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7859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艺术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文艺术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文艺术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文艺术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文艺术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艺术篇.docx

《人文艺术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艺术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艺术篇.docx

人文艺术篇

人文艺术篇

人文艺术是个很大的范畴。

人文是指有人类以后所创造的一切。

艺术,我们认为是一切美的东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灵魂。

那么,这样看来,人文艺术就是个没边没沿的概念。

而我们今天着重介绍的是兴和的人文艺术,也就是仅限于我们县域范围之内。

这样说来,它的范畴就小了很多,再加上县域经济的限制,每个人的欣赏水平不一,我们仅把自己所看到的以及所认为美的东西和创造美的人介绍给大家,那就更有限了。

《兴和一年》是介绍我们这一年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成就的书。

因为创造美的过程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我们的人为艺术篇不会局限在一年范围之内。

或许会追溯的时间更前。

现在我们就按时间顺序来介绍对我们县影响久远甚至是消失了的艺术。

文物

有很多人知道文物就是故货。

自己手里也有收藏品。

但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兴和有文物。

还有些人单纯认为文物是价格不菲的艺术品。

而我们今天介绍或许在您眼中一文不值,在我们的眼里却是价值连城。

因为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联结,是当时劳动文化的结晶。

当你触摸打磨精致的石斧、石铲,你的思绪会穿越时空,史前人为了生存,制作了这些生产工具,起初是粗糙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开始讲究美观,创作的过程也是精雕细作的过程。

这就是史前人的艺术。

时间在流逝,历史仞在前行,约一米长的青铜剑,二十厘米长的青铜刀,巍巍屹立的赵国长城,见证了兴和在战国时期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刀柄的雕饰花纹,说明了战争时期人们不忘对美的追求。

汉代的瓦当,玉饰花纹杯,唐代的金杯,辽代的影青小碗,一件件充满兴和人祖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无不诉说着兴和在历史的变迁中,沉浮更迭兴衰。

我们着重介绍绥东第一大庙——佑安寺。

香火鼎盛时期喇嘛超过三百。

我们已无法看见这座集艺术大成的寺庙了。

它在建筑、日用品、饰品、医药等多方面,堪称全国的瑰宝。

人们描述中的大桥`大佛`大锅都已不复存在了。

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馆藏的瓷器碎片。

这些珍贵的残片,可能是佑安寺留下的唯一的证明它曾有过辉煌的遗物。

(或许它不是唯一,另有一些散落在民间。

我们不得而知)它们现在静静的躺在文管所,应该感谢前任文管所所长刘正,他是在财政局的食堂仓库里发现它们的

奶白色的暗刻花瓷碗,白釉二`三百年后仞散发着柔和而绚丽的光。

碗底印有雍正二字。

瓷薄不到一厘米,匀称。

虽然仅剩三分之二,你第一眼就会觉出它的高贵。

云纹三足笔洗,它残破的程度应该是最严重的。

文管所的工作人员精心找出碎片,一片一片粘对而成。

虽不完整,也应该有三分之一强多。

光看它的外表,你就觉得里面盛满水时,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白底缠枝纹碗,存有碗底,碗沿大约剩五分之一,碗底印有篆刻乾隆,二字刚劲有力,神韵意味犹长。

残存的器型共有十几件。

我们不一一介绍了。

它一方面折射了皇家寺庙的气派;另一方面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荒诞性。

开始修耸于康熙三十年左右的寺庙。

经过乾`雍时期,几经百年才完工。

一夜之间,成为废墟。

不的不令人唏嘘叹息。

起起落落的晋剧团

晋剧是我国传统剧种之一,俗称山西梆子。

它产生于山西中部饿。

主要流部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和河北部分地区。

清处,蒲州梆子流入晋中饿,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参与而形成晋剧。

我县位于山西`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处,晋剧在我县早已流传多年。

我们着重介绍解放后晋剧团的起起落落。

为什么要提上晋剧一笔呢?

因为可以说,它是解放后,最早影响兴和及周边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

一九五五年,县工会和集体企业县建筑队,共同出资聘请河北万全县王忠(艺名棺材红),由王忠挑头组成了晋剧团,这是兴和晋剧团的最早雏形。

有趣的是这种建制,既不属于国营又不属于集体,倒类似于现在俩大财团或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足球俱乐部。

一九五八年(一说一九六零年)正式成立县晋剧团(属国营单位)一九六一年全盟十五个旗县的文艺团体组成三个团,分别为一`二`三团。

地址设在集宁。

集宁`兴和`桌子山三家文艺团体组成了二团。

这种“大锅饭”似的重组。

很快显出了它的弊病。

各个红旗县的剧团本是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现在远离服务对象不说,无所事事,形成了许多小团体,一`二`三团很快破产,半年之后,兴和晋剧团重组。

晋剧的旋律悠扬,婉转。

道白清晰,独唱常常采用慢垛板。

大多数人不喜欢晋剧这种慢悠悠的曲调,加上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所以然。

也有部分人喜欢这种曲调,认为可以怡情养性。

一九六四年,根据中央指示,兴和晋剧团开始“俩条腿”走路。

所谓的“俩条腿”其实就是既演古装戏(如《算粮登殿》《金水桥》〈〈打金枝〉〉),又演现代戏(如〈社长女儿〉〈红灯记〉〈雪岭长松〉等)。

当时,文化大革命在即,文艺形式要求以样板戏为标准,晋剧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一九六五年五月,兴和县晋剧团第一次撤消,组成了歌剧团,归文化局管辖。

一年后,歌剧团解散。

原因应该是旧人员怎能演歌剧呢。

十五年后,即一九七九年,兴和晋剧团又一次重组。

正值全国经济大发展时期。

改革的春风也吹到我们县城。

俩年后,晋剧团管理实行自负盈亏由政府指派团长实行承包制。

并由财政补贴俩万元。

一九八九年晋剧团实行招聘承包制。

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

最终,晋剧团难以为继,一九九一年,兴和县委`政府正式撤消晋剧团,直到今天。

晋剧团从成立到撤消几起几落,起初是出于政治原因,以后又淹没在经济大潮中。

我们这里无暇去分析它消亡的原因,只是说,它在成立初期或以后重组,都为兴和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享受。

让我们记住这些曾经是我们地区的晋剧明星吧。

他们是:

梁月喜`梁天喜`范玉璧`任满屯`赵天德`九格儿`马荣花`二娣`王金兰`马秀花`张焕`朱义`曹丕有`尚有材夫妇`阎天宝夫妇`樊帅`赵化明`施光红`张孝良等等。

电影魂

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呢?

自从一九五二年我县组建了第一支电影队,出身于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的兴和人灵魂里无不打上了电影中英雄人物的烙印。

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等,谈起这些英雄人物,许多人如数家珍。

有许多人至今有英雄情节,可以说电影铸就了那一代代人的灵魂。

十六毫米电影机装着黑白片,两辆胶轮大车,伴着电影人走遍了兴和的各个乡村。

一九五七年电影二队成立,队长马月明。

至今,老电影人回忆起当年放电影的经历,总是充满自豪。

乡下放电影,农村的姑娘们穿上了过节的衣服,打扮鲜亮;放映员受到最高礼遇;小伙子们递烟`递茶,以和放映员搭上话感到荣幸。

一九六三年,兴和成立了电影管理站,人事仞由文教局管理,业务由平地泉管理改为盟电影公司统一管理。

十六毫米电影机增加到三台,还新增三十五毫米提包式放映机。

一九七一年各公社成立了二十七个放映队(包括厂矿三个)。

这是兴和电影事业发展到鼎盛时期。

各公社都有定点的放映礼堂。

出现片少队多,供不应求的现象。

城镇定点在文化馆院内露天放映到任席院内搭柳棚放映,再到搬进三用礼堂放映,又进一步到大礼堂放映。

固定座位增到五百一十三个。

电影环境的进步说明经济状况的显明增长。

当时城镇电影票仅售五分钱,买票常常要排很长的队。

买不上票和买不起票的人,眼巴巴等到电影快结束时,礼堂门打开,“混”进去看个结尾。

到七十年代末,电影票价上涨到一毛钱。

八十年代末涨到一元。

票价上涨意味着质量和技术的改进。

一九七四年有了宽银幕电影;一九八五年有了立体电影;观众从视觉上和听觉上更加享受电影带来的革新。

影片由单纯的英雄片向多元化转变。

变得更加贴近人性,贴近生活。

八十年代,由于受电视冲击,电影队减少,出现影片供大于求的现象,三十五毫米的发行不得不打破多年来发行的管理界限,开始了跨区域发行的方式。

一九九零年,电影公司和影剧院合并。

人员增至六十四人。

正值电影开始滑坡,合并后,开支增加,电影公司越来越难以维持。

二十世纪初,电影公司停止了业务活动。

二零零三年,在上级机关的统一安排下,在县委`政府的关怀下,文广局成立了“二一三一”工程办公室,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目的。

今年,他们共为农牧民放映电影二十三部,演出二十八场(次),观众达一万余人。

风雨四十三年

乌兰牧骑蒙语译为“红色轻骑兵”。

兴和乌兰牧骑成立至今,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直至今天的百花齐放,它能够依然盛开在兴和这块土地上,与各级领导的关怀,演职员们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是它的轻骑兵的特点,说白了就是它的适应性。

一九六六年底,兴和乌兰牧骑成立,加上队长共有演职员九人。

没有乐器,从文化馆借来部分乐器,排练室设在原一人巷学习班旧大院。

演职员没有任何基础,只是边演边学。

他们身背乐器,肩扛红旗,徒步行走在田街`地头。

走村串巷的宣传党的各种政策。

主要剧目《老俩口学毛选》`《逛新城》等。

文革期间,他们演出的剧目主要是样板戏,还有三句半`快板`民乐独奏等。

这时除了经常下乡,进厂矿,另一项任务是重大会议`接待贵宾`慰问驻军时,都有他们的演出。

文革后,被冷落了许久的传统剧目东路二人台登上了舞台。

乌兰牧骑添置了灯光音响设备,各种服装道具。

最主要的加强了创作班子。

他们很快排演了《抢粮》`《打金钱》`《走西口》`《卖碗》等东路二人台剧目,在各公社巡回演出,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二人台顾名思义二人同台就能演一出戏。

如传统剧目《走西口》`《拉毛驴》有一旦一角就能演。

加上它的道白用方言口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加道具也比较简单,都为这个剧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田地。

乌兰牧骑一面让土生土长的剧目大放异彩;另一方面也成功的移植了一大批现代戏。

如《家庭公案》`《姑娘大了》`《奇婚记》等等。

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将现代的新东西也糅了进去,不仅扩展了戏路,而且使老百姓大饱眼福。

现在,乌兰牧骑适应时代的要求,老百姓爱看什么,演什么;爱听什么,唱什么。

演出的节目丰富多彩,有晋剧选段,二人台小戏,民俗歌曲,舞蹈等等。

今年,他们创作小戏一个,小品两个,快板七个,表演唱一首。

共计演出一百零一场(次)。

乌兰牧骑在适应和变化的过程中,也曾经历了阵痛,大量演职员外流,工资停发。

为了生存,他们曾挂靠企业谋生。

但是,他们挺过来了,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九九四年,内蒙文化厅发出了“全区文化系统向兴和乌兰牧骑学习”的号召。

兴和乌兰牧骑能够坚持到今天。

除了适应性,就是它对后备人才的不断培养。

截止到目前,兴和乌兰牧骑共举办学员培训班七期,受训人员多达一千多人,先后从中选拔出优秀的演职员一百多名充实到乌兰牧骑队伍中。

至于乌兰牧骑风雨四十三年中,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所得的奖项在《兴和县乌兰牧骑1966——2007》中已详尽介绍。

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章《风雨四十三年》介绍乌兰牧骑成功的法宝——适应`求变`不断学习。

不仅指乌兰牧骑,它包括任何事物,要生存,必须适应环境,求变和努力充电。

我们的人生亦如此。

说到乌兰牧骑我们就会想到兴和的两个大腕赵得厚和王凤云。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国家二人台一级做曲赵得厚和国家一级演员王凤云。

赵得厚出身在兴和张皋镇。

其父赵有根是兴和有名的老艺人,艺名“白菜心”。

人们都说赵得厚是个全材,集作曲`导`演于一身。

可他说,自己是被逼出来的,没办法。

赵得厚受父亲遗传和影响,从小热爱文艺。

十四岁那年,四弟病危,他去演出地找父亲回家,第一次顶替父亲上舞台演出,就显露出了表演的天赋。

1970年初中未毕业的他,正式被乌兰牧骑录取。

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

刚进队,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时期,区盟乌兰牧骑每年集训,为赵得厚学习表演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这期间,他得到了李小春等大师的指点,先后学演了《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沙家浜》中的郭建光,《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等样板戏。

凭着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他很快成了台柱子。

当时的乌兰牧骑要求演员全面发展,赵得厚不仅学会了表演,还会各种乐器。

什么笛子,二胡`扬琴`板胡`手风琴`唢呐等,这么说吧,只要乌兰牧骑有这种乐器,他就会演奏。

别人或许得学几年,或者几个月,他能一天,甚至半天就能学会。

当然是在学会一种乐器的基础上,这也非常了不起了。

宋丹丹曾夸赞赵本山,我以为无师不能自通,及自见了本山,方知无师能自通。

赵得厚就是一个无师自通的人。

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武利平就说,得厚是个奇才。

1981年,赵得厚任乌兰牧骑队长。

不当队长以前,不用操心谁做曲,谁导戏,他只管排好自己的戏就行了。

这下不行了,他不仅要当导演,还要作曲,还要考虑全队的吃喝拉杂。

他被“逼上梁山”。

悟性加上勤奋,他的曲子作得有模有样;他导的戏像模像样;他管理的全队是兴和乌兰牧骑鼎盛时期。

先说他的二人台作曲,《秀姑劝夫》、《摘花椒》、《光棍汉与未来妹》等二十余部作品获得全国大奖。

再说他导的戏,凡是乌盟在自治区获得重奖的剧目,如《光棍娶妻》、《秀姑劝夫》、《春到磨盘山》等,第一导演都是赵得厚。

他任队长期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农村已包产到户,县城也实行了各种承包制。

乌兰牧骑也开始重视他们的票房收入,经常到周边地区演出。

乌兰牧骑的名声日渐扩大,赵得厚的名声也是名扬千里。

山西`河北`巴盟一些文艺团体都聘请他排戏。

有许多当地年轻人以考上乌兰牧骑为荣。

1991年赵得厚借调到部队,一年之后,又调入乌盟艺校。

以后又调入乌盟文化局。

1999年借调到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2000年,正式下达调令,担任业务副团长。

王凤云出身在兴和县壕欠公社(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

家里兄妹八人,她排行老五。

由于家庭生计的原因,她们姊妹几人先后辍学。

1979年,县乌兰牧骑招受演员时,王凤云已为人妻。

而乌兰牧骑明确规定,不招已婚青年。

这可急坏了从小喜爱唱歌的她。

为了能参加乌兰牧骑的培训班,她每天步行两次到县文化局去磨去泡,后来,领导们考虑到她的嗓音条件好,就破格录取了她。

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凭借先天的条件和努力,王凤云脱颖而出,毫无争议的被乌兰牧骑招为正式演员。

工作是定了,可摆在王凤云面前的现实问题是两地分居。

虽然相距仅几公里,但当时乌兰牧骑采取封闭式管理,他们一年见不上几次面。

难得的是她的丈夫给予她很大的支持,使她能安心在队里工作。

她的嗓音条件好,不能代表一切都过关。

那些蝌蚪似的五线谱,令她头疼;整套的戏剧功夫,令她望而生畏。

因为舞台上一举手一投足,就连哭戏,都必须透着美。

王凤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个信念,练,再练……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她终于成了团里的台柱子。

饰演了一系列成功的角色,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1982年,在庆祝自治区乌兰牧骑成立二十五周年的全区文艺调演中,她分别扮演了《秀姑劝夫》中的秀姑和《光棍娶妻》中的喜妹,并因此获得了本届的两个最高奖项——优秀表演奖。

1983年这两个节目进京演出,得到了首都人民和一些外国朋友的认可。

不久,节目又被内蒙电视台、电台,录成录像带、录音带,热销全国。

一系列的荣誉纷至沓来,全盟的“三八红旗手”、盟政协委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等等。

王凤云的名气大的很。

但她演出的戏并未减少,她也没有因此端名星的架子。

依然认认真真做人,认认真真唱戏。

1990年,王凤云调入乌盟二人台艺术团。

1993年她又调到了大同煤矿文工团。

1996年,王凤云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双汇杯”民族唱法一等奖。

2000年,她调入大同大学音乐系任声乐教授。

典型建筑

谈起建筑,我们可以用乏味两个字来形容。

古罗马人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指出,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

而我们的建筑只适用其中一个原则——经济。

可以说兴和整个建筑(尤其旧城区)充满了传统文化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

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需求。

那么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都谈不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建筑确实谈不上美。

那么为什么还要写建筑呢?

因为在乏味当中还有值得提及的一笔。

位于旧城县宾馆对面的影剧院,也称县政府礼堂,俗称大礼堂,就是一座典型的建筑。

它的外观酷似人民大会堂。

是由山西省原平市建筑设计室王文山设计的,1974年9月12日动工修建,1977年初落成使用。

影剧院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总长55米,高16.52米(设计图纸是16.3米),是当时乌兰察布境内最大的剧院。

门厅前竖立着八根直径0.75米,高12米的通顶水泥柱,直顶配楼。

前厅建筑面积350平方米,观众厅分为上下两层,厅长35米,宽24米,总面积840平方米,内设1758个观众座席,其中楼上472个。

观众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245平方米的休息厅。

宽大的太平门分别设置在剧院两侧。

舞台面积360平方米,台前有乐池,台后有排练是娥,化妆室和演职员休息室。

面积266平方米。

台口13米,能悬挂100平方米的影幕。

大礼堂外面左右两侧镶着两幅对联:

左侧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右侧为领导我们的事业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大礼堂不仅外观引人注目,而且比较适用。

可以开会,放电影,演戏。

几经周折,昔日的政府礼堂已变为华林商厦。

应该是目前兴和县最大的一个商场。

我们只能靠回忆和老照片来重温它往日的威严。

就因为它外形酷似人民大会堂,当时的县委书记张茂威据说为此挨了批评。

由于老城区以东西一条大街为轴心扩散开去,致使街道越来越拥堵。

1999年兴和县委`县政府做出开发新区的决定。

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断。

新区规划由内蒙古自治区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员设计规划。

分为行政区`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园区`和高科技养殖园区五大功能区。

可惜的是建设过程中,并未按照此理念建造。

我们的新区建设应该用“各自为战”来形容,毫不为过。

(尽管从外表的美观,匀称,合宜等等都有了相当的改观)

个体的存在应依存整体,如果各自为战,势必破坏整体的美。

据说,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轶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就考虑了周围苏州园林式的建筑。

他的设计很成功。

令人们觉得苏州博物馆就该放在这儿。

好象以前存在似的。

相反,他的另一设计香山宾馆,怎么看,都像从外面搬进来的。

贝轶铭自己也承认那是他设计的败笔。

也许有人会说,或者大多数人会说,我们小地方拿什么和人家比?

我们说,为什么把自己看得那么低呢?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将起点定的很高,我们不会很糟。

我们不行试试。

那时,我们将会用最华丽,最高贵的词来形容家乡的建筑。

这里值得提及的是党政大楼和新世纪广场,在我们看来他们的设计是成功的,是一个整体。

党政大楼建设面积8413.5平方米,外观不失威仪,且错落有致。

新世纪广场位于党政大楼正前方,总面积4.4万平方米。

其中绿化面积占三分之二,广场上绿色满目,与党政大楼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

书画人

中国的书画源远流长。

“……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优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规律。

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绘画在中国包括的门类特别多。

有从其内容、形式、色调等之分,还有流派之分等。

兴和的书画也有它的悠久的历史。

八十年代初,兴和书画协会成立,会员有四十多人。

成立之初,书画协会的组织比较松散,通常通过工会、文化局等单位协同书画协会共同举办书画展览,主管单位属文化局。

二零零二年,兴和文联成立,重组了书画协会饿,举办了“第一届晋、冀、蒙三省区三县迎春书画联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舞文弄墨的人多了起来,千金求字画的人也在增加,适应时代的要求,二零零五年,“兴和闻三省书画院”正式挂牌成立。

它的建制是民间组织。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一些为我县书画做出贡献,其作品在乌盟、内蒙、甚至全国都小有影响的爱好者。

书画人中首推丁老。

丁老真名丁玉恒。

六三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

他的版画在内蒙颇有影响。

曾任内蒙第三、四届美协理事。

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

丁老的毕业创作“河边”、“羊圈门口”在《内蒙古日报》“师范学院美术系新秀”一栏中专题发表。

196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兴和一中教书。

这是应邀写的作品,结果被总编审砍了。

于是没结尾。

我常做这样的事,很不好。

现在写下这些话,就当做结尾吧。

希望电脑中所存的半拉作品,从此有个完整的结局。

尽管生活是了或者没了的结局。

尤其是《典型建筑》一章,已成历史。

因为我们的广场已重新修缮,变的更加美丽迷人。

党政楼的围墙业已推倒,变的亲近不失威严。

总之,我们的建筑已能称为建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