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8554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docx

粤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2分)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

从玉米中提取的淀粉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玉米的生长    

B.淀粉的发酵    

C.汽油中加入乙醇    

D.乙醇的燃烧    

2.(2分)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国2017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产增收    

B.汽油中掺入适量酒精,用作汽车燃料    

C.发展火力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D.露天焚烧落叶,保证城市街道洁净    

3.(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用做食品干燥剂    

B.铁粉用作“双吸收剂”吸收空气中的O2和H2O    

C.活性炭净水能吸附可溶性杂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的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5.(2分)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

下列仪器中对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A.广口瓶

    

B.锥形瓶

    

C.滴瓶

    

D.集气瓶

    

二、选择填充题(共10题;共20分)

6.(2分)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倾倒液体    

B.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C.过滤    

D.浓硫酸的稀释    

7.(2分)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水

氢气+氧气    

B.镁+氧气

氧化镁    

C.水+二氧化碳→碳酸    

D.甲烷+氧气

水+二氧化碳    

8.(2分)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物   质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A

空气和氧气

燃着的木条

B

水和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C

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D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A.A       

B.B       

C.C       

D.D    

9.(2分)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

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

防止爆炸

C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率

A.A       

B.B      

C.C      

D.D    

10.(2分)今年4月同学们参加了南通市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D.“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11.(2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的质量()

A.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不断加入盐酸

D.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12.(2分)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出液体体积    

B.

  稀释浓硫酸    

C.

 点燃酒精灯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13.(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    

14.(2分)(2015•贺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D.河水经过吸附、沉淀和过滤处理后的水是混合物    

15.(2分)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三、信息分析题(共3题;共19分)

16.(7分)在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物质①氧气②氢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甲烷⑥木炭⑦金刚石等,请你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

(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________;

(5)能使人中毒的是________;

(6)冶金工业中,常用做还原剂的固体是________;

(7)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是________.

17.(7分)甲班学生做完实验室制备氧气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后,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里。

乙班课外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请回答:

(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__。

(2)由步骤②实验现象推知,甲班同学制取氧气所用的固体反应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由步骤④所得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可得红棕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由步骤③产生的气体判断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__(写名称);综合步骤③④现象推理,固体A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至少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5)根据上述实验和分析判断固体是________(写化学式)。

18.(5分)已知A~N是初中化学常见的12种物质,其中H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反应①、②、③、④、⑤中有四个反应分别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种(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③、⑤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⑤________.

四、探究题(共1题;共12分)

19.(12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m________。

(2)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收集装置为_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若要F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甲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5)兴趣小组探究了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

【查阅资料】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过程】(注:

盐酸足量)

【实验分析】

①若要探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______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②除盐酸浓度大小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两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6)【交流讨论】与甲比较,对丙的分析,错误的是__(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产生的二氧化碳速度更快      

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选择填充题(共10题;共20分)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三、信息分析题(共3题;共19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7-1、

17-2、

17-3、

17-4、

17-5、

18-1、

18-2、

四、探究题(共1题;共12分)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