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9891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

微课作品名称

第一单元认识线段

微课作品介绍

  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学生能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是有端点的并且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根据线段的这些特点我们尝试让孩子自己动手画出一条线段来,过后介绍给孩子用一个巧妙的方法画线段就是可以根据线段儿歌来画。

最后通过比较自己所画的线段和老师所画的线段长度得到线段的第三个特点:

有长有短。

教学需求分析

适用对象分析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有了一些了解,在画这些图形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这些图形是由一条条“线”围成的。

并且在画这些图

形的过程中感受如何用直尺来画线。

学习内容分析

知识点:

1.认识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有短);

2.学会怎样用直尺画出一条线段。

知识点作用及地位:

在进行本节课之前我们的孩子已经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进行了直观认识(一年级上册),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了直观认识(一年级下册),对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也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二年级上册)。

在学完了《认识线段》这一课时之后我们将进行《认识厘米和米》的学习,之所以在认识厘米和米之前学习线段的认识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长度和长度单位一般都需要用相应的线段来表示,线段是建立长度和长度单位概念的基础;第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本质上就是测量相应线段的长度,因而认识线段也是学习测量的必要前提。

 

教学目标分析

1.     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

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长短的。

2.     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特点的认识用直尺画出一条线段。

3.     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1.     出示一组图片,请学生观察这组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左边图上的线是弯曲的,右边图上的线是直的。

提出第二个问题:

你能想办法把弯曲的线变直吗?

二、新授

  

(一)认识线段的特点

1. 拿出自己准备的毛线,放在桌上。

指出:

放在桌上的毛线是弯曲的,你能想办法把桌上弯曲的毛线变直吗?

动手试一试(只需要两手拉紧毛线,它就直了)

2.     指出:

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

由刚刚拉直毛线的过程,总结出线段的两个特点:

1.线段是直的;2.可以把用手拉的地方看成端点,那么线段就有两个端点。

(二)画线段

1.根据线段的两个特点画出一条线段,自己动手试一试。

(介绍画线段要用的工具:

直尺。

2.介绍画线段的方法,我们可以把画线段的过程编成一首儿歌:

左手压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画上端点别忘记。

以此来提醒学生最后别忘了给线段画上两个端点。

3.把自己画的线段和老师画的线段比一比,提问:

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一样吗?

(不一样长)以此总结出线段的第三个特点:

线段是有长短的。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线段的三个特点,并且学会了如何画出一条线段。

四、课后作业

   寻找在我们身边的线段。

 

学习指导

  请在预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线段时使用本视频,并尝试在观看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线段,尝试画几条长度不同的线段。

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微课

微课基本信息

微课名称: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微教案

知识点名称: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

学科类型:

小学数学

教学环节类型:

新课探究

教学活动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懂得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知道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以及一个十是10个一、10个一是一个十的相互转化关系。

具备了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了动脑思考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内心情感体验的良好习惯。

并对计算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教学资源与环境:

1.ppt课件。

2.ScreenCast软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知识

1、课件出示例3.

(1)班35人二(3)班37人

(1)班和二(三)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列式35+37=

2、讲解计算方法。

(1)个位上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2)十位上3加3再加1得7。

(3)也就是35+37=72

三、小结:

1.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四、练习:

1、做一做

56+37=46+24=29+5=

2、计算

47+16=23+17=64+9=

39+27=18+33=58+19=

 

上课时间长度:

8分钟

第三单元-微课名称《认识角》

知识点来源

□学科:

小学数学□年级:

二年级

□所属章节: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认识角

设计思路

1、本节微课以小灰灰上学记的故事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对角的认识产生兴趣;

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片演示和介绍,使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和特征;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有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

探索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

小朋友,你喜欢看动画片吗?

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故事——小灰灰上学记!

早上小灰灰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羊村的学堂,但是喜羊羊却很生气地跟小灰灰说,昨天我听到你跟灰太狼谈论角的问题,你们是不是想打我们羊角的主意?

小灰灰委屈地哭了起来。

这时候,村长村长慢羊羊来了,你们都误会小灰灰了,平时不好好学习,没文化真可怕!

他们说的不是羊角,而是数学图形中的“角”。

现在请你跟我一起来“认识角”。

2、认识角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中找到角,继而从具体到把角抽象出来,仔细观察,再摸一摸感受角各部分的特点,尖尖的顶点,滑滑的、平平的边,引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角的张口有关。

利用动画过程:

一把剪刀把角的两条边剪短了,提出问题:

这个角变小了吗?

容易得出,角是没有变小了,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3、比一比比一比一中,比较的是张口一样大,边的长短不同的两个角,再一次熟悉只要张口一样大,边的长短不影响两个角一样大这个结果。

比一比二中,比较的是一个边短张口大的角和边长张口小的角,结果是张口大的角大,即使角的边长角也不会变大,还是再一次强调角的大小只跟角的张口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4、小结儿歌用村长送的一首儿歌来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符合二年级小孩子的心里年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回忆起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讲课的题目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我通过研读课标,解读教材,了解学情,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学习目标

1、结合情境图,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经历同数连加用乘法表示的过程,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会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同数连加用乘法比较简便。

为了有效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评价任务是:

评价任务

任务1:

观察情境图,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把加法算式归纳为几个几相加,并用乘法算式表示,说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任务2:

结合乘法算式,认乘号,读写乘法算式。

任务3:

比较同数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下面我就开始上课,孩子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看看这是哪?

对,游乐场,游乐场里有哪些游乐项目呢?

大家可真会观察。

在这些游乐项目里含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咱们先去坐小飞机吧。

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

1.知道加数相同的加法,建立“几个几”的表象

(1)观察找信息

孩子们,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来说吧,你观察的真认真。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每个小飞机都是3人呢?

谁还想说,你来说,你说的真完整。

(2)提问题

谁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你来试一试吧,你提出的问题真好,和老师想的一样。

(3)列式计算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4)交流:

请同桌两个一组,开展一个“你说我写”的游戏,一个同学说算式,一个同学写算式。

在这个活动中,有的两个人配合得非常好,也有的出现了问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同伴一听就明白吗?

这样一说,大家都清楚了,让我把算式写出来吧。

      3+3+3+3+3=15

观察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几个加数都一样的加法我们就说是加数相同的加法。

你能说说几个3相加?

(板书:

5个3相加。

在图中5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我们把小飞机这个问题解决,首先是找信息,然后提问题,最后列算式。

2.充分体会“几个几”相加

      我们也用这个方法去解决小火车中的问题吧。

(1)出示小火车画面

看,小火车里的孩子玩的多高兴。

(小火车图)通过你的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你来说一说, 是每节车厢6人吗?

来验证一下吧。

确实是的,你观察的真仔细。

(2)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你试着说一说吧。

问题提的很有水平。

(3)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谁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让大家一听就明白?

说的真好,你可真会总结,掌声送给他。

孩子你来写到黑板上吧。

列式为:

6+6+6+6=24

看着这个算式,你发现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说是什么样的算式?

(加数相同的加法)

有几个这样的6呢?

结合图说说4指的什么?

6呢?

3.认识乘法(出示过山车画面)

  在游乐场里最刺激的就数过山车了,我们来一起观察这幅图。

(1)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请大家认真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那么你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呢?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把算式写在你的练习本上。

找孩子说说你怎么列的算式?

你真会想,总结能力还很强。

我知道写几个2相加了。

板书2+2+2+2+2+2+2=14   

几个2相加?

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加数都是2.

像这样的算式是什么样的算式。

这三个算式都是加数相同的加法。

(2)思考:

如果是10节车厢,每节车厢2人,你还能列出算式吗?

写出来会有多长?

15个车厢呢?

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啊.

其实,像这种很多个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用乘法计算。

板书:

乘法  

我们来看,这个乘法算式和这个加法算式有关系吗?

(ⅰ)在7×2中,2表示什么?

7呢?

在加法算式中能找到吗?

(ⅱ)认识“×”教写法,读法:

乘(小精灵介绍关于乘号的来源)

(ⅲ)读7×2=14“ 7”读7,“×”读乘,“2”读2,“=”读等于,“14”读14.

7×2就表示7个2连加在一起,这两个算式都表示7个2连加.

7个2连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式2×7来表示

(3)像这样7个2相加,你喜欢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呢?

为什么喜欢用乘法呢?

对!

几个几相加用乘法比较简便,上面的两个加法算式你能用乘法表示吗?

试一试吧。

(4)试一试:

你会写成乘法算式吗?

3+3+3+3+3=153×5=15 或 5×3=15在乘法算式中3表示什么,5呢?

6+6+6+6=24 6×4=24 或 4×6=24在乘法算式中6表示什么?

4呢?

三、巩固知识,拓展升华

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把游乐场里好多问题解决了,大家都表现的非常出色,现在我们再到其他地方看看吧,看看这是哪?

   让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智慧岛一些问题吧。

          1.观察图,完成下面填空

          2.按要求画圆,再填空。

          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四、畅谈收获,知识归纳

同学们,这一节课上的快乐吗?

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快乐地学习。

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后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学习呢。

其实,生活有许许多多可以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你们就会发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板书设计

乘法

加数相同的加法                           用乘法       比较简便

     3+3+3+3+3=15     5个3相加        3×5=15      5×3=15

     6+6+6+6=24       4个6相加        4×6=24      6×4=24

  2+2+2+2+2+2+2=14    7个2相加        2×7=14     7×2=14

读作:

7乘2等于14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一)知道在不同方向(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关键:

根据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去确定观察者所站的方向。

教法:

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书包,足球,同学、校门、教室的照片,微课,课件。

课前准备工作:

背诵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知道咱班的同学都喜欢故事,下面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分享一则成语

故事。

2、播放故事《盲人摸象》。

提问:

看完了这则故事谁能告诉老师,这几个盲人摸的是同一头象,

为什么他们描述出这头大象的样子不一样呢?

生:

因为他们摸到的部位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盲人摸到象的部位不同?

师:

站在不同的方向,导致摸到的部位不同,感觉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

如果站在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样子也会不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挖掘身边素材,创设探究知识

(1)观察就是仔细看,老师拍了两张咱们教室的照片,你们看看哪张照片是教室的前面?

为什么?

-只有教室的前面才有黑板、讲座、钟表……2号照片拍的又是教室的哪一面呢?

(2)想一想:

同是一间教室,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因为拍摄者站的方向不同,拍摄者站在教室的前面,就能拍到教室后面的样子,站在教室的后面,就能拍到教室前面的样子。

)(板书前面、后面)

(3)、归纳:

因为我们所处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板书:

方向不同形状不同)

2、设计活动,再次体验

师:

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观察的精髓。

接下来我们去观察一个实物书包。

观察之前有两个问题:

(1)如何才能全方位去观察书包,观察书包的哪几个面?

—前后左右面,谁能先拿着书包向我们说说书包的前后左右面如何去辨认?

生:

汇报!

(当我和书包方向一致时,我的前后左右就是书包的前后左右,所以书包)

(2)师:

你如何去观察书包的四个面?

生:

下座位,其实就是变换方向

师:

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转动书包

看来方向改变的方法很多,就要我们看情况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法。

师:

现在看看活动要求,谁来读读:

活动要求(三点):

(布置2)

1)、2人一组;

2)、从四个面进行观察;

3)、对书包小声说说:

“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

……”。

重要的文字读三遍,让我们一起把红色词语读三遍,好吗?

集体汇报,交流反馈

1)、PPT演示书包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说说:

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

……(注意提示观察的都是形状而非颜色。

2)、同一个书包,为什么看到的样子不同?

(板书:

左面,右面,方向不同形状不同)

3、解疑答惑,巩固新知。

我们今天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是不同的。

这句话对吗?

想想?

瞧,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个什么?

足球,我们要从前后左右观察这个篮球,

你看到的都是什么图形—圆形。

那么谁愿意把这句话修改一下?

我们的结论: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还可更简洁的说成: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

(板书:

可能)

三、总结全课:

我们今天学了

从不同方向,前后左右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

现在让我们稍作休息,来玩一个游戏吧!

四、课间休息:

(布置3)

小游戏:

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

高举左手,手放下;高举右手,手放下。

老师和大家一起做,高举左手,老师怎么和大家的不一样?

老师做错了?

你们做错了?

呢我们为什么不一样?

老师的右边是哪边?

左边呢?

前面呢?

后面呢?

呢我换个方向站,你还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吗?

这样站呢?

呢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样呢?

我该怎么站?

—后脑勺面向大家,这回对了吗?

我们一起来做一遍:

高举左手,手放下;高举右手,手放下。

五、巩固练习

1、游戏做完了,我们接下来要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了?

来看这道题,谁愿意当个小老师给我们来讲讲?

—播放试题微课

2、谁能象刚刚的小老师一样,再试试。

下面那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画“√”)

和他一样吗?

你观察的很仔细,奖给你个贴画?

谁来说下一道题。

3、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

连一连。

   你不但观察仔细,而且反映的相对快,贴画奖励给你!

下来就要所学知识解决点实际问题了,

4、看!

这有两张学校大门的照片,谁来看看哪张是在学校外面拍的,为什么?

另一张呢?

  看来你就是咱班的火眼睛睛!

也奖给你个贴画?

5、还有点时间。

我们来一起分享几组图片好吗?

猜猜看!

美好的时光美好的人啊!

六、引用古诗,全课小节:

   同学们,不同的方向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往往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句话

在生活中也适用,曾经就有这么一首诗巧妙地写出了这一数学现象,这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让我们在用这节课的知识再去体会这首诗的含义吧。

七、实践延学

   站在不同的方向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

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

第六单元7的乘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弄清每句口诀的来源。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大家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

赶快用掌声把她请出来吧!

(课件出示:

白雪公主)她的好朋友是谁?

(七个小矮人)今天是白雪公主的生日,小矮人们想邀请小朋友一起为白雪公主唱支生日歌,愿意吗?

课件:

小矮人们联欢的场景,并配上“生日快乐”音乐)。

看,细心的小矮人们也为白雪公主准备了像老师这样的小礼物,出示袋装的七巧板。

(介绍七巧板)

2、聪明的小矮人每人都用自己的七巧板拼了一个美丽的图案送给白雪公主。

老师悄悄地把他们拿到我们的课堂上了。

(出示七个图案)。

3、白雪公主收到礼物,非常高兴,可是她想知道小矮人一共送了多少个图形,大家有办法帮帮她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活动一:

探究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1.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先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可跟同桌交流交流。

2.组织汇报交流,师板书。

7+7+7+7+7+7+7+7=7×7=3.哪种方法简单?

(乘法)。

想知道7×7等于多少,就要用到乘法口诀,引出本节数学课题:

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4、讨论交流,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解决了白雪公主的难题,大家真厉害。

活动二:

交流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1.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你觉得哪句最好记?

是怎么记的?

有没有觉得不好记的?

谁来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他?

2.生交流方法。

3.用刚才介绍的好方法再记一遍。

4.请“小老师”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摆学具、动作等表示一个乘法口诀,有困难可找小伙伴一起研究,也可请老师参加。

5.“猜一猜”游戏。

(一个学生说表示的方式与内容,另一个学生猜猜是哪句口诀)

6、师:

“7的乘法口诀”都记住了吗?

一起背给小公主听听吧!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游戏:

变魔术。

(看口诀说算式,看算式说口诀)

2.当邮递员送信。

21      42      287×6    4×7    3×7    7×46个7    6×7    7个3    4个73.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的呢?

(1)出示古诗《赠刘景文》。

(2)生想:

一个星期有7天,两个星期…

(3)有一种昆虫和7有关。

(七星瓢虫)仿照数青蛙,我们一起数数七星瓢虫:

一只瓢虫一张嘴,七个星星六条腿;……

四、小结。

这节课你开心吗?

最开心的是什么?

还想说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