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9225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docx

水厂净水工艺归纳

自来水厂净水工艺

本归纳说明就水厂的细节工艺流程逐一说明。

按传统水厂净水基本工艺流程

第一节取水工艺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为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活动式取水构筑物,特种取水构筑物。

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主要有岸边式、河床式、竖井泵房式和斗槽式等。

而大多数采用比较多的是岸边式和河床式。

1.1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1.1.1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适用于河床稳定,岸坡平缓,主流离岸较远,岸边水深不够或水质不好,而河中具有足够水深或较好水质时。

其构成是:

取水头部、进水管、吸水间和泵站。

 

(1)取水头部 其要求是:

 

①避免吸入泥沙;②不引起附近河床的冲刷;③避免其进水口被水内冰堵塞;④不被船只、木排及流冰撞击;⑤便于清洗。

其设计要求:

①具有合理的外形;②取水头部进水口的位置适当,其上缘在最低水位以下0.5~1.0,冰盖底面以下0.2~0.5m,其下缘高出河底1.0~1.5m;③进口水流速度适当。

其类型有:

喇叭管、蘑菇型、鱼型罩、箱式、墩式、斜板式、活动式。

箱式取水头部由周边开设进水孔的钢筋砼箱和设在箱内的喇叭管组成。

进水孔总面积较大,能减少冰渍和泥沙进入量。

适用于冬季冰凌较多或含沙量不大,水深较小的河流上采用,中小型取水工程用得较多。

中南地区含沙量较小的河流上箱的平面形状:

圆形、矩形、棱形。

 

(2)进水管 

进水管有自流管与虹吸管之分,其自流管取水:

自流管淹没在水中,河水靠重力自流,工作较可靠,水中含沙量较高时,为取得含沙少的水可在集水间壁上开设进水孔,可设置高位自流管。

适用于自流管埋深不大,或可以开挖隧道;而当河水位高于虹吸管顶时,无需抽真空即可自流进水;当河水位低于虹吸管顶,需先将虹吸管抽真空可进水。

虹吸高度2—6m。

适用于河滩宽阔,河岸较高,且为坚硬岩石,埋设自流管需开挖大量土石方,或管道需要穿越防洪堤时可采用虹吸管。

优点:

减少水下土石方量,缩短工期,节约投资。

缺点:

对管材、施工质量要较高,运行管理要求严,要装置真空设备,严密不漏气,可靠性不如自流管。

主要探讨自流管进水。

 

(3)吸水间及其作用:

 

1.沉淀一部分泥沙及杂质;2.便于安设格网;3.可以根据吸水井中的水位变化判断取水系统的工作情况;4.可以减少水泵吸水管的长度及埋深;5.便于清洗自流管。

 

因河流河岸较缓,主流远离岸边,宜采用固定式河床取水构筑物。

河心处用箱式取水头部,经自流管流入集水井,再经格栅、格网截留杂质后,用离心泵送出。

(斗槽式)

1.1.2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与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基本相同,但它没有取水头部与进水管,只有集水并和泵房组成。

原水由无塔供水的集水间的进水孔进入。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适用于深水线靠近岸边,水质良好,水位变幅不大且岸坡陡峻,岸坡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的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或椭圈形。

根据供水设备取水量和流速确定进水窗口总面积,再由每个窗口的面积定出窗口数目。

因为水源的水位有涨有落,为了取得含砂量较小的水,窗口可做成上下两排,高水位时用上排,低水位时用下排。

窗口的位置应保证下面一排最低水位下有适当深度,上排位置使最高水位时仍能取水。

风向对取水口处的水质有影响。

如风向由岸吹向河中心,下层水清,应从下排窗口取水。

反之,则应开上排窗口取水。

  集水井和泵房可以合建,也可以分建.其原则与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相同。

在岸边较陡,岸边水较深,水质和地质条件较好,水位变幅不大的河流,比较适合采用集水井和泵房合建的固定取水方式,这种取水方式具有设备布置紧凑,总建筑面积小,吸水管短,运行安全可靠,便于维修的特点;而在河岸地址较差,建立合建式取水构筑物对河床断面及航道影响较大,水下施工有难度的水源点宜采用分建式,这种取水方式泵房离开河岸,设在水质条件比较好的位置,维护管理,运行安全性相对于合建式要差一些。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建在河床稳定,河岸较为平坦主流离河岸较远,河岸水深较浅,水质较差;河中有足够的水深以及水质较好的河流取水点,可以分为自流管取水和集水井和泵房分建、合建2种。

1.3江心进水头式  

由取水头部、进水管、集水井和取水泵房组成。

常用于岸坡平缓、深水线离岸较远、高低水位相差不大、含砂量不高的江河和湖泊。

原水通过设在水源最低水位之下的进水头部,经过进水管流至集水井,然后由泵房加压送至水厂。

集水井可与泵房分建或合建。

当取水量小时,可以不建集水井而由水泵直接吸水。

取水头部外壁进水口上装有格栅,集水井内装有滤网以防止原水中的大块漂流杂物进入水泵,阻塞通道或损坏叶轮。

  江心桥墩式 也称塔式。

常用于水库,建于尚未蓄水时。

构筑物高耸于水体中,取水、泵水设施齐全,用输水管送水上岸。

可以在不同深度取水,以得到水质较好的原水。

岸边式  集水井与泵房分建或合建于岸边,原水直接由进水口进入。

一般适用于岸坡较陡,深水线靠近岸边的江河。

对含砂量大或冰凌严重或两者均出现的河流,取水量又较大时,可采用斗槽式取水构筑物,它是一种特殊的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其前以围堤筑成一个斗槽,粗砂将在斗槽内沉淀,冰凌则在槽内上浮。

中国西北地区有多处斗槽式取水构筑物。

底栏栅式  以山区溪流作为水源时,为避免急流中的砂砾,用低坝抬高水位,坝内有引水渠道,渠顶盖栏栅。

水流溢过坝顶时从栏栅进入渠道,流至沉砂池沉除泥沙后,再用水泵输出。

(江心进水头式)

1.2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适用于水位变化大的河流。

构筑物可随水位升降,具有投资较省、施工简单等优点,但操作管理较固定式麻烦,取水安全性也较差,主要有两种:

1.2.1浮船式  

水泵设在驳船上,直接从河中取水,由斜管输送至岸上。

水泵的出水管和输水斜管的连接要灵活,以适应浮船的升降和摇摆。

当采用阶梯式连接时,须随水位涨落改换接头位置。

当采用摇臂式连接时,加长联络管为摇臂,不换接头,浮船也可以随水位自由升降。

浮船取水要求河岸有适当的坡度(20°~30°)。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在中国西南和中南地区较多。

80年代,单船供水能力已超过每日100000m3/h。

1.2.3缆车式  

由泵房、坡道、输水斜管和牵引设备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图3)。

取水泵设在泵车上。

当河流水位涨落时,泵车可由牵引设备沿坡道上下移动,以适应水位,同时改换接头。

缆车式取水适宜于水位涨落速度不大(如每小时不超过2米)、无冰凌和漂浮物较少的河流。

第二节混凝工艺

.2.1.1功能和目的 

混凝是指向水中投加一定剂量的化学药剂,这些化学药剂在水中发生水解,和水中的胶体粒子互相碰撞,发生电性中和,产生吸附、架桥的网捕作用,从而形成大的絮体颗粒,并从水中沉降,起到了降低颗粒悬浮物和胶体的作用。

 

有时单独采用混凝剂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可以投加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的效果,这种辅助药剂称之为助凝剂,助凝剂本身不能产生像混凝剂一样的作用,只能起到改善絮体结构,使絮体颗粒增大、强韧和沉重。

因此单独采用助凝剂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2.2 常用单混凝絮凝药剂 

常用的混凝剂种类很多,工业上常用的一般为无机盐类混凝剂和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无机高分子盐类混凝剂主要有三氯化铁和硫酸业铁。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有碱式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硫酸铝(PAS)。

其中,以三氯化铁和碱式氯化铝最为常用 。

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剂在水中的混凝作用会受pH、水温及水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及投加剂量需要结合小试烧杯实验加以确定。

 

   常用絮凝剂一般为有机高分子物质,主要有聚丙烯酰胺(PAM)和阳离子型聚合物。

其中阳离子型聚合物虽然具有优良的助凝效果,但价格昂贵,因此应用不太普遍。

而聚丙烯酰胺则已成为最为常用的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助凝剂。

 

2.2.3 注意事项 

由于大多数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整体现负电荷性,因为如果在预处理工艺中投加的阳离子型混凝剂或助凝剂过量的话,那么过剩的阳离子物质可能会吸附到膜表面,造成膜的离子型污染。

此时反渗透系统将会产生产水量下降、压降上升的现象,而且一旦发生离子型污染,将很难以得到有效地恢复。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监控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准确投加及其pH范围的控制。

 

2.2.4混凝气浮池

在经过前面构筑物的生化处理的出水中投加混凝剂,经混凝反应后进入混凝气浮池分离,进一步降低有机物悬浮物的浓度,保证有良好的出水。

混凝气浮法分为加药反应和气浮两个部分,加药反应通过添加合适的混凝剂和絮凝剂以形成较大的絮体,再通入气浮分离设备后与大量密集的细气泡相互粘附,形成比重小于水的絮体,依靠浮力上浮到水面,从而完成固液分离。

 

整个混凝气浮的工艺流程为将配制好的混凝剂通过定量投加的方式加入到原水中,并通过一定方式实现水和药剂的快速均匀混合,然后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混凝气浮由混凝和气浮两个工艺组成。

(1)气浮工艺 

气浮过程中,细微气泡首先与水中的悬浮粒子相粘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使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

由于部分回流水加压气浮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多,并且节省能源、操作稳定、资源利用较充分,所以多采用部分回流压力溶气气浮法。

 

(2)混凝工艺 

各混合方式的特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水泵混合

1.设备简单

2.充分混合

3.不另外消耗动能

1.吸水管较多时,投药设备需要增加,安装、管理成本高

2.配合加药自动控制系统困难

3.G值相对较高

适用于一级泵房距离处理构筑物120m以内的水厂

静态混合器

1.设备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2.不需要土建构筑物

3.在设计流量范围,混合效果较好

1.受运行水量变化影响

2.水头损失较大

3.混合器构造太复杂

适用于水量变化不大的各种规模的水厂

扩散混合器

1.不需外加动力设备

2.不需要土建构筑物

3.不占地

1.水量变化对混合效果有一定影响

适用于中等规模的水厂

跌水混合

1.利用水头的跌落扩散药剂

2.受水量变化影响

3.不需要外加动力设备

1.药剂的扩散均匀程度低

2.需要建混合池

3.容易夹带气泡

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厂,特别当重力流进水水头有富余时

机械混合

1.混合效果好

2.水头损失较小

3.混合效果基本上不受水量变化影响

1.需要耗能

2.管理维护复杂

3.需要建混合池

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厂

向污水中投入某种化学药剂(常称之为混凝剂),使在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状悬浮颗粒或乳状污染物失去稳定后,由于互相碰撞而聚集或聚合、搭接而形成较大的颗粒或絮状物,从而使污染物更易于自然下沉或上浮而被除去。

混凝剂可降低污水的浊度、色度,除去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些重金属毒物和放射性物质。

 

混凝剂的投加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本设计采用湿投法,相对于干投法,湿投法更容易与水充分混合,投量易于调节,且运行方便。

 

2.2.4常见混凝剂

1)聚合氯化铝(PolyaluminiumChloride,缩写PAC),简称聚铝。

它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

在形态上又可以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而固体按颜色不同又分为棕褐色、黄色和白色,不同颜色的聚合氯化铝在应用及生产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区别。

2)硫酸铝(AS)无水硫酸铝是无色结晶,易溶于水,常温下硫酸铝以含十八水合物最为稳定。

Al2(SO4)3·18H2O是具有光泽的无色颗粒或粉末晶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PH<=2.5)。

工业品为白色或微带灰色的粉末或块状结晶,因可能存在少量的硫酸亚铁而使产品表面发黄。

硫酸铝是使用最早的絮凝剂之一。

硫酸铝对水中胶体微粒的絮凝过程分为吸附脱稳、沉淀絮凝、吸附沉淀混合区和再稳定四个区域。

加入过量的硫酸铝,会形成胶体再稳定而影响絮凝效果。

硫酸铝价格便宜,应用较广泛。

3)聚合氯化铝(又称碱式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絮凝剂,它的固体呈无色至黄色树脂状,易潮解,溶液为无色至黄褐色透明状液体,聚合氯化铝易溶于水并易发生水解,水解过程中伴随有电化学、凝聚、吸附、沉淀等物理化学现象。

聚合氯化铝一般是由铝矿土与酸经过酸溶、水解、缩聚等复杂的过程而制成的。

相对于硫酸铝而言,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随温度变化较小,形成絮体的速度较快,絮体颗粒和相对密度都较大,沉淀性能好,投加量较小。

聚合氯化铝适宜的PH值范围在5-9之间,过量投加一般不会出现胶体的再稳定现象。

长期的实践证明,作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优于硫酸铝,很多净水场的硫酸铝已经逐步被聚合氯化铝所替代。

聚合氯化铝水溶液呈弱酸性,PH值在5.5-6.0,对设备的腐蚀性很小。

4)聚合硫酸铁(PFS)聚全硫酸铁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液体为红褐色粘稠液,固体为淡黄色或浅灰色的树脂状的颗粒。

在产品的储存的使用过程中,聚合硫酸铁对设备基本无腐蚀作用。

聚合硫酸铁投药量低,而且基本不用控制液体的PH值。

与铝盐相比,聚合硫酸铁絮凝速度更快,形成的矾花大,沉降速度更快;另外,它还具有脱色、除重金属离子、降低水中COD、BOD浓度的作用;但是其出水容易显黄色。

5)聚丙烯酰胺(PAM)按离子特殊性分类,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酰胺四种。

阳离子酰胺主要用于水处理,阴离子酰胺主要用于造纸、水处理,两性酰胺主要用于污泥脱水处理。

聚丙烯酰胺易溶于冷水,分子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但高分子量的酰胺浓度超过质量分数10%以后,会形成凝胶状态。

溶解温度超过50度,PAM发生分子降解而失去助凝作用。

因此溶解聚丙烯酰胺时要用45-50度的温水最为适宜。

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一般配成质量浓度为0.05-2%,阳离子酰胺粘度较小,可配制成浓度较大的溶液,阴离子酰胺粘度较大,可适当配制成浓度较小的溶液。

配制溶液时不可浓度过大,否则不容易控制加药量,容易造成加药过量。

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很小,一般加药量在0.1-2ppm。

聚丙烯酰胺溶液用于处理废水时,加药后的絮凝效果与搅拌时间与搅拌有关。

当已经形成大块絮凝时,就不要再继续搅拌,否则会使已经形成的较大矾花被打碎,变成细小的絮凝体,影响沉降效果。

2.2.5混凝池的选择

 

2.2.6沉淀池的选择

各类沉淀池特点

类型

特点

使用特点

优点

缺点

平流式

1.可就地取材,造价低

2.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

3.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好

4.带有机械排泥设备装置时,排泥效果好

1.不采用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困难

2.机械排泥设备,维护复杂

3.占地面积大

1一般同于大中型净水厂

2.原水含沙量大时作为预沉池

竖流式

1.排泥方便

2.一般与絮凝池合建

3.占地面积小

1.上升流速受颗粒下沉速度所限制,出水流量小一般沉淀效果较差

2.施工较平流式困难

1.一般用于小型净水厂

2.常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时

辐流式

1.沉淀效果好

2.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

1.基础建设及费用大

2.刮泥机维护管理复杂,金属消耗量大

3.施工较平流式困难

1.一般用于大型净水水厂

2.在高浊度水地区作预沉池

斜管(板)式

1.沉淀效果好

2.体积小,占地少

1.斜管(板)耗用材料多,且价格较高

2.排泥较困难

一般用于大中型净水水厂

2.宜用于旧沉淀池扩建、改造和挖槽

第三节过滤工艺

滤池是应用石英砂或白煤、矿石等粒状滤料对自来水进行快速过滤而达到截留水中悬浮固体和部分细菌、微生物等目的的池子。

3.1.1分类

按滤速大小分,滤池可以分为快滤池和慢滤池。

按滤料的分层结构分,滤池可分为单层滤料滤池、双层滤料滤池和三层滤料滤池。

过滤工艺包括过滤和反冲洗两个阶段。

过滤阶段是废水由水管进入池内后,再流经滤料层和承托层,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被截留于滤料表面和内层空隙中,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

经过滤处理后的清液再由集水管收集后排出。

反冲洗阶段是先关闭浑水管道导航的进水阀,等滤池的水位下降10cm左右时,再关过滤管上的阀门,然后开启排水管剂冲洗水的排水阀,冲洗水从冲洗水总管,经过配水系统的干管、支管、水从下而上流过承托层和石英砂滤料层,滤料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悬浮起来逐步膨胀到一定高度,使得滤料中的杂质、淤泥冲洗下来,废水进入布水槽,经浑水渠和排水管,排入沟渠,冲洗直至排出水清澈为止。

 3.1.2虹吸滤池

以虹吸管代替进水和排水阀门的快滤池形式之一。

滤池各格出水互相连通,反冲洗水由其他滤水补给。

每个滤格均在等滤速变水位条件下运行。

3.1.3无阀滤池是一种没有阀门的快滤池,在运行过程中,出水水位保持恒定,进水水位则随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而不断在吸管内上升,当水位上升到虹吸管管顶,并形成虹吸时,即自动开始滤层反冲洗,冲洗废水沿虹吸管排出池外。

3.1.3粗滤料滤池(V型滤池)

V型滤池是一种快滤池,进水由池两侧V型槽流入,槽下部有水平的配水孔,该池的过滤和反冲洗已实现自动控制。

给水处理中的过滤一般是指通过过滤介质的表面或滤层截留水体中悬浮固体和其他杂质的过程。

对于大多数地面水处理来说,过滤是消毒工艺前的关键性处理手段,对保证出水水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采用气水反冲洗,适用于大、中型水厂。

V型滤池的主要特点是:

可采用较粗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由于反冲时滤层不膨胀,故整个滤层在深度方向的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即所谓“均质滤料”,使滤层含污能力提高。

气水反冲洗均粒滤料滤池的主要特点是滤料粒径更均匀、粒径更粗、滤层厚度更大,具有更强的截污能力,保证了出水水质,延长了过滤周期,节约冲洗水量。

由于滤料、冲洗方式的改变,采用先气冲、再气、水联合冲洗,最后在微膨胀条件下的单独水冲洗,保证了滤料中截留的污物容易被剥离滤料,继而被充分清除,再辅以表面扫洗的形式可使冲洗废水有效排除,另外恒水位恒速过滤以及稳定的反冲洗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更使滤池体现出技术的先进性。

 

第四节消毒工艺

清水池,为贮存水厂中净化后的清水,以调节水厂制水量与供水量之间产差额,并为满足加氯接触时间而设置的水池。

清水池是给水系统中调节水厂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不均匀用水的调蓄构筑物。

清水池作用是让过滤后的洁净澄清的滤后水沿着管道流往其内部进行贮存,并在清水中再次投加入液氯进行一段时间消毒,对水体的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以达到灭菌的效果。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包括调节容积、消防用水量和水厂自用水和安全储量。

水厂的调节容积可凭运转经验,按照最高日用水量的估算。

清水池的调节容积计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根据24小时供水量和用水量变化曲线推算,一种是凭经验估算。

前者需要知道城市24小时用水量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拟定泵站的供水线。

缺乏用水量变化规律资料时,城市清水池调节容积,可凭经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估算。

供水量大的城市,因24小时用水量变化较小,可取较低的百分数,以免清水池过大。

清水池具有高峰供水低峰储水的功能。

4.1.1二氧化氯(ClO2)杀菌消毒剂

二氧化氯发生器工作原理:

 

原料供应存储罐内的氯酸钠水溶液和盐酸(浓度30-31%)在计量调节系统、电控系统的作用下被定量输送到发应器内,并在一定温度下经过负压曝气发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气液混合物,经市政自来水动力通过水射器吸制成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混合消毒液,投加到待处理的蓄水池中,完成二氧化氯消毒等作用。

4.1.2臭氧活性炭消毒

臭氧活性碳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在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目前我国昆明,大庆的自来水厂已开始采用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上海、杭州等地也在实施中,采用臭氧消毒处理是水厂消毒的发展趋势。

对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怀疑水中的有机物和天然物质与氯发生反应形成的三卤甲烷具有致癌性,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也逐渐对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产生了兴趣,并逐步在一些饮用水处理系统中采用或增设了臭氧处理工艺。

由于臭氧比氯有较高的氧化电位,因此它比氯消毒具有更强的杀菌作用。

对细菌的作用也比氯快,消耗量明显较小,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PH的影响。

有关资料报道,在0.45mg/L臭氧作用下,经过2min,脊髓灰质炎病毒即死亡;如用氯消毒,则剂量为2mg/L时需经过3h。

当1mL水中含有274~325个大肠菌,在臭氧剂量为1mg/L时可降低在肠菌数86%;剂量为2mg/L时,水几乎可以完全被消毒。

较之传统的氯消毒方法,臭氧消毒还有如下优点:

(1)消毒的同时可改善水的性质,且较少产生附加的化学物质污染。

(2)不会产生如氯酚那样的臭味。

(3)不会产生三卤甲烷等氯消毒的消毒副产物。

(4)臭氧可就地制造获得,它只需要电能,不需任何辅料和添加剂。

(5)某些特定的用水中,如食品加工,饮料生产以及微电子工业等,臭氧消毒不需要从已净化的水中除去过剩杀菌剂的附加工序,如用氯消毒时的脱氯工序。

由于臭氧在水中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如接触池口处水中剩余臭氧尚有0.4mg/L,但经过水厂清水池的停留后,水中的剩余臭氧已完全分解,没有剩余消毒剂的水将进入管网。

因此,经过臭氧消毒的自来水通常在其进入管网前还要加入少量的氯或氯胺,以维持水中一定的消毒剂剩余水平。

臭氧的主要特性和消毒机理

2.臭氧的氧化反应和消毒机理

臭氧一经溶解在水里,会出现下列两种反应:

一种是直接氧化,它是较缓慢的且有明显选择性的反应;另一种则是在水中羟基、过氧化氢、有机物、腐殖质和高浓度的氢氧根诱发下自行分解成羟基自由基,间接地氧化有机物、微生物或氨等。

后一种反应相当快,且没有选择性,另外还能将重碳酸根氧化成重碳酸和碳酸。

这两种反应中后一种反应更强烈,氧化能力更强。

由于氢氧根和有机物等能诱发臭氧自行分解成羟基自由基,所以低ph条件下有利于臭氧直接氧化反应,而高ph值和有机物含量高的条件下则有利于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反应。

臭氧的自行分解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h值、温度、UV值、臭氧浓度以及水中存在的其他可去除物。

其分解速率可由余臭氧的含量来间接表示。

由于重碳酸盐和碳酸盐(尤其是碳酸盐)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因此在低PH和高缓冲性能的余臭氧可维持较长时间。

臭氧可杀菌消毒的作用主要与它的高氧化电位和容易通过微生物细胞膜扩散有关。

臭氧能氧化微生物细胞的有机物或破坏有机体链状结构而导致细胞死亡。

因此,臭氧对顽强的微生物

3)臭氧在水中的溶解浓度大于氧。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一般遵循亨利定律。

对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供气压力。

由于臭氧采用在使用现场利用空气或氧气就地制备,制备出来的臭氧气体实际上是一种臭氧化气体,属于混合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空气和氧气。

而亨利定律表示的是某一单纯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规律,所以,臭氧在水中的溶解特性除了与上述的温度和供气压力有关外,还与供气中含臭氧的浓度有关。

此外,在一定的大气压力下,臭氧在水中的浓度与供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关。

虽然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但溶于水中的臭氧极不稳定,很容易分解。

4.1.3液氯消毒

氯液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水厂采用液氯消毒。

液氯消毒效果好,具有持续消毒作用(管网余氯),且费用较其他消毒方法低。

但是,由于氯气是具有刺激性和有害气体,对金属有极强的腐蚀性,因此采用氯消毒必须有专门的加氯机、加氯间和氯库,以保证加氯的安全性。

通常将装有氯液的滤瓶放在磅秤上,在加氯过程中随时观察滤瓶重量变化,以核对滤瓶中剩余液氯量,防止用空,使用时还应防止加氯机的水倒灌入滤瓶。

因氯气比空气重,加氯间和氯库外墙的低处安装排风扇,以排除聚积在室内的氯气;氯库和加氯间内应安置漏气探测报警仪,以预防和处理氯气泄漏事故,在加氯间还应有应集中和处理池(池内装石灰水)。

加氯后,应加强余氯的连续监测,有条件时,加氯地点宜设置余氯连续测定仪。

目前国内很多大型水厂采用自动化加氯,也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