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9851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docx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

常见需求获取方法之——概述

聆听用户需求,深度剖析用户底层需求要点,找准用户痛点,这就是需求分析的精髓。

好的分析师不仅仅是倾听,更重要的是思考;不仅仅是了解用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分析中提出新的设想;不仅仅是交付适用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实现用户的梦想。

因此,好的需求分析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要从了解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发现机会。

下面讨论一些最重要的需求方法。

1、文档“考古”法

查阅历史资料、行业报告、网络资讯等相关讯息,如《年度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报告》、《移动APP年度报告》等互联网行业报告,了解判断行业趋势、把脉用户习惯,粗略判别用户需求。

另外,当面对已有的系统或者遗留的系统,并且计划修改或者更新它的时候,这是很有用的一种需求方法。

PS:

艾瑞咨询发布互联网报告较多,当然明确产品相关行业及目标用户后针对性的了解分析更为关键。

2、用户代表访谈法

用户访谈分为2种形式,1V1的深度访谈和座谈会形式的焦点访谈。

两种用户访谈的方式各有所长。

下表对两种不同的访谈形式做详解:

深度访谈

焦点访谈

访谈对象

随机小白用户(蚂蜂窝的普通注册会员)

代表性用户,每场人数8-10人为宜,相互间是陌生的,排除行业专家(普通注册会员、分享游记的专业驴友、旅游公司职员等几类典型用户)

主持

提起思考点,引导用户多说,注意观察受访者的表亲、语气等,扮演倾听者的角色

主导话题主线,但保持严格中立,注意追问,注意观察场上各人员,对意见领袖适当冷藏,激活沉默用户多发言,

场地

无要求

专业焦点访谈室,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边为访谈主场,后边为监控室。

访谈主场以圆桌为佳,桌上备有少量水果、点心,营造轻松氛围;备有纸笔、录音笔、摄像头等;监控室为观察场上情况,整体把握调整话题方向所用。

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仅作参考,不限定,具体视现场情况访问员/主持人把控。

1验证你心中原定的需求点是否能得到认同;2用户的心中是否有其他见解;3开放性的问题多一点,让受访者思考;4问题尽量贴近生活。

优点

1V1深度访谈,获取更多用户信息,实时观察用户表情及特征,为判断需求真伪提供一定依据;场地无要求,易实施。

不同代表性用户,易激发思考。

缺点

难以激发思考,需访问员注意启发式提问

部分受访者易受意见领袖影响;主持人控场要求高。

3、问卷调查法

相比用户访谈,问卷调查是一种定量的调研方式,常用于用户访谈之后;通常先通过定性的用户访谈判断基本方向及要点,再通过问卷对各需求关键点进行定量验证,了解其特点后再次通过1V1的深度访谈把脉需求(一般在问卷调研过程中发掘深访对象)。

当然视产品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全流程的问卷调查,执行过程中一般会涵盖调研方案(调研时间、地点、主题、投放数量、受访者构成等)、问卷设计(问卷设计完成后,可小范围投放测试)、实际调研(网络、电话、实地)、问卷回收(审核问卷真实性、有效性)、问卷分析(分析调研数据,出具分析报告)几个方面。

其中的问卷设计,有几个原则:

1)问题通俗化,忌专业术语;2)选择题为主,问题设置由浅入深,逻辑性;3)选择题答案闭合,标准化。

4、运营数据分析法

从运营数据报告中获取需求,一般针对已上线的产品/业务,通过现产品的运营监控,为产品迭代提供一定依据。

通常来自于采集运营数据(如UV、PV、浏览轨迹、转化率等)和市场、客服等其他合作部门的建议反馈。

案例解析:

蚂蜂窝这一案例中的酒店预定、机票预定功能,如果订单数量很多,但最终完成支付的很少,可以怎么解决

1、梳理下订单之后的各个环节,下单成功后,需要什么环节才能成功支付;

2、分析各个环节的转化率,找到用户流失的关键步骤;

3、从产品角度考虑产品功能优化,以降低用户流失。

现场简要分析,用户流失可能因为:

1)登录注册繁琐;2)支付方式太少;3)页面跳转环节过多等等。

针对这几个问题,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1)简化登录注册,最好可以支持通用的如QQ、微博等社交类帐号;2)丰富支付方式,支持常用网银、支付宝等支付工具;3)简化非必要跳转页面。

市场、客服等合作部门的反馈,因为市场、客服人员是与一线用户直接接触的,对于用户对产品的反馈和建议是能够快速掌握的,有时可能就是用户的一句抱怨,可能会给产品带来很大的价值,因此留意用户,接触用户也是非常关键的。

5、同类方案(竞品)研究法

所谓的同类方案研究就是找类似定位的产品,看别人的产品功能、设计,逆推用户需求,发现竞争产品(竞品)的闪光点,拿来用在自己的产品上。

从领域、产品类型、未来规划的方向、相关功能等角度去找竞品;再从竞品的定位,具体功能,战略规划,运营推广等角度去分析。

(ps:

当今社会创新的成本太高,拿来主义式的微创新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本篇案例中的蚂蜂窝,竞品分析可对途牛网、悠哉网,去哪儿,酷讯,到到网,驴评网,蝉游记等产品的产品定位、功能结构、产品规划等多维度分析,找到不同产品的优势,然后为我所用,基于此对蚂蜂窝进行优化改造。

6、虚拟用户构想法

用户模拟的目的是在具备产品核心定位后,融入用户角色,再不断的对产品核心理念做修正的一个过程。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1S变小白,自己化身用户,思考如果你是用户,你想用这个产品在什么场景下做什么;另外一种方式,构建虚拟用户角色,去体验感受用户的所有感知。

构建虚拟用户的要点又是什么

(1)根据产品基本定位,明确用户分类;

(2)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

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消费能力、城市、共性习惯等;

(3)不同用户群体想要什么;

(4)用户想要的我们是否满足。

案例解析:

以蚂蜂窝为例,进行虚拟用户构想。

定位:

蚂蜂窝是一家旅游攻略、自助游、自驾游攻略、靠谱旅游社交媒体网站。

虚拟用户群划分:

分享类用户,爱旅游爱分享,喜欢分享各种旅行感受攻略等;

浏览类用户,看旅行攻略和他人游记为主;

旅行赚钱类,如背包客小鹏;

软文推广类,旅行社/公司职员,旅行编辑,写旅行类文案推广;

组队约伴型,组队旅行,顺便预定一个酒店。

一、开始一个新项目,首先应采用哪种需求获取方法

先用哪种需求方法这是类似“挖掘机哪家强”之类的终极问题,^-^!

其实获取需求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项目立项初期,在还没正式确定要干这件事之前,一般推荐采用“同类方案(竞品)研究法”。

因为在项目立项阶段,甲乙双方还没签合同,“原型法、虚拟用户代表法”前期投入成本太高,如果项目未成功竞标,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风险太大;问卷调查法、用户代表访谈法”等需要用户高度配合,在前期不适合。

所以“同类方案研究法”是个熟悉业务,学习同类项目的好方法。

为什么要做同类方案(竞品)研究

某部门信息中心的赵主任曾经给我说过一件事。

他说他曾经把一家公司的需求师给骂哭了(注:

这家公司还是家上市公司)。

当时,他要上一个油料管理系统,那家公司的需求师过来抓需求,问:

“赵主任,请问什么叫油料管理”

赵主任闻言气得说:

“你们公司怎么派个笨蛋过来我要是从名词定义开始给你解释,我得说到明年去!

你给我滚回去,派个懂的人过来”,结果硬是把那个小姑娘给骂哭了。

事后赵主任跟我说,当时刚好我心情不好,她倒霉,切好撞在枪口上了!

这事赵主任脾气暴躁、说话粗鲁固然不对,但是那名需求师其实也有责任,她把需求师的层次降得太低了,当成了一名记录员,用户说啥她就记啥,以为回去转述给开发人员,这就是需求了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好的需求师首先得是业务领域专家,需求师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记录需求,而是体现在对用户痛点的挖掘,以及引导甚至是指导用户上。

有人问,如果对业务领域不熟悉,怎么指导那就得开展“同类方案(竞品)研究”。

去年夏天,我有一个卫星控制项目刚结项。

这个项目说实话我刚接触时是完全陌生的,以前从来没涉及过。

遇到这个项目,我第一件事不是去找甲方了解需求,而是先去了国家图书馆查资料!

我分别查阅了美国、日本、欧洲、俄罗斯等国家的卫星控制项目的资料,并积累了相应的术语,然后才去和用户聊需求。

一上来我就问:

“王主任,你们卫星上的有效载荷有哪几种”什么是有效载荷就是卫星上有各种探头,有的是探测大气的、有的是照闪电的、有的是照云图的,这些统称有效载荷。

我一上来可以和他们用术语交流了。

在谈到系统架构时,我又问:

“欧洲的GOES系统的架构,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XXX地方”

这样的交流,效果就非常好,在用户眼里我俨然是半个领域专家了,所以最终帮助我们的团队获得了这个项目。

二、常见需求获取方法之——文档“考古”法

文档考古学指的是,通过检查组织使用的文档和文件来确定潜在的需求。

当面对已有的系统或者遗留的系统,并且计划修改或者更新它的时候,这是很有用的一种需求方法。

文档考古学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技巧,应该与其它的技巧共同使用,使用的时候应该十分小心。

这是一种对工作使用的文档进行逆向工程,也就是说,从旧的工作所使用的材料中挖掘新的需求,或者寻找成为新产品一部分的需求。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旧工作都要继续保留,但只要当前系统存在,总会有充足的材料,成为需求工作的原料。

文档考古学的方法是这样的,检查收集到的文档(这里“文档”值得是收集到的所有东西),从中找出有用的“东西”,或者简单的找到一些名词。

这些东西可能是列标题、命名的表格区域、或者只是文档中一项数据的名称。

对每个名词,仔细询问以下问题:

此物的目的是什么

谁用它为什么

系统都利用它来做什么哪些业务事件用到或者参考了此物

此物有一个值吗例如,它有一个数字、编码或者数量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属于哪些东西组成的集合(数据建模的热心者立即会意识到,需要找到拥有这个属性的实体。

此物的用途是什么

文档中是否包含了一组重复的事物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事物的集合称为什么

能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吗

什么过程建立了它们的联系

每件事物附加的原则是什么换言之,哪部分业务策略涉及该事物

什么过程确保了这些规程会被遵守

什么文档带给用户最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本身不会揭示产品所有的需求,但是它们会给出充足的背景材料和进一步调查的建议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师拿到需求文档进行架构分析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与文档考古学是类似的,他们所建立的第一个模型称之为“分析模型”,而在建立分析模型的时候,需要需求分析师与产品架构师共同工作来完成,需求分析师在文档考古学上的经验,对架构师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当进行文档考古学的时候,是在当前工作中寻找新产品所需要的功能,这并不表示我们需要复制旧的系统,毕竟我们收集需求是为了构建一个新的产品,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现存系统与它的替代物之间必然存在某些共同功能。

但是一定要注意,旧有的系统并不表示它就是正确的,也不表示它就是客户需要的,也许文档是没有用的,或者必须大量的修改才可能成功的复用。

我们建议文档考古学作为数据建模的一部分,因为前面列出的大多数问题常常用于数据建模的原则中,小心使用这些文档就可以揭示出数据的分类以及它的属性,这个方法也可以作为面向对象开发的基础。

作为一条规则,我们应该把访谈中所有的共件(文档、照片、录像、手册以及录音)都保存起来,因为我们会常常回过头去参考它们,这样养成一个习惯。

三、常见需求获取方法之——用户代表访谈法

在需求收集过程中,面谈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而要有效发挥面谈的作用,需要了解一些很重要而且很基本的步骤:

1、提出问题

面谈从一组问题开始,并由此产生有关真正需求的多数知识,我们可以从服务请求、概念研究文档以及软件项目管理计划中,来提示并确立面谈问题的模版(参见附件文档模板)。

2、选择面谈者

多数情况下不可能与所有的相关人员面谈,因此必须选择其中的代表,他们应该有实际知识,比较易于接近,并且能够为问题提供可信的和可靠的答案,主要考虑以下人员。

初级人员:

由于他们经验不多,并不能做出很多贡献,但他们可能有新鲜的观点,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信息。

中级相关人员:

由于经验丰富,这些人员对领域操作性和技术性的问题,能够提供详细的理解,应该经常与项目领导进行面谈。

管理人员和其他特殊客户:

CEO有该领域的知识,并影响着项目的成功,他们无疑是面谈的重要对象,只要有可能,应该经常而且首先与甲方项目负责人面谈。

理论家:

如果有这样的相关人员,他们能够开阔你的视野。

系统典型“用户”:

这样的相关人员是重要的,因为他们将花更多的时间与系统打交道。

他们可能是革命精神的思想家,也可能对新系统抱有偏见。

“后起之秀”:

这样的人将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可以提供深刻的思想和信息。

人力资源的多样性,有助于验证所收集信息的可靠性。

3、计划联系方式

如果时间允许,请研究一下想要联系的人对项目的观点。

每个人都很忙,所以对面谈的范围要有所控制,仅限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最初的联系方式是电话和电子邮件。

一般应在邮件里包含:

公司优势和访谈提纲。

公司优势包括以往成功案例、对项目的初步认识等,有利于体现乙方的专业能力和认真态度,加深甲方的认识;

访谈提纲可以让甲方有更好地准备,比如在提纲中提到甲方业务规章制度,甲方访谈时就可以事先带一份过来,从而提高访谈的效率。

4、进行面谈

面谈可以通过电话、视频会议、MSN或者QQ,但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面对面的谈话。

能够获取信息的关键因素是,你和面谈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氛围,一个舒适而且充满自信的环境。

有时前往面谈者的工作环境,采用学徒的方式呆上一阵子,以便于深入了解对方的一些工作状况,也是一种好方法!

1)建立氛围

请求面谈这允许你在面谈期间记笔记。

诚恳的态度:

对软件中的利害关系表现做出真正的兴趣。

倾听:

完全关注对方,对方说话的时候,注意你的眼神不要漂移。

从小事入手,再进入敏感的事务。

直截了当,表现出诚实。

谦虚,没有人愿意和“无所不知”的人交谈。

不要跑题,除非你认为分享相关人员的经验很重要。

请求去看看将来要使用产品的环境。

提供未来的帮助和分项目报告,信息交换是互惠的。

2)提出问题

问题应该简单、简洁,仅包括一个部分,复合的需求说明往往那个很难解释和测试。

可以参考下图的九段式访谈步骤,从“诊断原因”到“验证方案”分三大阶段,没阶段再按“开头、控制、确认”三个步骤,逐步获取用户需求。

访谈后形成以下文档:

参考附件——《涉众请求文档》

3)如果面谈中止

可能面谈者不能提供给你重要的信息,也要感谢他百忙之中参加面谈,应该留下联系电话,以便必要的时候可以联系你。

有时面谈者不愿意给你提供信息,这时强调他的专门知识对系统的正面影响,可能会克服这个障碍。

也可能需要临时改变方向,应该判断这个方向的意义,如果是有意义的,可能会提供意外的信息。

4)结束会议

应该为下一次面谈打下基础:

询问面谈者是否有问题问你。

询问是否有其他应该提出的问题。

以未来问题或者兴趣点的方式,给你留下未来的目标。

询问你是否可以想到其他问题的时候和对方联系。

询问是否可以和其他人面谈。

联系资料来源,感谢他的参与。

四、常见需求获取方法之——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是用户研究或市场研究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在短期内收集大量回复,而且借助网络传播调研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得到广泛的使用。

有些人认为问卷调查就是设计若干问题然后发给用户填写就行了,但其实越是简单的调查方法越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该方法的优势,下面就结合自己近期的项目实践对这种方法进行总结。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定义

1、问卷调查与量表

其实问卷调查本人更倾向于称之为调查表(questionnaire或者survey),它与心理学上常见的量表(scale)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总的来说,问卷调查更多的用于了解目标对象对某些事情的态度,认知等,而量表是用来描述目标对象的某种心理特质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如智力量表等,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问卷调查法使用频率更高。

2、问卷调查的用途

正是由于问卷调查的基本形式是设计问题,提供选项供用户填写,所以问卷调查更适合收集用户对现有产品的态度、基本习惯信息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等,不太适合用于探索发现新需求新问题(无法提供选项,而用户自己填写意见/建议的比率也非常低),而且其具有投放成本低,参与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需要大量样本的用研项目。

3、关于问卷调查网站

目前提供问卷调查表设计和投放的网站很多,个人用户使用免费版本一般都可以满足需求,企业的话,一般是自己开发相应功能或购买使用调查表网站的企业版本,就我而言,对使用过的三种调查表网站进行简单评价。

(1)问道()

仅使用过个人版本的,支持2000份答复,设计问卷的界面比较清晰易懂,支持的题型不算特别多,不支持选项中插入图片,不能看到其他用户的问卷的答复。

(2)问卷星()

仅使用过个人版本,支持20000份答复,支持的题型比较全,可以看到别的问卷的答复,有常用题库功能,个人认为这个网站功能比较全,考虑日后使用企业版本。

(3)Surveymonkey()

目前正在使用企业版本,支持自定义主题,跳转页面等,虽然是美国知名的调查网站,但国内使用页面打开速度很慢,且中文版本仅支持繁体字,支持的题型不算多,无法看到其他用户的问卷,更无法看到其他用户的问卷答复结果,没有常用题库。

二、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1、调查目的

明确调查目的非常重要,这决定了调查表的结构,问题的设计等,如果是运营等其他部门提出的需求,一定需要和能最终拍板的人沟通调查目的,不然很多人都希望加进去自己想调查的题目,会造成结构不清晰,题量过多的问题,而且由此造成的反复增减问题也没有实际意义。

而且考虑到题量的问题,目的不宜过于宏大,一次集中精力调查一两个主要问题为宜。

2、题目设计

题目的设计要围绕调研目的展开,以电子商务网站满意度调查为例,首先分解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可以参看有关理论,其他研究资料或者其他部门同事的意见,得到网站,服务,购物流程和物流四个因素,每个因素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分解,得到更多指标。

如果前期题目设计时结构比较清晰,后续的结果分析也可以用过更深入的统计方法。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一个题目仅针对一个问题来询问,不然容易另用户迷惑,题目的表述要尽量简洁易懂,避免歧义,虽然在很多调查表网站中,多选题和单选题的选项按钮是不一样的,但是个人还是建议再多选题题干中提示“可多选”,以尽量减少误解造成的误差。

关于题目的呈现问题,有些调查表是一道题目一个页面,填写完一题点击下一页继续,我认为在网速不好的情况这种呈现方式会徒然的增加用户的填答时间甚至是焦虑情绪,如果不涉及逻辑跳转题的话,最好一个页面呈现所有的题目,题量的设计尽量在15题或填答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

关于人口统计学特征题目的位置,个人倾向于根据调研目的而定,如果目的就是搜集用户基本信息,就放在调查表开头,如果目的是收集产品反馈,就放在题目末尾为宜。

这样即使用户中途弃答,我们也能搜集到比较重要的题目的反馈以作参考。

在问卷调查表中往往需要设置逻辑题,来针对具备某些特征的用户进行调查,所以在设计问题时需要了解该问题是针对所有用户还是部分用户,具体来看下面的例子

在这道题目之前我并未填写任何分享照片有顾虑的内容,而且我也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所以这道题真的难倒我了,只能迫选了。

不要忽视末尾处建议/意见题目,在本次项目一开始我会认为用户很少有耐心会填写这类开放式问题,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用户提供了宝贵意见,反馈的积极性远超过的我想象。

所以这也是一个搜集用户新需求或问题的一个途径,虽然回收到的答复未必很多,但成本很低,值得尝试。

3、选项内容设计

题目的设计非常重要,这决定了调研目的的实现度,但是回复质量往往由选项内容而定,因为用户的态度,习惯,爱好等是通过选择我们提供的选项而得到,所以选项内容的是否全面、合理就非常重要,这个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需要注意的是,选项要尽量全面,彼此不包含。

同时一个选项就应该只包含一个内容,关于意见态度类的题目尽量采取里克特量表的形式,可以得到更多信息,且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

对于选项较多的题目,建议将其设置成选项内容随机排序,以避免有用户图省事只选择前面几项,平衡顺序效应。

为了进一步统计调查表质量,有时候也需要设置反向计分题,甚至“测谎题”,以查看前后回答的逻辑是否一致,以提供后续数据处理的筛选指标。

在题目和选项都设计好之后,需要请相关人员和与该调查项目无关的其他同事进行试测,这个环节非常必要。

三、调查表的投放

编制好后的调查表对于投放方式,时间等问题也是需要考虑和记录的,不仅有利于提升收集到的回复质量,也便于为以后的调查表投放积累经验。

1、投放方式

对于互联网公司,目前常用的投放方式是放置在页面上,其中对于放置在页面的调查表,一般是放置在需要调查的页面上,具体页面上的位置常见的是侧页面跟随或者右下角,如果能得到足够的支持,甚至可以在首页得到轮播banner的位置。

不管是哪种投放方式,都存在样本代表性的问题,即很难做到真正的随机抽样,即使是EDM针对目标用户发送,依然会仅有部分用户响应,这部分要么对产品意见很大,要么就是相对比较积极的用户,因此在使用调查表结果时一定要注意其代表性,批判性的接受。

为了吸引用户填写,有时候会设置奖品环节,但应注意目前存在专门收集有奖调查的网站,其中的用户会“热衷”的填写各种有奖调查表,因此在有奖调查时要着重注意对回复质量进行筛选控制。

2、投放时间

关于投放时间其实存在两个方面,具体投放发出的时间和投放时长,对于在网页上发布的调查,由于资源有限,往往在投放前就需要对投放时长进行预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尽量多且质量高的回复非常重要,同样需要对每次的投放进行记录分析。

与投放方式类似的,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也很难找到投放时间明显的规律,在我本次的调查中,仅发现在调查表投放初期,用户填答率相对较高,在一周内的时间内,周三和周四的填答率相对较高,但差异并不显着。

另外在投放时长方面,仅从经验来看,建议两周为宜。

关于投放方式和投放时间,由于各个网站都存在自身的特点,即使进行统计分析,也难以发现明显的规律,建议还是多做记录,多积累才会更有经验。

每次需要记录的指标包含但不限于投放时长,回收答复数,uv,填答率,完整填答率,有效填答率,平均用时等。

四、调查表结果分析

1、数据初步处理

虽然现有很多调查网站支持数据分析,快速的生成各种图表,有的还能直接生成一份报告,但我还是建议从数据的明细入手,根据一些指标删除部分不合理的数据再进行分析。

可供参考的指标,填答时长,IP,用户基本信息,调查表内的控制题目等。

填答时长。

填答时长是个比较常用的筛选指标,但是由于问卷内容彼此差异较大,制定筛选的标准似乎难以统一,有的是通过作图(spss箱形图),也可以通过修剪平均数的做法(例如去掉头尾5%的部分)。

IP。

目前很多调查表网站可以收集IP地址,这也是有奖调查活动中了解用户是否重复参与的一个途径,当然不排除动态IP或者网吧填写的可能,所以使用要慎重。

在设计网站时就控制一台电脑/一个IP只能填答一次。

用户基本信息。

有些调查中会搜集用户的基本信息,如网站账号或电话等,这些指标也可以用于判断是否重复参与答题。

调查表内的控制题目。

这个主要通过题目之间的前后逻辑进行判断,举个例子,如用户在“xx满意度”题目中满意度给分很高,但是在随后“对xx的评价”中评价很低的话,那么答卷质量就可能存在问题,想要通过题目控制调查表质量需要在设计调查表时就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准备。

当然,筛选标准不限于以上几种,具体的要依照调查表自身特点,不妨多个筛选指标组合使用。

2、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表结果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往往是和调查表的设计有关,比如“您是否愿意推荐xx”,如果选项设置为“是/否”就得到一个二分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