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7504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docx

政治选修ⅱ人教新课标12斯密的政策主张同步练习带解析

1.2斯密的政策主张

1.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如果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切截,一个人磨针,一个人装圆头……十个工人每天能够生产出4.8万枚扣针,平均每人每天生产4800枚。

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套工序,那么,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也造不出20枚扣针,甚至连1枚也造不出来。

分工之所以能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  )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

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

③分工能减少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序

④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以扣针生产为背景,考查斯密的分工理论。

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

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①②④符合题意,选C。

③观点错误,分工并不能减少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工序。

2.针对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是指(  )

A.市场B.价格C.竞争D.政府的干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看不见的手”是市场,市场机制的发挥靠价格、竞争、供求。

“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选D。

A、B、C为“看不见的手”,不符合题意。

3.亚当·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  )

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

②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

④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亚当·斯密限制政府的作用,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等三个方面。

①②④符合题意,选C。

③属于自由贸易的思想,不选。

4.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揭示了(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B.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C.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D.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斯密“绝对成本学说”认为通过对外贸易,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更多利益。

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因此选C。

A为其劳动价值理论内容,不选。

B、D为其关于分工的观点,不符合题意。

5.“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斯密的这段话(  )

A.强调的是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B.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C.强调了分工对于增进国民财富的作用

D.反映了他所处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发展的要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斯密的这段话强调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说明斯密重视分工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因此选B。

A、C均为其分工理论的作用,但与题目的主旨不相符,不选。

D错误,反映了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6.斯密关于分工和交换思想的错误之处在于(  )

①分工能促进市场的扩大

②分工决定交换能力和市场规模

③交换能力和市场规模决定分工

④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

关于分工和交换,斯密意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非常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③④符合题意,选D。

①②是斯密关于分工和交换思想的正确认识,不符合题意,排除。

7.斯密认为,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因此他认为(  )

A.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市场规模

B.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C.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D.分工决定交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斯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选C。

斯密根据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的主张,对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斯密主张自由放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观点的历史意义有(  )

①有利于取消政府干预,实现无政府化

②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有利于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实现个人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消除风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认识存在的局限性是(  )

①只看到了“看不见的手”作用的发挥对实现个人利益的作用

②只看到了“看不见的手”作用的发挥,对增进社会利益的作用

③未认识到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④未认识到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斯密自由放任主张对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历史意义。

斯密看到了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②③符合题意,选C。

①④为其理论的消极作用,排除。

【小题2】试题分析:

“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调节。

斯密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③④符合题意,选B。

①②强调了市场的积极作用,不符合题意。

10.《守夜人》这幅漫画主要体现了斯密的哪些观点(  )

①极力主张限制国家的作用 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③自由贸易 ④国家必须干预经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漫画实际上告诉我们两点: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二是主张限制国家的作用,故①②符合题意要求,应选A。

③虽然也是斯密的主张,但与题意不符。

④与此相悖,并且也不是斯密所主张的,故应排除。

11.18~19世纪,英国经历了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  )

A.抢劫、掠夺等海盗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政治力量消长态势处于不平衡状态

D.大英帝国国内要求实行关税互惠政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工业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强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自由贸易政策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推动了英国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变化。

因此选B。

A、C、D均不是英国从贸易保护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变化的原因,排除。

12.斯密认为:

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难能可贵

②斯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③斯密认为分工决定交换,是正确的

④斯密认为交换决定分工,是错误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斯密并不认为分工决定交换,而是认为交换决定分工,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二者关系的科学表述,排除③选项,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非常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①②④均为对斯密自由放任的正确评价,故选C。

13.根据斯密在市场作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想一想这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什么启示?

【答案】: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又要防止因市场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带来的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造成的两极分化等问题。

这就需要政府适时、适度地干预经济,实施宏观调控,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斯密理论的缺陷对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启示。

斯密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因此,我们既要借鉴其合理的方面,又要克服其局限性。

认识到应该坚持市场基础性作用,还要认识到政府应当适时、适度的干预,防止市场缺陷和弱点造成的消极后果。

可以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有关知识区回答。

1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将资本投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

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

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材料二斯密指出: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

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利益。

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1)材料一、二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

(2)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

【答案】:

(1)材料反映了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的观点。

(2)①斯密看到了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发挥市场的作用,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②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他的自然秩序思想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没有看到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性质决定的,把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者利己的本性作为一切社会形态中人的本性。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问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出观点即可。

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

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最好的办法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2)问,运用所学的斯密的政策主张的知识,分析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斯密看到了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对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