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8391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1、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不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唯一形状。

2、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唯一形状。

3、能根据给定几何体画出前面、上面和侧面的平面图。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找一个数的因数方法:

方法一:

整除的方法方法二:

用乘法一对一对找

从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找的过程一对一对找,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3、一个数(非0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6、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ji)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ji)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偶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奇数。

7、3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8、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10、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11、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1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三条长度分别叫长、宽、高。

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

13、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它有6个面,12条棱,所以棱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

14、

15、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体。

16、

17、

正方体的展开图

1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高+长×宽+宽×高)×2

19、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0、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见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米(m³)。

2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长=abh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或V长=sh

22、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正=a³V正=底面积×高V正=sh

23、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

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24、1L=1000mL1L=1dm³1ML=1cm³

25、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26、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

第四单元:

分数的性质和意义

27、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2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a÷b=

(b≠0)

29、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30、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

31、像2

、1

.......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2、假分数是怎样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

33、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短除号:

除数ba被除数

C商

34、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5、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6、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公有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7、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的最大公因数。

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38、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9、约分方法:

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

40、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4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4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两个数的公倍数都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43、

44、通分: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45、怎样通分:

1、确立公分母。

(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子通分。

46、同分母的分数相比,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的分数相比,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分子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先通分再比较。

47、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

数小数位数。

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   

(2)分数化为小数:

      

方法一:

先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然后再化成小数。

方法二:

用分子÷分母  如:

34 =3÷4=0.75 

(3)带分数化为小数:

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     如:

2310 =2+0.3=2.3 

第五单元:

图形的旋转

48、旋转:

物体绕着某一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若干度数的运动叫做旋转。

49、描述物体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楚物体(绕哪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这三点。

50、物体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51、利用(对称)(平移)(旋转)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5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事务顺序相同。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2)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2、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第七单元:

复式折线统计图

1、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中位数:

(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3)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3、平均数的求法: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4、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1)当一组数据中没有偏大偏小的数,也没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

  

(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的数时,用中位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3)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就用众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4、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 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②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③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5、统计图:

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优点:

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优点: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6、折线统计图分为:

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的表示数据增减变化的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方便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注意的点:

① 画图时注意:

一“点”(描点)、     二“连”(连线)    三“标”(标数据)。

 ②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1、打电话:

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

(技巧:

已知人数依次× 2)

(1)逐个法:

所需时间最多。

(2)分组法:

相对节约时间。

(3)同时进行法:

最节约时间。

  

  第八单元:

找次品

1、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地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2、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

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3、找次品额规律1、2、3、4、5、6.......次数3      3×3      3×3×3     3×3×3×3    3×3×3×3×3      … 3        9          27              81            243 … 次品个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