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6198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docx

北京市高考语文论语专题复习附答案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18-2019年高考备考

复习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1、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3、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复习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1、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孔子曰: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5、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

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复习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原文】2·3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原文】3·14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原文】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文】6·25子曰:

“觚不觚,觚哉!

觚哉!

【原文】16·2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原文】1·2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复习四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复习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12·1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7·11子曰: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3·3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复习六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6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15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30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

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的?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复习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

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复习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庸”与“和”的理解。

“中庸之道”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

请例举现实生活中能体现中庸之道思想的事例并简要分析。

论语原文注解及分析课堂笔记

 

参考答案

1、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

参考答案:

(1)以德、礼导民;

(2)富而后教;(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4)反对横征暴敛;(5)“足民”“富民”。

2、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

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

参考答案: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君子的要求,他才可能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够做成事。

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果这样,就没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样,孔子自然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的榜样是对老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孔子认为西周是完美理想的社会,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

(2)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

其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性、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的统治法规(“仪制”)。

(3)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

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了,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4)礼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与法律互补,其作用有时甚至比法律更大,所以,孔子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1)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这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

(理解基本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2)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父权君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

(意思基本正确即可)

5、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

(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

礼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6、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

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6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在其次。

4.15章提出“忠恕”乃待人的基本原则。

6.30提醒在实践仁爱的过程中不妨从小处着手。

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仁,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

(注意两点:

(1)对待管仲的评价上

(2)比较墨子的兼爱)

7、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

参考答案:

(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不能持久。

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2)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

“不以言举人”,是不凭你讲了几句正确的话,就全面肯定你,极力推举你;“不以人废言”,是不凭你说了几句错误的话,就全盘否定你,从此不用你。

(3)孔子看人从不片面出发,而是详细的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因此,孔子能看到一个人的不足,同样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不把人一棍子打死。

所以,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很恰当。

孔子认为交友过度频繁,反而会使朋友疏远,劝导朋友也应忠言相告,而不听则作罢。

而晏子因“善与人交”,在交往中让朋友了解他而敬重他。

据史书记载,晏子是春秋齐国的贤相,很为人敬重。

朱熹在这段语录下引“程子”(北宋二程)之论说:

“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

”主要表现在“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以文为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

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交友也应有度。

对待朋友不“以言举人”,也不“以人废言”。

8、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庸”与“和”的理解。

“中庸之道”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

请例举现实生活中能体现中庸之道思想的事例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之庸。

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

(2)、“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

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

(3)、折衷主义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的做法及有关理论。

其特征和表现是:

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许多属性不加区别地东抽一点,西抽一点,作完全偶然的机械的拼凑;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

(4)、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举例:

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

优秀的歌手在热情地歌唱时,情真又能自持。

工人炼钢需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

一句话:

“过”与“不及”都不好。

“不及”就是“不够”,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好的,或者说这是“不够好”。

“过”就是“过火”,“过了火”,却往往容易被认为好。

说这是“深”、“透”,是“彻底”,难道不好吗?

其实过了头,常常把好事做成坏事。

事情做得过一分,就会走向反面。

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就可能变成懒汉。

劳动好,但劳动过累,就要妨碍健康。

而对健康过于注意的人,又常常会造成精神上的一种负担,老是疑心自己有病,结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

列宁说过:

“只要向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话讲得多么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