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970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6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docx

技术总结起重运输专业

第九章起重运输专业

第一节M2250履带吊安装

一、主机卸车及安装

主机包括上主机与下车体两部分,其安装工作分两步进行,具体如下:

1.上主机的卸车与安装

(1)将运输车开到安装位置并调整方向,上主机的停放必须方便下车体运输车辆的倒入。

(2)将四个主机顶升油缸旋转到工作位置,并用轴销将撑臂固定到主机顶升油缸上。

从存放位置安装起重垫(铁鞋)并固定到主机顶升油缸上,并将油缸旋转到工作位置,在支腿下铺设好垫块,调节主机顶升油缸的起升高度,其起升高度要高于运输下车体的高度,以便主机能刚好离开运输车,最下方使用4m×2m的钢垫板,以防止铁鞋下陷。

注意:

钢垫板内侧不可超过铁鞋边缘,以便使运输车能顺利通过。

(3)将后部对准拉索用轴销固定在主机的凸耳上,拆下驾驶室支架和旋转底盘凸耳之间的拴系带,解锁并旋转驾驶室到中间位置。

起动发动机,通过远程起重控制器使主机顶升油缸完全伸出,抬升主机,移开运输车辆。

上主机卸车示意图见图3-9-1。

 

图3-9-1上主机卸车

2.下车体的卸车与安装

(1)将装载下车体的运输车辆倒车到主机下使上下车体中心位置基本一致。

(2)缓慢缩回主机顶升油缸到能够用轴销固定找正拉索的程度,用轴销将主机前部和后部找正拉索固定到下车体连接构件上,拉索前后和左右允差不超过100mm。

(3)缓慢伸出主机顶升油缸,通过找正拉索抬升下车体到刚好脱离拖车,在找正拉索的作用下,主机与下车体的中心位置将自动对齐。

先降低前端主机顶升油缸,直到主机与下车体前端安装孔对齐为止,使用起重遥控器控制装置使两个连接轴销接合;然后降低后部主机顶升油缸,直到后端安装孔对齐为止,用控制装置使两个后连接轴销接合。

通过调整顶升油缸,上好连接轴销止动板,并用螺栓紧固。

将主机顶升油缸平稳的完全伸出,抬升主机,使其脱离运输车辆,将运输车辆开走。

下车体卸车及安装示意图见3-9-2。

 

图3-9-2下车体卸车及安装

3.安装下车体起重垫

(1)安装起重垫:

将下车体起重垫(带螺旋千斤顶的铁鞋,最大负荷为54.432t,直径为762mm),分别置于下车体四个支撑垫下,缓慢收回主机顶升油缸,将车体降低到四个下车体铁鞋上,调整支架螺旋千斤顶,使车体水平。

(2)调整主机油缸:

连接主机的电缆及副臂卷扬机棘爪的空气控制管路,安装吊钩上限位,打开发动机,缩回并旋转两个前端主机顶升油缸至水平侧翼位置,安装并存放铁鞋,后部主机顶升油缸收回到铁鞋离地152mm为止,并保持在此工作位置。

4.安装主臂根部节并临时安装吊钩

(1)使用辅助吊车安装主臂根部节并连接防后倾装置空气管路。

(2)安装变幅动滑轮组及吊钩。

穿绕吊钩钢丝绳固定到变幅动滑轮组上。

辅助吊车吊起动滑轮组,同时慢慢地放出主臂变幅钢丝绳并收回吊钩钢丝绳,保持相同的收进和放出速度,辅助吊车缓慢起钩,将变幅动滑轮组从门架上的固定夹拉出,离开导向滚轮,脱离门架。

当变幅动滑轮组停靠在事先插入主臂根部节横杆上倒数第二个孔中的对齐轴销时,卸除并存放对齐轴销,使用遥控器控制伸缩臂轴销固定动滑轮组。

安装吊钩。

注意:

辅助吊车吊起动滑轮组时,辅助吊车与M2250操作工要时刻保持联系,双机速度保持一致,以防卡绳。

安装主臂根部节示意图见图3-9-3。

 

图3-9-3安装主臂根部节

5.提升门架

(1)启动发动机,选择并确认设置模式,使用遥控器上的开关完全伸展门架液压缸,将门架抬升到中间位置;此时保持主臂根部节在45度。

(2)使用遥控器脱离伸缩臂轴销,继续抬升主臂,在距离防后倾最低点大约25mm时停止上升,然后起升门架,直到伸缩臂下吊带上露出颜色对比强烈的油漆,伸缩臂轴销自动接合到上部孔中时,停止抬升门架,检查两个轴销是否都完全接合。

注意:

因为门架摇摆等原因,遥控销轴不一定能一次到位,此时可反复操作遥控器,直到销轴到位为止。

6.安装履带

(1)安装第一条履带:

将装载履带的拖车放在吊车需要安装履带的一侧,距离不超过最大半径7.92m,根据施工场地可以将履带放置成与车体平行的位置上,转动履带,以使驱动轴位于车体后侧驱动轴凸缘的位置。

(2)转动主机,使吊钩组位于履带上方的中心位置。

将自带的履带起吊锁链连接到主臂的吊钩上及履带支架的吊耳上,起吊履带,使其脱离运输车辆,并将运输车辆开走。

(3)使用设置遥控器上的控制装置使下车体底部连接孔将与履带支架轴销对齐,接合履带支架轴销,安装定位轴销和驱动轴凸缘螺栓。

固定驱动轴护罩,起吊索链脱钩。

(4)使用同样的方法安装车体的另一侧履带(最大半径不超过9.14m),使用履带控制器调整履带板位于履带支架中央。

安装履带示意图见图3-9-4。

 

 

图3-9-4安装履带

(5)收回油缸及下车体起重垫,拆除临时安装的吊钩。

二、安装吊臂

使用辅助吊车安装吊臂,使用吊耳作吊点时,一次只能吊一节吊臂,以防吊耳超载。

三、安装配重

配重分主机配重与下车体配重两种,均使用辅助吊车安装。

注意:

安装时要先安装下车体配重,再安装主机配重;安装主机配重时要对称的安装,以防主机两侧受力不均。

四、安装吊钩并扳起吊臂

扳起吊臂前要对以下内容进行细致检查:

专人监护卷筒,防止钢丝绳乱绳;履带下路基是否坚实、无下陷现象;履带前端是否用挡块正确固定;检查所有的轴销、开口销是否安装正确;

所有阻挡物、工具及其他物品都已从吊臂上清除;风力是否在操作允许范围之内。

第二节60t龙门吊安装

一、支腿安装

分行走台车安装与支腿安装两部分。

1.行走台车安装

行走台车定位:

先将两台车预放到轨道上,使用50m卷尺测量两台车形成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调整台车位置,并最终使两对角线长度相等(对角线误差不大于5mm)。

固定好两侧行走台车,台车两端使用夹轨器夹紧,台车下面轨道两侧使用道木、木楔支垫牢固。

单个行走台车重5.07t。

2.支腿的组合与安装

(1)支腿组合、搭设脚手架:

在行走台车内侧组合支腿,要求支腿四支腿对角线误差不大于5mm。

在两支腿上部约1m处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必须用双保险铁丝帮扎牢固,脚手板及架管不宜太长,防护围栏不宜过高,以免影响桥架起吊。

(2)拴缆风绳。

在刚性腿与挠性腿上端2m处预先拴好缆风绳,刚性腿内侧拉设2根φ22mm的缆风绳,用5t葫芦连接,其余每条支腿处轨道两侧各使用2根φ18mm的缆风绳,3t葫芦连接,缆风绳拉设要对称分布,具体分析与受力如下。

缆风绳拉设与地面夹角不大于45°,每根缆风绳需用绳卡不得少于3个,手拉葫芦经专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受力分析:

因刚性腿重心在外侧,外侧缆风绳受力较小。

假设刚性腿偏向外侧0.5m,外侧支腿及缆风绳受力为:

F=15.6×0.5/12.1×1.1=0.71t(刚性腿端的合重量15.6t,假设偏离中心0.5m,载荷系数为1.1;缆风绳受力力臂为12.1m),选择型号为6×37+FC—1770—φ18mm的两组缆风绳,取4.5倍安全系数时,单根安全负荷为4.04〉0.71t,其缆风绳的使用满足安全要求。

(3)支腿吊装:

使用辅助吊车将支腿吊至台车上,起吊支腿时,采用4点捆绑起吊,待支腿找正,缆风绳拉设到地锚上受力,上紧支腿与行走台车的连接螺栓后,吊车方可脱钩。

初始起吊时,需辅助起吊底部,以防止在竖立过程中损伤底部和行走台车的连接板。

(4)安装平台、爬梯、操作室、电缆滚筒:

在支腿就位后准备安装其他部件时,必须复查缆风绳和地锚的使用情况,确保所有的缆风绳拉设好,地锚固定牢固后,方可上高空进行作业。

(5)支腿找正:

两支腿安装完毕后,使用经纬仪找正两支腿的垂直度,通过两侧手拉葫芦进行调整,使其偏差控制在400mm之内。

二、桥架组装

桥架共由4节组成,组合后总长度为47.5m,桥架总成总重56.366t,包括导向滑轮、电动葫芦梁等附件(不包括起升和牵引卷扬机),重心在距离桥架挠性腿端23.68m,组装时与刚性腿连接的一端(第一节11.3m)在行走台车的南侧,以方便桥架就位,组装地点在轨道中间。

1.桥架连接程序

桥架在行走台车南侧东西方向组合,将桥架第一节吊放到用道木摆设的#字架上,高度能装葫芦道轨梁为准。

2.安装连接螺栓

主梁用M24的铰制螺栓共696套,斜撑用M20的铰制螺栓共360套,通过夹板将桥架顺次组装,要求铰制螺栓的预紧力矩M24铰制螺栓为415N.m,M20的铰制螺栓为294N.m。

桥架组合过程中,马凳一定要支垫在连接撑的连接点处,避免直接支垫桥架横撑上导致变形。

3.桥架的吊装

(1)桥架起吊方案:

桥架整体起吊采用150t汽车吊与63t履带吊抬吊。

履带吊东西方向停在桥架挠性端在轨道外侧,汽车吊停在桥架刚性腿端位于汽机线处,起吊后待桥架高于支腿后履带吊转杆汽车吊随同转杆。

(2)起吊绳及吊点的选择:

根据工地施工条件,起吊绳选用两对型号为6×37+FC—1770-φ32mm的钢丝绳,每对绳八股八使用。

(3)吊装过程。

1)起吊前,复核吊车的作业半径。

2)桥架起吊时,桥架两端各设一人,主要以对讲机进行相互联系,但必须随身携带哨子作为备用,指挥人员互相联系,吊车设监护人1人。

3)开始起吊时,使起吊绳慢慢受力,先进行吊车的刹车试验,对其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方可起钩。

4)桥架离开马凳100mm后,停止起吊,对各捆绑点,吊车的受力情况,履带下垫板地基有无下陷等进行检查。

5)检查没有其他问题后,吊车开始起吊,指挥人员与监护人员要密切观察,两端指挥人员相互联系,尽量使桥架保持水平后再起吊,并随时观察吊车的载重负荷。

待桥架高度超过支腿后,履带吊先转杆汽车吊随同转杆,并且观察汽车吊吊钩是否始终与桥架垂直。

(4)安装小跑车:

用铁丝将小跑车固定到桥架上,小车车轮踏面与轨道面之间最大间隙不超4mm。

在小跑车垂直下方,摆放主钩,用马凳和道木将主钩放正,以方便穿绕主钩绳。

(5)安装主钩卷扬机(重9.24t)和牵引卷扬机(重2.38t):

利用一对φ18mm的起吊绳、两根φ18mm的千斤绳和2个3t倒链葫芦辅助进行4点吊挂,配合卷扬机就位,再分别安装桥架端部滑轮组。

在卷扬机就位时,因空间较小,在落钩时要注意观察周边情况,防止卷扬机被桥架结构挂住,千斤绳不受力,或葫芦自动脱钩而突然下滑。

(6)安装电气系统、穿绳:

从总电源引出电源至电缆卷筒滑环位置,从滑环位置用同型号的电缆过支腿上的电缆导管,将电缆通到操作室,接通主电源依次接好牵引卷扬机、起升卷扬机、行走电机及电动葫芦电源,调试后使各机构能可靠动作。

穿绕主钩钢丝绳和小跑车牵引绳,完善各种限位装置。

调整大钩高度限位其动作距桥架下弦约2m,跑车来去限位距离轨道2m。

(7)安装电动葫芦:

将电动葫芦用吊车吊到大钩横担上,事先调整好电动葫芦跑轮的开档,使用3t手拉葫芦及φ18mm的千斤绳将电动葫芦悬挂到桥架上,调整电动葫芦四套车轮,使电动葫芦车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两侧的间隙均为3mm~5mm,然后将车轮连接螺栓上紧,每侧必须有2个螺帽以防止松动。

4.负荷试验

(1)空载试验:

空载试验时,各机构应能正常运转,各限位开关能可靠工作,小车主动轮在轨道全长上始终接触,大、小车沿轨道全长运行应无啃轨现象。

(2)额定载荷试验:

依次进行50%、75%、100%负荷试验,本机械已满20年按照公司2005052号备忘录“关于对超期在用起重机械进行技术鉴定检查并降负荷使用的通知”要求大钩起吊降为90%负荷使用,做负荷试验时按照额定负荷为54t试吊。

观察各机构工作情况,各机构功能有效,运转正常,无啃轨和三条腿的现象。

(3)电动葫芦试验按要求进行满负荷100%、动负荷110%试验。

(4)桥架挠度测量:

主梁跨中实际上拱值不小于0.7S/1000(28.7㎜),主梁的弹性下挠度(实际上拱算起)不大于S/800(51.2㎜)。

第三节FZQ1380/63t塔吊安装

一、底架安装

(1)铺设垫板:

用M2250履带吊(67.1m主臂工况)将四块垫板分别吊到四个基础上,垫板中心与基础中心对齐,任两块垫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得大于5mm。

在塔吊四个基础中间铺放四块垫板,供支垫十字梁使用。

底座安装示意图见图3-9-5。

图3-9-5底座安装

(2)支腿组合:

打磨掉球座内和球头上的铁锈,球绞座内加润滑脂,在四个支腿上分别安装球绞座,将十字梁与三个一字梁组合成一体,组合时十字梁下方用道木搭设井字架将十字梁支垫牢固,便于组合。

组合重量为33t(包括所有的连接板和螺栓的重量),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3)支腿找正:

根据支腿之间的距离在四个垫板上划出四个支腿的就位位置,将四个支腿吊放在垫板上,支腿中心在11m×11m的正方形交点上,交点应坐落在基础的中心上。

测量底架球座两对角线之差不大于5mm,相邻两球座中心距偏差不大于3mm,四个球座高低差不得大于5mm。

(4)用M2250履带吊将组合件吊放到对应支腿上。

注意十字梁有方向性,十字梁上方的箭头标识指向起重臂方向。

(5)将剩余一根一字梁与十字梁进行连接。

一字梁完全就位后,测量四个塔身基础节接头的标高,高度差不得大于1.5mm,若超出高度差的允许范围,通过铁板、铁皮对一字梁与支腿的间隙进行调整,调整时用两个32t千斤顶配合。

(6)安装平台、栏杆、盖子、爬梯等附属构件,安装混凝土压块及电缆引入装置。

二、安装基础节

(1)基础节高12.2m,重15t,使用M2250履带吊、φ32mm长18m钢丝绳一对四股四起吊,安装时注意踏步的方向(与底架上的箭头方向相反)。

(2)使用四个φ308×260mm专用抱瓦安装。

安装抱瓦前,打磨掉抱瓦内表面和基础节节头的铁锈,抱瓦螺栓孔和抱瓦内表面均需涂抹润滑油脂(安装标准节和附着节时亦如此),用连接抱瓦将基础节紧固于底架上。

在安装抱瓦时,抱瓦螺栓孔和抱瓦内表面均需涂抹润滑油脂,注意四根主弦杆上连接瓦抱合方向相互错开,螺栓大头朝向塔身中心线(安装标准节和附着节时亦如此)。

(3)测量并调整塔身的垂直度,必须小于L/1500(即10.49mm,基础节最高点高度为15.733m,垂直度标准为L/1500,任意高度时均适用,L为塔身安装高度)。

(4)登机电梯套件已装于塔身内,随基础节一起安装。

三、套架、液压顶升系统安装

(1)水平组装顶升套架:

首先将四片套架两两垫平、对接,将安装油缸侧放在下面,再将两部分组合为一个整体,最后安装套架横梁,使用电动扳手紧固螺栓。

将两油缸安装销子头部穿进安装孔中并分别用两根20mm麻绳将末端捆好吊在套架上。

在套架顶部四角各拴一根φ18mm长18m缆风绳。

(2)使用M2250履带吊、φ32mm长18m钢丝绳一对四股四起吊套架并将其立起,拉紧四根缆风绳,履带吊脱钩,安装平台、栏杆、梯子。

(3)在地面组合液压油缸及顶升横梁,组合完毕,使用2t手拉葫芦将顶升横梁拉高成水平状态,将油缸安装孔调到便于安装的角度。

履带吊起钩,到达安装位置后,施工人员使用大锤轻打销子安装好油缸。

吊车脱钩并松掉葫芦及地锚绳。

(4)安装套架顶升套架重约23.9t(包括泵站和两个油缸的重量5.6t),吊装高度为28m;在安装顶升套架时,泵站暂不安装,以防止套架重心偏移过大。

松掉四根缆风绳,用M2250履带吊将顶升套架吊起,并将其慢慢套到基础上,顶升横梁两端轴可靠地卡到基础节顶部往下的第7个踏步上。

(5)套架就位后,用四个32t的千斤顶支撑套架,吊装泵站。

四、承座的安装

(1)承座翻身:

使用50t汽车吊与M2250履带吊将承座翻转180º,并用道木垫在接头下面。

(2)在地面组装承座平台、栏杆,用手拉葫芦将标准节提升吊钩锁定到引入小车上,将吊钩绳在引入横梁前端楔头固定处开始,绕过吊钩动、定滑轮走二,出引入梁后端导向轮,并留出20m余量。

(3)在基础节顶部水平杆上搭四块3m架板,并用8#铁丝捆好。

整体吊装承座于塔身基础节上,用连接抱瓦紧固。

承座总重13t,安装时引入横梁的伸出端在臂杆侧。

(4)承座就位后,将标准节提升钢丝绳牵到事先摆放好的10t卷扬机前,在卷扬机上固定后,启动10t卷扬机将钢丝绳排列紧密并使吊钩绳受力,解除吊钩固定手拉葫芦,检查钢丝绳运行路径有无障碍。

承座安装示意图见图3-9-6。

图3-9-6承座安装

五、前机台安装

(1)将前机台平台、栏杆一并组合在前机台结构上,准备好M33的12.9级专用螺栓及专用力矩扳手、撬棍。

(2)前机台含回转机构总重为34t,加上部分销轴的重量总重35t,安装高度在20.5m,用M2250履带吊、φ32mm长40m钢丝绳一对八股八起吊前机台。

到达安装位置后,施工人员使用撬棍辅助就位,穿好全部螺栓并进行初坚固。

履带吊脱钩。

(3)电工接回转临时电源,为了避免两台回转电机的旋转方向不一致,应采用每台电机分别接入的方法来确定旋转方向。

(4)电工操作回转,后机台转向哪个方向,施工人员就对哪个方向的螺栓进行紧固。

螺栓分多次按顺序使用专用力矩扳手轮番紧固,不可一次达到终紧力矩。

机台示意图见图3-9-7。

图3-9-7机台

(5)调试回转驱动机构。

正反回转各三圈,调整齿轮啮合间隙为(0.4~0.8)mm,并校核回转大齿圈固定螺栓的终紧力矩。

安装中心集电器。

六、人字架安装

(1)人字架组合:

人字架共分前支架下段、前支架上段、中支架上段、中支架下段、前撑杆,两段中支架共分四部分,前支架下段与前撑杆重量为6t,前支架上段重量为8t,每个中支架为2t。

人字架组合后总重量为19.09t,外形尺寸:

22.190×3.417×1.232(m),安装高度为27.5m,起吊高度为43m。

人字架安装见图3-9-8。

(2)安装过程:

1)在两前支架上沿固定爬梯拉水平安全绳,两端用绳夹固定好,施工人员上下爬梯时安全带挂在水平安全绳上。

2)先将前、中支架在地面分别组装好,前支架与前撑杆连接座方向向上。

连接前撑杆与中支架用销轴,用手拉葫芦将前撑杆活动端收拢到中支架上,起吊中支架并打入与前支架连接轴销后,继续将中支架起高,手拉葫芦放出前撑杆,与前支架连接,依次就位两个中支架及前撑杆。

将机台拉索与人字架用轴销连接并用溜绳捆绑到中支架上。

3)起吊绳捆绑在前支架上,辅助吊车辅助起吊中支架,同时起吊使人字架离开地面后,

辅助吊车缓慢落钩,使人字架竖起,应保证能使前支架先就位。

前支架就位并打好轴销后,M2250落钩使中支架就位,必要使用手拉葫芦来调整就位。

图3-9-8人字架安装

七、后机台安装

(1)在地面将后机台平台、栏杆组合在后机台结构上,并安装副起升机构,重约10t。

(2)使用M2250履带起吊后观台,到达安装位置后,将后机台与前机台铰接销轴穿好,将机台拉锁与机台连接。

吊车脱钩。

(3)依次吊装操作室、电气柜、主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各机构定位后,拧紧固定螺栓。

八、电气系统安装

根据电气图纸,安装电气系统,最后安装主电缆,并将变幅、起升机构行程限位解除后,送电调试。

九、起重臂的安装、穿绳

(1)安装起重臂根部节:

用方木把主臂根节垫到前机台上,这样可减少主臂的总起吊重量,并可方便就位。

(2)起重臂组装:

从起重臂中间节Ⅰ依次组装4节中间节、头部节及副臂,头部的垫高方便吊钩绳的穿绕。

将变幅拉索、变幅动滑轮组穿绕并吊放到起重臂上与头部定滑轮连接,

注意应使变幅动滑轮组用方木垫高以方便穿变幅绳为宜并用铁丝将其固定。

(3)安全设施搭设:

在起重臂末端搭两块3m架板,并用8#铁丝捆绑好以方便安装臂杆连接销。

在起重臂内部拉设水平安全绳。

(4)穿绕主副钩钢丝绳:

将主钩绳的绳头从人字杆上的相应滑轮绕过,到起重臂头部,开始穿绕主钩绳,直到将绳头固定到主钩卷扬机上。

将小钩绳的绳头从人字杆上的相应滑轮绕过,到起重臂副臂头部,穿绕小钩绳。

(5)变幅绳的穿绕:

变幅绳长665m,直径24mm,总重1.6t。

事先准备好200m麻绳和660mφ15.5mm的钢丝绳,在地面将麻绳与φ15.5mm的钢丝绳用细铁丝密扎捆绑,捆绑长度不小于1m,使用麻绳依据使用说明书中变幅滑轮组绕绳的方法进行穿绕,最后通过卷扬机的传动,麻绳带动细钢丝绳绕过人字架上最后一个滑轮后直接落到地面上,解除麻绳与细钢丝绳的捆绑,将细钢丝绳与变副绳插接,破头长度为1.8m,插进长度为1m。

(6)起重臂长53.664m,重约14.319t(不包括起重臂根节重量),见图3-9-9。

本次安装使用50t汽车吊与M2250履带吊(主臂67.1m)进行抬吊安装,抬吊前必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

50t汽车吊吊点位于臂杆末端上弦位置,M2250履带吊吊点位于自臂杆末端起42.5m处上弦位置。

起重臂起吊选用6×37—1770—φ24mm长18m的千斤绳两对,每对四股四使用。

50t汽车吊吊主臂32m工况,10m工作半径,额定起重量12t,额定起升高度30m;M2250履带吊主臂67.1m工况,24m工作半径,额定起重量51.9t,额定起升高度65.8m。

两机负荷均小于80%。

(7)抬起后,调整其头部抬起到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15°左右方便进行就位。

起重臂到达安装位置后,使用麻绳将其与臂杆根节固定在一起,安装四只连接销。

50t汽车吊脱钩。

(8)变幅绳的穿绕。

操作变幅卷扬机动作,用细钢丝绳带动变幅绳进行穿绕,到达卷筒处时用手拉葫芦、地锚及绳卡将变幅绳在离开接头3~6m处固定,解除细钢丝绳与变幅绳的捆绑,将变幅绳头与卷筒用楔头及绳卡固定,用麻绳将变幅绳另一绳头提到变幅卷筒处与另一卷筒固定,开动变幅卷筒,解除绳卡与变幅绳的固定,变幅绳全部受力后,M2250脱钩。

(9)变幅绳穿绕完毕后,将主钩绳与小钩绳整齐的盘到卷筒上,并起升吊钩。

图3-9-9起重臂

十、安装平衡重并调整各行程开关与调整塔身垂直度

(1)安装平衡重并调整各行程开关。

(2)调整塔身垂直度。

将起重机置于大幅度,空载回转数圈,检查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

测量塔身垂直度,自立状态下,塔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7㎜,若塔身垂直度超标,测量底架相应方位的标高,松开支腿球绞座螺栓,用千斤顶顶升一字梁,用调整垫片调整底架水平度,实现对塔身垂直度的调整。

垂直度调整完毕后,分别将位于一字梁端部的4只全方位水平仪调至中心零位并锁定调整螺母。

十一、塔身顶升安装作业

(1)对牵引用10t卷扬机,进行10t负荷试验,调试刹车,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顶升工作。

(2)配平整个塔身:

将起重臂转到标准节引入方向,刹住回转驱动机构,将臂架放至50m幅度并用50m卷尺核实;调整好标准节引入小跑车行程限位。

检查调整套架支撑滚轮、滑块间隙在(2~3)mm。

(3)开动油泵,操纵换向阀手柄,使顶升油缸伸长,将承座与顶升套架用M24的精制螺栓连接。

在基节顶部水平杆上搭四块3m架板,并使用8#铁丝捆好,架板要放在基节中间位置,以免顶升时碰撞套架。

拆开承座与塔身之间连接瓦。

引入小车放出适量钢丝绳(6m)。

操纵换向阀手柄,慢慢顶升,使承座与标准节分离。

(4)继续慢慢顶升油缸,使支撑杆略高于5号踏步(踏步编号及各部件见图3-9-10~11),将支撑杆摆入后,操纵换向阀使油缸稍微下降,使支撑杆可靠卡入5号踏步支座内。

图3-9-10图3-9-11

(5)操纵换向阀手柄,提起油缸,使顶升横梁两端轴脱离7号踏步,继续收缸使其略高于6号顶升耳板,油缸摆进,稍微下降,使顶升横梁两端轴可靠卡入6号踏步支座内。

(6)连续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支撑杆可靠卡入2号踏步,顶升横梁在4号踏步受力,完成一节标准节的顶升工作,即每顶升三个踏步,塔身上方就有一节标准节或附着节的安装空间(顶升空间见图3-9-12。

顶升时务必注意顶升套架上滚轮、滑块禁止超越2号标准节上连接件滑道(主弦杆)上端。

(7)标准节或附着节用4根等长专用起吊绳与要起吊的标准节吊耳连接,使标准节端面呈水平,开动卷扬机将标准节提升至顶部(见图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