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741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

《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 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docx

第二节地质灾害版53同步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备课资源01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震灾害                   

1.下列有关地震震级和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震级越高,烈度越大

B.震级越低,烈度越大

C.震级与烈度无任何关系

D.烈度的大小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有关

2.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

  读“等震线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

A.为震源

B.为震中

C.烈度最小

D.震级最大

4.若甲地为震中,则(  )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两处大

C.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甲地为烈度最高区

5.2018年3月29日,台湾省南投县发生4.8级地震,台湾气象部门地震测报中心观测,最大震度为4级。

材料中的“4.8级”和“震度”分别指的是(  )

A.震级、烈度

B.烈度、震级

C.震级、震级

D.烈度、烈度

  读“中国地震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我国四个地震多发区,回答下面两题。

6.下列有关我国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地震东多西少

B.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上,地震灾情严重

C.我国西部地区地震多,灾情重

D.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大山脉,故西部地震比东部多

7.2018年我国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542次,其中地震活动排名前5位的省区是台湾、新疆、西藏、四川、云南。

这些省区大多分布在我国哪个地震多发区(  )

A.甲B.乙C.丙D.丁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的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受其影响,3月12日以来,福岛核电站连续发生爆炸,放射性核污染物泄漏已成为主要的次生灾害。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大陆架内部B.海岭附近C.海沟附近D.海盆内部

9.此次地震的危害巨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震级高、震源浅、破坏力大

B.未能及时、准确发布地震预报和警报

C.主震过后,余震频繁且等级较高

D.当地地面建筑抗震能力弱

10.从地理角度看,影响核泄漏物质扩散的主要因素有(  )

A.风、地表径流、洋流

B.风、气温、太阳辐射

C.气温、地表径流、植被覆盖率

D.植被覆盖率、洋流、大气能见度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晚监测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当雄B.成都C.上海D.北京

(2)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

(3)西藏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  。

 

(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    ,其研究原理是  。

   

题组二 滑坡和泥石流

12.下列有关滑坡、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②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

③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与安全

④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3.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共同条件有(  )

①地势起伏大②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植被覆盖度较差④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

A.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地震、滑坡、泥石流

C.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D.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状况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5.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

16.下列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冬季风是该自然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②该自然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

③地形是该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④植被破坏是造成该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人为原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泥石流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由大量土石和水构成的固液两相流体。

读表,完成下题。

表1 我国泥石流爆发频率与年降水量关系统计表

年降水量(毫米)

泥石流爆发频率(%)

<100

2

100~400

8

401~600

16

601~800

18

801~1000

24

1001~1400

22

>1400

10

表2 我国泥石流爆发频率与月份关系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泥石流

爆发频

率(%)

0

0

0

2

9

18

34

24

10

2

1

0

17.下列关于泥石流的正确说法是(  )

A.我国有60%的泥石流发生在夏季

B.泥石流灾害频繁是制约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C.由于泥石流灾害与降水量有关,故降水丰富的地区都是泥石流多发区

D.我国7月份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降水丰富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震                  

  下图为全球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

)下列地区火山、地震分布最多的是(  )

A.南极大陆沿海B.美洲西海岸

C.亚欧大陆内部D.非洲大陆内部

2.(

)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是(  )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B.主要分布在板块内部和大陆内部   

C.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

D.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读某段纬线所经地区不同深度震源示意图(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回答下面两题。

3.(

)当X地分别受震源a、震源b、震源c和震源d引发的4次地震影响时,下列有关该地所受破坏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震源a、b浅,其引发的地震震级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程度大

B.X地离震源a引发的地震震中最近,其受破坏程度最严重

C.4次地震对X地的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

D.4次地震震级相同时,震源a对X地的破坏最大

4.(

)有关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震源排列成一条从海岭到大陆方向由浅入深的倾斜带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根据现场调查,皮山县多处老旧土坯房屋倒塌,皮西那乡受灾严重,倒塌房屋5000余间。

下图为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由Ⅵ到Ⅷ烈度逐渐增大)。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20山东枣庄高一上期末,疑难1,

)此次地震造成皮西那乡灾情严重的原因有(  )

①距离震中较近②位于皮西那断裂带附近

③房屋抗震能力差④位于Ⅷ烈度区域范围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2020山东枣庄高一上期末,

)地震发生时,皮西那乡一所学校的学生正在教学楼里上课,其较合理的做法是(  )

A.迅速躲在窗口

B.迅速跑向门口,逃出教室

C.迅速跑向阳台

D.用书包护住头,躲到课桌下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午夜,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

“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

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题组二 滑坡和泥石流

  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菲律宾莱特岛发生特大泥石流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气象和地质专家分析认为,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当地近两周来连续降雨,雨水浸满岩石的裂隙,造成岩土松动,最终酿成惨剧。

二是莱特岛居民盗伐林木、私自挖矿等行为屡禁不止,使得当地许多山区几乎成为“秃山”,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

三是在泥石流发生前1小时,当地曾发生了里氏4.0级以下的轻微地震。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

)发生这次泥石流灾害的最直接诱因是(  )

A.植被破坏B.轻微地震C.连续降雨D.岩层破碎

9.(

)根据莱特岛的地理环境特征,人们要防止泥石流灾害继续发生的最根本措施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当地植被覆盖率

B.禁止采矿,停止对岩体的破坏

C.将居民点迁移到安全的平原地带

D.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10.(2019江苏宿迁高三上期末,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最可能发生滑坡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读下图,完成下题。

11.(

)下列关于此次山体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次山体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此次山体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预兆

C.此次山体滑坡的形成有三个控制因素:

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机制

D.此次山体滑坡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天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

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3500米,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25%~40%。

下图示意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2020山东菏泽高一上期末,

)下列关于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叙述正确的有(  )

①海拔2500米以下,以塌方、暴雨型泥石流和冬季雪崩为主

②海拔2500~3500米,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水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

③海拔3500米以上,以夏季雪崩为主

④天山北坡洪灾分布在2000米以下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3.(2020山东菏泽高一上期末,

)推测天山北坡泥石流多发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4.(疑难2,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深度解析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地区中,发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这些灾害在该地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    ,主要分布在该省的          处和          处。

 

(3)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

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

专题强化练八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一、选择题                   

  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组成的桩林坝体,以及坝体左右的实体护翼组成的防灾减灾工程。

据此完成下题。

1.(2020山东滨州高一上期末,

)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B.台风

C.滑坡D.泥石流

  下图示意某学校地理研学实践小组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某自然灾害现场图。

据此完成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