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0042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docx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理科会考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1.分封制分封的对象:

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作用: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

诸侯享有相当大独立权,易导致分裂割据。

2.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

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的创立:

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全国军务)

(3)郡县制的推行:

 郡:

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3课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

了解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和选官制度变化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加强: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宋朝: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相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元朝: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职权与唐朝的尚书省和宋朝的中书门下相同)

选官制:

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隋炀帝时期形成,唐朝武则天首创弄举和殿试。

作用是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课标: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2)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清朝设置军机处:

(1)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康熙时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

(2)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最初目的:

办理西北军务。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标: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希腊自然地理环境:

多山、多港、多岛

雅典民主政治:

(1)城邦特点: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公民条件:

祖籍本邦;拥有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成年男子。

(2)梭伦改革内容:

按财产划分居民为四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

(3)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

划定10个地区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

  

(4)伯利克里改革(古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

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为公民担任公职和参政发工资,发观剧津贴

(5)实质:

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当家作主(少数人的民主)。

★课标: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罗马法主要内容:

(1)罗马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保留一些野蛮习惯法,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公民法: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万民法:

(公元3世纪时,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区别不复存在),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国际法)。

罗马法作用:

①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缓和社会矛盾,维系帝国的统治。

②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基础,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

地位: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

★课标: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权利法案: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实施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8世纪20年代,第一任首相是沃尔波尔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②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课标: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1787年宪法:

①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自治权。

意义是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发挥地方积极性。

②实行三权分立:

国会(参议院+众议院)掌握立法权;--总统(元首、军、政首脑)掌握行政权,选民间接选举产生,4年一届;联邦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2/3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但须参议院批准。

比较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民选(任期四年,可连任两届)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内阁首相

总统

政府产生方式

首相组阁

总统任命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行政权

内阁首相

总统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立法机构

议会

国会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

(1)内容:

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议案;总统由参、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总统命令须经部长副署。

(2)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4.《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

(1)内容:

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解散议会;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产生)组成;实行联邦制。

(2)评价: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潮流

★课标:

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史实:

战争

时间

侵略国

结果

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签订《南京条约》

林则徐、海龄等民族英雄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英、法

俄美英法《天津条约》英法《北京条约》

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

《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与邓世昌殉国、威海卫战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1901年《辛丑条约》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

《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协定关税。

1843年在《南京条约》附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居留等特权。

影响:

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免收内地税。

影响:

反映帝国主义时代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侵略特点;加重人民负担、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加深。

 

《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上半年经北伐西征后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秋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运动后期提拔领导人有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历史意义:

①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③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④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⑤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局限性: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是小私有者,具有自私狭隘特性。

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②时代局限性: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形成,先进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产生,因此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而失败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标: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主要过程:

1894年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窃权。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标:

了解五四运动的原因和过程,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史的地位与作用;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

6月5日以后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评价: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

(1)条件: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共产国际帮助。

(2)时间地点:

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3)主要内容: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成立后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第17课解放战争

★课标:

概述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人民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

(1)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结束百年屈辱史;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士气。

国民革命:

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起,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战略决战:

1948年秋到1949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占领南京,标志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第16课抗日战争

★课标:

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淞沪会战、百团大战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1937年8月起淞沪会战;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百团大战;1942年与1945年初两次远征缅甸;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胜利根本原因: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诞生

★课标: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内容:

社会发展规律;阶级斗争作用;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意义: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课标: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1871.3.18-5.28):

措施:

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机构(普选);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罢免;公职人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工资;没收逃亡资本加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八小时工作日。

评价:

局限:

未接管法兰西银行、未同外省革命者联系、未发动民众。

性质:

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意义: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教训。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

★课标: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过程:

1917年3月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1917年“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任务;1917年11月彼得格勒起义。

 

历史意义: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21课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北平)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初步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3)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

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即政体):

《共同纲领》已初步规定了人大制度;1954年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4.民主法制建设: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1982年宪法制定,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3)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5.基层民主: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及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构想。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香港、澳门的回归:

(1)1984年12月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台湾问题: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和平统一方针。

(2)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两岸真正停火。

(3)1987年台当局允许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4)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1992年两会达成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

(5)2005年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后首次握手。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新中国初期外交

★课标:

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旧外交关系,而在新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外交。

使得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现与西方建立外交关系。

(3)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打破美国等的外交孤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步入国际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这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2)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4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标: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①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一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

1971年联合国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课标: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苏联威胁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原则。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课标: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主要活动:

(1)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形成上海共识;

(2)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在上海成立。

六个成员国: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形成

★课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背景:

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框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美苏冷战

(1)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政治),标志冷战开始。

  

(2)实施马歇尔计划(经济)扶持和控制欧洲。

苏联成立经互会相对抗。

(3)1949年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