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8726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docx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

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3、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4、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5、货币政策时滞:

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6、金融监管:

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

狭义上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7、经济货币化:

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8、金融深化:

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为金融深化。

9、金融压制:

由于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掣肘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作金融压制。

10、二元金融体系结构:

指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11、金融创新:

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

12、金融结构:

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13、金融相关比率:

金融相关比率=现有金融资产总值/国民财富。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

1、利润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2、从整体上看,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而通货紧缩则正好相反,对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

3、我国到目前为止一直实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

发展经济,稳定货币。

(×)

4、一般认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选取要兼顾三个标准:

中间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

5、我国有关金融法规明确指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主要有:

货币供应量、利率、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

6、一般性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

7、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类的货币政策工具。

(×)

8、行动时滞在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中属于外部时滞。

(×)

9、在总量极不平衡的条件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

(×)

4、下列可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是(  A  )。

A.市场利率  B.法定准备金率    

C.基础货币  D.超额准备金率

5、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  )  。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6、金融监管的最基本出发点是(  B  )。

A.维护国家利益      B.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C.维护金融机构利益    D.控制金融机构经营规模

7、我国目前规定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比率,即流动性资产平均余额与流动性负债平均余额之比不得低于(  C  )。

A.15%    B.20%    C.25%  D.30%

8、金融市场监管中公开原则的含义包括价格形成公开和(  B  )。

A.市场利率公开  B.市场信息公开  

C.市场纪律公开    D.检查结果公开

9、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  B  )发育不全。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黄金市场  

10、从总体上看,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B  )。

 A.外生性  B.内生性      C.可控性  D.可测性

11、“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2、下面因素中不是导致金融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因素的是(  D  )。

A.制度因素  B.金融创新的影响    C.技术进步  D.金融风险  

13、同类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份额以及在主要金融工具中所占份额,指的是(  C  )。

A.金融构成比率  B.金融工具比率    

C.分层比率  D.金融中介比率

14、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调控力度可以自由掌握的工具是(C)。

A、存款准备金政策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道义劝告

15、一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通常都是从(  A  )开始。

A、市场准入    B、市场竞争  C、市场运作  D、市场退出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使货币乘数发生变化。

(  DE  )

A.流通中现金增加     B.居民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变化 C.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    D.通货一—存款比率改变E.准备——存款比率改变

2、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存在方式有(  BC  )。

A.流通中现金            B.库存现金C.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  D.同业账户上的存款E.国际机构账户上的存款

3、下列属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是(BCDE  )。

A.央行购买办公用楼    B.央行购买外汇、黄金

C.央行购买政府债券    D.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E.央行购买金融债券

4、货币供给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有(  BC  )。

A.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B.基础货币的提供   C.存款货币的创造    D.货币乘数的扩大    E.再贴现率的提高

5、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利率机制  B.央行的干预和调控  C.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D.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E.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6、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主要有(ABE  )。

A.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C.生活费用指数      D.零售商品物价指数E.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7、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原因可以归结为(  AC  )。

A.工资推进  B.价格推进  C.利润推进    D.结构调整  E.生产效率

8、从本质特征看,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不足,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却极为复杂,一般可以归结为(  BCDE  )。

A.有效需求过大      B.有效需求不足    C.金融体系效率低下D.供给能力相对过剩  E.结构问题

9、货币均衡的基本标志是(  AD  )。

A.商品市场上物价稳定  B.商品市场上供给稳定c.商品市场上需求稳定  D.金融市场上利率稳定    E.金融市场上价格稳定

10、下列各项中可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BD  )。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E.税率

11、选取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主要标准是(  ACD  )。

A.可测性    B.波动性    C.可控性  D.相关性  E.被动性

12、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ABE  )。

 A.消费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窗口指导      D.道义劝告    E.优惠利率

13、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新协议草案,其三大要素是(  BCE  )。

A.增加盈利          B.资本充足率 C.监管部门的监管检查  D.事后救援  E.市场纪律

14、下列属于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的有(  ABCDE  )。

A.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B.依法监管原则

C.“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D.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

E.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15、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深化首先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DE  )。

A.政府提高货币化程度      B.政府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

C.政府推行全方位金融改革  D.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干预和管制

E.政府允许利率、汇率机制自由运行

五、分析思考题:

1、选取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指标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为什么?

答:

选取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要坚持二个基本原则:

直接性,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直接引起指标变化;灵敏性,政策工具可以准确地使用于操作指标。

选取中介指标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2、何谓货币政策时滞?

它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答:

货币政策时滞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二者的划分是以中央银行为界限的,一般货币政策时滞更多是指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又可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部分。

影响:

货币政策时滞对货币政策有重要影响,如果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大部分影响较快地有所表现,那么货币当局就可以根据期初的预测值来考察政策生效的状况,并对政策的动向和力度作必要调整,从而使政策能更好地实现预值的目标。

3、何谓经济货币化?

它对一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答: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由于经济货向化的差别既表明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体现了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职能发挥状况的优劣,货币化程度高,意味着社会产品均成为商品,其价值均通过货币来表现与衡量,商品与劳务均以货币为尺度进行分配,货币的作用范围大,渗透力、推动力和调节功能强,反则反之。

4、货币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答: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一般有四种组合,“一松一紧”主要解决结构问题;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1)、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音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一松一紧”的办法。

2)、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微量调整,一般单独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

3)、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政府要达到以“扩张”或“紧缩”目的,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

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5、如何概括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地位与作用?

答:

(一)经济发展决定金融:

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层次。

金融发展的阶段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

(二)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如提供货币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信用促进资金融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经济运作等,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并将其顺利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投入。

如通过吸收存款和发行有价证券、向国外借款等为发展经济组织资金来源;通过发放贷款、抵押、贴现、购买有价证券等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供给等。

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经济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1、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危害经济发展。

2、因金融业运作不善使金融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不仅导致金融业的危机,而且将破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引发经济危机。

3、因信用过度膨胀产生金融泡沫,膨胀虚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剥离金融与实质经济的血肉联系,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破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