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203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docx

强烈推荐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农业现代化

定义:

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从内涵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

从外延看: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综合性:

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协调的高效系统;世界性:

应当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历史性:

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

内容:

1.生产技术现代化

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

病虫害防治:

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采用先进技术:

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

2.生产手段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

机器设备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电气化:

广泛运用电能。

农业水利化:

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

全面规划土地,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3.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树立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增加人力资本,提高科技和文化素质

4.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

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

管理手段现代化

意义:

1、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2、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3、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业收入4、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

最终目标:

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

良好的环境:

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

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

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生物技术主要提高土地生产率;机械技术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生产专业化

定义:

各个地区或农业企业由原来从事多种生产项目、生产多种产品转变为专门或主要从事某种或某几种生产项目或产品,甚至只从事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活动。

意义:

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和各单位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2、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技术装备的效能,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

类型:

1.按照生产活动内容分:

生产部门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农艺专业化

2.按照空间范围分:

农业地区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化)(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农业各部门、各种动植物自身的适应性,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以发挥比较优势,在较大的区域之间进行的农业生产分工形式)

农业企业专业化

农艺过程专业化(农业作业专业化、农业生产环节专业化)(一种产业的垂直分工形式,将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的企业来完成。

如畜牧业:

不同的企业分别从事饲料、孵化(仔畜)、育肥、加工、运销等。

●农业生产社会化

含义:

农业由孤立的、封闭的、自给性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生产方式和商品性农业的过程。

农业社会化的基本趋势:

1.农业商品化与市场化日趋发达2.农业生产趋向集中,形成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社会性3.专业化不断发展。

即农业企业专业化、地区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发展4.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

●农业经济结构

定义:

农业经济中诸要素、诸方面的构成情况与数量比例。

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关系结构与农业生产力结构。

农业经济结构是一个多类型、多层次的经济网络结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同时受资源条件、社会需要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所有制结构

生产关系结构生产总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结构

劳动力结构

生产力结构劳动对象结构

劳动资料结构

●粮食安全

定义:

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

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粮食营养安全”三个层面的完整概念。

粮食安全系数:

期末库存量与全年消费量之比。

如何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1.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的“五大体系”,即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增长的生产体系、确保粮食供应的市场贸易体系、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灵敏、准确综合信息的粮食预警体系、援助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2.巩固粮食安全基础,切实保护粮食主产区。

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大力发展粮食的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质量,大力发展绿色粮食生产;充分开发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两种资源);制定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抵制国外的倾销。

●农村产业结构

定义:

一定的地域内,农村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内部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

畜牧业

农第一产业--农业林业

村渔业

产采矿业

业工业加工业

分第二产业制造业

类建筑业建筑业

建材业

交通业

第三产业商业

服务业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1.农业发展滞后,商品率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较低。

2.工业内部生产发展不协调,质量不高。

(1)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非常高,目前已经高达80%以上,造成新的结构性问题。

(2)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关联度非常低,不能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

(3)农村工业存在着严重的自我制约因素: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粗放型经营非常突出,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比重很低;“五小”企业比重较大,不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面临国家强制调整转向的现实;众多农村工业企业是短缺经济的产物。

另外,诸如技术水平低、人才匮乏、管理不善等等问题依然存在。

3.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1)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低。

(2)第三产业水平低,高新产业少。

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而像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几乎为空白,高附加值产品在整个总产值比重中仅为8%左右。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

1.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自然、市场、经济、政策

2.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特征:

资源利用充分合理、产业协调发展、适应市场动态需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

3.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

第一产业绝对量增长,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绝对量增长,并超过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比重上升,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即:

1>2>3—2>1>3—2>3>1—3>2>1。

4.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一主线,实施贸工农一体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目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深化改革,推动乡镇企业优化升级;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规模经营见书P105

●农业科技推广见书P180

●农业生产结构

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系统内部各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特点:

(1)多层次性

(2)地域性(3)稳定性

多层次、多级别的结构复合体:

粮食作物

种植业经济作物

饲料作物

农业生产结构畜牧业大牲畜

禽类

林业:

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

渔业:

养殖业、捕捞业

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1.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

(1)种植业比重大,其他各业相对小;

(2)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占的比重大,经济作物占的比重小;(3)在畜牧业中,以生猪为主,其他畜产品少(3)在林业中重采轻造,在渔业中重捕轻养。

问题:

(1)对整个土地和人财物的利用不充分;

(2)从生态环境来看,布局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覆盖率低、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水资源等问题;(3)当前生产结构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专业化程度低。

2.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发展,必将改变落后的、封闭的、自给的、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起商品性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结构。

3.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方向:

农业的增长要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农业专业化;增加高产值的农产品比重;与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在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发展信息产业;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农业生产结构的地区类型:

(1)郊区,沿海和交通发达工矿区,应以商品性农产品生产为主;

(2)大平原、大盆地、应建立各具特色的粮、棉、油、糖等商品农产品基地,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3)丘陵和山区,应在粮食自给的条件下以林、牧业为主,辅以土特产品的生产;(4)牧区和半农半牧牧区,应以牧为主,发展农、牧、林结合的农业生产。

●农产品流通

定义:

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全部经济活动的总称。

包括农产品收购、调运、贮存、销售等基本环节。

意义:

实现农产品的价值,为农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条件;满足城乡人民的农产品需要;调节产销矛盾,导向农业生产;维持农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产品供需关系;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农产品损耗

特点:

明显的季节性;较大的分散性;复杂的技术性;较强的政府干预

农产品流通渠道:

1.基本概念:

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经过的路线。

2.类型

(1)按照销售形式:

直接流通渠道、间接流通渠道。

(2)按照专业分工情况:

专营商业渠道、兼营商业渠道、产销结合渠道(3)按照流通主体不同:

国有流通渠道、合作社流通渠道、个体流通渠道

3.现代商品经济主渠道:

生产者——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农产品流通环节:

1.概念:

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处的各个不同阶段,主要包括收购、批发和零售。

农产品流通网络=农产品流通渠道+流通环节

●农业科技推广见书P180

●农产品成本

概念:

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位农产品所耗费的各种费用支出,即C+V+部分M。

(商品价值=c+v+m,即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降低农产品成本的途径:

(1)根本途径------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增加单产和总产

(2)具体途径:

合理决策,发展新产品,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生产资源

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节约物质资料消耗

节约活劳动消耗,防止无效劳动

节约管理费及非生产性支出

●农产品比价见书P260

内涵:

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实质:

反映不同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以及同一生产者生产不同农产品的收益关系。

意义:

比价合理,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原则:

以粮价为中心

工农业产品比价:

1.概念:

农民购工业品付出的价格与农民出售农产品得到的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2.实质:

反映了国民收入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在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分配。

3.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指工农业产品长期交换中,因不等价交换形成的剪刀状况差距。

剪刀差存在的原因是先进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解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差价。

●农产品差价见书P268

概念:

同种农产品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形成的价格差异。

形式:

购销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批零差价

●质量差价见书P259

概念:

同种商品因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也称“品质差价”。

包括品种差价、等级差价、花色差价、规格差价等。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价值量大、质量好的商品,价格应该高些;价值量小、质量差的商品,价格应该低些。

但是,有些商品质量的差异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差别所决定的。

●家庭承包经营见书P15

定义:

土地属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农户通过承包合同获得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进行自主经营,集体按农户承包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收取提留的农业经营制度

两个层次:

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

●农业宏观调控见书P287

定义:

政府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调控措施和干预手段,以实现农产品总量供求平衡、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

必然性:

1.农业的产业特性——弱质产业。

强烈依赖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波动大;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交织;农业比较利益低(竞争、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强烈的外部性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3.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市场的不完全性;公共物品的存在;市场机制造成某些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农地非农化、农业缺乏发展后劲、城乡二元差距扩大

目标:

保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增加农民收入;平抑市场风险;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原则:

公平与效率兼顾;间接调控;政企分离

内容:

1.制定合理的农村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4.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5.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

6.完善农业宏观调控法律体系

实现方式:

1.经济手段

概念:

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的调节手段。

价格手段:

稳定农产品价格政策、支持价格政策、限价政策、限量政策、补贴政策、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比价政策

财政手段:

财政收入手段,农业税收(农业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财政支出手段,财政支农(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科技费用、农村救济费

信贷手段:

利率、方向、条件和额度

保险手段:

发展农业保险,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增强农业对外开放中的风险保障。

2.法律手段

规范性、统一性、强制性

3.行政手段

概念:

政府凭借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的一种干预。

主要表现为:

政府直接规定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安排生产种植结构、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和数量。

4.计划手段

农业计划手段包括:

制定和颁布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发展计划和农业发展规划。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

农业自然再生产:

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而自行增殖的过程。

农业经济再生产:

以保持生命活力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对象所进行的人的生产劳动过程。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关系:

(1)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彼此结合,相互交织;

(2)自然再生产的结果与经济再生产的目的一致;(3)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4)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起主导作用

●农业生产商品化

概念:

农业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或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

农业商品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趋势:

当今,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安全、品质和信誉是首位考虑的因素。

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绿色安全农产品消费成为消费主流,品牌营销将是农产品商品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

●农业外部性见书P289

概念:

农业部门的活动,给他人主要是指非农业部门带来了额外的收益,或者造成了额外的损害。

主要表现:

1.收益的流失。

在我国,这种收益“外溢”现象突出表现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上。

2.生态环境及景观功能的无偿提供。

3.对其他行业成本外部化的接受。

工业、商业中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电磁污染等,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见书P18

●农业劳动生产率

概念:

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决定因素:

农业劳动者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态度和精神状况,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状况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土壤的肥沃程度,农业气候状况,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其他自然条件等。

●土地生产率

概念:

反映土地生产能力的一项指标,通常用生产周期内(一年或多年)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品数量或产值(包括产值、净产值)指标来表示。

决定因素:

土地本身的特点(如地形、土壤、土壤母质等)、土地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温度、热量、降水、植被等)、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素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光、热、水、土、气等自然因素、土地集约化(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水平、耕作轮作制度,施肥灌溉制度、土地利用方式、经营管理水平等社会技术经济因素

提高土地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

①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如宜农、宜林、宜牧等),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合理利用方向,充分发挥不同土地类型的优势,做到地尽其利;②不断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优良品种、科学管理方法,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量,实现土地持续增产和稳产高产。

●农业科技进步见书P158

●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优势为依据,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农业比重下降≠农业萎缩

农业份额下降规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比重下降,绝对数量增长,农业水平提高,其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变。

农业萎缩是农业的后退。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总称

“三农”问题的表现和实质1、农民增收困难2、农民权益无法保障

基本思路:

深化农村改革,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具体措施:

(1)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

(2)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3)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4)加大农业支持力度(5)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促使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发展(6)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存在落后的农业部门和相对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两极

●有机农业技术:

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利用农业内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来发展农业的一种农业技术体系。

如采用良种、施用有机肥、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复种、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农林牧渔结合等。

特点:

易保持生态平衡、少污染,投入少,产量有限。

●无机农业技术:

利用工业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装备,依靠石化能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的一种技术体系。

如使用机械、工程设施、化肥、农药、除草剂、化学生长激素等。

特点:

投入大,产量高,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地力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