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7028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docx

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

1

2012安徽省公务员计算机专业考试重点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发展:

第一代:

电子管,主要用于科学计算,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

第二代:

晶体管,采用磁芯为主存储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第三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采用半导体主存,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

第四代:

大规模超大规模

1.计算机的特点:

快速的运算能力;足够高的计算精度;超强的记忆能力;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按程序自动工作的能力(程序控制方式)

2.计算机的分类:

①规模: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②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信息:

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

③用途:

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④操作系统:

单用户计算机、多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⑤字长:

4,8,16,32,64位计算机

⑥厂家:

原装机、兼容机

⑦CPU:

386、486、586、PⅡ、PⅢ、PⅣ计算机

⑧主机:

台式机、便携机、笔记本式机、手掌式机

3.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数值计算)、数据处理(信息处理)、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

与制造,包括CAD、CAM、CAI)、过程控制(实时控制)、人工智能(智能模

拟)、计算机网络应用。

二、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数制及其转换;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组成: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中央处理器CPU(包括:

运算器和

控制器)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组成:

根据软件用途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指控制计算机运行、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

和服务的一类软件,是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必须配备的基本软件。

分类:

操作系统(按功能分为:

实时操作系统、作业处理系统)、语言处理程

序、各种服务性程序。

应用软件:

是在系统软件基础上为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面向某个领域而设计

的软件,因此,又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

2

常见的应用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工程绘图软件、办公事务处理软件、图书情

报检索软件、医用诊断软件、辅助教学软件、辅助设计软件。

五、软件基础知识;程度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一„__Ü„__=___~_、信息安全的相关概念与技术

1、信息安全概念:

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以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会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运

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从广义来说,涉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

2、信息安全策略:

①信息安全的实现要靠:

先进的技术、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的约束、安全教

育。

②从技术角度来说,确定具体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主要有:

木桶原则、整体原则、有效性和实用性原则、安全性平评价原则、等级性原则、

动态化原则。

3、网络安全性标准:

由低到高,D1,C1,C2,B1,B2,B3,A1

4、计算机安全保护5个等级:

自主保护等级、指导保护等级、监督保护等级、强制保护等级、专控保护等级。

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结构及分类

1、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或者破坏数

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特性:

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攻击主动性、病毒的不可预见性

3、计算机病毒结构:

病毒可以附加在程序的头部或者尾部,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嵌入。

它运行的关键

在于当被感染的程序被调用时,将首先执行病毒代码,然后在执行程序代码。

4、分类:

①按寄生方式:

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

②按破坏的结果:

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③按入侵的方式:

操作系统型病毒、源码型病毒、外壳型病毒、入侵型病毒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四、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安全核心)、网络通信安全

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关键是做好预防工作。

即防患于未然。

包括思想认识、管理

措施、技术手段3方面内容。

1、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3

2、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管理措施

3、采用技术手段预防病毒

第三章Internet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结构、分类和使用方式

二、Internet的基础知识、网址与域名系统、TCP/IP协议

三、Internet的连接与服务功能

1、Internet基本服务:

FTP服务、电子邮件系统、远程登录服务、WWW服务

⑴FTP服务

①FTP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FTP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利用TCP建立双重连接:

一个控

制连接一个数据连接。

控制连接负责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传送FTP命令和响应时

间。

数据连接用于数据传输,当客户机通过控制连接向服务器发出数据传输命令时,

便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建立一条数据连接。

②FTP命令和响应

FTP命令和响应采用7位ASCII码,用一个回车符(CR)和一个换行符(LF)来

分割相继的命令或应答。

FTP命令有30多种,每个命令由4个大写字母构成。

③FTP访问控制

FTP服务是一种实时的联机服务,利用账号来控制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

用户在

访问服务器之前必须进行登录,登录时要求用户在FTP服务器上输入合法的账号和

口令。

成功登录后才能访问FTP服务器,并对授权的文件进行查阅和传输。

⑵电子邮件系统

①电子邮件传输过程:

邮件服务器之间使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相互传递邮件;电子邮件应用

程序使用SMTP协议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使用邮局协议(POP3)或IMAP协

议从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

用户检索POP3邮件服务器的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

认证阶段、事务处理阶段、

连接关闭阶段。

②电子邮件的传输协议:

㈠SMTP协议:

SMTP协议负责将邮件从一个邮件服务器传送到另一个邮件服务

器。

该协议简单,只规定发送程序和接受程序之间的命令和应答。

SMTP邮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邮件传输大致分3个阶段:

连接建立阶段、邮件传递阶段、连接关闭阶段

㈡POP3协议:

POP3协议是邮局协议的第三个主要版本,它允许用户通过计算

机动态监测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提供邮件的下载和删除功能。

POP3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4

用户检索POP3邮件服务器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

认证阶段、事务处理阶段、连

接关闭阶段。

⑶远程登录服务

工作原理:

Telnet协议时TCP/IP协议簇中的一员,通过该协议用户可以登录到远程计算机

上,使用基于文件界面的命令连接并控制远程计算机。

Telnet协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远程登录过程为:

①用户终端采用其本地格式与本地Telnet客户机进行通信

②通过TCP连接,本地Telnet客户机进程与远程Telnet服务器进程之间采用

网络虚拟终端进行通信。

③远程Telnet服务器进程与远程主机之间采用远程系统的本地格式进行通信。

四、WWW概念与浏览器的使用

五、电子邮件的使用和协议

计算机软件及使用

第一章WindowsXP操作系统

一、WindowsXP的特点,WindowsXP的运行环境及安装方法

二、Windows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

四、控制面板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方法

五、WindowsXP多媒体的管理及使用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

一、Word2003的功能;Word2003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Word2003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文档排版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表格的基本操作;图形及图文混排的基本知

识与操作

四、页面设置与文档打印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3

一、Excel2003的基本功能;Excel2003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Excel2003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工作表、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管理及格式化操作

四、单元格的计算以及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五、数据管理与分析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页面设置与报表打印

第四章C语言程序设计

一、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5

二、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常见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

三、C语言的基本语法与简单程序设计,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程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编译预处理与存储属性

四、指针及其应用

五、高级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包括数组、字符串、结构、联合、位域、枚举和文

件,位运算,链表

计算机理论

第一章关系数据库理论(5)

一、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

的体系结构

1、数据库(DB):

⑴概念:

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⑵基本特点:

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⑴概念: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⑵主要功能:

①数据定义功能;②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③数据操纵功能;④数据库的事

务运行和运行管理;⑤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⑥其他功能

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datamanipulationlanguage)可以实现对数

据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3、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system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

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DBS>DBMS>DB

4、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①外模式也称子模式和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

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模式:

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

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几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也与具体的应用程序以及所使用的

应用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无关。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③内模式:

也称存储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

据库内部的表达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6

5、数据库系统组成: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

二、数据模型与数据视图

1、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⑴数据模型满足三方面要求:

①能比较真实模拟世界;②容易为人所理解;③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⑵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分类:

①概念模型、②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⑶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是所描述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时动态特性的描述。

⑷常见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其中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统

称非关系模型

三、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及关系模型

元组---行;属性---列

1、关系代数:

①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是关系,运算结构也是关系。

关系代数用到的运算符:

集合运算符、专门的关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②传统集合运算符:

并、差、交、广义笛卡尔积

③专门的关系运算:

选择(行)、投影(列)、连接、除等。

2、关系演算:

分类:

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3、关系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是以关系数学理论为基础,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

间联系的模型。

在关系模型中,可以把数据看成是二维表中的元素,操作的对象和结构都是二

维表,一张二维表就表示一个关系。

组成:

表名、行、列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五、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数据库的备

份与恢复

六、数据库的设计,数据依赖的概念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七、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常见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名称、特点,MicrosoftSQL

Server数据库的使用

7

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15—20)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拓扑结构及分类;网

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化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是将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联起

来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和共享资源为目的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通信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①按照覆盖范围:

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work)、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

②按网络操作类别分类:

对等网络、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③按网络传输方式分类:

点对点传输网络、广播式传输网络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①资源和数据共享;②信息交换(电子邮件、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网络电话);

③娱乐(视频点播、网络游戏);④分布式计算(密码破解、药物研究、寻找外星

文明)。

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5、网络标准化

ITU(国际电信联盟)、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802----局域网标准

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主要有:

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混合型拓扑、蜂窝拓

扑。

局域网中常见的结构是总线型和星型。

①总线型拓扑:

由一条高速公用主干电缆即总线连接若干个节点构成网络。

特点:

结构简单灵活、建网容易、使用方便,性能好。

缺点:

主干总线对网络起决定性作用,总线故障将影响整个网络。

总线型拓扑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网络结构。

②星型拓扑:

由中央结点集线器与各个结点连接组成,各结点必须经过中央结

点才能实现通信。

特点:

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便于控制和管理。

缺点:

中央结点负担较重,容易形成系统的瓶颈,线路利用率不高。

③环型拓扑(信息传递单向):

由各结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环型线路。

每个结点需安装中继器,以接受、放大、发送信号。

特点:

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便于管理

缺点:

当结点过多时,将影响传输效率,不利于扩充。

8

④树型拓扑:

是一种分级结构。

在树型结构网络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不产生

回路,每条通路都支持双向传输。

特点:

扩充方便、灵活,成本低,易推广,适用于分主次或分等级的层次型管

理。

⑤网型拓扑:

主要用于广域网。

由于结点之前有多条线路相连,所以网路可靠

性高。

由于结构比较复杂,建设成本较高。

⑥混合型拓扑:

可以是不规则型的网路,也可以是点到点相连的网路。

⑦蜂窝拓扑结构:

无线局域网常用。

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

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

6、网路层次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每个层次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各个

层次的所以协议也称为协议栈。

两个重要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TCP/IP协议模型

⑴优点:

①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不需知道各层结构,只要知道通过相关层接口所提供的

服务即可。

②灵活性好,只有接口不变,就不会因为该层的变化而变化。

③结构上

可以分割开,各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实现而不影响其他层。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有利于促进标准化。

⑵层次结构划分原则:

①每层的功能应该是明确的,并且相互独立;

②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可能少;③层数适中。

⑶网络层次体系结构特点:

①以功能作为划分层次的基础。

②第n层的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

能使用低n-1层提供的服务;③第n层在向第n+1层提供的服务时,此服务不仅包

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含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④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

提供服务的具体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7、网络协议:

⑴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为了实现通信而商定的一些规则。

⑵网络协议三要素:

语法、语义、时序

⑶ISO/OSI参考模型划分原则:

①网络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②不同结点在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③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④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9

⑤不同结点在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⑷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应用层

表示层表示层

会话层会话层

传输层传输层

网络层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协议→

物理层

传输介质

二、物理层,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物理传输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及传输系统

1、物理层:

主要解决点到点通信问题,其基本功能是在通信介质上实现0,1比

特流的传输,是OSI第一层,物理层数据单位:

比特。

⑴物理层的功能:

①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即物理连接的建立和拆除。

②数据传输,即通过集线器(Hub)传送比特流,这个传送过程对用户透明。

③物理层的管理。

⑵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

EIA/TIARS-232、EIA/TIARS-449、V.35、

RJ-45

⑶传输媒体分为两类:

导向传输媒体、非导向传输媒体

⑷传输介质:

①双绞线:

绞合可减少对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

使用双绞线较多的地方是电话

系统。

为了提高双绞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可以在双绞线外面用金属丝编织成的屏蔽

层,这就是屏蔽双绞线(STP)。

价格比非屏蔽双绞线(UTP)贵。

②同轴电缆:

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现

被广泛用于较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50欧姆/75欧姆同轴电缆)

③光纤:

光纤有三层构成:

最里层是光纤层,中间层是包层,最外层是保护层。

光纤信道有多模传输和单模传输两种传播光信号形式。

使用的芯材分别是多模

光纤和单模光纤。

多模传播是指光信号与光纤轴成多个可分辨的角度的多光线传播;

单模传播是指光信号仅与光纤轴成单个可分辨角度的单光线传播。

光纤传输不仅具有通信容量非常大的优点,还具有以下特点:

㈠传输损耗小,中继站距离长,对远距离传播特别经济;

㈡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

㈢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也不容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

10

㈣体积小,重量轻。

④无线传输:

是指采用无线频率、红外线、激光等进行传播。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无线传输主要指:

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的成本要比光缆低,但同时微波的误码率也要比光缆高,安全性也较

低。

三、数据链路层,差错检测与校正,数据链路层协议

1、数据链路层在概念上常被划分的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iallink

control)和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accesscontrol)

2、数据链路层主要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实现两个相邻结点链路

上无差错的协议数据单元传输。

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帧。

数据帧通

常由网卡(NIC)产生

3、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①数据链路管理;②成帧(4种实现方法:

字节计数法、字符填充法、比特填充

法、违法编码法);③差错控制;④流量控制。

4、差错控制:

(差错检验与校正)

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检测差错和纠正差错,并将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

内。

差错检测可通过差错控制编码来实现,而差错纠正通过差错控制方法来实现。

⑴在数据帧的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类错误:

帧损坏和帧丢失

①帧损坏:

数据链路层采用CRC冗余检验技术,当CRC检测出错时,就认为帧

已损坏。

CRC检测通常是硬件实现的。

②帧丢失:

在传输中一个帧被噪声破坏,造成接收方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帧,就

认为帧丢失了。

丢失的可能是数据帧,也可能是确认帧。

检测方法:

首先发送方要对帧进行编号,在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帧,就向发送方

发送一个确认帧。

但确认帧也有可能丢失,所以发送方每发送一个帧,就为该帧启

动一个定时器,如果定时器时间到了,确认帧还未收到,就认为该帧丢失了。

⑵对差错的处理:

当检测到错误,不论帧损坏还是丢失,数据链路层通常不去修正错误,而是简

单的重新传输对应的帧,这个过程称为自动重复请求。

①当CRC检验出错时,接收方可以发送一个否认帧NAK(NegativeAcknowledge)

告诉接收方重传出错的帧;也可以简单的将错误帧丢弃,不发送任何信息,这样发

送方的定时器超时,自然会重传对应的帧。

②当数据帧丢失后,定时器会超时,发送方就会重传丢失的帧。

5、数据链路层协议:

P169

⑴数据链路层协议分类:

异步协议和同步协议。

11

异步协议中以一个字符(8bit)为一个传输单位,每个字符开始和结尾都有特

殊标记。

字符和字符间的间隔是不确定的,所以字符之间是异步的。

所以,在异步

协议中,字符之间是异步的,但在字符内部的比特之间是同步的。

同步协议以一个数据块为一个传输单位,在整个数据块内部都是同步的。

同步

协议分两类:

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

①面向字符的协议中,每个数据帧都是由若干字符组成的,每个字符通常用一

个字节(8比特)标识。

最著名的是IBM的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BSC)

②面向比特的协议是以比特位单位的,目前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是面向比特的

协议。

代表性的有: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protocol)

⑵数据链路层协议代表包括:

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四、局域网,多路访问协议及IEEE802局域网标准族

1、局域网(只涉及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以太网P192是其典型

代表)的特点:

①较小的地域范围;②高传输功率和低误码率,一般1Mb/s—100Mb/s;③局域

网一般为一个单位所建;④局域网与广域网侧重点不一样。

局域网侧重共享信息的

处理,而广域网一般侧重共享位置准确无误及传输的安全性。

2、决定局域网特征的主要技术:

①接连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②数据传输形式;③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局域网典型的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结构、树型结构(可以没有)

星型拓扑结构中较少采用集中控制方式。

环型拓扑结构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形式,也是一种分布式控制

总线型拓扑结构可以实行集中控制,但较多是采用分布控制。

总线拓扑的重要

特征是可采用广播式多路访问方法,它的典型代表:

以太网(广播性质的网络)。

4、数据传输形式:

基带传输、宽带传输

5、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信道访问控制方法)主要有5类:

固定分配、需要分配、适应分配、探寻访问、随机访问

6、设计一个好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3个目标:

协议简单、获得有效的通道利用率、对网上各站点的用户公平合理。

7、IEEE802标准系列:

IEEE802解决最低两层: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以及与网络层的接口服务、

国际互连有关的高层功能。

12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IEEE802.7宽带技术;IEEE802.8光纤技术

8、多路访问协议:

多路访问协议大致分为3种:

信道划分协议、随机接入协议和轮流协议。

五、网络层,数据交换方式,路由选择与拥塞控制算法,常见高速网络技术网

络层协议

1、网络层(通信子网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