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0260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docx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详案)

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

教学内容:

教材P38~39例1、例2,完成教材P39“做一做”和P43“练习八”中第1、2、3、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经历折一折、画一画等过程,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

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P38的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师:

仔细观察,你在“美丽的校园”里看到了些什么?

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预设】学生会说看到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锻炼身体,还有师傅在修剪草坪……找到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学生的回答会各种各样,只要积极发言、说得有理就给予表扬。

2.揭示课题。

师:

大家真棒,都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

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的“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

角的认识及画法)

二、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

找一找,在图中哪些地方有角?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操场上的角。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上也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角,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小组活动:

找角。

【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室里找到角,但表述上不够规范,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如桌子的面上有角,数学书的封面有角……

2.初步感知,指角。

师:

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把角的顶点当成角,指角的过程中只点一下角的顶点处。

预设1:

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预设2:

我们组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

预设3:

我们组找到了窗户上的角、椅子上的角。

预设4:

我们组找到了黑板上的角。

师:

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预设】学生直观感知这只是个点,不是角。

师:

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都是这样的吗?

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角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

(学生思考)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教师示范指角:

从角的顶点出发,沿着角的两条边移动。

如右图:

师:

哪位同学能再指给大家看一看?

【预设】学生用一个动态的过程指出角:

师:

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

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3.认识角。

(1)直观认识角。

师:

我们从身边找到了角,那么下面这些物体有角吗?

它们的角在哪儿?

课件出示教材P39例1的情境图。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师: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角,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情预设】学生很难准确表述出什么是角,特别是很难发现角的顶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

(2)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教师板书:

概括: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4.小组合作,折角和比角。

(1)学生自主折角。

师:

(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

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

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

(请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

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

也过来贴上。

(将不同折法的贴出)

师:

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预设】预设1:

这张纸

上有三个角。

预设2:

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

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师:

同学们都听到了吗?

他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条线与另外的边组成的图形就不是角。

(2)感知角有大小,体验用叠合法比角。

教师展示两个折成的角(大小明显不同的)。

师: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预设】这两个角一个大,一个小。

师:

对,角是有大小的。

(教师再呈现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你们再看看这两个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

【预设】可以把这两个角叠在一起。

师:

哪位同学愿意到台上给大家演示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指名学生演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把这两个角叠在一起,再把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5.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1)做角。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角(教师呈现一个活动角,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

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这样的活动角?

用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带孔的小棒试试看。

学生活动:

利用带孔的小棒做角。

(2)玩角。

师:

(出示活动角)哪位同学能把老师手上的这个角变大一些?

指名学生操作。

在操作中让学生感知:

将角的两边张开些,角会变大。

师:

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

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

怎么变?

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

怎么变?

学生自主操作,交流讨论。

师:

老师想让大屏幕上的这个角变大。

(课件动态展示把边延长)角变大了吗?

【预设】在边变长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困惑,有的学生会觉得角变大了,有的则认为没变大,出现这样的认知冲突时,把话语权留给学生。

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原来的角在哪儿?

现在的呢?

从而发现边变长了,但角的大小没变。

师:

那老师让它变小吧。

(课件动态展示把边缩短)角变小了吗?

【预设】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会发现角没变小。

师:

边变长、变短,角的大小怎么都没变?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师小结:

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两边张开得越小,角越小。

(板书)

(3)用角。

师:

能把你们刚才做的角变大吗?

(学生动手操作将角变大)再变小、变大、变小……

师:

角变大、变小的过程能让你们想到我们用过的什么东西?

(扇子)

课件动态演示折扇打开、闭合的过程。

6.体验感悟,画角。

(1)学生自主画角。

师:

你们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

试试看。

学生活动:

画角。

师:

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

同学们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2)规范画角。

师:

同学们画出了不同的角,老师也来画一个角,可以吗?

教师在黑板上规范画角:

第一步,画一个顶点;第二步,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边,并标上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3)课件动态演示教材P39例2画角的过程。

师:

请大家用正确画法画一个角。

学生再次画角。

(4)总结画角的方法。

【预设】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39“做一做”第1、2题。

师: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把找到的角画出来。

2.完成教材P43“练习八”第1题。

同桌交流,互相指角。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部分角。

3.完成教材P43“练习八”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师生交流时强调判断的依据。

【预设】第一个图形和第三个图形是角,学生都会判断;第二个图形不是角,学生会说是因为它没有顶点;对于第四个图形学生就有些模糊,有说是的也有说不是的,让学生明确它有一条边不是直的,所以不是角。

4.完成教材P43“练习八”第3题。

先数给同桌看一看,看谁数得对,再全班交流汇报。

师:

第四个图形有几个角?

为什么?

【预设】前三个图形学生都会数角,第四个图形学生容易数出4个角,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图中只有2个角。

5.完成教材P43“练习八”第5题。

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再全班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如果学生表达不好,可以直接用课件演示的方式加以说明。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知识?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教学内容:

教材P40例3、例4,完成教材P40“做一做”和P44~45“练习八”中第6、7、8、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在“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初步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直角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回顾。

(1)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任意的角。

学生自主画角。

(2)选取不同大小的角向全体学生展示。

(3)选择其中一个角说一说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呈现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画的这些角有大的也有小的,但有一类角很特殊,它的大小是固定的,你猜出是什么角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二、探究新知

1.描一描,初步感知直角。

课件出示教材P40例3。

师:

观察上图,找出角并在图中描画出来。

汇报交流,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

观察比较,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指出并适当板书:

上面这些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直角标志),它是一种特殊的角。

2.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直角。

(1)在教材P38的情境图中找直角。

师:

看看情境图,哪儿有直角?

(2)找生活中的直角。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儿有直角呢?

教师介绍直角三角尺上的直角。

3.比一比,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1)学生想办法判断直角。

师:

大家观察到了这么多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这些角到底是不是直角还需要我们一起来验证。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预设】学生大多数想到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2)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

师: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个想法不错,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比一比的方法,再尝试验证一下数学书封面上的4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师巡视指导后,指名一组上台操作并讲解比一比的过程。

(3)归纳小结。

师: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比的方法是:

先将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和要判断的角的顶点对齐,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

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则说明这个角是直角;如果不重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

课件动态演示比一比的过程。

教师总结方法:

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角相等。

(教师板书)

(4)用三角尺找身边的直角。

师:

拿出你们的三角尺大胆地去验证身边哪些地方有直角吧。

想一想:

直角都一样大吗?

学生分组在教室里用比一比的方法验证哪些角是直角,然后汇报。

【预设】在验证哪些角是直角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与黑板面上的直角的大小有争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开展验证活动,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大小一样,只是边的长短不一样,从而明确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师:

看来直角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而且都一样大。

(5)完成教材P44“练习八”第6题。

学生独立判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提示借助三角尺比一比。

4.折一折,进一步认识直角。

师:

你能创造一个直角吗?

请利用学具或身边的材料大胆创造直角,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图形的彩色卡纸进行制作。

【预设】学生选择长方形、正方形、圆创造直角比较简单,但选择不规则图形去折直角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及时指导。

5.画一画,学会用三角尺画直角。

师:

我们不仅认识了直角,还学会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现在你们能不能把三角尺上的直角画下来?

学生尝试画直角后,汇报画直角的方法。

【预设】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及画法后,大多数学生都会画角,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尝试画直角,思维敏捷的学生会凭经验把画角的方法迁移到画直角中来,但部分学生会凭自己的感觉画直角而导致方法不正确。

这里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画直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

师:

画直角时需要注意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后,教师边演示画直角边小结:

先画一个顶点,让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画的这个点对齐;从顶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画出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沿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出角的另一条边;标上直角符号,一个直角就画出来了。

课件动态演示画直角的过程。

教师总结方法:

点对点,点出发,沿着直角边画两条边。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4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汇报。

2.完成教材P44“练习八”第7题。

学生自主画角,全班展示交流。

【预设】学生画角时可能有的是斜着画在方格上,要引导学生用尺子借助方格纸上的横线和竖线画出来,或者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画出来。

3.完成教材P44“练习八”第8题。

师:

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围的?

(学生边操作边解说)

师:

你发现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很容易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中的角都是直角。

4.完成教材P45“练习八”第14题。

教师拿一个正方体盒子,让学生观察,数一数直角的个数。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预设】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数法。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数直角:

先数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面,再数正方体每个面有多少个直角,最后算正方体表面有多少个直角。

师: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数一数长方体表面有多少个直角吗?

(教师出示长方体盒子)

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特征。

【预设】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6个面,每个面上都有4个直角,所以它们的表面都有24个直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41例5,完成教材P41“做一做”和P44~45“练习八”中第9~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锐角和钝角,能正确画出锐角和钝角。

2.经历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以及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意识。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生活中找角。

课件出示教材P41例5。

师:

在图中,你能找到哪些角?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抽象出图中6个代表性的角。

2.在交流中复习。

师:

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怎样判断直角?

【预设】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可以借助三角尺判断直角。

3.在问题中引入。

师:

观察从例5实物图中抽象出的6个角,这些角长得一样吗?

【预设】学生很容易发现:

不一样。

师:

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给它们分类吗?

(能)

二、探究新知

1.交流汇报,感知特征。

(1)小组讨论:

这些不同的角,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2)全班反馈,交流分法。

【预设】预设1:

按是不是直角可以分为两类。

预设2:

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类。

2.分类验证,体验特征。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6个角分类整理展示在黑板上。

按是不是直角分类:

按角的大小分类:

师:

大家凭感觉觉得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你们有什么方法验证一下吗?

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验证每一组角,教师巡视指导。

师:

怎样验证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

选择一组学生上台展示验证的方法。

学生展示后教师小结:

用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所测角的顶点重合,然后把直角的一条边与所测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所测角的另一条边。

如果在直角的张口内,就比直角小;如果在直角的张口外,就比直角大。

(出示课件)

3.归纳整理,认识特征。

(1)发挥想象,自主命名。

师:

像你们这样按照大小把角分成三类,其中一类有它特定的名称叫直角,其余的两类角你们想不想为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呢?

全班讨论。

(2)明确概念,点明课题。

师: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其实人们已经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板书课题:

锐角、钝角的认识)

(3)找一找。

师:

三角尺上,我们能找到直角,请问还能找到什么角?

【预设】学生会发现三角尺上除直角外,还有两个锐角。

师:

在我们周围物体的表面上还有许多的锐角和钝角,请大家拿出三角尺去比一比、找一找。

(4)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师:

想一想,用活动角拉一拉,能拉出哪些角?

【预设】学生会发现:

把直角的开口拉大就成了钝角,反之把直角的开口缩小就成了锐角。

师:

怎样表示出这三种角的大小关系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

锐角<直角<钝角。

4.画锐角和钝角。

师:

我们不仅认识了锐角和钝角,还学会了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验证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现在你们能不能把锐角和钝角画下来?

(1)学生尝试画锐角、钝角。

(2)汇报画锐角、钝角的方法。

(3)总结画锐角、钝角的方法。

师:

画锐角、钝角时要注意些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①画锐角。

第一步:

画一个顶点。

第二步:

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

第三步: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一条边与画的顶点和边重合,在三角尺的直角张口内找一点。

第四步:

过顶点和这一点相连画另一条边。

这个角开口比直角小,就是锐角。

教师边小结,边在黑板上演示画锐角。

②画钝角。

第一步:

画一个顶点。

第二步:

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

第三步: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一条边与画的顶点和边重合,在三角尺的直角张口外找一点。

第四步:

过顶点和这一点相连画另一条边。

这个角开口比直角大,就是钝角。

教师边小结,边在黑板上演示画钝角。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P41“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P44“练习八”第9题。

(1)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小组合作:

找一找身边的角,并说一说分别是哪类角。

3.完成教材P44“练习八”第10题。

师:

你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发现三角形内有锐角,也有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从哪儿入手,需要教师引导。

学生从三种三角形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上分析,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4.完成教材P45“练习八”第12题。

(1)围一围:

指名学生到前面在钉子板上任意围一个图形。

(2)说一说:

图形中的角是什么角?

5.完成教材P44“练习八”第11题。

同桌每人各画一个角,互相说一说是什么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锐角、钝角的认识

【教学后记】

 

第4课时拼角

教学内容:

教材P42例6,完成教材P42“做一做”和P45“练习八”中第13题。

教学目标: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角。

进一步巩固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拼一拼、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拼角活动,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与钝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

师:

观察一副三角尺中的两个三角尺,它们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给一副三角尺上的每个角编号。

【预设】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编为A尺,其中的直角为直角A,另两个锐角一样大,就为锐角①号;另一个三角尺编为B尺,它的直角为直角B,另两个锐角分别为锐角②号和锐角③号。

2.复习旧知识,激趣引入。

师:

锐角、直角、钝角有什么关系?

【预设】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锐角<直角<钝角。

师:

三角尺上直角、锐角都有,就是没有钝角,你们能用它们拼出一个钝角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拼角)

二、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自由拼角。

课件出示教材P42例6。

(1)小组交流讨论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2)学生动手拼角并画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有的学生能用一种方法拼出钝角,有的学生能用多种方法拼出钝角。

对拼角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

2.汇报展示,师生交流。

师:

谁来说说利用一副三角尺,怎么拼成钝角?

汇报提示:

我是用_________角和________角拼成一个钝角的。

学生汇报拼角情况。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拼法:

3.拼法分类,讨论质疑。

师:

几种拼法各有不同,你们能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类吗?

【预设】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发现,拼成的钝角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锐角与锐角拼成的,另一类是用直角与锐角拼成的。

师质疑:

锐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

(不一定)直角与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吗?

(一定)

4.验证钝角,优化拼法。

师:

拼出的角都是钝角吗?

你们是如何辨认的?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预设】有的学生会用目测的方法:

拼成的角看上去比直角大就是钝角;有的学生会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较;思维敏捷的学生会用推理:

直角+锐角=钝角。

师:

那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一定能拼成一个钝角。

(教师适当板书)

5.拼角拓展。

师:

在我们用一副三角尺拼角时,你们发现还可以拼出什么角?

【预设】在之前的用一副三角尺拼钝角时,就有学生发现能拼出一个锐角。

还有的学生会把一副三角尺的两个直角拼到一起,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平角(板书)。

对于这样的回答都要给予肯定。

师:

能用一副三角尺拼出直角吗?

【预设】大部分学生会说出不能拼出直角,但也有学生用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尺拼出直角,这时教师要强调是用一副三角尺。

师小结:

用一副三角尺除了可以拼出钝角,还可以拼出锐角,不能拼出直角。

三、运用拓展

1.完成教材P42“做一做”。

同桌合作拼角,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展示。

2.师:

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三个,拼一个钝角,你们怎样拼呢?

同桌合作拼角,并画下来,再全班交流讨论。

师小结:

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可以拼出锐角、直角、钝角。

3.完成教材P45“练习八”第13题。

师:

同学们,这是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

它由五块三角形板、一块正方形板和一块平行四边形板共计七块板组成。

这些图形或合或分,可以千变万化,得到无数的图形,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它。

(1)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块板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它们的形状。

(2)比一比七巧板中五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五块三角形板上都有1个直角和2个相等的锐角。

(3)拼一拼,选两块板拼直角,你能拼出几个?

拼钝角呢?

学生尝试拼角,教师巡视指导。

4.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试做,全班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