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的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1374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搅拌站的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搅拌站的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搅拌站的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搅拌站的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搅拌站的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搅拌站的管理.docx

《搅拌站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搅拌站的管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搅拌站的管理.docx

搅拌站的管理

搅拌站的管理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出厂质量,从而影响到工程实体的质量,建设单位把抓好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我们要结合施工特点切实做好搅拌站的管理工作,努力做到“一次达标”的要求。

下面从几方面来分析:

一、拌和站管理职责

1人员配备。

施工单位项目部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具体负责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化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拌和站工作经历和具备熟练操作信息管理系统的技能。

2管理职责。

2.1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制定的拌和站管理程序、管理制度文明施工以及人员、设备的配备要求,推进管段内拌和站建设的标准化。

2.2组织材料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试验检测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保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2.3协助、配合建设、监理单位对拌和站的检查工作,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

【拌和站日常管理主要抓住计量系统、施工配合比、原材料,混凝土性能检测。

抓好这四个方面,混凝土的质量基本可以保证。

二、拌和站设备日常管理

1计量系统校定。

搅拌机组的计量系统运转正常与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计量系统误差超出规范,轻则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工地施工困难,重则造成质量事故,损失无法估量。

【1拌和站计量系统称量偏差应符合国家规范确定:

计量系统中砂石骨料的误差范围为±2%,水泥、参和料、水、外加剂的误差范围为±1%,且电脑数据库中的生产数据不能随意改动。

2举例:

某施工单位拌和站计量系统出现故障,误差在5-15%左右,未及时进行维修检查,继续生产,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责令停工。

2外加剂秤的校正。

一般外加剂参量较小,因此很小的计量偏差就造成计量系统误差超标。

3搅拌时间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中外加剂参量比较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因此搅拌时间应根据生产的混凝土种类设定在90-150秒之间较好,现规定为120秒。

三、拌和站原材料管理

1原材料管理流程图

☆料源地控制

▲进场控制

目测合格目测不合格反馈信息

☆卸入指定料仓(标示待检)☆拒绝进场

▲通知试验室检测

不合格

☆检测合格(标示合格)▲清场处理

【▲为重点控制,☆为一般控制】

2料源地的选择及质量控制。

物资部门和试验部门联合对料源地进行实地考查,抽样检测,确定合格材料源。

在生产过程中物资部门根据料源供货情况,不定期到各料源地了解材料的生产能力、质量状况。

必要时派人进驻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装车。

3材料进场质量控制。

(1)材料员初步检查。

材料进场后,材料员经目测合格后可先卸货并标识,检查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建立进货台账。

(2)试验室抽样检测。

进场材料达到一个批次时,试验室(试验站)进行抽样检验。

建立相应的试验检测台账,检测结果完成后第一时间通知物资部门。

材料员应根据试验室反馈的试验结果,对材料进行重新标识或清场处理。

四、拌和站生产管理

1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混凝土浇筑任务下达

设备检查▲原材料合格车辆人员

理论配合比

▲砂石含水率计算

☆计算施工配合比

☆计算每盘材料用量

▲工作性能调整▲混凝土试件

施工配合比

▲报驻场监理审批▲计量校正

混凝土生产

制作混凝土试件、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

【▲为重点控制,☆为一般控制】

2混凝土生产前准备。

拌和站站长接到工区混凝土生产任务,及时组织各部门安排材料、车辆、生产人员。

生产前应对搅拌设备运行情况、计量系统误差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3确定施工配合比。

试验室应依据试验结果和理论配合比制定施工配合比,核查各种材料质量,验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测试坍落度。

4混凝土生产管理。

操作手接到任务和试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后,应严格按照施工配料通知单输入配合比,在混凝土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试验人员,严禁私自改动。

及时填写《混凝土生产记录表》。

【检查时经常发现操作手修改施工配合比,估计是有人背后指使修改,没有任何程序。

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5施工配比的调整。

试验人员可根据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施工配合比进行调整,认真填写《混凝土调整记录表》,并且要通知驻拌和站监理签字确认。

6混凝土性能检测。

(1)应对首盘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含气量、匀质性、拌和物温度等进行检测。

【检查时发现一些拌和站根本没有检测,伪造检测表,时间与施工日期不吻合,检测项目不全。

(2)根据混凝土规范要求,在出机和入模前每50m3混凝土或每个工作班取样检验一次,进行坍落度、泌水率、入模温度、含气量检测。

填写《混凝土拌和性能记录表》。

五、搅拌站信息化管理

根据工管办函〔2013〕283号文《铁路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拌和站应制定铁路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铁路建设信息管理平台。

1、根据铁路总公司信息化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的统一接口要求建立施工单位拌和站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并接入总公司信息化管理平台。

2、配置好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要求的设备及设施和数据接口,满足信息化安装条件,满足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3、配备专职信息化管理员,确定信息化管理员信息化管理职责,实施拌和站的信息化工作:

①按规定要求及时对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进行维护,确保系统处于良好运行、正常工作状态;

②严禁擅自改变信息管理系统设置,而造成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不正常或传输虚假数据;

③不得故意停用、损坏信息管理系统;

④网络和采集系统正常,但搅拌出料后24小时数据未能上传,应及时通知软件厂商处理;

⑤不定期向站长或监理中心试验室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理。

⑥及时处置报警系统的初、中、高级报警,要认真分析报警原因,并在信息化平台上24小时内做好回复处置工作,回复处置应符合实际情况,要有数据、采取的措施、处置结果情况、监理见证和照片等资料佐证,能证明用到工程实体的混凝土是合格的或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了处理没有用于工程实体。

4、拌和站站长全面负责本拌和站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每周组织一次对终端应用系统的运行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检查,信息化管理员每天应上管理平台查看信息化实时上传情况,确保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

六、拌和站检查

1检查频次。

专项检查。

建设、监理单位组织对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建设单位每半年不少于1次,监理单位每季度不少于1次,检查结果要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拌和站检查内容。

2.1管理制度检查。

1质量保证体系。

检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符合实际和具有可操作性。

2检查拌和站管理制度制定情况。

3岗位职责。

检查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制定情况。

2.2搅拌机及相关设备检查。

检查混凝土搅拌站的产品合格证,检查设备配置是参数否满足施工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

检查设备检定证书以及检定机构的资质,主要有电子汽车衡、电子配料秤检定证书。

2.3区域环境检查。

(1)检查场内道路是否满足重载车辆通行,是否有车辆冲洗设施。

(2)粗细骨料存料仓。

场地硬化,排水畅通。

骨料分区存放并隔离,标识醒目内容齐全。

存放区有可靠的棚架能防风、防雨、防雪。

合格区有样品箱。

(3)检查安全、卫生、环保、消防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2.4人员检查。

(1)检查拌和站主要负责人、操作手、安全员、电工、罐车司机、装载车司机等人员证件原件和身份证,以及有关培训或学习记录。

核查人员资质、上岗证是否符合要求。

(2)检测设备与人员。

检查拌和站试验检测工作室是否配置满足检测试验工作需要的设备。

检查试验检测人员是否满足要求。

(3)培训情况。

检查各岗位人员专项培训情况。

2.5混凝土配合比检查。

拌和站生产的混凝土临时或正式配合比设计选定报告。

提供各种原材料全项检验报告。

2.6工艺试拌。

检查搅拌站工艺试拌和监理单位确认情况。

2.7信息化检查。

检查拌和站生产系统是否安装生产数据动态监控系统。

2.8原材料检查。

(1)检查原材料存放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施工单位原材料进场检测报告,重点检查常规和全项检测频次和检测项目全不全。

(3)检查监理单位常规和全项检测频次和检测项目平检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委托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对拌和站原材料进行抽检。

2.9施工配合比检查。

(1)检查配料通知单是否进过监理审批确认。

(2)检查拌和站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配合比进场生产,有无擅自改动施工配合比的现象。

2.10计量偏差检查。

1检查称量系统是否定期自校和校定。

2检查计量偏差是否超标。

调取电脑生产记录检查计量偏差。

2.11搅拌时间检查。

2.12混凝土拌合物检测检查。

检查检测记录。

2.13冬、夏期施工措施检查。

是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执行冬、夏期施工措施。

2.14信息化功能检查。

检查拌和站是否按照283号意见实行信息化功能。

建设、监理单位检查信息是否输入管理平台。

3拌和站检查常见问题。

3.1拌和站设备管理违反规定,不能满足现场生产需要。

拌和站设备配备必须满足使用和待检的需要,形成良性周转。

禁止未检先用,边检边用,已检与待检混仓混罐。

料仓也要满足一用一待的需要

3.2拌和站主要人员管理违反规定。

未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不具体负责拌和站生产管理,且无拌和站工作经历,未设立技术主管。

站长变更后未履行变更手续。

(一检查拌和站验收资料人员构成,和实际考勤,发现存在两套班子,一套班子共检查使用,站长是职工,一套班子实际负责生产,站长室外聘人员,警惕:

拌和站有可能存在外包的问题。

二拌和站人员变更必须履行有关手续,配备技术负责人。

3.3管理制度不全。

拌和站未制定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未明确拌和站岗位职责。

3.4拌和站安装过滤软件,过滤不合格数据。

某工程施工的2号拌和站,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拌和站拌和设备控制系统中违规加装生产数据修改软件,将部分原材料超标的数据修改为不超标,掩盖计量误差超标的情况,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隐患。

3.5使用未经试验检测材料,或使用已检不合格材料。

原材料进场后及时安排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举例:

某拌和站抽查进场水泥管理台账,7月31日、8月4日、8月5日均有进场记录,没有该批进场材料试验抽检合格检测报告。

说明未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批次检测。

3.6原材料抽检不合格。

拌和站原材料质量是波动的,施工、监理单位应对进场材料严格把关,对检测发现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清场。

建设单位应建立原材料定期抽查机制,委托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对拌和站原材料抽样检测。

【监督站根据计划对拌和站原材料进行抽检。

3.7不按配合比数据生产混凝土。

拌和站操作手应严格按照经过监理确认的配料通知单施工配合比生产混凝土,无权改动施工配合比。

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

检查时可调取电脑生产记录与配料通知单进行核对。

【举例:

某施工单位搅拌站电脑记录外加剂和水实际用量与配料通知单用量不符,2013年8月6日的混凝土配料通知单显示外加剂和水单方用量分别为3.2kg和130kg,出料单显示外加剂和水实际单方用量分别为4.39和134.1kg。

以矿粉代替部分粉煤灰作为掺合料。

不按照施工配合比生产混凝土。

下发处罚单,严格禁止的行为。

3.8不按配合比报告选定的厂家或料源地材料生产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抽样检测的是中标单位提供的原材料,当厂家或料源地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3.9材料指标发生波动时(如细度模数、减水率等)未按规定调整配合比。

3.10计量偏差超过标准规定值,未及时处理。

计量系统中砂石骨料的误差范围为±2%,水泥、参和料、水、外加剂的误差范围为±1%,且电脑数据库中的生产数据不能随意改动。

【举例1:

某混凝土拌和站配料明细表显示2013年8月7日细骨料投料误差为-3.78%,粉煤灰投料误差为-1.95%,均超过验标要求。

可以抽查电脑生产记录,检查计量偏差。

举例2:

某混凝土拌和站2013年8月1日生产的C35混凝土,细骨料施工配料通知单中单方用量为794kg,实际用量1049kg,误差+8.1%;粗骨料施工配料通知单中单方用量为1018kg,实际用量1344kg,误差+12.1%;外加剂施工配料通知单中单方用量为5.028kg,实际用量5.46kg,误差+8.6%。

这样的混凝土还能使用吗?

3.11拌和时间达不到标准规定值。

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一般为90-150s。

一些外加剂掺和量少,必须搅拌一定的时间才能均匀。

【举例1:

某施工单位拌合楼检查发现搅拌机系统的搅拌时间为50秒,操作规程为不短于120秒。

举例2:

某拌和站搅拌机自动拌合记录显示,混凝土拌合时间仅为27秒。

质量意识差!

3.12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未正确录入信息系统。

操作手要根据下达的生产任务,在生产记录表中填写混凝土使用部位、混凝土等级、混凝土生产量等信息。

3.13配料通知单未经监理签认进行生产。

配料通知单下发前,至少有试验人员和监理人员的签字。

【举例:

某工地拌和站试验室砂、石含水率检测时,监理人员未见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监理单位未按规定进行确认。

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无任何人员签字。

3.14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不符合要求继续出厂使用。

拌和站对首盘拌合物性能进行五项指标测试,混凝土每生产50m3也要按规定检测一次。

3.15拌和站周校、月校未按照要求进行校正。

周校是指最大施工量程校正,月校是全量程校正。

3.16信息化管理不到位,未起到有效监控作用。

拌和站、试验室负责人每周对信息系统进行登录检查并输入检查记录。

七、搅拌站违规行为信用等级考核

1标准。

按照《铁路工地混凝土拌和站违规行为信用等级扣分标准》(附录B)中有关扣分标准进行考核。

2考核。

2.1总公司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及相关人员的拌和站管理违规行为进行考核。

2.2建设单位对监理、施工单位的拌和站管理违规行为进行考核。

监理单位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违规行为的,由建设单位确认后扣分。

上级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由建设单位对责任单位考核扣分。

考核扣分情况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3处罚。

3.1拌和站违规行为纳入年度考核,年度信用等级累计扣分达6分及以上的给予通报批评,达12分及以上的暂停生产。

3.2施工单位拌和站个人年度信用等级累计扣分达6分及以上的,应清除出本项目,其中达12分及以上的,应报总公司主管部门批准,纳入黑名单管理,三年内不得从事铁路拌和站管理工作。

3.3建设单位每年进行一次评比,按照扣分结果及标准化管理情况,评比出标准化管理优秀、合格及不合格的拌和站及人员。

评为不合格的拌和站和人员,拌和站停工整顿,人员清除出本项目。

评比结果应在拌和站信息系统公示。

3.4按照《铁路建设单位考核办法》和《关于公布调整后的铁路建设单位考核评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对不称职推行拌和站标准化管理的建设单位,年度考核不能评为A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