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076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 沙滩上的童话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课文10沙滩上的童话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沙滩上的童话》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课文名为童话,实则是一篇洋溢着快乐与温情的儿童故事,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筑城堡、编织童话的有趣场景。

本文共19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点明海边的沙滩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第2自然段展现的是孩子们沙滩上垒筑城堡的快乐,而3-19自然段具体再现了孩子们编织童话的快乐。

“垒筑城堡”的快乐直接激发了孩子们“编织童话”的灵感,在一个孩子的启发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有趣的童话就在孩子们的对话中“编织”而成。

孩子们口中的童话情节简单却扣人心弦:

魔王困住公主(3-6自然段)——勇士攻打城堡(7-14自然段)——公主得到解救(15-19自然段)。

情节的发展,显现童心童趣。

孩子们的童话语言简短却饱含情感,恰恰道出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和投入的状态。

及至最后,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编织童话的快乐中,甚至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

如果说“垒筑城堡”的快乐是属于感官的快乐,而这种编织童话的快乐是创造的快乐。

这些快乐共同丰富诠释了“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这一中心主旨。

课文插图以大海、沙滩为背景,呈现了孩子们堆垒城堡、编织童话的快乐场景:

湛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孩子们垒起一座高高的城堡。

他们围观在城堡周围,有的咧着嘴,拿着铲,远远地欣赏着城堡。

有的跪坐在城堡下方,指点着塔楼的动静,似乎讲述着城堡的秘密;还有个小男孩跪在城堡的正前方,双臂举起,似乎在欢呼自己的杰作。

整幅插图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营造了明快欢乐的氛围。

学情分析

从生活经验看,孩子们喜欢沙滩。

因为在沙滩上他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尽情玩耍,堆城堡、筑围墙、挖地道……这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过的经历。

可是在沙滩上以城堡为蓝本编织童话故事却是少有的、更有智慧含量的游戏。

立足生活经验、调动好奇心理,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学习能力看,学生对“故事”有一定的储备和方法基础。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很多故事,对很多故事角色和情节耳熟能详。

同时经过一年级的结合插图讲故事到二年级上学期根据关键词语、句子的情节提示讲故事的训练,学生对“故事”并不陌生。

本课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编故事”不同于“讲故事”,减少了对图片词句、事实经验等线索的依托,以想象为支撑,增加了故事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本单元前期,学生已经进行了“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的尝试,所以本次“编故事”既是对以往“讲故事”的一个提升,也是对本单元“想象”要素的一个巩固和实践。

从朗读能力看,学生已经掌握分角色朗读、按照不同句式进行朗读的方法。

以此为基础,通过抓关键词、体会人物情感,读好本课三组对话,进行语言拓展训练,是学生能力所及的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编织童话的过程,感受创造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畅聊,想象入文

(一)图片激趣

1.课件出示沙滩图。

这是一片怎样的沙滩?

你最想在那儿干啥?

2.学生反馈。

(二)畅聊童话

1.抛出话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

都读过哪些童话?

2.师生对话聊天。

(三)揭示课题,引导想象

1.齐读课题。

2.沙滩和童话在一起,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呢?

学生想象交流。

二、初读感知,快乐识字

过渡:

你们想象的画面非常有趣,课文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呢?

(一)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师生交流,整合识字

过渡:

沙滩上的游戏,怎么能少了城堡呢?

借助插图认读字词

1.指名认读,“干”若有错误,相机正音。

2.分组合作读短语。

借助想象认读字词

1.指名读,注意“狠”的前鼻音。

2.边读边想象魔王、公主、勇士是怎样的。

3.分角色读短语。

(三)借助场景认读字词

过渡:

魔王、公主、勇士相遇了,注定就有一场较量,得赶紧想办法商量。

刚才老师说的话中有一组多音字呢!

1.指导多音字“量”。

“量”这个字本身读二声,但在“商量”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请同学们在第7自然段中找到这个词,用横线标注出来。

(师巡视)我们还学过它的另外一种读音,你还记得吗?

2.借助词意理解,指名读字词。

凡事一起商议,你一言我一语出主意就是“商量”。

“商量”过程中就会有人补充、有人同意赞赏,有人反驳呢!

3.学生合读词语。

借助字理认读字词

1.指名读字词。

由“轰”发散到拟声词“轰隆隆”,简单解读“轰炸”。

2.男女生分读词语:

“驾驶”、“轰炸”。

3.全班齐读词语:

“合力”。

借助生活认读生字

1.你在哪里见过“药”、“记”这两个字?

2.学生联系生活交流,并认读。

3.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沙滩上的童话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再读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2.师生交流,梳理内容。

课件逐句生成出现——我们在沙滩上垒起城堡,编织了童话故事:

城堡里住着一个魔王,抢走了公主,我们成了勇士,想办法,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四、精读课文,体验垒筑城堡之乐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2.情境引读:

师述:

垒起城堡、编织童话,那该是多么快乐呀!

学生接读:

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3.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

课件出示沙滩嬉戏画面。

孩子们已等不及动手垒城堡呢!

1.默读第2自然段,圈出孩子们垒城堡时表示动作的词语。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学生反馈表示动作的词语:

“垒起、筑起、插上”并动作演示。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勾画“沙滩城堡”简笔画。

3.借助简笔画指导朗读。

4.引导发现句子“首尾相连”的表达特点。

(1)观察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城堡”“围墙”标红。

教师小结:

首尾相连的短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垒筑城堡的游戏更有意思。

我们一起合作读。

(3)师生合作读:

教师读:

在沙滩上——学生接读:

我们垒起城堡。

教师读:

城堡周围筑起围墙——学生接读:

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那就是我们的树。

5.联系上文,回扣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读。

教师读:

多么快乐呀!

难怪——学生接读:

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2)全班接读第1自然段。

(三)配乐朗读第1-2自然段,回扣快乐

五、凝神静气,快乐写字

过渡:

今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垒筑城堡,感受到他们的快乐,现在我们也来快乐写字吧。

(一)复习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所有生字:

周、围、句、补、充、药、合、死、记。

学生齐读。

(二)观察辨析字形

1.说结构。

师:

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反馈。

课件按生字结构列为四排。

教师小结:

“周、句、死”是半包围结构,“围”是全包围结构,“补、记”是左右结构,“充、药、合”是上下结构的字。

今天,我们一起学写三个半包围和一个全包围的字。

2.说比例。

课件出示“周、句、死、围”。

内外两部分怎么写才会好看呢?

指名反馈并小结:

“周、句、死”都是半包围结构,“周”是三包围,“句”是右上包围,“死”是左上包围;“围”全包围的生字,这四个字的外围部分都要为里面的部件提供足够空间。

3.说关键笔画。

师:

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指名反馈、教师指导:

“周”先外后内,里面上部是个“土”;“围”里面的横划长短不一,间隔均匀,竖划压竖中线。

“死”的竖弯钩压竖中线。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周、死、围”,再次提示关注结构比例和关键笔画的书写。

2.学生临写一个描摹两个。

教师巡查,提示姿势。

3.同屏投影,点评作品。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回顾

课件出示沙滩贝壳图。

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海边的沙滩。

沙滩上有孩子们垒筑的城堡,还有数不清的贝壳呢!

告诉你们:

每个贝壳里都藏着一个词语,读对了,这个贝壳就被我们捡到啦!

(一)“捡贝壳”游戏复习生词

城堡堡垒凶狠凶恶攻打进攻

火药炸药赞赏赞美合力合作

(二)回顾1-2自然段

过渡:

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我们还在沙滩上垒筑城堡呢!

学生齐读第1-2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品读编织童话之乐

过渡:

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我们还在沙滩上编织童话呢!

(一)自由朗读,抓住“编织”,体会编织童话的趣味

1.学生自由读3-19自然段,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

就这样,我们编织着童话。

2.师生交流,理解“编织”,梳理故事。

(1)课件“编织”标红,理解“编织”本义。

编织:

把细长的东西按一定的顺序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如:

编织花篮、编织草帽、编织凉席……课件出示花篮、草席、凉席图片。

(2)理解“编织童话”。

编织童话:

我们在编织什么呢?

(童话)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是在“编织童话”呢!

(二)默读,体会童话内容的趣味

1.默读3-19自然段,勾画我们编织的童话的内容,相机反馈。

2.课件出示童话内容。

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

在这儿,在这儿!

3.指名读,初步体会编织童话情节发展的趣味。

(三)学习3-6自然段,趣话故事起因

过渡:

多有意思的童话呀!

怎么编出来的?

1.自由读3-6自然段,沙滩上的孩子们怎样编故事的?

师生交流,探究故事源头,课件出示第一组对话(3-5自然段):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

“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有人接着补充: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第三个小伙伴说: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2.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凶狠”,凸显第一个孩子的创意。

(1)课件标红第3自然段,指名读。

(2)出示“凶狠的魔王”词卡,引导学生想象“凶狠的魔王”的样子。

(3)教师小结:

凶狠的魔王外表可怕、行为凶残。

指名读词组。

(4)男女生分别读第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5)教师引导评价:

多有意思的第一句话!

多么重要的第一句话!

它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有了它,才会有后来的故事!

(6)齐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5自然段,体会“危险”,凸显两名孩子渲染作用。

过渡:

美丽的公主落入凶狠的魔王手里,会怎么样?

(1)学生反馈,情境理解“补充”。

将未完的故事接着往下编,这就是()。

学生接答:

补充。

(2)课件标红第4-5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并反馈“公主的危险处境。

(3)抓关键词“抢”、“哭”和标点符号“!

课件标红两个“!

”。

请大家关注这两个词还有这个感叹号,你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我们愤怒和焦急的感情,并指导朗读。

(4)教师引导评价:

大家一下子紧张起来,恨不得马上去解救公主。

看来,这两个孩子的补充真精彩,童话故事更让人期待了!

4.整体梳理3-6自然段,小结“编织”过程。

(1)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3-5自然段)。

(2)小结:

三个人三句话,第一个孩子有创意开了头,第二三个孩子补充故事营造气氛,有趣的童话就是这样开始编织的。

(3)课件出示第3-6自然段,全班齐读。

(四)研习7-14自然段,趣话故事发展

1.自读7-14自然段,故事后来怎么样?

师生交流,相机指导。

2.学习第7-8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自由读。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

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2)抓住“魔窟”、“勇士”,体会孩子们成为“勇士”的勇敢和自豪。

请大家读读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指导读句子。

小结:

是啊,我们已经进入故事,成为“勇士”,要攻打“魔窟”救出公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教师读: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学生接读:

一座魔窟。

教师读:

我们也成了——学生接读:

攻打魔窟的勇士。

教师读:

我们——学生接读:

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4)根据生活经验理解“商量”。

师:

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你和同学会怎么商量?

学生反馈,教师小结:

遇事大家一起讨论对策,就是“一起商量”。

出示词卡“一起商量”,指名读、齐读词语。

3.学习9-1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二组对话(9-11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读。

一个小伙伴说:

“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

“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我说:

“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2)理解“反驳”。

①驾驶飞机去轰炸好不好?

引发“反驳”情境,互动讨论,理解“反驳”。

用有力的理由反对别人的意见就是“反驳”。

②出示词卡“反驳”,指导朗读词语。

③抓住感叹号,读出“反驳”的语气。

课件标红感叹号,谁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这里的感叹号。

指名读第10自然段。

(3)理解“赞赏”。

①教师出示“挖地道”的方法,互动讨论:

“挖地道”的方法好不好?

好在哪里?

引发“赞赏”场面。

②出示词卡“赞赏”,学生齐读。

为“赞赏”换个近义词吧。

(4)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组对话。

4.学习第12-14自然段。

过渡:

孩子们终于“商量”出拯救公主的最佳方案——挖地道、装火药、炸城堡……

(1)孩子们是怎样救公主的?

学生读12-14自然段,想象交流拯救公主的艰难。

(2)课件出示句子,自由读。

于是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合力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轰塌了。

(3)交流反馈:

结合动作情境理解“趴”“四面八方”“挖呀,挖呀”“终于”“合力”。

(4)指导朗读12-13自然段。

(5)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救出公主的兴奋。

①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全班读。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②感受“反复”的句式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欢呼”表达作用

这个句子中有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

学生交流发现。

课件三个“欢呼”标红,指导读句子。

小结:

文中一连用三个“欢呼”,更强烈地表达了此时我们救出公主激动兴奋的心情。

5.分角色演读第7-14自然段。

6.回扣“编织”读文,品童话趣味。

(1)小结童话趣味:

这童话虽然简单,但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其中,一起商量,一起行动。

我们用投入继续编织着童话。

(2)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回扣“编织”,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五)研习第15-19自然段,趣话故事结果

过渡:

正义的勇士拯救了美丽的公主,后来呢?

1.学生自由想象,交流反馈。

预设:

公主嫁给勇士;赏赐勇士财宝;国王感谢勇士……

2.自读第15—19自然段。

交流:

童话中的公主结局怎样呢?

(1)课件出示第15自然段,指名朗读。

“但公主在哪儿?

(2)抓住问号,体会勇士的“失落”

这句里面有个问号,谁来读?

指名读句子。

你们感受到“勇士”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反馈。

指名读,教师评读,全班读,齐读。

3.学习第17自然段,体会孩子的投入。

过渡:

忽然,我发现妈妈就站在我们身后,微笑着望着我们。

(1)课件出示第三组对话。

我大声说:

“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

在这儿,在这儿!

”我抱住了妈妈。

课件“救出来了”、“在这儿”标红,指名读句子。

(2)感受“反复”的句式特点。

这个句子也有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

学生反馈:

这里有两个“救出来了!

”和两个“在这儿!

从两个“救出来了!

”和两个“在这儿!

”,还有感叹号,你们感受到什么?

(3)反馈小结并指导朗读:

孩子们是多么欣喜、多么投入啊!

一起读一读吧!

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4.分角色朗读第15-1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快乐重现

过渡:

想象的翅膀一旦张开就一发不可收,大家合力编织童话多么有趣呀!

1.重温童话,全班分角色朗读编织的童话。

齐读第1自然段。

过渡:

垒筑城堡是快乐的;编织出这么有趣的童话,更是快乐的!

而这些快乐都是沙滩带给我们的呢!

2.总结全文,回顾快乐。

课件出示全文,第1自然段标红。

齐读全文。

三、拓展想象,乐编故事

过渡:

沙滩上可以编织这么有趣的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编织属于我们的童话。

(一)激发想象,编织童话

1.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

根据开头编织故事,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

在一片沙漠里,有……

从前,有一座大山……

2.引导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发现词语与情节之间的联系。

3.学生选择场景之一,借助词语,大胆想象,构建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框架,全班交流。

4.小组合作,借助框架,根据开头,展开想象,共同编织故事。

5.小组展示演绎编织的童话,全班评议。

小结: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童话还在继续。

在一个个童话中,我们编织出了快乐、童趣。

愿美丽的童话陪伴着我们开心度过每一天。

四、凝神静气,快乐写字

过渡:

现在我们也来快乐写字吧!

(一)复习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所有生字:

周、围、句、补、充、药、合、死、记。

学生齐读。

(二)自主识记生字

今天我们学习“补、充、药、合、记”这五个生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

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记忆方法。

小结提示:

可以用儿歌识字,如“记,自己说话要记牢”,“补,萝卜就是大补药”,“合,一人一口就是合”。

(三)观察辨析生字

1.复习结构。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按结构进行了分类,知道了“补、记”是左右结构;“充、药、合”是上下结构。

即使是一样的结构,各个部件写起来也有不同的窍门呢。

2.细看部件,说比例。

课件将五个字按结构分成两排。

(1)我们先来看左右结构的字,仔细观察左右两部分的高低宽窄,说说怎样书写才美观?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补”左右等高等宽;“记”左窄右宽,右边是“己”不是“已”。

师:

我们再来看看上下结构的三个生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宽窄。

(2)我们先来看上下结构的字,仔细观察上下两部分,说说怎样书写才美观?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药”草字头宽而扁,覆盖“约”;“合”字人字头撇捺舒展,盖住下面;“充”注意上面部分。

3.重点观察,说关键笔画。

教师指导:

“记”和“充”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写得舒展。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药”字。

教师提示:

“药”上下结构,草字头要宽,盖住下面的“约”字,“约”字左边的绞丝旁的第二个撇折和“勺”的短“丿”要穿插避让。

2.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姿势。

3.同屏投影,点评作品。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