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7689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docx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教学设想

语言文字应用的第一节,除了要落实本节内容外,还要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书其他章节内容,形成进一步走进汉语、探究汉语、更好地应用汉语的学习欲望。

为此,本课试着穿插多种故事,安排有趣的练习,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

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

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

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难重点

1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

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幻灯,问下图怎么读才能成一首七绝?

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

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

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

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

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

2材料一:

汉语热

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

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15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

在德国,去年将汉语纳入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

在南非,其最大的电视公司已开始向全国播放汉语教学节目。

据统计,全球100个国家有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汉语,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3000万。

一方面是海外的汉语热,一方面是国内的汉语危机,可谓“冰火两重天”。

3 材料二:

如果说,汉语热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新桥梁,那么当人家架起了桥梁的那一头时,我们这一边的桥墩可千万不能出现裂痕。

英语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余光中

二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

1学生阅读书上的故事

杯子被子------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男狗”“女狗”------涉及词语的搭配

我给了他一刀-------汉语中量词的用法:

动量词一般出现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的量;名量词表示名物的量

2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三汉语——美丽而奇妙的语言

汉语在人称、数量、表示时间的词语、声调等方面与外国语的不同,使汉语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

这决定了汉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独到的特性。

1语音特点:

汉语有声调

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普通话的“四声”: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例子:

看得懂听不懂的文章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语言学家•赵元任

2词汇特点

双音节词占优势

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是双音节词占优势。

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

合成词占优势

在汉语双音节词的构词上来看,世界语言中三种构词方式“派生、重叠、复合“在汉语中都存在,其中以复合式合成词为主。

练习: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英语

爸爸生病了,我家客人络绎不绝,阿姨和姨父刚刚走,舅妈和舅舅就来了,婶婶和叔叔还来不及开门呢,姑妈和姑父的问候电话就打来了。

3汉语语法的特点

词没有形态的变化。

汉语的词不论在词典中或在句子里,也不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上,读法和写法都是一样的。

虚词重要而丰富

例:

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

在每句话的后面加同一个字,要使得意思完全相反。

是洪承畴的自拟联,后来他降了大清,有人加了两字: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语序的作用重要

例:

①清朝有个王少香,学习写诗(这应该是好事),但他连平仄都搞不明白.好在他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没有几个人懂得文墨,人们觉得他能写几句诗很了不起.十个,百个,千个,万个的捧,他就觉得自己真的是诗人了.

有一年,“诗人”到了北京。

仍然保留着爱写诗的习惯,而且动不动就赠人一首.后来他的作品传到了李九溪那里,看后他批了"放狗屁"三字.

有人见了说:

"你骂人怎么这么狠呢?

"李九溪说:

"这可是第一等评语啊!

还有二等三等呢,那才叫恶骂呢?

这下人们可糊涂了.

李九溪解释说:

"'放狗屁'是说人偶尔放了个狗屁,其中还有人味,所以是一等评语.第二等是'狗放屁'是狗而不是人了,好在这狗屁不多,不是终日放屁,列第二等.第三等则是'放屁狗',以放屁得名的狗,就全是狗屁了."

②“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

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

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

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

③某公司年终总结报告:

存在问题:

好喝酒

寻找原因:

酒好喝

改正措施:

喝好酒

四在古诗里品味汉语的委婉含蓄特点:

两诗有何异同?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两诗中除了有表示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曾)外,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态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判断句中的动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去体会,这些特点,使是个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深远隽永。

李白的这两首诗呈现出“朦胧美的原因就在于此。

赏析第一首: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

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

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

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赏析第二首:

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

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

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

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

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

写出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比较异同: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

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五课堂练习:

1试把下列文字翻译成中文

OnAQuietNight

Isawthemoonlightbeforemycouch,

Andwonderedifitwerenotthefrostontheground.

Iraisedmyheadandlookedoutonthemountainmoon,

Ibowedmyheadandthoughtofmyfar-offhome.

•出示答案《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课堂小练习

㈠判断下列句子

①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②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③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④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⑤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⑥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⑦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①②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该用“没”,③④两句表示经常性的情况,应该用“不”,⑤⑥两句表示已发生的情况,应

该用“又”,⑦句表示未发生的情况,应该用“再”。

㈡、“或者”“还是”

①你用汉语还是英语讲都可以。

②他每天晚上12点还是1点才睡觉。

③你喝点什么?

啤酒或者可乐?

④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

①②两句是一般陈述句,不能用“还是”,应该用“或者”;③④两句是疑问句,不能用“或者”,应该用“还是”。

六总结

汉语在声调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外国语的不同,使汉语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

这一特点的存在使汉语具有无穷的韵味。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这一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第一课的第二节。

课文内容是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学习本文能了解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有利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

目标确立:

(1)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之处。

(2)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有些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不同的。

有个田径比赛项目叫“竞走”,运动员在参赛时能跑吗?

不能,一跑就判犯规,可见在现代汉语中,“走”和“跑”是有严格区别是,古汉语中的“走”却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走”,古汉语叫“行”,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行”就是走。

请大家举出带“走”字的成语,理解“走”字的意思。

“走马观花”、“不胫而走”中的“走”也都是跑的意思。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汉语的昨日和今天是有些不同的。

2.课堂活动

(1)大家独立阅读引子“秀才买柴”,然后每桌一组讨论,画出秀才说的四句话,并在书上标出古今用法变化大的词。

讨论完后,把本组的讨论情况分别向前后桌的一组同学告诉本组的想法。

(荷、几何、损、价、焰、薪)

(2)朗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

或齐读;或女生读,男生想;或默读等,读完后,用上述讨论的方法理解这段文字,找出古今用法变化的词及古今不同的句式。

(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3)阅读“古今词义”部分。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①古今词语用法不同主要有三个方面,每个方面用一句话概括(或在书上画出来)。

②把秀才说的四句话中古今变化明显的词填入下面的表格:

用演示文稿讨论完善:

例词

属于哪种变化情况

第二种情况:

现一般用“扣”来代替

第二种情况:

现一般用“柴”代替

第一种情况:

现变成双音节词“价钱”

第一种情况:

现变成双音节词“火焰”

几何

第二种情况:

现一般用“多少”来代替

第二种情况:

现一般用“减少”来代替

(4)阅读“古今句式”部分和工具箱中的汉语语法演变部分,将古今语法演变的类型表完成。

(参考答案)

语法演变类型

例句

句式变化

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等。

被动句

君幸于等赵王等。

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词类变化

名词用作动词

①衣锦还乡。

②沛公军霸上。

名词用作状语

①风餐露宿。

②吾得兄事之。

意动用法

不远万里。

使动用法

①降龙伏虎②臣活之。

语序变化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介词结构后置

求救于孙将军。

文言特殊句式,整合后可用“代号”来记忆,即“345——3种句式(判断、被动、省略)、4种词类变化(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5种语序变化(主谓倒装、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每一种句式背出一、两个例句,这样就不容易遗忘。

(5)阅读工具箱中“汉语词汇的演变”部分。

(参考答案)

演变类型

举例

词义扩大

①晋师济河②诗三百

词义缩小

①太后之色少解②肉食者鄙

词义转移

①汪然出涕曰:

②江南旱湿,大夫早夭

感情色彩改变

镇卫四境,为国爪牙

教学反思:

在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中,“语言文字应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本模块的选修课怎样上?

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三个意识:

第一,应用意识;第二,整合意识;第三,实践意识。

这三者,“应用”是第一位的;“整合”是应用的加深和巩固,反过来指导应用;“实践”是为了达到应用的目的,三位一体。

在《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的教学中,我根据“三个意识”的内容,侧重于整合,让学生通过阅读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梳理整合,建立卡片。

这样,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贮存,使其成为自己的财富,为提高现代汉语能力和学习古代文献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提出假设,不仅要做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更要做成为问题的发现者,体现了选修课的开设可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

【教学目标】

1、了解普通话和方言的定义,熟悉汉语的方言分区。

2、了解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了解方言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普通话和方言

1.提问:

什么是普通话?

学生回答,明确: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2.中国有哪些方言?

明确:

根据方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一些重要差异,现代汉语分成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当涂方言主要属于哪种方言区?

从方言上看,当涂县西面和北面都是江淮官话区,东面和南面是吴语区(宣州话),当涂县就处在官话和吴语的交会点上。

本县的土著方言是吴语宣州话,江淮官话是由北方移植过来的。

大致上说,县境西北沿江一带是江淮官话,其余地区是吴语宣州话,由西北往东南,吴语特征越来越显著。

三、师生互动:

当涂方言例举

1、hashidebao(哈是地不?

):

是不是,对不对

2、xiaode(晓得):

知道,明白,了解

3、mede(么的):

没有

4、qifan(七饭):

吃饭 

5、hōu:

因为甜使人觉得腻

6、xianshi(现世):

对某人或某事的否定,有轻蔑与鄙视的意味。

7、chuai(揣):

放例:

把这个~到荷包里。

8、ka(“卡”轻声):

掐例:

你~我搞马?

9、pie(痞):

掰开帮我把这个棍子~断

10、shuar(后面有个轻轻的儿话):

甩,抽

例:

小心我~你一耳巴子

11、suo(唆):

吮吸

例:

这个小孩子,一根冰棍~这么半天

12、cuo(搓):

把什么弄进来

例:

把这点垃圾~进来

13、mo(“磨”轻声):

形容人动作慢

例:

你这个人真是~,我们都等你这么长时间了。

14、bolong(不弄,又称不弄子):

形容人傻

15、fei(费):

淘气

例:

这个小孩一天到晚~的要死。

16、shao(韶):

形容人有意炫耀自己

例:

看你~的嗨。

17、kezi(壳子):

例:

你帮我把花生~~播了。

18、.naobozi(孬巴子):

形容人呆

19.lailaiguzi(赖赖孤子):

癞蛤蟆

20.xiebi(歇比,粗话):

完蛋,没戏

21.sei(打不出这个字):

形容胆小

例:

你这人怎么这么~。

22.shuigao(睡告):

睡觉

23.yanghuo(洋活):

洋气,时髦

例:

这个女的穿还真是~~。

24.yaya(牙牙):

爷爷

25.shanggai(上该):

上街

26.zuibazi(嘴巴子):

耳光

例:

你再zuo,我给你一~~~!

27.ki(就是英文K的发音):

例:

你到哪里~啊?

28.ga(噶):

29.naguai(哪拐):

那里

30.naohonghongde(孬哄哄的):

形容人比较呆

31、dailibacide(呆里八痴的):

也是形容人比较呆

32.nihaohaodeai(你好好的哎):

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一句话

例:

你好好的哎~哪个跟你讲我买彩票中奖的啊?

老一巴呼死他哦!

33.gezi(格子):

零钱、硬币

例:

师傅,个能换点格子给我啊?

马坐车子,么的零钱

34.jiashi(夹石):

形容人非常不好讲话

例:

哟~个老头子怎么个么夹石法子呢

35.dajiang(搭僵):

也是形容一个人非常不好相处,不好讲话的

36.man(漫):

马鞍山方言中的语言助词,很多人说话喜欢加这个字

例:

我讲的漫,你搞的不照吧,被骂了吧?

四、提问:

当涂方言跟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明确:

“听不懂”的读音,“变了样”的词语,“有点怪”的结构。

 

五、当涂方言中的入声

1、用当涂话读:

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2、教师讲解对联的平仄知识

对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对联的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3、古汉语中的人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但还在方言中存在,可根据方言的入声读音找出古汉语中的入声,就可以更好地排列古诗词和对联。

4、当涂话中入声的读音:

“击、积、失、说、极、习、设、竹”,学生用方言读,注意它们声调有何特点。

教师总结规律:

“入声短促急收藏”(《康熙字典》)。

5、知识巩固:

为下列对联排顺序。

①洗砚石泉香开窗林月白(开窗林月白洗砚石泉香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②蓄道德能文章慎言语节饮食(慎言语节饮食蓄道德能文章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六、了解方言的意义

第一、了解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为方言地区的语言教育服务。

第二、更好地保存和继承地方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

七、高考链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08江苏卷)(B)

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

C.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08重庆)(D)

A.对峙zhì犒劳kào  追本溯源sù  蓦然回首mò

B.侥幸jiào浇水jiāo不屈不挠náo  骁勇善战xiāo

C.监察chá  趁机chèn 披荆斩棘jīng  脸色刷白shuà

D.刹那chà  切磋qiè 正当防卫dàng 姗姗来迟shān

3、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08安徽)(B)

A.清澈/掣肘  殷红/湮没   瞠目/螳臂当车

B.箴言/斟酌   蛊惑/商贾  船舷/扣人心弦

C.联袂/抉择   整饬/炽烈   辍学/风姿绰约

D.徘徊/脚踝   戏谑/琐屑   惬意/锲而不舍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08四川)(B)

A.中肯/中意穿着/歪打正着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涤纶/羽扇纶巾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寒舍/退避三舍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08全国卷一)(C)

A.刍议(chú)条分缕析(lǚ)圈养(quān)愀然不乐(qiǎo)

B.倏忽(shū)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g)自惭形秽(huì)

C.靛蓝(dià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08山东)(C)

A、仲(zhòng)裁阿(ē)谀入场券(quàn)捕(pǔ)风捉影

B、袅娜(nuó)勒(lēi)紧嚼(jué)舌头百孔千疮(chuāng)

C、精辟(pì)躯壳(qiào)横剖(pōu)面一语中的(dì)

D、柏(bǎi)树模(mó)具配给(jǐ)制否(pǐ)极泰来

八、布置作业

多注意方言和普通话的联系,找一些规律,以便于学习普通话。

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