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8934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x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起义距今整整100年,它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一次起义,它是武昌起义的前奏曲,对推翻封建的满清王朝、建立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难能可贵的是铁骨铮铮的起义烈士的牺牲壮举使“草木含悲,风云变色”。

黄花岗萦绕着七十二个不朽的灵魂,留下了七十二个催人奋发的故事。

  1894年兴中会成立之后,中山先生就把武装起义作为改变社会性质的主要手段,策划了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

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后,中山先生连续在广东和西南地区策划了多次武装起义。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中山先生和同盟会的主要成员在槟榔屿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决定集中力量、认真准备,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夺取广州城以后再兵分二路,把革命的火焰燃向全国,最终推翻满清王朝。

  会议决定黄兴、赵声直接领导这次起义。

由于形势发生变化和起义计划屡次改变,起义并未按原定方案实施。

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从小东营五号总指挥部冲出的“选锋”成为孤军,在黄兴的率领下攻入督署,同清军展开激战,给敌人沉重打击,终归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辛福,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壮烈殉难。

他们大义凛然,慷慨陈词,从容就义。

他们之中有满腔热血的留学青年、有愿为革命献出一切的爱国华侨、有多次参加起义的新军军人、还有从事革命宣传工作的记者等,一经同盟会的召集,毅然参加起义,百折不挠,视死如归。

为挽救祖国的危亡和消除民族的灾难,他们愿做无名英雄。

喻培伦自认名为“王光明”,这是四川人比作子虚乌有的代词,程良在敌人面前不回答一个字,因而被传为“哑党人”。

他们把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放置在个人的家庭幸福之上。

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谱写出一曲悲壮的史诗。

  回顾这段历史,令人热血沸腾。

我们要学习烈士的志气“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

虽然他们长眠黄花岗,他们的革命精神永留史册,永垂不朽。

永远激励着我们去开创未来。

  策划起义

  1910年2月12日,广州新军起义失败,起义军司令倪映典壮烈牺牲,消息传出后,革命党人沉浸在巨大的悲愤之中。

孙中山先生来到日本东京召开同盟会会议,决定国内革命同志在年内以和平方式进行革命工作,中止一切不成熟的举动。

  几年来,孙先生策划发动的几场起义都以失败告终,各地自发的反清斗争,都遭受挫折。

革命党人流露出困惑和悲观的情绪,孙先生敏锐的感到,我们现在虽然遭受困难,但革命风潮已在国内风起云涌,国外华侨的思想逐步倾向于反清革命。

孙先生分别和黄兴、赵声、胡汉民谈了话,说我们要振作精神,胜不骄、败不馁,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坚持下去。

  1910年11月13日,在马来西亚风景秀丽的港城槟榔屿的同盟会南洋支部,孙先生主持召开了同盟会秘密会议。

与会人员有黄兴、赵声、胡汉民、孙眉、熊越山等及槟榔屿的党人代表吴世荣、林世安等人。

  同志们分析了国内的情况,清廷的统治处于摇摇欲坠之势,起义时机已经成熟。

会议决定在广州举行起义,夺取广州以后,赵声率领一支军队走江西攻南京,黄兴率一支军队走湖南攻湖北,会师北京,一举推翻清王朝。

以广州新军为主力,另挑选500名同志为“选锋”,首先在广州起义。

在香港设立统筹部,指挥具体的工作。

  为了国内反清革命的胜利,许多华侨捐献饷械款,踊跃报名回国参加起义,如罗仲霍、陈文褒、李雁南、林修明等,许多华侨加入到反清革命的行列,如温生才、陈敬岳等。

  1911年1月18日,黄兴在香港跑马地35号成立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筹部。

大家一致推举黄兴为统筹部部长,赵声为副部长。

设置8个课运作。

调度课由姚雨平担任课长,交通课由赵声担任课长,储备课由胡毅生担任课长,编制课由陈炯明担任课长,秘书课由胡汉民担任课长,出纳课由李海云担任课长,调查课由罗炽扬担任课长,总务课由洪承点担任课长。

另外在香港摆花街设立实行部,负责制造炸弹和进行暗杀清吏的工作,由李应生、徐宗汉、李沛基、庄六如负责。

  1911年2月5日,谭人凤带着黄兴拨给的2000大洋乘轮船北上,由上海、武昌至长沙,联络宋教仁、居正、孙武、焦达峰,要求各地党人到时响应广州起义。

黄兴通过方君瑛联络了广西同盟会员方声涛,告诉他广州将要起义的消息,这时声涛担任广西兵备处帮办,正训练广西新军。

得到消息后,着手准备响应。

  黄兴、赵声、谭人凤、徐宗汉等都是著名的革命党人,在这里简略的介绍一下。

  黄兴,原名轸,字廑午。

1874年出生于湖南善化县,曾就读于武昌两湖书院,1902年公费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

1903年6月回国,同年11月4日以三十岁生日为名,在湖南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被推举为会长。

并着手准备在湖南起义。

1904年起义之事暴露,黄兴逃亡日本。

不久通过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先生。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成立,孙先生任总理,黄兴任执行部庶务,居协理地位,成为同盟会内仅次于孙先生的主要领袖。

  同盟会策划了多次武装起义,黄兴是主要的领导者和战场上的参与者。

1910年初,黄兴到香港主持广州起义,来不及到广州城督战,2月12日广州起义失败。

这次,黄兴以屡经战阵之身主持香港统筹部。

  赵声被同志们推举担任统筹部副部长,和黄兴一起共同担负广州起义的领导责任。

赵声原名毓声,字伯先。

1881年3月16日出生于江苏丹徒县一个塾师家庭,幼年读书习武,19岁考中秀才。

1902年底毕业于江南陆师学堂。

在学校期间,他受到国内革命思潮的推动,决心从事反清的革命活动。

 他曾任北洋军文书,广西巡防营管带。

他担任新军第九镇第十七协标统期间,先后介绍冷遹、柏文蔚、林之夏、倪映典、熊成基等革命青年进入第九镇任军官。

1906年春,赵声在南京加入同盟会。

1907年春担任广东新军第二标标统,不久改任第一标标統。

在军中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介绍同志进入新军担任军官,如倪映典由他推荐任炮兵营排长。

由于端方、张人骏的迫害,1909年3月离职。

在赵声和倪映典的运动下,1909年冬天,广州新军加入同盟会的人员达3000多人。

同盟会南方支部决定1910年2月24日元霄节举行广州新军起义,以赵声为总指挥,倪映典为副总指挥。

  1910年2月12日,广州新军起义失败,赵声被清政府悬赏通緝。

广州新军第一标被解散,但新军第二标、第三标仍有赵声、倪映典发展的同盟会员。

这次广州起义赵声协助黄兴的工作,并兼任交通课课长。

  谭人凤是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党人,同志们亲切地称呼他谭胡子。

他1860年9月20日出生于湖南新化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04年参加洪门会党,开山立堂,自任堂主。

从事反清的革命活动。

1906年9月逃亡日本,同年12月3日加入同盟会。

这次同盟会策划广州起义,他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参加,不辞辛劳,为起义做联络工作。

  起义的许多准备工作,是由女同志完成的。

当时在广州城租屋是“非眷莫问”,女同志扮成家属,以掩人耳目,在广州城租屋近40处。

女同志装扮成新娘、孕妇及贺喜的家眷,担负运送军械弹药的任务。

这次在香港摆花街实行部工作的除徐宗汉以外,还有卓国兴、黄悲汉、李晚喛、庄汉翘等女同志。

徐宗汉,名佩萱,广东香山县人。

1876年出身于茶商家庭。

18岁结婚,数年后丈夫病故。

1907年在槟榔屿加入同盟会。

第二年秋与高剑父、潘达微在广州组织同盟会机关,进行革命活动。

参与了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的前期准备工作,从香港把武器弹药运到广州。

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

这次起义前夕,他们把机关迁至广州溪峽,又担负起将枪械弹药从香港祕密运进广州的任务。

  革命党人进入广州

  革命党人首先在广州开设了两间米铺,并以此为掩护和担保在城内租房40多处,作为同志们的住处和储存武器弹药。

  调查城内外地形、绘制作战地图由喻培伦、熊克武、但懋辛负责。

姚雨平指挥调度课在广州新军中开展争取工作。

调运弹械由吴玉章负责,从日本到香港共运送五批武器弹药,第三批由留日学生方声洞护送。

  方声洞,字子明,1886年6月出生于福建侯官(福州市)一个商人家庭,1902年随兄、姐东渡日本留学,1903年参加拒俄义勇队。

1905年东京同盟会成立,他和哥哥方声涛,姐姐方君瑛,嫂曾醒、郑萌先后加入。

1906年方声洞回国办完母亲丧事以后,再赴日本进入千叶医学校学医。

1908年回国结婚,婚后十天就和妻子王颖东渡日本,一起在千叶学校学习。

他担任留学生会总代表,同盟会福建支勏部长。

1911年3月,他接到吴玉章来电,接受运送一批军火回香港的任务。

临行前对王颖说:

“因军火不足,须密送一批武器回国。

”王颕担心的说:

“你上有老下有小,我也有孕在身,伱如果有什么意外,我可怎么办呢?

”声洞说两周以后一定回来。

临走前夜,声洞预先写好十几封家信,嘱咐王颖在他走后陆续填写日期寄回家,使家里安心,免生疑虑。

那天正是3月18日,刚好是儿子周岁生日,一家三口还照了一张像。

他抵达香港顺利完成任务后,不顾同志们的劝阻,决定留在广州参加起义。

  1911年2月革命报刊《可报》出版,同盟会员、时任广东咨议局书记的邹鲁担任经理和撰稿人,是为了配合起义,在黄兴的指示下开办的。

它主要以新军军人为读者,宣传民主思想。

  李应生从香港来到广州甘家巷制造炸弹,喻培伦也以职业医生为掩护,在广州莲塘街日夜赶制炸弹。

  喻培伦,字云纪,1886年出生于四川内江县一个小官吏家庭。

1905年东渡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在千叶医学校读书期间学会了制造炸弹。

一次试验炸药时,不慎炸伤了他的一只手臂,治疗后不能活动,成了一条残臂。

1909年底,他和黄复生谋炸清政府的最高掌权者摄政王载沣,于12月在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作为暗杀机关,汪精卫和陈壁君随后加入,培伦和黄复生将炸弹放置在载沣寓所附近的一座桥下,由于事前目测不准,电线短了几尺,当天炸弹沒有安置成功,被人发现。

从而导致暗杀行动失败。

汪精卫和黄复生被捕。

  他的弟弟喻培棣也是同盟会员,参加过河口起义。

这次也争着要参加广州起义。

培伦说:

“我去,你留下来,我们不要死在一块,使年老的父母没有依靠。

”兄弟俩含着眼泪分了手。

  由于时间紧,培伦挥动一条手臂日夜忙碌,一个多月制造了大小炸弹300多个,藏在自己的住处。

  福建选锋

  黄兴和赵声分别给国内的革命党人去信,约请他们参加广州起义,担任“选锋”。

在日本的林文接到黄兴的来信,非常激动,他和福建籍的同志林觉民、陈可钧等一起,于3月5日前往香港。

  林文,字广尘,名时爽。

1887年出生于福建侯官一个小官吏家庭。

十五岁时进入学堂学习,能诗文,善书法。

1905年留学日本,同年加入同盟会,担任同盟会福建分会会长,兼任《民报》社经理。

它身材魁梧,力气过人,同志们亲切的称呼他“林大将军”。

他参加过同盟会多次发动的起义,来往于南洋、香港、日本之间,从事革命工作。

有人劝他结婚,他说祖囯将被瓜分,同胞将沦为奴隶,我有什么理由追求个人小家庭的幸福呢?

在香港他对同志们表达了愿为革命献身的决心。

  林觉民,字意洞,1887年出生于福建闽县。

少年时就厌恶科举。

1900年尊父命应考童生,他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第一个交卷退场。

1902年考入全闽大学文科,在福建参加同盟会。

1906年在家乡结婚。

1907年东渡日本,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

  林尹民,字靖庵,1887年出生于福建闽县,林觉民的族弟,和林文一起赴日留学,1911年甴林文介绍参加同盟会。

1911年4月24日和同志一起运弹械到香港,觉民同陈更新到香港迎接林尹民,到广州参加“选锋”。

  后来人们称他们为福建“三林”,还有福建“三陈”,他们是:

  陈可钧,字希吾,1887年出生于福建侯官县,早年进入陕西大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

  陈与燊,字愈心,1888年出生于福建闽县。

留学日本期间参加同盟会,与陈可钧为叔侄关系。

在早稻田大学法律科即将毕业,得到广州将举行起义的消息,毅然回国,在香港,同志们看他身体瘦弱,劝他不要做“选锋”,他坚决不答应说:

“即使起义不成功,各位为国牺牲,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陈更新,字铸三,1890年出生于福建侯官县。

1905年东渡日本,入九段体育会,毕业后回国。

他得到广州将要起义的消息,便星夜赶往香港,在轮船上他对同志说:

“要使全国同胞都能被我们今日的牺牲所感动,那么,神州一定会有光明的一天。

”在香港,他见到从日本来的林尹民,十分激动,拉着他的手说:

“分别七年了,没想到临死还能见一面,真叫人高兴!

  黄兴在香港见到觉民,十分激动地说:

“意洞来,天助我也,运筹帷幄何可一日无君?

”几天后,觉民回福建召集同志,在家里停留十天,几次都想跟妻子说起义的事,但都忍住了。

他动员冯超骧、刘元栋、刘六符及“光复会”的同志共30多人先后到达广州待命。

 他曾任北洋军文书,广西巡防营管带。

他担任新军第九镇第十七协标统期间,先后介绍冷遹、柏文蔚、林之夏、倪映典、熊成基等革命青年进入第九镇任军官。

1906年春,赵声在南京加入同盟会。

1907年春担任广东新军第二标标统,不久改任第一标标統。

在军中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介绍同志进入新军担任军官,如倪映典由他推荐任炮兵营排长。

由于端方、张人骏的迫害,1909年3月离职。

在赵声和倪映典的运动下,1909年冬天,广州新军加入同盟会的人员达3000多人。

同盟会南方支部决定1910年2月24日元霄节举行广州新军起义,以赵声为总指挥,倪映典为副总指挥。

  1910年2月12日,广州新军起义失败,赵声被清政府悬赏通緝。

广州新军第一标被解散,但新军第二标、第三标仍有赵声、倪映典发展的同盟会员。

这次广州起义赵声协助黄兴的工作,并兼任交通课课长。

  谭人凤是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党人,同志们亲切地称呼他谭胡子。

他1860年9月20日出生于湖南新化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04年参加洪门会党,开山立堂,自任堂主。

从事反清的革命活动。

1906年9月逃亡日本,同年12月3日加入同盟会。

这次同盟会策划广州起义,他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参加,不辞辛劳,为起义做联络工作。

  起义的许多准备工作,是由女同志完成的。

当时在广州城租屋是“非眷莫问”,女同志扮成家属,以掩人耳目,在广州城租屋近40处。

女同志装扮成新娘、孕妇及贺喜的家眷,担负运送军械弹药的任务。

这次在香港摆花街实行部工作的除徐宗汉以外,还有卓国兴、黄悲汉、李晚喛、庄汉翘等女同志。

徐宗汉,名佩萱,广东香山县人。

1876年出身于茶商家庭。

18岁结婚,数年后丈夫病故。

1907年在槟榔屿加入同盟会。

第二年秋与高剑父、潘达微在广州组织同盟会机关,进行革命活动。

参与了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的前期准备工作,从香港把武器弹药运到广州。

起义失败后逃往香港。

这次起义前夕,他们把机关迁至广州溪峽,又担负起将枪械弹药从香港祕密运进广州的任务。

  革命党人进入广州

  革命党人首先在广州开设了两间米铺,并以此为掩护和担保在城内租房40多处,作为同志们的住处和储存武器弹药。

  调查城内外地形、绘制作战地图由喻培伦、熊克武、但懋辛负责。

姚雨平指挥调度课在广州新军中开展争取工作。

调运弹械由吴玉章负责,从日本到香港共运送五批武器弹药,第三批由留日学生方声洞护送。

  方声洞,字子明,1886年6月出生于福建侯官(福州市)一个商人家庭,1902年随兄、姐东渡日本留学,1903年参加拒俄义勇队。

1905年东京同盟会成立,他和哥哥方声涛,姐姐方君瑛,嫂曾醒、郑萌先后加入。

1906年方声洞回国办完母亲丧事以后,再赴日本进入千叶医学校学医。

1908年回国结婚,婚后十天就和妻子王颖东渡日本,一起在千叶学校学习。

他担任留学生会总代表,同盟会福建支勏部长。

1911年3月,他接到吴玉章来电,接受运送一批军火回香港的任务。

临行前对王颖说:

“因军火不足,须密送一批武器回国。

”王颕担心的说:

“你上有老下有小,我也有孕在身,伱如果有什么意外,我可怎么办呢?

”声洞说两周以后一定回来。

临走前夜,声洞预先写好十几封家信,嘱咐王颖在他走后陆续填写日期寄回家,使家里安心,免生疑虑。

那天正是3月18日,刚好是儿子周岁生日,一家三口还照了一张像。

他抵达香港顺利完成任务后,不顾同志们的劝阻,决定留在广州参加起义。

  1911年2月革命报刊《可报》出版,同盟会员、时任广东咨议局书记的邹鲁担任经理和撰稿人,是为了配合起义,在黄兴的指示下开办的。

它主要以新军军人为读者,宣传民主思想。

  李应生从香港来到广州甘家巷制造炸弹,喻培伦也以职业医生为掩护,在广州莲塘街日夜赶制炸弹。

  喻培伦,字云纪,1886年出生于四川内江县一个小官吏家庭。

1905年东渡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在千叶医学校读书期间学会了制造炸弹。

一次试验炸药时,不慎炸伤了他的一只手臂,治疗后不能活动,成了一条残臂。

1909年底,他和黄复生谋炸清政府的最高掌权者摄政王载沣,于12月在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作为暗杀机关,汪精卫和陈壁君随后加入,培伦和黄复生将炸弹放置在载沣寓所附近的一座桥下,由于事前目测不准,电线短了几尺,当天炸弹沒有安置成功,被人发现。

从而导致暗杀行动失败。

汪精卫和黄复生被捕。

  他的弟弟喻培棣也是同盟会员,参加过河口起义。

这次也争着要参加广州起义。

培伦说:

“我去,你留下来,我们不要死在一块,使年老的父母没有依靠。

”兄弟俩含着眼泪分了手。

  由于时间紧,培伦挥动一条手臂日夜忙碌,一个多月制造了大小炸弹300多个,藏在自己的住处。

  福建选锋

  黄兴和赵声分别给国内的革命党人去信,约请他们参加广州起义,担任“选锋”。

在日本的林文接到黄兴的来信,非常激动,他和福建籍的同志林觉民、陈可钧等一起,于3月5日前往香港。

  林文,字广尘,名时爽。

1887年出生于福建侯官一个小官吏家庭。

十五岁时进入学堂学习,能诗文,善书法。

1905年留学日本,同年加入同盟会,担任同盟会福建分会会长,兼任《民报》社经理。

它身材魁梧,力气过人,同志们亲切的称呼他“林大将军”。

他参加过同盟会多次发动的起义,来往于南洋、香港、日本之间,从事革命工作。

有人劝他结婚,他说祖囯将被瓜分,同胞将沦为奴隶,我有什么理由追求个人小家庭的幸福呢?

在香港他对同志们表达了愿为革命献身的决心。

  林觉民,字意洞,1887年出生于福建闽县。

少年时就厌恶科举。

1900年尊父命应考童生,他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第一个交卷退场。

1902年考入全闽大学文科,在福建参加同盟会。

1906年在家乡结婚。

1907年东渡日本,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

  林尹民,字靖庵,1887年出生于福建闽县,林觉民的族弟,和林文一起赴日留学,1911年甴林文介绍参加同盟会。

1911年4月24日和同志一起运弹械到香港,觉民同陈更新到香港迎接林尹民,到广州参加“选锋”。

  后来人们称他们为福建“三林”,还有福建“三陈”,他们是:

  陈可钧,字希吾,1887年出生于福建侯官县,早年进入陕西大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

  陈与燊,字愈心,1888年出生于福建闽县。

留学日本期间参加同盟会,与陈可钧为叔侄关系。

在早稻田大学法律科即将毕业,得到广州将举行起义的消息,毅然回国,在香港,同志们看他身体瘦弱,劝他不要做“选锋”,他坚决不答应说:

“即使起义不成功,各位为国牺牲,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陈更新,字铸三,1890年出生于福建侯官县。

1905年东渡日本,入九段体育会,毕业后回国。

他得到广州将要起义的消息,便星夜赶往香港,在轮船上他对同志说:

“要使全国同胞都能被我们今日的牺牲所感动,那么,神州一定会有光明的一天。

”在香港,他见到从日本来的林尹民,十分激动,拉着他的手说:

“分别七年了,没想到临死还能见一面,真叫人高兴!

  黄兴在香港见到觉民,十分激动地说:

“意洞来,天助我也,运筹帷幄何可一日无君?

”几天后,觉民回福建召集同志,在家里停留十天,几次都想跟妻子说起义的事,但都忍住了。

他动员冯超骧、刘元栋、刘六符及“光复会”的同志共30多人先后到达广州待命。

和黄兴筹划起义的四川党人吴玉章、但懋辛、熊克武分别召集四川同志来广州。

由于四川几次起义都失败,不少同志逃往云南,从云南到广州路程遥远,交通也不方便。

先期赶到的饶囯良、秦怲等同志住进城内莲塘街吴公馆。

  广西的革命同志20多人在李德山的具体安排下,于起义的前15天集合于广州。

徳山参加过抗法战争,加入同盟会后从事联络工作,这次他联系了韦统铃、韦统淮、韦树模、韦荣初等20多人参加“选锋”。

  在“选锋”队员中有几十名广东花县的同志,他们在徐维扬的组织下作好随时奔赴战场的准备。

  黄兴亲临前线

  1911年4月23日清晨,黄兴给孙中山、冯自由等写了绝笔信。

晚上和林文等同志从香港乘船来到广州,进驻司后街吴公馆,以徐维扬、莫纪彭的第三路“选锋”队所住的机关小东营五号为起义指挥部,它距广东督暑衙门仅几百米。

  黄兴检查了起义的准备情况,预计日本和越南购买的军火4月27日才能到达,只好将起义日期推迟到4月27日。

  4月的广州连续发生一些事。

署理广州将军孚琦被刺身亡,陈甫仁、严确廷运械被捕,陈炯明所部队员陈潮被捕,三眼的机关被警察发现,党人周增被捕。

两广总督张明歧和水师提督李准据此判断革命党将要在广州起义。

准备调巡防营三营进广州城保卫和令他们认为不可靠的新军二标士兵退伍。

广州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4月24日晚上,黄兴主持召开紧急会议。

会上,胡毅生、陈炯眀提议起义改期,他们说,敌人已有防备,各兵力频繁调动,我们起义获胜的可能性不大,他们将在全城戒严,捜捕革命党人。

会上,主张改期的意见占了上风,黄兴听从大家的意见,决定取消起义。

于是向香港的胡汉民发一电报:

“省城疫发,儿女勿回家”。

通知香港的党人不要来广州,香港方面接电报后,不知发生什么事,大部分人员留下在香港待命,极少数人员仍前往广州以探虚实。

  陈炯明、胡毅生、洪承点、李文甫命所部人员迅速撤离,退出广州城的同志达300多人。

  4月25日晚上,但懋辛到莲塘街吴公馆遵黄兴之命处理炸弹,见到了喻培伦,喻激动地说:

“起义改期是失策,失信于华侨,我们的工作也前功尽弃,广州城查户口,人枪怎么办?

不能延期,即使全部牺牲,也可激动人心,不甘心看到这次起义失败而受到敌人的嘲笑。

  4月26日晚上,司后街小东营指挥部又召开会议。

这次喻培伦坚决要求起义,姚雨平说刚调到广州的新军哨官中十之八九是我们的同志,力量可以争取。

林文说:

“革命是要冒险的,何况还有成功的希望,即使失败,也可用我们的牺牲作宣传,以振奋人心,形势危急,只能进不能退。

没有缓期的道理。

”陈与燊也发言:

“亊到其间,别无可言。

惟大家准备一次集团式的大流血吧!

  黄兴听了各位同志的发言,深受感动,决定发动起义。

会议重新制定起义计划,决定兵分四路:

一、黄兴攻两广总督署,二、姚雨平攻占飞来庙,迎接响应起义的巡防营及新军进城,三、陈炯明攻巡警教练所,四、胡毅生守南大门。

预定眀天下午五时三十分发动。

黄兴向香港发特急密电:

“母病稍痊,须购通草来”。

命令党人全部进入广州参加战斗。

  在香港还有300多名党人,且多数人都剪了辫子。

赵声认为,如果乘广州27日早班船一起登岸恐怕有麻烦,于是决定,27日早班轮船由潭人凤、林直勉各带少数同志出发。

赵声和胡汉民带领大部分同志乘27日夜班轮船出发。

并回电黄兴,起义推迟一天。

  黄兴对这次起义的成功抱有很大信心。

新调来的三营巡防营多有革命同志,经雨平的联系决定第一营哨官温带雄在起义时以保卫为名,袭击水师行台捉拿李准。

黄一欧等人也打入警察署,起义时也是一支力量。

尽管陈炯眀、胡毅生疏散了一部分同志,但已向香港发了电报,后续的300多人将会在起义之前赶到,留下来的同志斗志昂扬。

对起义的成功充满信心。

  整装待发

  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清晨,熊克武、方声洞、林文去接船,迎接香港来的同志,小东营五号布置得象办喜事一样,门口高挂起两个大红灯笼,贴上鲜艳的红纸对联。

来自广西、福建、安徽和海外的同志装作贺喜的客人从其它机关陆续来到这里。

  7点钟左右,饶辅廷和妻子设在广州的机关被清兵包围,淸兵冲进来将饶辅廷逮捕,饶辅廷神色从容地对爱妻说:

“人谁无死,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