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1577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docx

《落花生》教学设计完整版3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2《落花生》

教学目标

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悟。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但借物喻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借物是为了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

但是对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只能理解花生的品格却忽略了我们人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

1.通过事物类比,感悟事物的品格。

2.通过联象,通过其他事物你可以联想到一些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微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悟。

1.父亲以花生生长的情况与桃子、石榴、苹果作了对比,用来说明花生怎样的特点?

(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接着以花生喻人,阐明了做人的道理。

只有议论部分写清楚了,中心自然就突出了。

所以我们说借物是手段,喻人才是目的。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学生朗读父亲的话,说说自己对花生的新认识。

(不炫耀自己、不图名利、默默奉献、无私奉献)

3.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的句子?

(指名回答)

生答: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中“体面”“有用的人”“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分别都有什么意思?

(“体面”的意思是样子好看,有气派。

“有用的人”指对社会有贡献的,对他人有好处的。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指只讲究外表好看,没有实质作用的人。

“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这就是花生的可贵精神。

父亲从落花生讲到做人道德,借花生来教育我们,做人要谦虚朴实、不计较名利,要有真才实学,对社会有贡献。

谈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由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落花生,你会想起我们身边的哪些人呢?

他们哪些地方像落花生?

如:

默默的白衣天使,勤劳的清洁工,为民服务的工人、警察,态度和蔼的公交车司机……他们的过程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劳动成果都不惊天动地,不引人注目,但他们每天风雨无阻,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工作,默默地为大家服务,给他人送去方便,他们就像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

看到下面的事物,你还会想到哪些人?

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梅花蜜蜂路灯

小结

许地山说:

“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

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1.本文在叙事材料的安排上很有特点——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全文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而课文却只用了“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这几个词语一带而过;而过收获节,仅仅是一个晚生的事情,但在课文中却占了很大的篇幅(3~15自然段)。

就在“过收获节”(包括“吃花生”和“议花生”)这一部分中,一家人一边吃花生,一边议论花生,可作者一字未提花生做成的是品味道怎样,他们又是怎样吃的,也仅仅是在课文的最后提了一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议花生”这一部分。

这正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巧妙之处:

作者从文章中心、主旨表达的需要出发,对裁料进行剪裁,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这三部分内容,而详细记述了“议花生”的过程,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读者对于花生的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对于父亲所说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产生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会。

2.本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即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做人的道理。

作者借花生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凡事物,从花生的生长特点中领悟到做人的深奥道理。

由浅入深,以小见大,在平凡的事物中解读出深刻的道理。

这既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又符合本学段所提出的新的学习要求——“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如何做人有所启示,又为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提供范例。

3.课文中父亲的一段话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父亲的话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来突出花生本身的特点,然后再用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

采用对比的手法可以更加突出事物的特别之处,使得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便于读者去理解。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1.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引发学生思考

1.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教师讲解花生生长过程。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三、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

教师板书: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3.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认识详略得当。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

虽然种花生、收花生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作者用寥寥数语就一笔带过了,而是用了13个自然段来重点写议花生这一部分。

议花生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

5.教师小结。

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次要内容写得简略。

这样安排就叫做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

相信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重点研读 “议花生”的段落

1.师生交流,哪些家庭成员参与讨论了花生的好处。

父亲   姐姐   哥哥  “我”

2.聚焦父亲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预设1:

花生的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来体会花生“不张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预设2:

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像花生一样的人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通过交流,明确:

父亲是在借花生赞扬“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

预设3:

认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学生交流,明确:

父亲是在借花生的特点来赞美“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

这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6.指导朗读父亲的话。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

7..聚焦“我”的话

(1)学生自读第13自然段。

(2)师生交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的人。

重点讨论之1:

什么是有用的人?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

①“有用的人”就是踏实做事,默默无闻的人;

②“有用的人”就是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人;

③“有用的人”就是报效社会,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

……

重点讨论之2:

 “只讲体面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

①只说好听的,不干实事的人;

②只图外表好看,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

③穿的好,吃的好,却不为别人着想的人。

……

三、质疑问难,多元解读

1.提出疑问

学生再次浏览3-15自然段,提出疑问。

预设学生的质疑情况:

问题1:

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

问题2:

桃子、石榴就不好吗?

……

2.师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问。

教师启发谈话:

学贵有疑。

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解决问题1:

为什么父亲来实在很难得?

①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

②出示父亲许南英的资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③学生读资料,解决疑问。

父亲在外奔波,为国为民,工作繁忙,难得回家。

④ 指导学生读出对父亲的敬意。

解决问题2:

桃子、石榴就不好吗?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10自然段和生活实际,明确:

桃子、石榴既讲体面又有用,也很好。

3.发散学生思维,多元解读父亲的话。

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写于上世纪20年代,90多年过去了,在当今时

代,你是喜欢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还是喜欢做花生这样的人?

学生交流: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由畅谈,根据个人特点说说想法。

有的学生喜欢做苹果、桃子那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既讲体面又有用。

教师此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做桃子、苹果这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首先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4.讨论、理解最后一段话。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生思考、揣摩“印”字和“记”字的区别,并进行初步交流。

(3)出示许地山的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印”字的含义。

①自由读资料。

②结合资料,进一步理解、揣摩“印”字的深刻用意。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

用“记”字不能够表现出父亲的话作者的影响;用“印”字可以看出作者牢牢记住父亲谈论花生好处的话,对作者的影响及其深远。

(4)教师小结:

是啊,作者在抗日战争中,不辞辛劳,到处奔波,默默无闻为国奉献,也是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父亲的话。

(5)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情怀。

5.回顾全文,深入理解详略得当的好处。

同学们,现在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具体写议花生这一部分,简略写其他三部分内容了吗?

学生交流:

这样详略得当,能使重点内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2.总结: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拓展延伸,升华中心,深化认识。

1.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列举身边具有落花生品质的人,学生举例子。

2.教师总结:

是啊,这篇课文的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同学们看,这些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事物,你从身边的这些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

可以用上借物喻人的写法,试着选择一件事物来写一写。

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借物喻人

             详略得当

议花生 味美 榨油便宜

朴实无化默默无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吩、咐、茅、榨、榴”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2.学习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

3.理解父亲的话,学习花生的品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姓名并说出名字的含义。

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华生”并请学生猜想它的含义。

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

设问:

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

以此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三、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联系课后练习1)

(板书: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2.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重点段,明白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

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

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

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

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

花生 桃子 石榴 苹果)

(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同学之间讨论。

(2)学生交流。

(3)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

(4)父亲向我们讲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

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需要外表美?

父亲的话我们明白了吗?

出示“我”的话: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理解“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6)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

什么叫有用的人?

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五、布置作业

在现代社会中,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

为什么?

请课后好好讨论,整理一下,下节课我们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开展一场辩论赛。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

正确读写“榨油、爱慕、石榴、茅亭、吩咐、矮小”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出示课件)

根根胡须入泥土,

自造房屋自安家,

地上开花不结果,

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

回答谜底。

(花生)

2.导入课题

师:

答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题

师:

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

老师课前查找了一段资料,咱们一块来看一下。

(出示课件)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师:

那落花生就是花生,为什么作者不直接用花生这个名字呢?

相信学完本文你就知道哪个名字最合适了。

二、新课

(一)检查字词

1、小组自由读

2、找生读

(二)初读课文

1.提出问题

师:

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2.解决问题

师:

谁来说一说?

(板书: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小结

师:

你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么简练就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真了不起!

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指板书齐读)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

(生答略)

师:

是呀!

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那么课文哪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

(生答略)

(三)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

下面同学们自主学习种花生、收花生,并回答这两个问题。

(1)一家人是怎样种花生的?

(请抓住动词)

(2)收花生时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从“居然”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师:

“居然”,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

(生再读)

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

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哪!

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来。

(生再次尝试)

3.导入“谈花生”

师:

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回来了。

那父亲仅仅是来尝花生的吗?

那就让咱们一起来到一家人谈花生的那个夜晚吧。

(四)学习“谈花生”部分

1.自由读4——15段,找找姐弟几个都说出了花生的哪些用处?

(1)情境朗读

师:

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一会儿咱们分角色朗读好吗?

(出示课件)

(2)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

(3)理解花生的好处

①从我们的这番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除了这些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好处?

(从生活中了解到的)

2.品味父亲的话。

(1)想一想

师:

可是父亲说的和咱们说的——都不一样。

怎么说的呢?

自己读读父亲说的这番话,边读边想,看看你弄清楚了什么问题。

(出示课件)

(2)画一画

师:

在这段话里,父亲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还有花生,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

默读这段话,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它们的生长特点。

(画完的坐端正)

(3)读一读

师:

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生长特点?

(指名读)花生的呢?

父亲经过仔细观察生活,看到了花生的生长特点。

能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

自己试一试。

谁来读读桃子、石榴、苹果的……

通过他的朗读你知道……那你能不能把这种特点读出来?

谁来读花生的?

通过你的读,我知道它把果实……

(4)比一比

师:

它们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亲眼看一看。

(出示课件)

师:

你看,桃子——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多么漂亮!

花生呢——埋在地下,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

它们的生长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可真是“截然不同、天壤之别”能把这份不同读出来吗?

女生读红色的(课件中)桃子的特点,男生读蓝色的花生的特点。

老师读黑色部分的句子。

师:

咱们现在都看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花生上天所赐予它们的外在特征是截然不同的,那他们有相同之处吗?

师:

它们都有相同的用处,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而且都在为我们服务着、奉献着。

师:

现在同学们想想花生的种种好处,再看看花生的这些生长特点,联系着父亲接下来说的这句话、那此时你看到了花生的可贵的一面了吗?

它可贵就可贵在不……很……也就是说它不像桃子……能把自己耀眼、闪光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它却把自己最耀眼、最闪光的一面深埋地下,不为人知。

它的这种可贵品质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尊敬。

那现在你知道花生的这种可贵品质是什么了吗?

(板书: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师:

这就是花生可贵的一面。

父亲不光看到花生的生长特点,更是看到了花生这可贵的一面,所以……(出示课件)

父亲是经过仔细地观察生活,发现了这些特点,并且看到了花生这可贵的一面,深有感触说的这一句话。

再读。

师:

父亲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能不能借助我们刚才这些理解换个说法?

所以,你们……它虽是……可是……

师:

同学们谈得多好啊!

花生虽然不像桃子……那样既好看又有用,可是它朴实……不图……为我们默默奉献……追求内在价值,简直太令我们敬佩了。

师:

同学们已经明白了父亲的话,那作者明白了吗?

从哪句话知道的?

(出示作者的话)

师: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你能说说吗?

生举例:

环卫工人、邮递员。

师:

是啊,他们也像落花生一样,不图名利、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一些有心人会用和他们具有一样品质和精神的事物来赞美他们比如用蜡烛赞美老师、借腊梅比喻那些坚强的人。

那这种借用其他事物来赞美别人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

三、总结拓展

1.师:

作者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父亲的花话已深深的印在了作者的心上,并指引他的一生。

(课件)他长大后成了一名作家。

他取笔名就叫落华生。

他曾说:

(齐读)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2.师:

作者从父亲的一席话中收获了做人的道理,那你从这堂课中收获了哪些呢?

生谈收获。

(写作方法,做落花生一样的人)其实在人生当中,无论我们成为像桃子……这样的人,还是成为花生那样的人,归根到底,我们都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3、作业:

(1)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2)快乐阅读:

读《经典与阅读》72页《小草》一文,完成课后问题。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详略得当)种花生收花生尝化生议花生(借物喻人)

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