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瑜伽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066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定瑜伽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禅定瑜伽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禅定瑜伽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禅定瑜伽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禅定瑜伽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禅定瑜伽论.docx

《禅定瑜伽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定瑜伽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禅定瑜伽论.docx

禅定瑜伽论

禅定瑜伽论

张澄基

第一节 概说

禅定(DHYAANA)和瑜伽(YOGA)原系一物,最简单的说明,就是常人所谓的打坐及沉思之练习。

禅定或瑜伽皆指一种特殊之宗教训练和努力,其最终之目的,在达成至高之宗教目标。

此宗教目标用佛教的习语来说,即是令自他一切有情皆能趋入解脱或圆满之菩提觉地。

东方宗教(佛、印、道)之修持,其主要方法在修习禅定及慧观;西方宗教(耶、犹、回)之修持,其主要方法则在祈祷。

由此可见习禅实为佛教之根本行持,为其命脉所系;佛教若脱离了禅定就失去其生命,无论学理说得如何高深玄妙,无论宗教仪式及法会表演得如何庄严热闹,最多亦不过达到‘像法’或相似佛法的水准而已,距离真正之佛教心髓犹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为什么禅定(或定慧)[注1]是佛教之主要的宗教行持呢?

简言之,因为修习禅定(MEDITATION)可以达成下列诸目的:

  

(一)修习禅定可以净除罪障,开发善根。

信心和慈悲自然会增长,对佛经之了解也能自然较前大为增进,所谓‘心静、而后能于法起定见也’。

  

(二)修习禅定可以增进各方面之宗教体验,把‘宗教心’弄深了一步,昔所未知者及未克成办者,由修习禅定则能通达、成办。

  (三)修习禅定可以直接见到佛相,及种种殊胜之境界,亦能得到佛菩萨之直接指示,使人鼓舞雀跃,欣悦安慰,增长许多勇气及毅力。

  (四)修习禅定可以直见自心本具之佛性,如实的现量证入大法界之同体真理,得大休息、大慧眼,和大自在。

  铃木大拙据月灯三昧经说禅定之十种利益如下[注2]:

  

(一)若人能如法修持禅定,其身心就会逐渐感觉清净安宁,不知不觉的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变成喜欢习禅。

  

(二)一种慈爱和友恕的情绪会自然的在他心中时常生起,他会视一切众生如手足兄妹。

  (三)贪欲、赎恚、痴迷各烦恼皆会逐渐的减轻。

  (四)禅定之力能护持诸识使其不为邪恶所乘。

  (五)因此心变得非常清净,气质亦因而变得极其宁静、安祥,行者无复为贪忧和嗔妒等烦恼所困扰。

  (六)行者的兴趣和向往皆集中在宗教和精神的园地中,因此对世间之诱惑和执着皆得解脱,一切自我主义之思想及言行亦逐渐消失。

  (七)虽知世间之一切荣誉皆是幻妄无实,但不堕于顽空和虚无。

  (八)虽然此身仍在生死网缠之中,但对解脱之道却历历分明,无少疑惑。

  (九)由于通达了佛法之究竟义,行者之心常游于甚深之佛慧境界。

  (十)因为此心已无复为一切世间之诱惑所系缚,行者的胸襟得大自在、大解脱,像兀鹰自由的翱翔于太空一样。

  上面所说之禅定成果,岂非所有宗教行人所亟切向往者耶?

因此欲进一步的追求宗教证悟,或进一步的开展宗教事业,必假诸定慧之修持才能使自己改头换面,成为一个‘堪能者’。

所以佛家之各种教法中无不以定慧(DHYAANA/PRAJNA)或止观(S'AMATHA-VIPAS'YANAA)为其最后之旨归教授。

以上略说为什么要修禅定。

下面略释禅定和瑜伽之字义,然后讨论禅定之基本原理。

  梵文DHYAANA,中文音译为禅那,亦作半音半意译的禅定。

DHYAANA之字根是√DHYAI,是思惟,考虑或沉思的意思;但DHYAANA则不是指这种普通之所谓的思想活动或考虑,乃是指一种特殊之心理‘默观’之状态。

把DAHANA译作‘定’能明晰的描写其为一种心意专注的状态,非常恰当;但DHYAANA有多方面的意义,专注仅其一端;默观、沉思亦是DHYAANA之主要成份,所以有人把它译作静虑。

静是取其专注之意,虑则是取其默观或沉思之意。

比DHYAANA之含义更广,更具伸缩性之名词以说明宗教行持者,为印度教和佛教所通用之瑜伽(YOGA)一词。

YOGA之字根为√YUJ,是联合、结合(JOIN)或制伏(YOKE)的意思。

英语亦属印欧语系,英文中之YOKE一字可能即是YOGA之变体。

把两个木制的圆轭联合拴起来就可以同时驾御两头牛使其耕田,所以英文的YOKE不但指轭或辔,而且还作动词的制伏或驾御之用。

因此瑜伽(YOGA)之原始含义有两个最要紧的作用,一是表示联合或结合(UNION),一是表示制伏(CONTROLORSUBDUE)或驾御。

  中国之古德把瑜伽译为‘相应’,意谓能修之心与所修之法相应[注3],此亦采取YOGA之结合义,惟相应始能结合故;相应较结合义广泛,但无结合之严格耳。

瑜伽之为结合义,最早大概是出自数论/瑜伽派(SAAMKHYA-YOGA)[注4]。

其派认为瑜伽乃是一种使小我(或命我,JIVAATMAA)与大我(PARAMAATMA)合而为一之方法。

所以瑜伽是指那‘最高的结合’的意思;但瑜伽亦指各种不同之结合,如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如一石球)完全结合成一体,浑然不见彼此,心即石球,石球即心,至此境界则达成结合或相应了。

  瑜伽或禅定之第一个目标是要达成一心不乱,或心意能专注于一点上(ONE-POINTEDNESS)。

此一点或为鼻端,或为眉间,或为丹田,成为佛相,或为念诵佛号,或为一字真言,或为任何所缘之外境,如木、石、方、圆之各种物形乃至曼陀罗等。

所以瑜伽或禅定之第一步,主要目的在达成心意之专注或一心不乱之境界。

但是此专注一点,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异常困难,因为把心意拴系于一点毕竟是‘违反常态’的事;人的心意如瀑布之汹涌奔流刹那不停,要想止住它是极端困难的事。

人的心意由联想、记忆及潜意识中各种种子的鼓动,瞬息万变,一个接一个流续不停,要想改变此心意之根本流注型态使其止息专注于一点,岂是易事?

毫无静默沉思经验之人,根本就不知道制伏妄念之困难。

人总以为自己的心意是可以自己控制的,我要想什么,就想什么,不愿想的念头将其遏止,就能够不想了。

事实上,全非如此,控制自心之困难,实远比控制其他一切外物为甚,只有在修习禅定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思想,好似飞瀑,闪电奔腾,全不由自主,要想控制此野马一般的心意,必须有极大的忍耐,作极长期的努力才能办到。

某西哲曾说: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之不能自主地控制其思想。

’这句话一定是由静默内省的功夫中体会出来的。

  常人之心是不能自主的,因为它被两种势力所控制住了:

一是外境所予之感官刺激,一是内心潜意识中之各种冲动势能。

外境所予之感官刺激即是吾人所见之种种形色,声音、味道、触受等。

尤其是美好适意的色、声、香、味,对吾人之吸力特别大。

这些悦意的感受,鼓动我们去追求满足;吾人之思想及行动,皆为其左右难以摆脱。

内心潜意识之冲动势能(习气种子),可能比外境之感受更难超脱,我们闭起眼睛可以不见色,塞起耳朵可以不闻声、不嗅、不尝、不触亦能办到,但是不思想就极端困难了。

这种自发的思想多半为潜意识中所潜伏之冲动势能(习气种子)起来作用(现行),非意识所能控制,所以是不由自主的,佛学称之为妄念之流续。

总之常人之心识,一天到晚不是受感官觉受所系绊,就是受潜意识之冲动势能(SUBCONSCIOUS-DRIVE)所左右,极少自主之成份。

人脱离了感官觉受是极难生活的,军队中把禁闭视为极严酷的惩罚,极重的过失才用全部隔绝禁闭于黑屋中的处罚,这种剥夺感受外境之刺激使人难过痛苦万分,甚至可以到令人发狂的地步。

因此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不人道的处罚。

常人必须依赖色、声、香、味、触之刺激才能过适意的生活,乃显而易见的事;即使修行的人要想全部脱离外境,亦必须达到很高的境界才行。

记得小时,初次在江西庐山闭关,初入关的前几天,觉得新鲜,倒也好玩;过了一个星期就觉得心中毛焦火辣,坐立不安;过了许久,定力稍有进步,除了偶而的鸟声和风雨声之外,听不见其他的声音,平常亦无外客来访。

打坐的时候因为心有所系,一心办道还不觉得什么,下坐以后,休息的时候就极希望能有些什么新鲜的事儿来稍解这单调枯寂的生活。

因为平时根本无人来访,只有中午邮差会送信来,所以每天所最企望的时刻亦是中午,有时因为没有信,所以一连几天亦听不见邮差的脚步。

(信件由护关人收,闭关时从未见过邮差的面),有时对面山中或下面的路上亦偶有儿童游戏之声,或路客谈话的声音,这些不关痛痒的声音对习定的人来说,都是很刺激很新鲜的事。

有时自忖对这种毫无意义的的外来之扰音,竟会感到如此的兴趣,实在应当惭愧;但仍旧免不了希望有些什么新鲜的事儿来调解调解。

足见外境所提供给感官刺激之与否,实为‘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者。

但禅定和瑜伽之目的却是要超出‘正常的情况’,所以必须经过一番极大的努力,才能于外无需感官之刺激,于内克服自发妄念之不断生起,此亦即瑜伽第一步所要达成之目标也。

常人对外境感官之不断刺激不可或少,对内亦无法克服其潜意识之汹涌势能,所以内外两方面都是不自由的。

禅定之目的则为达成自主和自由(AUTOMOUS)。

其专注一境之办法亦正为此。

何以故?

把心意专注一境,使妄念不生,即是制伏潜意识中之种子使之不能现行的直接办法,专注一境则无暇亦不能接受外境对感官之刺激,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皆相对的停止了活动,无复如脱羁之野马一般了。

专注一境之深一层的意义是,使此意识(CONSCIOUS)能影向、控制,进而转变无意识(UNCONSCIOUS)(此点以后再详谈)。

总之,行者若能专注一境(EKAAGRATAA)才能圆成其真正自主之意向。

此时心既能专一,生理上亦必然发生许多变化,如呼吸循环及新陈代谢作用等皆变得极其缓慢甚至停止诸现象发生。

因此禅定之专注一境,即是达成转变身心趋向解脱之相应努力。

是故修习禅定实为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尝试去推翻现存之一切身心模式之革命。

人是社会的群居动物,禅定却叫你到深山中去过孤独的生活,所以批评禅定的人就说禅定是反社会的(ANTI-SOCIAL)。

人是喜欢活动的,喜欢各种悦意的感官剌激的,但禅定却叫你不要活动,不要耽于感官之享乐,所以被批评作‘反自然的’(ANTI-NATURE)。

人性喜欢男女的性生活,但禅定却叫你禁欲止淫,所以被批评作‘反人性的’(ANTI-HUMAN)。

常人呼吸之疾速或缓慢视情绪及生理之情况为转移,时快时慢原无一定。

但禅定之数息观和止息观却要把呼吸训练成划一之规律化,最后索性停止呼吸。

人之四肢原为各种活动而设,但瑜伽却用各种不动的姿势(如HATHA-YOGA)来增长体力和定力。

凡此种种皆说明禅定是一种不寻常的‘反现状’之努力。

就字面看,这些所谓‘反社会’、‘反自然’、‘反人性’都是极壤的字眼,是大家所唾弃的。

但仔细一想、三者皆与通常之习用意义不相同。

广义的说,许多高度之道德和宗教境界都是反社会的。

耶稣和释迦皆对其当时之社会和传统发出抗议而创立新教[注5]。

最有勇气和明识的道德主张多为落后之社会及愚昧之大众所不容。

社会虽是必需的,但亦是盲目的和愚蠢的;追求高度之宗教境界,自必须超越社会之限界才行。

人性和自然亦有好坏两方面,人性之好的一面不应违反,壤的一面则应该克制或净除,完全随顺人性或自然则贪爱嗔妒将泛滥得不可收拾。

所以随顺自然亦必须有一限度或规范才行。

其实宗教之最后目标都是超社会、超自然和超现世的,否则就不成其为宗教了。

人性爱享受,喜声色犬马之乐,但宗教和道德却时时警惕和劝告我们不可这样做。

人性喜自利,一切以自己的利益和快乐为前提,但宗教和道德却叫我们牺牲自利以完成更高之理想及目标。

这种为了达成高度之理想而牺牲一时之自利不应说是‘反人性的’,而应说是‘反堕性的’,是勇敢的向上行为。

为了学会较高的智识或技术必须经过一番牺牲和苦练,禅定之着眼亦复如是。

即以科学来说,就某种意味而言,科学亦有反社会、反自然和反人性之事实。

就反社会来说,巴士德(LOUISPASTEUR)的细菌学说和伽利略(GALILEO)的地球绕日说,皆为当时之社会及习说所不容。

就反自然而言,自然令人衰老死亡,科学却想尽方法使人延长寿命,不老或掩饰老态。

就反人性而言,食色性也,医学却劝告人不可过份的贪食或纵欲。

所以说‘反社会’、‘反自然’、和‘反人性’之行为并不一定都是坏的,为了达成较高之理想和目标,在某一段时间之内,这些都是必要的事。

  人与动物之最大不同点,在其具有明显的道德意识和宗教意识。

动物可能有某种模糊之道德意识,但恐非明显的和完整的。

动物之宗教意识,则在吾人所见之现象界中尚未能得见[注6]。

人类与一切其他生物相较,的确是一种‘怪物’。

生物皆自然的受其欲望和本能之驱使,其生命除了满足食欲、性欲和玩耍欲之外,别无其他。

其心境亦全部宥限于当前之一切。

人类不但能思惟和幻想那超越当前之有限环境以外的事,还具备意愿及勇气来追求比超越之达成。

此即道德意识和宗教意识叫人做极更重大的牺牲和努力,人亦甘心情愿之故,此即所谓遵从人性之向上面,而放弃人性之向下面也。

从瑜伽谈到宗教意识和价值问题,现在回头来从禅定本题把上面所述作一归纳之简说:

  

(一)禅定之第一目标是要达成心意之自主和自由(AUTONOMY)。

  

(二)达成此自主之办法是使心意专注一境(EKAAGRATAA)。

  (三)专注一境则能解脱感官觉受之系缚于外,及降伏潜意识之种子势能之涌起于内,因而达成真正之自主的想愿。

  (四)专注一境不但使心理发生变化,生理亦发生重要之变化。

(五)禅定是对束缚人类身心之内外一切桎梏的一种挑战和反抗,是一种沉默的革命。

第二节 胜王瑜伽略说

  

以上略释禅定(DHYAANA)和瑜伽(YOGA)之字义及某些基本要点。

下面当介绍印度教瑜伽(RAAJAYOGA)之基本修法及次第。

此RAAJAYOGA(胜王瑜伽)之组织次第颇为精密周到,为印度教各派所共遵者;此与佛教之禅定修法大体上亦极相同,与天台止观之次第尤其相似。

佛教与印度教之主要不同处在‘见地’(DARSAANA);禅定则二者极多相似和相通处,对印度之瑜伽有一概念后,可能对佛教之禅定会有更清晰之认识。

  胜王瑜伽(RAAJAYOGA)之修持分八个步骤:

  

(一)净戒制恶(YAMA,ABSTENTION)

  

(二)预备加行(NIYAMA,OBSERVANCE)

  (三)体姿练习(AASANA,POSTURES)

  (四)呼吸锻炼(PRAANAAYAAMA,BREATH-CONTROL)

  (五)根识止息(PRAATYAAHAARAA,SENSE-WITHDR-AWL)

  (六)专注一境(DHAARANAA,CONCENTRATION)

  (七)禅定默观(DHYAANA,MEDITATION)

  (八)殊胜三昧(SAMAADHI,CONTEMPLATION)

  第一,净戒制恶(YAMA)据帕天加利氏(PATA~NJALI)所著之权威圣典‘瑜伽经’(YOGASUUTRA)所言,瑜伽之第一步,必须要持守基本之戒律,使身心清净,而得免除各种违缘之侵害。

此基本之戒律为:

(1)不伤害(AHIMSAA)

(2)不妄(STAYA)(3)不盗(ASTEYA)(4)不淫(BRAHMACARYA,梵行)(5)不贪(APARIGRAHAA)。

  世界上所有之宗教皆认为此等基本戒律(除第四点外)为一切宗教行持之基础,其中害、妄、盗皆为损害他人之事,与人天同体。

自他一昧之基本宗教原理相违。

害、妄、盗既然违反宗教之根本精神,其行也自不能结宗教之果实,此理至明。

关于贪之过患,则除增加欲望使自心永难平静外,必然直接间接的侵害他人,故必须克制。

不淫或梵行则是专为志求高度宗教经验之人而设,天主教之教士及修女,虽不似佛教或印度教之修禅定,但由极深之祈祷与默思(MEDITATION),亦能有高度之宗教经验及境界;这些献身于宗教之人皆断淫行,自认与教会结了婚(MARRYTHECHURCH)。

其实宗教志欲和宗教成就皆为性力(SEX-ENERGY)之升华,将生死根本的原动力——性欲,导向于宗教才能有卓绝超世之宗教成就及事业。

此点在基督教之圣典中未予明言耳。

佛教中大小乘之经典中亦只说淫行,或漏失精液会妨碍禅定,但未深言其故;密宗则详论此事;道教和印度教亦十分注意这一点,并有广大详尽的理论和实修办法。

保持精液使之不漏似乎为修禅定之基本要求,否则就不必浪费时间去修禅定,因为那是根本没有希望的事。

BRAHMACARYA梵行或净行极为印度教所重视,其原故亦在此。

以上五种戒律虽不能直接使行者得到禅定,但为修禅定之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第二,预备加行(NIYAMA)或禅定之前行准备工作,此包括四点:

  

(1)净身(S'AUCA)

  

(2)清心(SAMTO.SA)

  (3)苦行(TAPA)

  (4)自修(SVAADHYAAYA)

  净身(S'AUCA)的目的,是要把身体内脏中之不净成份予以清除,此在HATGAYOGA中有净寂、洗胃,以运动、药物或清水来净除五脏等许多奇怪的方法。

但比较有效而不会发生副作用的,则是适宜之运动,少量但营养之食物,和时常行之的禁食(FAST)。

后者实为最有效最要紧之净除五脏之方法;百病皆由多食而起,定期和有规律的禁食则能自然的净除五脏。

禁食或斋戒除了对健康有益之外,尚且有宗教意义。

犹太教和回教徒每年都有定期的斋戒,在此时间中不吃食物或只吃极少的食物。

基督教中之某些派别亦有短期禁食、祈祷、默思之修持办法。

据许多有斋戒经验的人说,在禁食的时候宗教情绪特别高涨,同时自觉身心清净与神非常接近云云。

佛教藏密中有观音斋戒法(BSNYUN,GNAS.或MYUN,GNAS),亦为一种短期之禁食法,对净除身心,增长慈悲有极大之作用。

  清心(SA.MTO.SA),SA.MTO.SA亦可译作知足、淡泊、无欲等,是一种恬然知足,不多贪求的宁静和平之心理状态,所以此处译作‘清心’,此与四无量心中之第四‘舍心’颇为相似,下面讲四无量心时当再谈。

  苦行(TAPA),TAPA原义为火灼,或灼热的刺痛,译为‘苦行’也许略有不当。

其目的是用种种方法来锻炼身心,使能忍受各种二极端之感受,如堪忍极冷极热之环境,堪忍极度之饥与渴,堪忍内心欲坐、欲行、欲卧之种种欲望,使其降伏不起现行。

TAPA之主要目标即是故意把自己暴露在极冷、极热、极饥、极渴、极困、极乏之情况下,苦挣坚忍以锻炼自己的毅力和坚忍力。

想行之时偏不行,想坐之时偏不坐,想说话之时偏不说话,甚至在心中有任何喜怒哀乐之情绪时,面部的肌肉一丝亦不颤动,像木头人一样的毫无表情。

克服一分欲求即能增长一分毅力和一份自主(AUTONOMY);用这种坚忍的办法来锻炼意志和身体,以增益己所不能,所以叫做TAPA——那灼热的苦痛。

  自修(SVAADHYAAYA)即是自己努力勤学有关禅定和宗教行持之种种智识,自修中亦包括对神之祈祷,及诵念一字言‘唵’OM等行持。

第三,体姿练习(AASANA)此即全世界各地所流行之瑜伽健身法,用各种不同之姿势,尤其是不动(ISOMETRIC)的姿势来锻炼身体。

其各种姿势(POSTURES)之练习方法原出自HATHAYOGA(猛力瑜伽),如倒立、弯腰、踡身、趺坐等,其作用是以各种不动之姿势来强力纠正或刺激某一部位或神经系统以除身中各病,同时增进耐力和健康。

AASANA之原意为坚定持久的安乐状况(STHIRA-SUKHAM,ASTABLEJOY),意谓此各种姿势能作到持久而不以为苦,反而有舒适快乐之感,才能算是成功的AASANA。

伊利亚教授(MIRCEAELIADE)在其‘瑜伽学’[注8]一书中评论AASANA之意义说:

  瑜伽之各种体姿练习,如双盘趺坐,全身倒立,踡身曲腿等,皆是一种自愿去施行的反常态之各种姿态及动作,这种练习起初皆是极不适意的,但为了达成禅定却必须去做。

AASANA还有另一层之宗教意义,例如珈趺座,或以某种特殊之姿势站立等,皆与神像或佛像之姿势相仿[注9],所以说AASANA是一种模仿神像姿态之练习(AASANAISTHEIMITATION0FDIVINEPOSTURES)。

此处吾人可以对瑜伽为‘相应’之意义作进一步之了解。

瑜伽者,人尝试着去与神作各种不同之相应也,如:

姿态相应(趺坐或站立),呼吸相应(平缓,细长),脉络相应(全身脉结开畅),心境相应(广大无碍),慈悲相应,光明相应……等等皆是。

  第四,呼吸锻炼(PRAANAYAAMA)梵文PRAANA,中文译作‘气’;YAAMA是训练及控制的意思,PRAANAYAAMA因此可以简译为‘练气’。

佛教之各种数息观和止息观亦是各种练气的方便。

瑜伽师帕天加利予PRAANAYAAMA的定义是:

‘呼吸动作之抑止及停灭’。

练气练到呼吸自然停止才算是入了门。

练气的次第是先使呼吸规律化;常人之呼吸因动作及心理之各种转变,时快时慢,时短时长,无一定之规律(睡眠时除外)。

瑜伽之练气则首先要使呼吸快、慢、长、短变成规律化、一致化。

此点达成后,则进一步使呼吸缓慢细长,渐渐达成绵绵若存之地步,最后则趋于停灭。

所谓练气其实是以心御气,使心息由相依相随,进而至心息结合成一体。

心与气之关系极为密切,禅定之基本原理亦建筑在‘心气无二’之原则上。

习定及入定之方法有多种,如念诵、观想、专注、数息、祈祷等皆是,而胜王瑜伽却专门挑选了练气的法门,此与佛陀着重由数息观而入定之看法相同。

印度教之PRAANAYAAMA之实际修法,亦必须依上师之传授才能尽其幽微,其法先由左右鼻孔之相迭吸呼而清净左右二脉;然后数息,或与气相合而默诵真言,或屏息于脐等,用各种不同之方法来调气,以求缓长细绵,终至停息。

  第五,根识止息(PRATYAAHARA)行者在练气(PRAANAYAAMA)有相当之进境后,其根识——即眼、耳、鼻、舌、身等识,就能自然恬适的安止休息,无必需活动之冲动。

同时意识(CITTA)能够不依外境而能生起色、声、香、味、触之感受。

比如,行者如果要见某种色境,即能直接见之,不必依根境相合才能生起感识之境象[注10]。

到此境界,则心识不复受眼、耳、鼻、舌、身识活动之困扰。

记忆、联想亦停止活动,心意已获得若干程度之自主矣。

据印度教瑜伽派之说法,此时行者之意识已能于外不依色境,于内不依投射而得直接审观一切法之本体(TATTVA)矣。

  第六,专注一境(DHAARANA)胜王瑜伽之第六段DHAARANA,第七段DHYAANA,第八段SAMAADHI,三个境界非常相近。

行者至此最后三境界时,每每不自觉地从一境界滑入另一境界,往返无碍。

所以这三个境界又名为‘俱行’瑜伽(SAMYAMA)。

三者其实没有什么重大之分别,为说明定境之微细功用差别,特立三门而释之耳。

  DHAARANA之字根为√DHR,为执持的意思,此处译为‘专注’取其专持所缘,心无散乱之意。

识比丘(VIJNAANABHIK.SU)引自在天神歌(IS'VARAGITAA)对DHAARANA作了一个精确之定义:

‘若能心注一境[不起杂念]经过十二次长呼吸之时间(约五六分钟),即可认为是达成DHAARANA。

’专注一境的意思即是能缘之心,专注所缘,不起一丝杂念。

此所缘或为脐轮或为心莲,或为头光,或为鼻端,或为舌尖,或为任何外境之对象绝无不可。

凡亚赛(VYASA)举观缘心中莲花为例说,观心中莲花则能生清净之内光,由此内光即能见到自我(AATMAN),如奥义书中所言者,印度教之各派瑜伽行者皆时常提到此‘心光’之经验。

VAACASPATIMIS'RA对观缘心中莲花之方法曾作如下之叙述:

[注11]

  [此心中莲花]具足八瓣,其头向下,位置于肚腹与胸腔之中间,行者必须观想莲花反转其瓣成为向上伸长,同时持息,思惟自心即住于此莲花中。

在莲花之中心有一日轮,上有一阿(A)字——此即象征醒时之心识;其上有月轮,上有乌(U)字,象征梦中意识;再上有火轮,上有姆(M)字,象征沉睡时之意识;再上有最胜轮,为气之精华,此即第四境(TURIYA)之超意识[或宇宙心];在此最后之莲花或莲苞之中有一梵脉,向上延伸,直至日轮及其他各轮[?

],即于此点[?

]为中脉(SU.SU.MNAA)之起点,穿过其外轮[?

],[此中脉心间之起点]即是吾人心识(CITTA)之住处,专注缘观此点,行者即能识取其自心(HEISCONSCIOUSOFHISCONSCIOUSNESS)。

  以上只说DHAARANAA之一个例子,其他之修观所得之境界亦各不相同,例如修佛教数息观或白骨观之境界则与此大不相同。

但其皆为专注一境,能于五六分钟内不起一念之境界,则不应有差别也。

  第七,禅定默观(DHYAANA)识比丘解释说:

‘在行者获得DHAARA.NAA专注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