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1839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最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质是变化的,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白雪缓慢消融B.葡萄酿成红酒

C.石蕊遇碱变蓝D.铜器锈蚀变绿

2.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三甲醚(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D.属于有机化合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滤液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C.可用烧碱、生石灰作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等气体的干燥剂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测溶液的pH

D.

取碳酸钠粉末

6.某一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

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据以上推断,此溶液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澄清石灰水C.氯化钙溶液D.盐酸

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8.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汞等金属污染土壤,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综合利用技术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9.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软水、硬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的变化

C

食盐水和醋酸

加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棉纤维、羊毛纤维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A.AB.BC.CD.D

10.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碳酸钙,加入适量盐酸

B.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

C.CO2中混有少量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D.KCl固体(MnO2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2.下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转化关系图

A

C

CO2

CO

B

CaCO3

Ca(OH)2

CaCl2

C

CuO

H2O

O2

D

NaCl

NaNO3

NaOH

A.AB.BC.CD.D

13.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滤渣可能是()

A.只含有银

B.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锌

C.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

D.一定含有银、铜、锌,一定没有镁

14.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②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

9③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

4④反应后X的质量为0⑤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

A.①②③B.③④C.③④⑤D.②③

15.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二、填空题

16.减少污染物排放—空气清新

(1)我们把pH______的降雨称为酸雨,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低碳生活可以减缓______引起的温室效应。

(2)自来水来之不易—节约用水

自来水生产流程:

通常加入_______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氯气的作用是______。

(3)清洁高效能源—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7.醉驾是危险驾驶罪,常用重铬酸钾(K2Cr2O7)在酸性环境下与乙醇反应来检测司机是否大量饮酒,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

CH3COOH

Cr(OH)3

K2CrO4

Cr2(SO4)3

KCr(OH)4

K2Cr2O7

无色

灰蓝色

黄色

蓝紫色

绿色

橙红色

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1)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检测出司机大量饮酒的现象是_______。

(2)硫酸铬Cr2(SO4)3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3)高锰酸铬中铬元素显+3价,请写出高锰酸铬化学式是______,属于_______。

(填选项)

A酸

B氧化物

C盐

D混合物

(4)下图是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下列回答:

①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②铬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周期。

三、实验题

18.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方程: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

(2)实验室用纯净物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选择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反应过程中,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________。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5)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CaC2)和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极剧烈,为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填序号).用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酸性气体,为了得到较纯净的C2H2,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用排水法收集,请将下图除杂及收集装置补画完整._____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①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_______;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待蜡烛熄灭一会儿后,包有过氧化钠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③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到E中的现象是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

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

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

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猜想3正确

(2)验证猜想4,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

A酚酞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五、流程题

20.同学们完成实验后留下的废液中含有Cu(NO3)2、NaCl、KNO3和K2SO4四种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1的流程回收KNO3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除去Cu(NO3)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步骤③加入过量K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为何不能将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的顺序调到来,原因是_________。

(3)步骤④判断硝酸适量的现象是________。

(4)混合液C中的溶质是KNO3和NaCl,观察溶解度曲线(图2),步骤⑤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_、过滤。

晶体表面的杂质最好用________进行洗涤。

六、计算题

21.氢氧化钠固体,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已经部分变质.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测定该瓶试剂变质的程度,他们在知识回顾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知识回顾)

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理由是:

①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水分而潮解;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操作)

第一步:

取该瓶中的试剂20g加水配制成溶液;

第二步: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步骤和图像进行分析与计算:

(1)20g试剂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2)计算该20g试剂中含有杂质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第二步改为向第一步配制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则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白雪缓慢消融,只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葡萄酿成红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石蕊遇碱变蓝,其实是石蕊与碱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铜器锈蚀变绿,生成了碱式碳酸铜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分析】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都含有大量可燃物,必贴的图标是:

禁止烟火或禁止吸烟;

【详解】

A、表示禁止吸烟;故选项正确;

B、表示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

C、表示有毒物品;故选项错误;

D、表示腐蚀品;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3.B

【解析】

A、由三甲醚(C2H60)化学式可知,三甲醚(C2H60)化学式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三甲醚(C2H60)化学式可知,一个三甲醚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三甲醚(C2H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46,故选项说法正确;D、三甲醚(C2H60)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4.A

【详解】

A、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滤液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然后用余热蒸干;故选项正确;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烧碱、生石灰遇水后生成的氢氧化钙都能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不能用作这两种气体的干燥剂;故选项错误;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5.D

【详解】

A、将浓硫酸沿杯壁缓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该放到烧杯中称量;故选项错误;

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待颜色变化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定pH值;故选项错误;

D、将试管平放,然后用药匙将碳酸钠粉末送入试管中,最后缓慢竖立试管;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6.B

【解析】

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②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钙离子。

A.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钙离子,符合题意;C.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符合题意;D.盐酸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错误;

B、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B错误;

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

D、图中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A、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无害,可以食用;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为防止电池中汞等金属污染土壤,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综合利用技术;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C

【详解】

A、软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搅拌后的现象不同,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鉴别方式可行;

B、两者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不同,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故鉴别方式可行;

C、食盐水的溶液呈中性,醋酸的溶液呈酸性,酚酞遇酸性与中性溶液时的现象都是不变色,故鉴别方式不可行;

D、两者燃烧时产生的气味不同,有焦羽毛味产生的是羊毛纤维,有烧纸的味道产生的是棉花纤维,故鉴别方式可行;

故选:

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B、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15g,故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5g/115g×100%=13.0%,错误,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30g,故此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0克,有20g没有溶解,错误,故选C

考点: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1.D

【详解】

A、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碳酸钙,加入适量盐酸,稀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有效成分被除去,应该将混合固体高温灼烧;故选项错误;

B、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引入新杂质氯离子;故选项错误;

C、CO2中混有少量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有效成分被除去;故选项错误;

D、KCl固体(MnO2固体),加水充分溶解得到氯化钾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过滤,蒸发结晶后只剩氯化钾晶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2.C

【详解】

A、碳和氧气点燃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但是一氧化碳不能生成碳,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不能一步得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铜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符合题意;

D、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硝酸钠不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硝酸钠不能得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分析】

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产生银和硝酸锌,再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产生铜和硝酸锌,锌不能与硝酸镁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没有银离子;则锌一定将银离子置换完全;

【详解】

锌将银离子完全置换,可能是锌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只含银,也可能是锌置换了部分硝酸铜,或恰好与硝酸铜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中含银和铜,也可能是锌过量,这时滤渣中含有铜、锌、银。

故滤渣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锌和铜。

故选:

B。

14.B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和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8g+2g+40g+5g-24g-8g-23g=0g,X在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质量=8g-0g=8g,反应后Z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Z质量40g-8g=32g,Y在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24g-2g=22g,Q在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23g-5g=18g。

【详解】

①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

Y、Q为生成物,X、Z为反应物。

反应为;X+Z→Y+Q,由于四种物质的种类没有确定,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①错误;②生成的Y、Q的质量分别为22g和18g,故其质量比为22g:

18g=11:

9,Y、Q的质量比为11:

9,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为11:

9,故②错误;③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Z的质量为32g,故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

4,故③正确;④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为0,故④正确;⑤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

Y、Q为生成物,X、Z为反应物。

故反应为;X+Z→Y+Q,故⑤错误。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③④。

故选B。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5.C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变小,但不会变成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氯化铜的质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待氧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65份的锌置换出2份的氢气,溶液的质量会增加,反应完全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质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5.6SO2、NO2(写名称也可)CO2(写名称也可)活性炭杀菌消毒

【详解】

(1)我们把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因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遇水形成酸性溶液,低碳生活可以减缓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2)自来水生产流程:

通常加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作用是:

杀菌、消毒。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17.溶液由橙红色变蓝紫色

复分解Cr(MnO4)3C52.00四(或4)

【详解】

(1)橙红色重铬酸钾能与乙醇反应产生蓝紫色的硫酸铬,则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检测出司机大量饮酒的现象是:

溶液由橙红色变蓝紫色;

(2)硫酸铬Cr2(SO4)3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铬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符合“两交换、价不变”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3)高锰酸铬中铬元素显+3价,高锰酸根为-1价,则高锰酸铬化学式是Cr(MnO4)3,有铬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

故选:

C。

(4)①图例中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②铬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电子层数=周期数,铬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18.锥形瓶A

关闭弹簧夹较连续均匀冒出bB

溶液变红色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没有明显现象(或“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详解】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锥形瓶。

(2)实验室用纯净物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A,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选择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反应过程中,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

关闭弹簧夹,装置内压强变大,药品分离,反应停止。

(4)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若用万能瓶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从b端通入。

(5)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CaC2)和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极剧烈,为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应选B,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加入水的质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用电石制得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酸性气体,为了得到较纯净的C2H2,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显酸性气体,应该“长管进、短管出”,用排水法收集乙炔,气体应该“短管进、长管出”除杂及收集装置图为:

(6)①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溶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待蜡烛熄灭一会儿后,包有过氧化钠棉花剧烈燃烧起来,说明有氧气产生,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

③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溶液,观察到E中的现象是:

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19.NaCl、Na2CO3盐酸能与Na2CO3能反应,不能共存错误酚酞溶液遇到中性和酸性的溶液都不变色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方法合理即可)溶液变红色A、C、D蒸发

【详解】

猜想1:

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

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

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CO3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盐酸能与Na2CO3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者不能共存;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