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1175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docx

施工工艺之自动扶梯安装工程样本

1建筑构造交楼检查及基准线放设

1.1材料规定

1.1.1尼龙细线、φ0.4~φ1.0mm钢丝。

1.1.2扶梯支承预埋铁应为厚度≥20mm,宽度≥200mm低碳钢,长度符合厂家设计规定。

1.2重要机具

重要机具涉及:

榔头、水平尺、钢板尺、钢卷尺、线坠、墨斗、红兰铅笔、透明水管等。

1.3作业条件

1.3.1扶梯井道施工已完毕。

1.3.2汇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生产厂家进行开箱点件工作,检查随机文献与否齐全,机械部件、电气部件及备品备件与否完好,无缺损状况,并填写设备开箱检查登记表。

1产品合格证书:

原件每台一份,进口设备附中文译件。

2使用维护阐明(含使用功能表及润滑汇总表)。

3装箱单及备品备件清单。

4土建布置图及电源布置图。

5电气接线图、电气原理图及符号代号阐明。

6安装调试阐明及部件安装图。

7如需要时,厂家还应提供如下文献:

(1)计算资料及关于实验证明文献。

(2)桁架静应力分析资料或等效证明文献。

(3)梯级型式报告复印件。

(4)公交型自动扶梯扶手带断裂强度证书。

1.3.3扶梯现场周边必要设有良好可搭拆防护栏,其高度禁止不大于1.2m。

1.3.4扶梯井道周边应保持干净,基坑应保持干燥,无杂物。

1.3.5建设单位或土建单位提供最后地面标高及建筑物轴线,并填写交接记录。

1.3.6施工现场应有较强照明。

1.3.7实际测量检查提高高度、井道跨度、支承梁、底坑与否与图纸相符,并核算与否满足该扶梯安装规定。

1.4操作工艺

1.4.1工艺流程:

1.4.2测量扶梯井道:

扶梯井道所有必要尺寸,扶梯间互相位置,以及扶梯到墙面位置都应参照布置图中数据进行检查。

1支承间距离检查:

支承间距离是指两支承间水平距离。

上支承边线用铅锤投影到支承水平面上,然后用卷尺测量其水平距离。

见图1.4.2-1中支承距离L。

图1.4.2-1

2净空水平尺寸检查:

净空水平尺寸是指上支承与其相相应本层楼面边沿间水平距离。

上支承边线用铅锤投影到下支承面水平面上,上支承相对楼层边线用铅锤投影到下支承面水平面上,然后用卷尺测量其水平距离,见图1.4.2-1中净空水平尺寸Y。

3提高高度检查:

提高高度是指下支承最后竣工楼面与上支承最后竣工楼面之间垂直距离,测量现场业主提供最后两楼层标高之间垂直距离来拟定提高高度。

见图1.4.2-1中提高高度。

4基坑深度与长度检查:

(1)基坑深度检查:

基坑深度是指下支承最后竣工地面与基坑底部之间垂直距离,用卷尺现场测量业主提供下支承最后楼面标高与基坑之间垂直距离来拟定基坑深度。

见图1.4.2-1中基坑深度。

(2)基坑长度检查:

基坑长度是指下支承边线与基坑对面边线间水平距离,用卷尺现场测量下支承边线铅垂线到对面基坑边线铅垂线间水平距离。

见图1.4.2-1中基坑长度X。

5支承间对角线检查:

支承间对角线是指上下支承边线对角测量数值,对角线检查可检查上下支承平行度及井道偏扭,对角线互相差值应≤10mm。

见图1.4.2-2中支承对角线检查。

图1.4.2-2

6扶梯中间支撑基本检查:

用卷尺测量中间支撑与下支承水平距离及基本高度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规定。

1.4.3扶梯支承基本检查:

(见图1.4.3)

图1.4.3

1扶梯支承基本预埋铁板检查:

参照扶梯土建布置图上下支承预埋铁板设计,向业主(土建部门)询问预埋铁埋设办法或一份埋设记录验证能否达到设计规定并保存,并用卷尺测量预埋铁厚度及宽度、长度与否符合规定,如有不符,采用补救办法。

2扶梯支承高度检查:

支承高度是指支承最后竣工楼面与支承预埋铁板之间垂直距离,通过现场用卷尺测量支承处最后地面标高与支承预埋铁板之间垂直距离,如有不符,采用补救办法,如调高(低)地面标高或加补预埋铁。

3扶梯支承水平度检查:

用水平尺置于预埋铁板上测量,其不水平度应不大于≤1/1000。

1.4.4扶梯桁架基准线。

1扶梯桁架安装位置中心线:

(1)为使桁架就位精确,需参照土建布置图与井道实际状况,按业主(或土建部门)提供轴线定位扶梯桁架安装中心线,使上部支承处尺寸X与下部支承处Y相等,并在上下支承处地面用墨斗弹线办法作好标记(见图1.4.4)。

图1.4.4

(2)如果有多台扶梯特别是在交叉布置或纵向垂直布置状况下,可以移动桁架安装中心线以便考虑墙面和外侧板之间最后允差及上下各层扶梯外侧板之间垂直度允差。

1.5质量原则

1.5.1主控项目:

1扶梯支承基本预埋铁受力必要符合图纸规定。

检查办法:

检查土建设计图纸及支承预埋铁埋设记录。

2净空水平距离偏差应保证自动扶梯梯级踏板上空与近来楼板最小垂直净空高度不应不大于2.3m。

3桁架两端支承角钢与支撑基本搭接长度应不不大于100mm,并应符合产品设计规定。

检查办法:

吊线、尺量。

1.5.2普通项目:

1支承间距离偏差为0~+15mm。

检查办法:

吊线、尺量检查。

2提高高度尺寸偏差为±15mm。

检查办法:

吊线、尺量检查。

3基坑深度不得不大于土建布置图规定数值。

4基坑长度不得不大于土建布置图规定数值。

5支承间对角线相差不得超过10mm。

检查办法:

吊线、尺量检查。

6支承梁预埋铁应保持水平,其不水平度不不不大于1/1000。

检查办法:

水平尺、尺量检查。

7上、下支承梁与自动扶梯端部配合侧面应垂直,不垂直度偏差应不不不大于5mm。

8桁架安装位置中心线偏差应不不不大于1mm。

检查办法:

吊线、尺量。

1.6施工安全及成品保护

1.6.1扶梯周边防护栏保持良好,以免非工作人员随意出入。

1.6.2扶梯桁架安装中心线定位后应加以覆盖保护。

1.6.3在测量定位时施工人员应对的有效地使用安全带,防止摔伤。

1.7应注意问题

1.7.1扶梯安装在最底层时,需设立混凝土基坑,基坑应有防水办法,不能渗水。

1.7.2基坑底部应为直角,若为圆角尺寸太大时,桁架安装时无法落底。

1.7.3扶梯吊点在土建勘察时也应特别检查其与否能承受起吊时受力。

1.7.4若多台扶梯垂直纵向或交叉布置时,为保证多台扶梯外沿垂直度其中心线可恰当移动补偿,并注意照顾多数,但应保证桁架外沿必要搭设在预埋铁上。

 

2桁架安装连接、起吊和调节

2.1设备及材料规定

2.1.1桁架应符合设计规定,完整结实,无扭曲及损伤现象。

2.1.2桁架连接用螺栓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规定。

2.2重要机具

2.2.1重要机具涉及:

吊车、倒链、卷扬机(10~15吨)、龙门架、方木、滚杠、铁托、木板、滑轮、滑轮组、撬棍、直角尺、钢板尺、钢卷尺、水平尺、线坠、千斤顶、人字架(两步搭)、木榔头、橡皮榔头。

2.2.2吊线用架子(可用角钢自制)、吊线钢丝(φ0.5~φ0.75mm)。

2.3作业条件

2.3.1保证自动扶梯运送线路畅通,运送所经地面和敷设暂时盖板其负载能力必要能满足规定,必要时应进行加固。

2.3.2吊装或拼接时,周边环境与否满足长度规定,特别是水平运送拐弯规定,上下左右与否有障碍。

2.3.3自动扶梯吊挂受力点必要符合图纸规定承载能力,设立位置必要对的。

2.3.4如在建筑上暂时搭装龙门架等起吊装置时,应检查建筑上与否有供起重用基本,若受力过于集中可采用分散受力办法。

2.3.5在吊装、拼接现场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设有警示标志,防止闲人入内。

2.3.6安装现场,一定要有充分照明。

现场施工用电、照明用电必要符合国标《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2.4操作工艺

2.4.1工艺流程:

 

2.4.2吊装前准备工作:

1结合扶梯土建图上吊点规定及吊装方案,在各吊点挂装钢丝绳、倒链、滑轮组等装置,固定卷扬机,保证卷扬机在受力时不会倾覆。

2在上、下支承预埋铁上结合图纸尺寸规定将安装垫板及减震橡胶按安装手册规定预固定。

2.4.3桁架水平运送。

1桁架在到达现场后,普通受建筑物影响,不能直接在安装现场卸货,需要在室外或入口处卸下,进行一段水平运送至井道附近。

2桁架水平运送时,用千斤顶顶起,在桁架底部加装铁托、滚杠、木板,在机头或容许挂绳部位,用卷扬机水平拉动运至井道安装现场或拼接现场。

2.4.4桁架安装连接:

若自动扶梯是分段从工厂运往工地,需要在现场进行拼接连成一种整体,普通分段运送扶梯桁架分为三个金属框架,即驱动端、中间段、张紧端(个别大跨度扶梯尚有一种二次中间段)。

1拆箱后,将自动扶梯分段金属框架按顺序运至拼接现场。

普通在金属框架端部均有对接顺序标记。

2将其内部梯级逐个拆下卸出,牵引链条(涉及梯级主轴)从接头处拆开卸出,并进行清洗、上油。

3桁架连接采用端面配合连接法,在每个接合面上用若干只高强度螺栓连接(个别厂家连接螺栓在端部有一段锥形销,在插入后需用铁锤打紧)。

4由于受压面和受拉面上都用高强度螺栓,因此必要采用专用工具(如测力扳手),以免拧得太紧或太松。

5桁架连接可在地面上进行,也可在悬吊半空状况下进行。

注:

若桁架整体出厂时,本连接工艺省略。

2.4.5桁架吊装就位。

1自动扶梯起吊点只能在其两端支承角钢上起吊螺栓或吊装脚上。

2依照扶梯起吊点构造可以采用吊环或绳头固定套环悬挂钢丝绳。

3用卷扬机、倒链、滑轮、滑轮组等将扶梯桁架大某些送至井道。

4机头某些用卷扬机、滑轮、滑轮组垂直牵引,机尾某些用倒链垂直起吊,并在机尾也用卷扬机拉引,防止机头提起桁架突然前移,做到“一提一放”。

对于大跨度扶梯为防止桁架长度过长变形,普通要加设中间辅助吊点,但该点不能拉力过大,普通只承受桁架部位自重即可,且吊挂点必要符合桁架受力点规定。

5在桁架机头高于上支承位置后,机尾某些先落入下支承安装垫板上,机头某些缓缓落在上支承安装垫板上,并且上下支承搭接长度应基本相等。

2.4.6桁架调节:

1桁架上下支承支座调节,桁架支座必要符合布置图上所给定受力规定。

支座表面必要保持平整、干净和水平。

(1)支座普通由上下两个扁钢和中间橡胶减震衬垫及某些调节垫片构成,两个辅助螺钉把自动扶梯桁架支承角钢固定于其上。

(2)当桁架放置于支座上后,要去掉两个辅助螺钉,换用四个调节螺钉,将水平尺置于前沿板梳板后沿上,将自动扶梯桁架调节到精准水平,其不水平度不不不大于1/1000。

(3)调节时中间两个螺钉松开,将两边两个螺钉旋紧或放松使桁架顶起落下,通过加减垫片办法使桁架不受外力落在支座上后能达到精准水平,然后把中间两个螺钉拧至顶着安装垫板上层扁钢为止。

2桁架与最后地面高差调节:

用水平尺测定桁架上、下支撑处最后地面与否与梳齿前沿板接平或高出地面2~5mm,如果不水平、不重叠,可调节桁架两端高度(用调节垫片)直至满足上述规定,调节过程中应保证桁架上、下支承水平,桁架边框高出地面处应采用办法平缓过渡。

3扶梯桁架中心线与井道安装中心调节:

(1)在扶梯两端架设两个支架(可用角钢自制),其高度应使连线位置不低于自动扶梯扶手高度为宜。

(2)支架竖起后,在近扶梯中心位置上空,从两支架上放一条钢丝线,并在此线近扶梯两端处放两线坠,将线调至线坠中心与端部定位块上标记重叠,此线即为扶梯中心线。

(3)左右调节桁架位置使扶梯中心线与井道安装中心线重叠。

4扶梯所在位置调节:

从建筑物柱体坐标轴Y开始,测量和调节Y轴和梳齿板后沿距离,横梁至桁架端部间距离应为40~60mm,如图2.4.6-1所示。

从柱体坐标轴X开始,测量和调节X轴与梳齿板中心距离l1、l2,使两者大小相等。

如图2.4.6-2所示。

图2.4.6-1

图2.4.6-2

5并列或并靠自动扶梯先后距离调节:

如果在同一层楼有多台扶梯并列或并靠组装时,分别调节自动扶梯上、下两端先后位置偏差、高低位置偏差,先后偏差不不不大于15mm,高低偏差不不不大于8mm。

6大跨度扶梯中间支承安装调节。

当提高高度不不大于6m自动扶梯安装时需要在中部加装中间支承或有其她增强办法。

(1)在桁架落座于上、下支承后,按照布置图规定,及时加装中间支承或其她增强办法。

(2)待桁架所有调节完毕,在扶梯两端支架拉钢丝测桁架挠度(弯曲度),即测量a、b、c,差值与支承距离比值不应超过1/750,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挠度不应超过支承距离1/1000,见图2.4.6-3所示。

图2.4.6-3

2.4.7桁架固定。

1桁架固定:

将桁架位置及水平调试垫对后来,将桁架支撑角钢上两侧调节螺栓松开,并将桁架两端支承角钢与承重梁上安装垫板中上层扁钢焊接牢固。

(注意:

不能与预埋铁焊接)

2侧向搭接:

扶梯安装中,桁架两侧若规定与建筑构造搭接,搭接方式可依建筑构造状况拟定。

若两台接近时,相邻一侧桁架容许侧向连接。

(注意:

不能与建筑物形成硬连接,要保证桁架减震性能)

3先后方向固定:

桁架先后方向与支承基座间隙,可用减震橡胶或胶泥进行填充,见图2.4.7所示。

图2.4.7

2.5质量原则

2.5.1主控项目:

1扶梯桁架两端支撑角钢与支承基本搭接长度不不大于100mm,并应符合产品设计规定。

检查办法:

尺量检查。

2段与段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产品设计规定。

3桁架应能承受扶梯自重和满载重量。

2.5.2普通项目:

1桁架两端支承处应保持水平,其不水平度不不不大于1/1000。

2梳齿板前沿与楼面接平或高出地面2~5mm应平缓过渡。

检查办法:

水平尺、尺量检查。

3扶梯桁架中心线与井道中心线偏差应不不不大于1mm。

桁架上下端部与支承基本边沿间距离应为40~60mm。

检查办法:

尺量检查。

4两台或两台以上并列或并靠自动扶梯上、下两端先后偏差不不不大于15mm;高低偏差不不不大于8mm。

检查办法:

水平尺、尺量检查。

5普通型自动扶梯桁架挠度不应超过支承距离1/750;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挠度不应超过支承距离1/1000。

倾角误差应不不不大于0~0.50°。

检查办法:

水平尺、吊线、尺量检查。

2.6施工安全及成品保护

2.6.1桁架在水平运送时,底部不能直接接触地面。

2.6.2桁架个别油漆腐蚀剥落,可在桁架就位后依原色补齐。

2.6.3在吊装前将梯级某些卸出,防止吊装时桁架受力将梯级挤压损坏。

2.6.4在有条件下将梯级踏板表面保护,防止物件坠落,避免砸坏梯级表面。

2.6.5做好警示标志及围栏,以免非工作人员随意出入。

2.6.6吊装时,应检查吊点、钢丝绳、倒链受力状况并试吊,防止因钢丝绳倒链等断裂、滑脱导致桁架摔坏变形。

2.6.7吊装时,桁架下部禁止站人,并有专人指挥,做到口令、动作一致。

2.6.8卷扬机固定一定要用双钢丝绳分别绕过建筑物柱子连接,防止卷扬机受力时倾覆。

2.7应注意问题

2.7.1绝对不能用单根钢丝绳起吊桁架,钢丝绳之间夹角应不大于120°。

2.7.2在非特别标注状况下,不能用桁架中间某些起吊。

2.7.3桁架高度、位置、地平等调节,应在保持桁架支承水平原则下进行。

2.7.4垂直布置扶梯就位应按先上后下原则起吊、就位。

2.7.5垂直或纵向布置扶梯要从上向下放基准线,调节多台扶梯桁架外沿垂直度,达到基本垂直、美观规定。

2.7.6支承基座若用调节垫片调节后,应将调节垫片与安装垫板点焊连接。

2.7.7多段桁架连接时,若连接螺栓根部为销钉式,应特别注意螺栓穿插方向,若方向相反,螺栓与桁架配合不紧密。

旋紧力必要用专用工具检测。

2.7.8吊装是一项非常专业工作,应由具备专业从业资格人员从事。

3梯路系统安装

3.1材料规定

3.1.1梯级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完整、结实,无损伤现象。

3.1.2调节垫片应符合规定。

3.2重要机具

重要机具涉及扳手、榔头、内六角扳手、钢板尺、塞尺、钢锉、油石等。

3.3作业条件

3.3.1桁架安装就位调节合格。

3.3.2现场应有充分照明,应采用36V安全电压单独供电。

3.4操作工艺

3.4.1工艺流程:

3.4.2梯路系统安装调节。

梯路系统各部件,在出厂前普通均已在桁架内装好,安装现场普通以调节为主。

梯路系统调节,涉及装配工作,可以分上、下两部同步进行。

1驱动主轴调节:

驱动主轴调节重要是校正主轴水平,把水平尺放在主轴上测量,调节两侧固定螺栓,调节中容许使用垫片,调试好后其不水平度规定不超过1/1000。

2梯路张紧装置调节:

将张紧弹簧备母松开,用扳手调节弹簧压缩长度至厂家规定尺寸规定,后将备母锁紧。

3梯级导轨某些检查调节:

梯级导轨某些,涉及上部转向端、下部转向端、上部曲线导轨、下部曲线导轨、直线段导轨、上部喇叭口、下部喇叭口以及上下部梯级压轨等,梯级导轨调节不好将会导致梯级踏面不平,四个转轮中只有三个起作用,运转时一侧偏靠与围裙板、导轨边、梳齿板和紧固件发生摩擦、卡阻等现象。

查调节梯级导轨平直,用肉眼检查导轨与否有弯曲、变形状况。

用扶梯桁架中心线悬挂线坠,用钢卷尺检查左右导轨与中心对称度尺寸即X与Y、X′与Y′,其互相偏差应不大于1mm(见图3.4.2)。

图3.4.2

导轨各接头处(涉及转向端接头)应保证平直、紧密,不容许有毛刺凸浮现象,不平处用钢锉锉平,用油石修磨。

3.4.3梯级安装。

1梯级装入:

将需要安装梯级空缺处,运营到转向导轨装卸口,在此处,先将梯级辅助轮装入,后将整个梯级徐徐装入装卸口。

见图3.4.3-1所示。

图3.4.3-1

图3.4.3-2

2梯级调节固定:

梯级装入后,将梯级两个固定装置推向梯级牵引轴,并卡在牵引轴上,调节梯级左右位置,将踏板中心调至与扶梯中心重叠,调试好后用内六角扳手旋紧螺栓。

见图3.4.3-2所示。

3梯级要能平滑通过末端回转某些,接触终端导轨时梯级滚轮噪声和振动应很小。

牵引轴通过末端环形导轨时应平稳,停止运营,用手拉梯级,查看有无间隙(若有间隙,是精确性好);若无间隙,可用手转动辅轮,如不能转动,则需重新调节,然后认真检查另一种梯级。

4所有梯级安装,应提成几次进行。

先装入半数稍多些,别的梯级依照各工序进行状况安装。

3.5质量原则

3.5.1主控项目:

1导轨内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异物凸浮现象。

2导轨应保证工作分支每个梯级踏板水平且不晃动。

检查办法:

观测检查。

3.5.2普通项目:

1导轨内表面对接台阶不大于0.2mm,接缝间隙不不不大于0.1mm。

2左右两侧导轨之间不水平度偏差应不不不大于1/1000,左右两侧导轨对中心线偏差不不不大于1mm。

3两个相邻梯级间隙应不超过6mm。

4梯级与围裙板之间间隙单边为1~4mm,双边间隙总和不应不不大于7mm。

5梳齿板梳齿与梯级齿槽啮合深度不不不大于6mm。

6梯级至梳齿板梳齿槽根部垂直距离应不不大于4mm。

检查办法:

尺量检查。

3.6施工安全及成品保护

3.6.1由于梯级是整体锻造,在安装、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能用力敲击、摔打,特别防止梯级表面损坏。

3.6.2在梯级安装后防止硬物坠落,砸坏梯级。

3.6.3在梯级安装盘车时,一定要口令、动作一致,防止回转梯级挤伤、夹伤、剐伤施工人员。

3.7应注意问题

3.7.1梯级导轨在安装梯级前应注意清扫干净。

3.7.2梯级安装时应先装2~3个,装完后用手盘车运转一下,看有无刮蹭及异响状况后,再装入剩余梯级。

3.7.3梯级调节时,恰当旋紧固定螺栓,用木棍轻撬,调节左右位置,切不可用金属榔头敲击,防止敲坏梯级两侧硬塑料黄色警告边沿块。

3.7.4张紧弹簧可先预调至规定最小压缩量,待扶梯整个系统安装完毕后,再调至恰当位置。

4玻璃及扶手系统安装

4.1材料规定

4.1.1扶手玻璃应符合设计规定,设有编号,完整、无气泡、平整、无损伤现象。

4.1.2扶手胶带表面干净、平整、无毛刺、无割伤。

4.1.3玻璃衬垫质量、规格、数量应符合规定。

4.1.4扶手导轨应符合设计规定,齐全并设有编号。

4.1.5扶手驱动装置各链轮、压紧装置、各轮转动良好。

4.1.68#铅丝。

4.2重要机具

重要机具涉及:

扳手、木块、橡皮榔头、塞尺、钢锉、油石、手动吸盘、专用扶手安装工具(或油灰刀)。

4.3作业条件

4.3.1扶梯上部梯级所有装齐,不容许有空梯级。

4.3.2扶梯处沿为无遮挡环境,应设有围挡。

4.3.3扶梯两侧应装设脚手架,脚手架应与扶梯桁架相适应,为安装及装饰留下作业空间,并符合《建筑安装工程脚手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装部门提供图纸规定。

4.3.4脚手架应搭制成斜坡,阶梯状,排管档距以1.2~1.5m为宜。

脚手架每步应铺满脚手板,板厚不应不大于50mm,板与板之间空隙应不不不大于50mm。

4.3.5脚手板两端探出排管150~200mm,用8#铅丝将其与排管绑牢。

4.3.6脚手架必要通过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合格交接后方可使用。

4.4操作工艺

4.4.1工艺流程:

4.4.2安装玻璃或扶手支撑支架。

扶梯扶手支撑系统普通分为两种:

全透明无支撑扶手装置(即玻璃+扶手型材)、不透明支撑扶手装置(即扶手支撑+不锈钢内敷板装置)。

如下分别阐述其安装办法:

1全透明无支撑扶手装置安装、调节:

(1)扶手驱动系统安装普通从下机头圆弧处开始,按照标记用吸盘将下机头圆弧段玻璃慢慢放入主承座凹槽内,内、外和底面均垫塑料衬板,防止硬接触,将夹紧螺母预固定。

(2)安装扶手带回转滚轮支架:

扶手带滚轮支架按装配图规定,加入塑料衬板插入圆弧段玻璃顶面,并预固定螺栓。

在滚轮支架预固定后要检查其与圆弧玻璃配合限度,在生产过程中厂家普通留有很小余量,需用手工打磨(钢锉加油石修磨),不可过紧顶住圆弧段玻璃顶部,也不可使玻璃过度晃动。

(3)同步检查左右两侧回转装置平行度,见图4.4.2-1,使其不平行度偏差不要超过±1mm。

图4.4.2-1

(4)待第一块玻璃装上后,接着按承座上标记装第二块、第三块玻璃,并在相邻两块玻璃之间,装入柔性填充物。

(5)在安装玻璃同步,用塑料衬板调节相邻两块玻璃高度、间隙及端面平整度,使相邻两块玻璃错位不大于2mm,各玻璃之间间隙基本相等,符合厂家设计规定,待所有玻璃调节完毕,用扳手小心地将所有螺母锁紧。

(6)上部转向端回转滚轮支架安装办法与下部相似,并检查其平行度不超标。

(7)装入扶手型材,将厂家配备橡皮件按尺寸规定安装在玻璃板上端,在玻璃全长范畴内,用橡皮榔头(或木质打入工具)以恰当力将扶手型材嵌入玻璃,并砸实,见图4.4.2-2所示。

图4.4.2-2

(8)装入扶手导轨,并将其揩净。

扶手导轨连接处,必要光滑无尖棱,必要时可用手工修磨平整,扶手导轨装完后,将其固定螺钉紧固。

2不透明支撑扶手装置(即不锈钢内敷板包覆):

(1)不透明支撑装置支架普通采用角钢制作,其安装普通也从下机头开始,从支撑支架第一标记点开始安装支架。

(2)机头扶手回转滚轮支架与透明无支撑扶手装置相似,并检查其左右两侧不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