍属孕育期。

其主要特点是:

 

(1)玉材均为就地采取,玉材有透闪石、阳起石以及蛇纹岩等,还有玛瑙、水晶、绿松石及各种纹石(1分),尚未进入以和田玉为主流的时代(1分)。

 

(2)治玉工艺大多采取磨制石器的工艺技术,如锯料、画样、磨、雕、钻孔等,出现了原始的砣具(1分)。

 

(3)器形多为对自然界动、植物的模仿(分),晚期出现了较多的工具、武器类玉器(分)。

 

(4)图案装饰题材抽象(分),光素无纹者较多(分)。

 

(5)玉器艺术的地方风格极为鲜明,并保持着各自的稳定性(1分)。

 

(6)玉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在精神领域地位日益提高(1分)。

 

(7)新石器时代玉器艺术有着长达六千年的历史,有其萌生、成长、发达、衰落以至消亡的过程(1分)。

兴隆洼、查海、河姆渡、马家浜等文化的玉器是其成长时期的产物

(1分),红山、良渚文化的玉器是其巅峰时期的产物(1分)。

 

5、试述新石器时代玉器制作中的主要钻孔方法以及钻孔的特点。

 

答:

1)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钻孔方法,主要有3种,锥钻法、桯钻法、管钻法;

 

2)锥钻法,即用锥形石质或青铜钻具,在玉器表面的一面或两面钻孔。

锥钻孔的特点是孔径较小,孔洞呈漏斗状。

单面钻,受钻面的孔径要略大于不受钻面的孔径。

双面对钻孔,,则孔形呈两个相对相反的漏斗状,孔形是两端大,中间小。

 

3)桯钻法,又称杆钻,钻形如圆棒,使用桯钻钻孔,分为单面钻和双面对钻两种。

单面钻因受钻面用钻时间较长而孔径大于对面者,其孔形似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而孔壁稍显凹弧形。

双面对钻的两孔形基本相同,有时两面对钻的两次钻头相接处,因钻头较圆,孔壁上会留下一周凸起而尖锐的台痕。

 

4)管钻法,即圆管形钻具,使用管钻钻孔,其特点是两端孔径大小基本相同,孔壁平直、光滑。

钻孔方法分单面钻和双面对钻两种。

单面钻孔壁垂直。

双面对钻时,常常会因为两次用钻,钻具取位有差距,其圆心未在一条直线上,致使由于错位而在孔壁上留下凸起的台痕及有台玉芯。

 

5)纵观新石器时代玉器钻孔钻具的种类和发展顺序,可能是:

锥钻—桯钻—管钻,钻出的孔径,也随之由小渐大,可以满足不同的钻孔需求,同时还表现出钻孔技术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

 

二、填空题

 

1、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玉器是距今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及查海玉器(地名),主要为玉玦和玉匕形器。

 

2、新石器时代玉器的总体特征是:

就地取材、造型简概、工艺原始、风格朴野。

 

3、红山文化玉器的发现,以牛河梁为中心地区。

 

4、江苏吴山张陵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最早的玉觿。

 

5、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钻孔方法,主要有三种:

锥钻法;桯钻(杆钻)法;管钻法。

 

6、由玉石斧、铲发展为玉圭,为我们揭示出中国礼仪玉器产生的一条基本规律。

玉圭始于龙山文化。

 

7、临朐朱封墓出土的玉冠饰是山东龙山文化迄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由两件玉器组成(玉冠饰、玉笄

),系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物。

 

8、石家河文化玉人面饰、玉凤等玉器具有其地理特色。

 

9、中国第一玉猪出土于凌家滩文化。

 

10、兴隆洼及查海玉器作为开创性的作品,包括生产工具和装饰品两类。

在此基础上,红山文化又发展出礼仪器。

 

11、红山文化的勾云形佩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云形艺术品的起源,是中国传统云文化的始原。

 

12、马家浜文化的玉璜出现,不仅是长江下游地区玉文化的首创,而且成为后世数千年玉璜的先河,玉璜的佩戴方式是两端朝上,它作为项饰,使人们得到了璜的用法的最早依据。

 

13、良渚文化首创性玉器造型有:

带钩、蛙形佩、觿、冠饰、琮、钺。

首创性玉器纹饰:

兽面纹、神徽纹、束丝纹、鸟纹、蚩尤面、立人纹等。

 

14、号称“江淮第一御龙的安徽含山凌家滩墓地M16出土的玉龙形佩与内蒙古翁牛特其所出红山文化玉龙最明显的区别是:

前者为团龙

,后者为勾龙。

 

15、凌家滩文化玉戈是迄今所知江淮地区最早的玉戈,它比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玉戈早1000年。

 

16、石家河文化玉凤,是新石器时代最早出现的玉凤,它为中国数千年传统龙凤艺术中的凤造型奠定了基调。

 

17、陶寺遗址(龙山文化)出土所见到的最早玉梳;

 

18、山东临沂大范庄(龙山文化)出土最早的牙璋。

 

19、石家河文化礼仪玉中的牙璋是江汉平原地区最早实例。

 

20、大汶口遗址4号墓所出骨雕筒,其上有绿松石珠镶嵌,这是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嵌绿松石工艺实例。

 

21、山东五莲丹土遗址所出玉钺,其上部的孔内嵌有绿松石,玉与绿松石的组合工艺开夏代和商代玉器此工艺的先例。

 

22、璇玑的定名,始见于吴大澂《古玉图考》。

 

23、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是环太湖地区距今5300-4200年的原始文化,他的代表性器物有玉璧、玉琮等。

红山文化是辽宁西辽河地区距今5000年前后的原始文化,它的代表性器物有玉龙、玉勾云形佩等。

 

24、“玉不琢、不成器”。

琢玉的主要过程有选材、开料、设计、土坯、细琢、打磨、抛光。

 

25、距今约八千年的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玦

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玉器,它是一种耳饰,器物的刨面呈椭圆形。

 

26、新石器时期在玉件上进行透雕镂孔时常采用先在玉件上钻透一孔,再穿越进行切割的方法。

这种方法被称为方法被称为线切割。

 

27、圭是重要的玉礼器之一,其造型是由古代生产工具石斧演变而来,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28、新石器时代位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玉器和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代表了中国史前文化南北方玉器的最高水平。

 

29、红山文化遗址中,随葬玉器相当丰富,其中玉制的崇拜对象尤以龙最具特色,已成为红山文化的象征物。

 

30、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材主要是_岫岩玉。

 

31、玉钺由斧铲演化而来,是象征酋长军权的礼仪仪仗器。

 

三、判断

 

1、山东龙山文化出现最早的玉牙璧。

(×)大汶口文化

 

2、马家浜文化是迄今所见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制玉成果。

(×)河姆渡文化

 

3、在玉器的文化成份中,包括物质、形式、创作、目的等四大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创作因素。

(√)

 

4、束丝纹和鸟纹为良渚文化首创纹饰。

(√)

 

5、良渚文化的瑶山墓地出土未见玉璧。

(√)

 

6、迄今所见新石器时代全身形玉人出现在石家河文化。

(×)凌家滩文化

 

7、凌家滩文化出土玛瑙斧、玛瑙钺,以玛瑙作兵器,为首次发现。

 

8、良渚人已能掌握全部雕刻技能,它要比红山文化玉器表现得更为纯熟、精妙。

 

9、石珠,骨珠,兽牙,海贝壳等经钻孔串连的佩饰,为我国最早组佩性饰品,它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文化的早期。

(×)旧石器时代

 

10、崧泽文化出土最早的握玉,代表长江下游地域的葬玉新风尚。

(×)玉含

 

11、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就与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在甘肃永靖齐家文化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

(√

 

12、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表面大多装饰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饰。

(×)

 

13、用玉琢制的鱼形饰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起初造型只略具其形,汉代以后开始在鱼身上雕琢各式各样的鳞纹装饰。

(√)

 

14、考古资料证明,玉质的佩饰始见于距今约七八千年的内蒙古地区兴隆洼文化遗址。

该遗址玦多成对置于墓主人左右耳部,当是一种耳饰。

(√

 

15、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玉器是距今约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玉器。

(×)

 

16、镂空法是指在器物上雕出孔洞,使玉器造型更丰富、更有立体感和灵动感的特殊工艺,这种技法在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制作上己很常见。

√)

 

17、中国最早的玉凤造型出现在商代,以殷墟妇好墓所出凤形佩为代表。

×)

 

18、我们一般所称的“中华第一玉龙”,是指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旱他拉村采集到的玉龙,是迄今我国所见最早的玉龙。

(√

 

四、选择题

 

1、(C)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