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982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docx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打造现代企业

企业信用活动

第三章信用风险及其管理

内容摘要:

本章重点介绍了市场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给其它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及其管理方法和措施。

包括信用风险的内涵、分类,以及产生风险的原因和影响;企业信用风险及其管理;金融机构的风险及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信用风险的涵义及分类

一、信用风险的涵义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而给交易另一方带来损失的风险。

也即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探讨信用风险的内涵:

(一)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它是所有因客户违约所引起的风险。

广义上包括:

资产业务中的借款人不按时还本付息;负债业务存款人大量提前取款;表外业务中的交易对手违约引致由负债转化为表内负债。

狭义是专指信贷风险。

(二)信用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表现在风险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发生原因、发生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等不确定性。

(三)信用风险还表现为由于债务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

二、信用风险的分类

(一)按受险主体分

按照受险主体来分,可以分为企业信用风险、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和个人信用风险等类别:

1、企业作为受险主体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其他企业和金融机构。

当一家企业的客户要求对商品或服务延期付款时,该企业就会面临来自该客户的信用风险。

一旦客户到期拒付,潜在的信用风险就会变为实际损失;如果客户要求推迟偿付,信用风险程度就会加深。

企业也可能面临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如果一家企业的资金充裕并将其全部存入一家银行,当该银行破产清算时,企业存款就会损失。

另外,将过多的现金全部存入一家银行也会产生利率风险。

该银行知道这家企业是常存客户,可能就不会对其新开的存款账户提供与其他银行一样高的利息。

2、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企业、个人与国家。

来自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以贷款形式出现,其他形式还有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

来自个人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消费者贷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

所谓来自国家的信用风险,主要是因贷款企业所在国政局不稳或经济波动,导致银行无法收回本息。

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指道德风险,包括投保人在投保时隐瞒保险标的和主要事实的风险状况;合同签订后,标的风险增加不告知保险公司;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

证券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来自信用交易,其主要形式是保证金买空和保证金卖空以及内幕交易等。

3、个人作为受险主体,其信用风险主要来自民间借贷,金融投资。

来自民间借贷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还本付息。

来自金融投资的信用风险包括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风险和购买国债的风险。

前者指在持有期间信用素质变化所产生的价值的潜在下降,它来自金融工具发行人违约行为的发生。

后者是指个人在购买国债时,由于政府信用等级较低,到期不偿还债券本金和支付利息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

(二)按风险成因分类

按照引起信用风险的原因来划分,信用风险可分为道德性信用风险和非道德性两种风险。

1、道德性信用风险是指经济活动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或者一方刚开始与另一方接触就打算违约的风险。

它产生于经济活动的最初期,往往没有任何可识别的迹象。

信用提供者往往难以防范此类风险,通常只能依靠经验做出最粗略的判断。

2、非道德性信用风险是指信用接受者不是由于主观恶意而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到期履行合约而给信用提供者造成损失的风险。

究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行业风险、政治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经济周期风险等。

(1)行业风险与该行业的平均资信水平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违约概率。

如果一家企业处于行业衰退期,其违约概率就大,向该企业提供信用的风险也大;如果一家企业属于高风险的新兴产业,违约概率也很大。

(2)政治风险与国家局势、外汇管理制度、税收制度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有较大变化,都有可能使受信人陷入困境,从而给授信人带来损失。

(3)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风险的水平直接影响授信一方的风险大小。

由于企业经营者经营不善,导致企业运转不利,或者企业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应收账款过多,都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无力偿债。

(4)经济周期的变化对信用风险影响很大。

当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授信人有内在偿付的能力,信用风险就小;当经济陷入衰退,行业普遍不景气,大量破产行为发生,信用风险就会大增。

(三)按风险暴露情况分

我们可以按风险暴露情况把信用风险分为三种风险:

违约风险、暴露风险和补偿风险。

1、违约风险

违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不履行支付义务;违反保护条款;经济性违约。

(1)支付违约是指在约定支付日到期后,超过一段时间仍未进行支付的行为。

(2)违反保护条款,又称技术性违约,是指违反债权人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各财务比率限额及其它规定事项的行为。

(3)经济性违约。

违约也可能是纯经济性的,不与任何特定事件相关。

当总资产的价值低于负债的总价值时,就发生了经济性违约。

经济性违约实际上就是资不抵债。

2、暴露风险

当发生违约时,违约方根据事先的约定或违约的实际后果应当对另一方做出补偿。

但问题是即使原来的合同已经做出了违约发生情况下的补偿规定,违约一方在履行补偿合同时,却仍然会因为种种原因使被补偿方面临风险,因为违约时的补偿状况常常不确定,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违约类型、信用保障类型及违约时的市场状况等。

(1)抵押品补偿下的抵押风险

如果很容易就能将抵押品转让出手,那么抵押品的存在就能减轻信用风险,包括相应的补偿风险。

利用抵押来减轻信用风险实际上是将信用风险转化为补偿风险及资产价值风险这两类风险。

(2)第三方保证风险

保证是由第三方向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

当第三方保证容易实施时,来源于债务人的风险就转化为来源于保证人的风险。

然而,这往往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风险转移,因为,此时若发生信用风险的是债务人与保证人同时违约,相应的违约概率也就成了综合违约概率;第三方保证使来源于债务人的违约风险转化为来源于债务人及保证人的综合违约风险;更复杂的是此时还面临着法律风险,即保证人能否执行保证的风险。

3、补偿风险

补偿风险取决于违约类型。

虽然支付违约并不意味着债务人永远不会支付,但结果往往是事情的走向会引起不同的行为,比如负债重组或要求债务人偿还所有负债等。

如不能采用合适措施,往往就会启动法律程序。

一旦启动法律程序,债务人的所有负债都将暂停支付直到做出某种法律裁决。

所以最好的结果是所有负债都得以完全偿付。

糟的情况是债权人得不到任何补偿,此时债务人破产或其有限的有价资产被变卖,甚至没有剩余资产来偿还不同负债。

第二节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影响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

(一)信用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

1、债务人主观上没有偿还债务的意愿

这种原因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债务人有能力归还本息但故意逃避责任,不予归还;另一种是债务人暂时没有能力偿还,但是没有主动承担义务的责任感,一直拖着欠账,不努力改进。

2、债务人在客观上没有偿还本息的能力或由于客观条件而使债权人持有的信用工具价格下跌。

具体原因如下:

(1)未预期的利率和汇率变动:

未预期的利率变动会造成信用工具价格的下跌,这被称为资本风险或市场风险,它还可能增加债务人的负担,使其无法按时还本付息,造成所谓的违约风险。

当信用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的借贷时,未预期的汇率变动正如未预期的利率变动一样,会使债权人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

(2)未预期的通货膨胀:

在信用风险中,未预期的通货膨胀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常被成称为购买力风险。

由于通货膨胀率的水平高于人们预期的水平,无论是利息收入还是本金在最终得到支付时所具有的购买力会低于最初投资时所预期的购买力。

(3)资金使用不当:

债务人常常由于资金使用不当而无法偿还债务本息。

(二)信用风险产生的经济学原理

一般情况下,信用市场中授信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受信主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授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而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后,产生信息优势方(受信主体)可能会发生道德风险行为。

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只是产生信用市场中高违约风险的必要条件,其主要条件是不完全的信用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不完全契约。

信用制度作为约束信用行为主体的规范,标准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对信用秩序的稳定及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对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和金融结构的形成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不完全契约是相对于完全契约而言的。

所谓完全契约是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明确规定未来所有状态下所有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将来各方都不需要再对契约进行修正或重新协商。

而不完全契约是指契约中包含缺口和遗漏,可能不会涉及某些情况下各方的责任,而对另一些情况下的责任只做出粗略或模棱两可的规定。

产生不完全契约的根本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1、约双方的有限理性。

由于受信息传递、认知能力、计算能力和人的心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契约双方在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的环境中,其行为的理性是有限的,很难对长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都做出全面的计划安排,签订契约时条款的遗漏将不可避免。

2、三方无法验证。

契约规定的项目中,有一些内容是第三方无法验证的,即这些内容虽然对于契约双方都是清楚并明确规定的,但对于其他局外人则是无法体验和观察到的,所以在出现纠纷时,第三方很难确定哪一方违约并按规定执行处罚等,造成了契约的不完全。

3、信用制度的不完善。

由于制度缺陷导致契约双方的行为难以得到约束,在某一方违约时而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造成契约的不完全。

二、信用风险的经济后果分析

(一)信用风险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信用风险的直接后果是可能给经济主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例如,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储蓄和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占其GDP的3%,瑞典为6.4%,由此而来可见信用风险对经济主体所带来的损失之大。

2、用风险会给经济主体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

例如,一个企业可能会因为贸易对象不能及时支付债款而影响生产和资金周转,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发放的信用卡持卡人越多,那么持卡人违约,拖欠甚至破产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银行信用风险的增大会使存款人对银行的信任下降,从而导致银行的存款额减少,银行业务就会萎缩。

3、信用风险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因为信用风险越大,则风险溢价也就越大,于是折扣因子也越大。

如下所示:

Ct

NPV=∑--------------C0

(1+rt+Pt)t

在该式中,Ct、rt和Pt分别代表资产在期限t的收益、收益折扣率和风险溢价;C0为投资额。

显然,Pt越大,NPV就越小,表示投资者的收益越小。

4、风险增大了经营管理的成本。

信用活动不确定性的存在,既增添了经济主体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工作量,也增大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难度;既增大预测工作的成本,又增大了计划工作的难度,更增大了经济主体的决策风险。

同时,经济主体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由于信用风险的存在,必须根据情况即时调整决策,这就增大了管理成本,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5、信用风险降低了部门生产率。

在生产经营中,各种产品的边际生产率都是随着投入的增加而递减,只有当各个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相同时,资源配置才达到最优。

然而由于信用风险的存在,导致过多的资源流向风险较小的产品,极少有资源流向风险高的产品中,这使一些产品的边际生产率接近甚至低于要素价格,导致部门整体的生产率下降。

另外,由于长期的内部不确定性比短期的内部不确定性大,开发新产品的风险比较大等原因,使企业容易出现行为短期化,也使部门生产率受到影响。

6、信用风险降低了资金利用率。

由于信用风险的存在,一些单位和个人不得不持有一定的风险准备金来应付信用风险的严重后果。

7、信用风险增大了交易成本。

由于资金融通中的不确定性,使许多资产难以被正确估价,不利于交易的顺利进行,增大了交易成本,也会因此产生一些纠纷,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使市场缺乏效率。

而且信用风险的存在往往给企业筹资带来困难,给银行的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带来影响,阻碍市场扩展。

(二)信用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信用风险会引起实际收益率,产出率,消费和投资下降,风险越大,下降幅度越大。

2、其次,严重的信用风险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甚至使社会陷入恐慌,极大破坏生产力。

3、用风险还会造成产业结构畸形发展,整个社会生产力下降。

因为信用风险的存在,使大量资源流向安全性较高的部门,即导致边际生产力的下降,又导致资源配置不当,一些经济中的关键部门因此发展较慢,形成经济结构的瓶颈。

同样一些经济主体往往选择风险较低的传统技术方法,而一些进行技术革新的行业又难以筹集资金。

4、信用风险影响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旨在通过政府对经济的调节,控制总供给和总需求,以实现政府的目标。

从一定角度讲,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也就是对金融市场各种风险的调节。

信用风险反过来又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它即增加了宏观政策制定的难度,又削弱宏观政策的效果。

5、信用风险直接影响着一国的国际经贸活动和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一国的信用体系是否健全,人们是否具备良好的信用文化是构成一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

同时,企业的信用风险,国家信用风险也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借贷,短期资金的拆放,直接投资等经济行为和决策,从而直接影响一国的资本项目。

最后,由于信用基础遭到破坏,会引发金融危机,从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项——官方储备。

第三节企业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

一、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客户拖欠账款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

但总体上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客户足够的信用信息,不能准确判断客户的信用状况。

企业在接触新客户时,没有资料积累,所能获得的客户信息也很有限,导致判断上的失误。

有些企业在与老客户合作时,认为已经掌握了较多的信息,双方情况较为熟悉而粗心大意,对于那些老客户在某些方面的变化视而不见,丧失了应有的警惕而产生风险。

(二)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由于业务上的原因,有些客户的宝贵信息更多地集中在企业的某些部门:

如销售部门和具体业务人员手中,其他部门由于分工和职能的不同,仅掌握了与自己业务密切相关的某一方面的信息。

而各部门间又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往往割断了客户各类信息之间的有机联系,影响信息的完整性,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对客户状况作出整体的认识和判断。

(三)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信用管理制度,那么它将无法对客户的一系列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无法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也就无法采用相应的信用政策,这就大大地影响了企业营运资金的流动性,造成日后的货款拖欠。

同时,也给拖欠的应收账款的追讨造成一定的难度,更加大了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而不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会使各部门之间在信用管理职责上分工不清,以至各部门工作相互脱节,缺乏对客户信用的监控。

缺少规范、严格的信用政策,产生信用风险也在所难免。

(四)客户经营不善,无力偿还。

这是我国目前企业间相互拖欠贷款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企业内部经营不善,资金流转不畅,甚至亏损,致使信用降低,产生信用风险。

有的企业为了保证本企业资金周转,也采用同样的手段,拖欠对方或他人的货款,从而使债务关系复杂化,形成困扰我国企业经营发展的“三角债”。

二、企业信用风险的控制

(一)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

信用风险存在于企业交易过程的始终,所以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必须从事前控制开始。

事前控制主要是依据企业所搜集的客户信息选择客户,分析一定的信用条件和信用标准,确定客户享受信贷的额度、期限及应付款担保等等。

事前控制是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最为主要的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1.客户信息管理

客户信息管理是企业搜集、处理客户的有关信息,借以选择客户。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企业如与客户有往来交易,则客户过去对企业的信用完成情况;

●企业如与客户没有过交易,则客户对与同类企业间交易的信用完成资料;

●客户历年的财务报表,尤其是近期的,以了解客户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销售趋势、管理业绩和财务比例;

●信用机构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估;

●客户开户银行出具的有关其信用状况的证明材料等。

这些信息的来源渠道很多,而且搜集资料必定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所以企业在搜集、处理这些信息时必须考虑这些信息的成本和收益。

2.信用分析

企业选定客户之后,应根据与客户有关的各种信息,选择确定信用标准及信用条件。

(1)合理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指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如果客户达不到该项信用标准,就不能享受企业按商业信用赋予的各种优惠信贷标准,企业要把信用的边际成本同增加的销售额的边际利润联系起来。

确定最优的信用标准时所考虑的边际成本包括:

拖欠或坏账损失;较多的调查和收账成本;与应收账款相联系的较大数量的延迟支付,即因客户信用较差而导致的较高的资金成本。

信用成本与信用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制定信用标准时必须判断客户的信用质量。

一般说来,判断信用质量的较好方法是借助于“7C”系统评价信用等级。

即:

品质(character),指债务到期时,客户愿意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能力(capacity),指客户的短期偿债能力;资本(capital),指客户的净资产,即长期偿债能力,表明其财力是否雄厚;抵押品(collateral),指客户为获取信用可能提供担保的资产,是企业提供信用的安全保障;环境(condition),指外部理财环境对客户的影响,特别是了解客户以往在窘境时的付款表现。

(cashflow)现金流,指客户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支付货款,偿付债务,(control),指企业对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的控制能力。

信用的这“7C”表示判断信用风险的因素。

这几个项目的信息均可从客户的信息管理环节获得。

(2)确定恰当的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信用期限是企业给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客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鼓励客户在折扣期限内及早付款而给予的优惠。

一般情况下,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同时也会带来额外的负担,如增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现金折扣成本等。

因此企业必须权衡利弊。

(二)信用风险的事中控制——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企业和客户商定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及付款担保后发货,这是客户的应付货款已作为企业应收账款存在,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的过程控制,而不应只是进行静止的总量控制,使应收账款的周转处于正常状态。

企业在这一阶段应作好的工作主要有:

1.做好单个客户管理。

及时了解单个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是否履行信用条件,是否突破信用额度;掌握客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及成为坏账的可能性。

企业及时掌握单个客户的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及时采取措施或修改信用政策。

2.分析有关比率,看企业的应收账款水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这些比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期(率)、平均收款期、坏账损失率等,看企业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要将这些比率及时与实际、计划、同行业、企业过去、同期相比,以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和信用标准。

(三)信用风险的事后控制———收账

企业收账的主要依据账龄分析表,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1.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管理。

2.对于尚在信用期间内的应收账款,有可能成为坏账,所以要加以监督。

3.对于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应按超过期限的长短进行不同的处理。

超过期限不太长的应收账款,比如30天内,这部分应收账款仍有可能收回,只要采取一般收款措施即可,如寄催款信;对于超期时间较长的可加发催款信并加重语气;对于期限很长的应收账款则应考虑诉诸法律手段,如仍收不回则应确认坏账损失。

4.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

客户拖欠账款的原因有两类:

无力偿付和故意拖欠。

(1)无力偿付的讨债要进行具体分析:

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困难,经努力可以重新崛起,企业应帮助顾客度过难关,以便收回较多的账款。

一般的做法是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组;接受欠款户按公允市价以低于债务金额的非货币资产低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客户分期偿债;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或减少本金,激励客户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券转变成对客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

若客户已达破产边缘,则应及时向法院起诉,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债权的部分清偿。

(2)针对故意拖欠的讨债,可以依法追讨,也可以使用逾期应收账款管理服务。

动态信用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活动,它的各个阶段的联系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完成的。

如前所述,信用分析得出的客户的有关信息、应收账款管理的实际情况、欠款催收情况等等信息都要及时传递给客户信息管理环节,以便及时修正以后管理工作,所以说这个过程是动态的。

企业要推行动态信用管理工作必须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同时动态信用管理还需企业全员配合,如销售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应用信用工具;财务人员必须时刻关注信用支付方式下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等等。

三.企业风险管理模型

由于各人实践经验与判断能力不同,企业的决策结果会因人而异,甚至在决策过程中会出现疏漏或误解,这样就需要有统一的信用分析模型,以确定信用信息的范围、主要参考指标及评估原则。

信用分析模型实质上就是合理地、系统地组织与解释客户有关信息的方法。

以目标和效能为标准,信用分析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预测性模型和管理模型。

预测性模型用于预测客户公司前景,衡量客户公司破产的可能性。

z计分模型和巴萨利模型就是这一类,二者都以预测客户破产的可能性为目标,只是所考察的比率与公式略有不同;管理模型不具有预测性,它偏重于均衡地解释客户信息,从中衡量客户实力。

它不像预测性模型那样目标专一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管理模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适当调整可适用于各种场合。

在这一类模型中,我们介绍的是营运资产分析模型。

(一)Z计分模型

Z计分模型通过一些关键的财务比率来预测公司破产的可能性。

1968年爱德华·阿尔特曼(EdwardA1tman)最先构造了这个模型。

他利用多样差别分析法(MDA),结合统计技术,得到一系列财务比率,并用这些比率项测客户破产的可能性。

营运资本/总资产

留存收益/总资产

税息前利润/总资产

股本市价/负债总额

销售额/总资产

继阿尔德曼之后,理查德·托夫勒(RichardTaffler)进一步发展了Z计分模型,他所用的比率与阿尔德曼所用的类似,但他考虑到比率变动的重要性,引进了加权因素。

(税息前利润/总营运资产)×权数

(负债总额/营运资本净额)×权数

[(流动资产-存货)/总资产]×权数

(营运资本/净资产值)×权数

1976年,霍华德·蒂斯哈(HowardTsshaw)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他提出的比率对研究非上市公司非常适用。

税息前利润/负债总额

税前利润/销售额

营运资本净额/(负债总额-递延税金)

(流动资产-存货)/营运资本净额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1977年,理查德·托夫勒对46家性质相同、规模大小一样的破产公司和有偿债能力的公司进行了对比,并依据其调查结果对比率作了如下修改:

(税前利润/平均流动负债)×权数

(1)

(流动资产/负债总额)×权数

(2)

(流动负馈/总资产)×权数(3)

现款交易间隔期×权数(4)

在最后这四个比率中,

(1)衡量公司业绩,是表示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