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732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案

“现代文学”部分

绪论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

1840年鸦片战争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

1840年—1919年

现代:

1919年-1949年

当代:

1949年后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

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古代(古典)文学:

先秦——清朝末期的文学(1840年前)。

近代文学:

1840年-1917年的文学,是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是文学现代性的累积时期。

现代文学:

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40年代前称“新文学”)。

也有的将1917年后的文学统称为现代文学,如朱栋霖编教材。

当代文学:

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学(5O年代后期提出这一概念,70年代前与新中国文学、“建国以来的文学”、“建国后文学”等名称可互指)。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观

(一)内容思想: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

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艾青、戴望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四)主要作品: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郭沫若的《女神》、《屈原》;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沈从文的《边城》、《柏子》;巴金的《家、春、秋》、《寒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原野》、《雷雨》;赵树理的小说;艾青、穆旦的诗歌;张爱玲的小说等。

五、学习和研究方法:

历史的美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为此,要加强: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树立历史观念和分析方法。

(二)重要政论的学习:

《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生长的政治土壤。

(三)具备较为广博的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知识,以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知识。

(四)注意作品原文的读解,不虚推古人,不迷信权威——“拿来主义”。

也就是要:

将中国现代文学放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中去把握其发生、发展,要把文学放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去把握,同时,要把文学作为艺术来进行研究。

树立历史在场观念:

用美学的眼光、审美的观念,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创作和作品生成以及文学的接受过程和对创作的影响。

避免“无限衍义”,一家之言和自圆其说必须建立在学理基础之上。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研究的对象:

中国现代文学既是作家作品的历史,也是文学和文化思想的历史,也是中国社会接受和运用现代文学的历史。

同时,现代文学为中国的近现代社会创造了民族共同的想象空间,对中国近现代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凝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引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19、20世纪之交社会变革对文学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为其先导。

是文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激变。

(史学家认为,“变”有三个级度:

一是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是百年期的缓慢渐变;三是不基于时间维度的激变或称为“剧烈脱节”,现代文学的“变”在三个维度上都有表现。

1、西方知识观念对文学的促进

2、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

1、晚清“诗界革命”

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梁启超是首倡的人物,黄遵宪为其主将。

“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后来(1918年)的新诗运动。

2、文界革命

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文界革命”催生了大量政论散文的诞生。

3、小说界革命:

小说救国论,梁启超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

4、白话文运动

文言文已经无法表现现代人丰富复杂的思想、精神和繁复的内心世界,无法表现现代人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当语言无法表现它的对象时,变革就成为一种必然。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

“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是一九一七年二月。

1、肇始于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需要。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旨在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对人的精神束缚)。

民主和科学是两面大旗。

《新青年》: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主编,创刊号登载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后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由瞿秋白主编。

1918年5月第四卷第五期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发端。

主将: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傅斯年等(都是学贯中西、学养深厚,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知识分子)

陈独秀:

《敬告青年》,《文学革命论》,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周作人: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2、受外国文学的影响。

西方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入侵,大量翻译著作的进入,在落后与先进的碰撞中导致文学的改革。

胡适从欧美的意象派诗歌的启发下提出了《文学改良刍议》的主张,胡适、陈独秀都受到西方进化论的影响,推行文学的历史进化论。

周作人从欧洲文艺复兴中找到了人道主义的“人的文学”观念。

李大钊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确定了后来革命文学的观念。

(三)文学革命的内容

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求得了语言和文体的解放,解放了禁锢上千年的文学形式。

2、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文以载道,代圣人立言思想),提倡新文学的观念(国民文学,社会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恢复文学中人的尊严,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是人学”)。

3、注重吸收外国文学的影响。

尤其是注重吸收苏俄文学的影响,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影响到后来文学的发展潮流。

4、创作方法提倡以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为主要方法。

(四)文学革命的实绩

1、文言统一:

白话文取得了对文言文的胜利。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态环境,新文学社团大量出现,文学思潮的论争和文学创作逐步出现繁荣。

3、理论建设:

提出了新文学创作的新观念。

4、出现了一批创作成果

鲁迅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冰心《斯人独憔悴》、许地山《命命鸟》、郁达夫《沉沦》、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汪静之《惠的风》等出版。

附加:

五四“新文学”的“新”的涵义:

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主题,新的内容,新的人物,

新的语言,新的形式,新的传播,新的队伍,新的成绩。

二、社团流派与文艺论争

(一)文学社团流派

1、文学研究会:

1921,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

发起人:

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12人,会员有200余人。

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为人生而艺术。

创作方面:

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

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论争,形成了现代文学中两种文学观念的互补。

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对打破其对文坛的垄断起了重要作用,扩大了新文学的读者阵地和影响。

局限:

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2、创造社:

1921。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

发起人:

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

冯乃超、杨汉生等。

主张:

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

1926年后,一些成员投身革命活动,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

在革命文学的倡导过程中,由于受外国左倾思潮的影响,曾错误的批判过鲁迅、茅盾作家。

在理论上、组织上表现出较多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倾向。

3、新月社:

1923年,发起人:

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

4、语丝社:

1924年,

语丝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

语丝社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丝社散文,其成就最高的当数周作人。

5、莽原社:

1925年,《莽原》周刊。

发起人都是受到鲁迅指导的文学青年。

6、未名社:

1925年,主要是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文学。

7、浅草社:

1922年,注重创作,侧重于内心世界的挖掘,作品充满了苦闷、彷徨和伤感情绪。

8、沉钟社:

1925年浅草社后重组的社团。

注重翻译和创作,知识青年的悲凉心声,主要倾向忧郁和感伤的创作。

9、湖畔诗社:

1922年,发起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

主张纯真与热情的诗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

出版有《蕙的风》、《湖畔》、《春的歌集》等诗集。

10、民众戏剧社:

1921年,发起人有茅盾、郑振铎、欧阳予倩等。

强调戏剧的社会作用,进行戏剧理论的探索和传播。

11、北大歌谣研究会:

1922,周作人主持工作,主要收集、征集、整理民间歌谣。

(三)个性化

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发展的时代,个人思想与民族命运统一。

形成了个人风格:

鲁迅的沉郁,郭沫若的激情,郁达夫的自省,叶圣陶的平实,冰心的清丽,周作人的冲淡,朱自清的秀雅,闻一多的深沉,徐志摩的空灵,冯至的舒徐,废名的朦胧,李金发的怪佶,许地山的含蓄……

第二章:

鲁迅

一、生平

鲁迅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现代小说——《狂人日记》。

毛泽东称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

人民把鲁迅视为“民族魂”。

整体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高峰。

他思想的丰富、深邃与深刻将影响中国的几个世纪。

二、作为思想者的鲁迅(鲁迅的精神结构)

思想家的鲁迅在于他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由责任感、使命感产生的改造社会的崇高感。

在崇高精神的背后又隐藏着他的孤独感、矛盾感、愤世感和悲剧感,它们互为因果形成了鲁迅复杂的精神结构。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伟大的开端。

《呐喊》、《彷徨》小说集的出版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从鲁迅那里,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主要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题材。

1、《狂人日记》——病态社会的精神病苦观照,国民性批判

狂人之“狂”:

现实之狂,精神迫害狂的病状;精神之狂,怀疑和反叛,对世界现实秩序的否定;理想之狂,战斗精神;预言之狂,口出狂言,救救孩子。

2、《阿Q正传》——关于对阿Q的理解:

国民性弱点典型的化身

成功塑造了阿Q这个凝聚着国民性的典型形象,小说以此刻画出了国民的灵魂,集中揭露了封建文化对民众从物质到精神戕害的严重性,使人痛切感受到改造国民性,进行全民族文化启蒙的重要性。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伤害的农民典型。

从生活地位看,阿Q受到惨重的剥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独立生活的依凭,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

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

3、《祝福》社会悲剧和人生悲剧。

社会悲剧:

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吃掉;

人生悲剧:

生命个体对生命的无从把握,一寡,再寡,失去阿毛;反抗的无望,出逃-寻死-捐门槛,呈现出现实世界和人生的荒谬性,对现实黄金世界的否定;死前的疑惑,是对未来黄金世界的否定。

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反叛者,也是皈依者,自觉的用封建男权意识来约束、迫害自己,这是最深重的悲哀,中国的封建礼教传统正是被这样保存下来的。

1、精神的桃花源——《朝花夕拾》

表现的心态宁静、祥和,自然、亲切,一种美好温馨的回忆。

2、自我拯救的心灵炼狱——《野草》

《野草》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彷徨、苦闷的产物,反映了鲁迅彷徨、思索、坚韧战斗的心路历程。

3、鲁迅杂文的斗士风格:

批判性、否定性和攻击性。

作为思想批判和文化批判、攻击落后传统与时政的武器,是解剖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和现实黑暗的的匕首,是剖析现实痼疾的利刃,批判了历史的痼疾,现实的尘垢,时政的虚伪和腐败。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其他作家的创作)

二、20年代小说概述

1、“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

师承文学革命的传统,从各种角度触及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

(1)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特征:

时代气息和针对性强;哲理性强;对问题的探索肤浅,通常“只问病源,不开药方”;社会功利化追求所导致的观念化和抽象化倾向。

庐隐《海滨故人》:

写露莎等五位青年女性在海滨聚会的遭遇到风流云散的过程,露莎和她的好友玲玉、莲裳、云青、宗莹苦苦地对人生的探索。

露莎孤僻深沉、敏锐而善于思索;云青谨慎老实,情感脆弱,成为了旧礼教的牺牲者;玲玉和宗莹都是追求理想伴侣的新女性;连裳追求的是生活的随意和舒适。

她们作为五四走出封建大家庭的新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但还缺乏与旧势力抗争的勇气,只能在人生的十字街头彷徨。

小说重点表现了主人公露莎因为理想落空而悲观失望,成为了一个看破红尘的虚无主义者。

小说反映了在黑暗的重压下,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中说产生的苦闷,并宣泄了对旧的社会制度和现实对少女侵蚀和污浊的不满,真实的反映了五·四后女性冲破家庭走向社会后的新矛盾和困惑。

(2)乡土小说

文坛上还出现了写实小说的乡土小说创作热潮:

如王鲁彦的《柚子》;彭家煌的《怂恿》、台静农的《地之子》等。

鲁迅的《孔乙己》、《风波》、《故乡》、《祝福》等也可以归入乡土小说之列。

叶圣陶《倪焕之》(20年代重要的长篇):

小说把中国辛亥革命、“五·四”到大革命失败前十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作为倪焕之成长的舞台,描绘了十年间社会生活的各种人物群像。

倪焕之怎样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由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向一个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进步的艰难历程。

在苦闷、彷徨、软弱、动摇中走完人生历程的描绘正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寻求人生和真理的真实写照。

小说具有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

叶圣陶的小说格调朴实、冷隽、自然;结构严谨、匀称(讲究点题、章法、布局和结尾);语言规范、严谨、平实、纯正。

冷静与客观是叶圣陶现实主义创作的特色。

2、浪漫抒情小说

(1)简介:

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相对峙的。

(2)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明显受西方文学的影响。

(3)代表作家:

如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

小说主张再现作家的生活和内心心境,不强调对外部世界的描写,侧重作者心灵、心境的大胆敞露,揭示个人内心隐秘和灵与肉的冲突,尤其是处在变态社会中人的变态性心理,以此作为向封建旧道德和礼教宣战。

郁达夫《沉沦》:

描写的是一位在日本求学的中国青年的生活经历,一方面,他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使他在孤独和忧愁中涌起一阵阵怨恨的感情,视异国的日本学生为仇敌;另一方面,一种弱小民族的自卑感压抑着他,使他意志软弱、心情颓丧,在精神上又不能完全自立,获得丝毫的心理安慰。

他把一切生命的感受都集中在情爱中,以期得到补偿,但他内心的怯懦又使他根本没有勇气去追求异性的爱情,因此使他陷入了矛盾的病态心理状态。

作品写“他”因为内心痛苦而形成的变态性心理,这种心理是受岛国歧视造成的,写青年渴望祖国的富强但不知道怎样去奋斗的苦闷,主要在暴露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对人性的挤压。

表现了新旧文化交替中国知识分子青年共有的精神苦闷——弱国子民之痛。

1922年前的小说主要是写“性的苦闷”,1922年7月回国后,作品的目光开始关注社会底层的被损害者和侮辱者,诉说“生的苦闷”。

郁达夫的小说主题:

突出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另一个主题是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郁达夫小说的特点:

自我写真(大胆的自我暴露,感情率真、诚挚);

感伤的抒情,单纯的感伤抒情格调,忧郁、颓废、忏悔情绪。

作品整体上的呈现出一种感伤美的自然美。

结构的散文化,小说善于创造风景画,呈现出强烈的诗情画意,用瞬间万变的自然景物来创造和渲染气氛;

流丽、清新的文笔。

小说塑造了一个“零余者”人物序列形象(社会人生被侮辱的形象,孤芳自赏、郁郁寡欢的人物形象)。

如何看待郁达失夫小说中的色欲描写:

小说中的色欲成分常作反判封建道德,抨击封建礼教的表现,具有挑战和宣战性质;作为探索人性的窗口,性的苦闷涵盖有深广的社会内容,而非官能刺激和肉欲挑逗;性在郁达夫小说中常有自我解剖、认识意义;性在郁小说中常是人性冲突、精神升华、灵魂超越的通道;性在郁小说中是一种审美呈现,具有美学和心理学价值。

故此,郁小说中性的描写并非淫靡成分,而是审美的题材开掘。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郭沫若)

一、生平与创作道路

郭沫若《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端奠基之作,纠正了早期白话新诗偏于说理,缺乏浓烈感情的弊病,提高了新诗的艺术水准,为新诗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二、《女神》——五四时代狂飚精神的文学再现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具有开一代诗风的意义。

(一)《女神》的主题

1、诅咒毁灭与颂扬新生《凤凰涅盘》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

2、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之情《炉中煤》

3、歌颂“偶像破坏者”收在《女神》里的诗作,无论是反抗、破坏或者创造,几乎处处透过抒情形象表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而在一部分诗篇里,更对作为叛逆者的自我唱出了激越的颂歌。

4、对“劳工神圣”的景仰和颂扬

5、对大自然的礼赞

6、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

(二)《女神》的艺术特点:

1、个性化:

诗歌中的自我是战斗的、超越的自我,裸露的自我。

主体意识的勃发,成为难以效仿的艺术存在。

“为愿意打破一切诗的东西,写我自己够味的东西”。

对自我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崇敬。

我是世界的主宰,我是偶像破坏者。

2、抒情性:

情绪化的激情彭湃。

《女神》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喷射着火山般爆发的激情。

情感纯真、直率而狂热。

3、自由精神:

思想的绝对自由:

表现了诗化的五四精神和民主思想,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形式的绝对自由:

从形式到内容呈现出自由的色彩。

雄奇奔放、气势雄浑,“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

“诗无定节,节无定句,句无定字”。

4、浪漫情怀:

想象奇诡,从古代到未来,从天空到大地,从高山到海洋……。

呈现出奇异的壮阔感和动态的诗化美,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5、创造性:

开辟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

(三)《女神》的意义:

开一代诗风。

对狂飚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的表现;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创造了诗歌的现代抒情主人公形象;形式的自由和多变;开掘了新诗的崇高审美内涵。

第五章:

20年代新诗:

其他诗人的创作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三、一代诗风的开创

(一)1921年《女神》横空出世:

《女神》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体现了新诗发展的历史要求,成为20世纪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二)湖畔诗人的创作。

汪静之《惠的风》,诗歌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生命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

受到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影响,具有清新、明丽的抒情风格。

着重感伤的抒情,显示了五四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显示出新诗独立的品格。

(三)冰心、朱自清、宗白华等的小诗创作

强调凝练和内心的感悟。

(四)冯至的抒情诗

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三)现代柳永——徐志摩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诗歌的意象化表达,对诗意的寻觅。

多采用和谐温馨、和谐的古典意境来表现现代感受。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内在的音乐化为诗歌的旋律与节奏,诗歌具有内在音乐的和谐,旋律和节奏感与诗人情感、情绪彼此契合。

3、词藻华美,风格清丽,呈现出明显的色彩美。

分析《再别康桥》:

一种内心隐秘和情感的抒发。

告别一段难以启齿的往事。

忧郁中夹杂感伤、抒情里带有悲慽。

4、章法整饬,形式灵活。

讲究诗歌的形式美,整齐中富于变化。

5、单纯化人生的表现。

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6、《再别康桥》解读:

诗歌通过回忆、梦想与现实的交织,告别与怀念的缠绕,抒发了诗人的失落与忧郁,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复杂情感。

不自觉的怀想,理性的告别,深心的依恋构成了诗人情感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诗歌用自然的物象,细节化的陈述,显示了诗人情感的真挚,孤独与失落。

诗人将伤感控制得非常恰当,伤感但不绝望,痛苦的失落中有内心的沉静。

第六章:

20年代戏剧

中国戏剧经过了文明新戏——爱美剧——左翼戏剧——国防戏剧——国统区、解放区历史剧——新歌剧——先锋戏剧等发展阶段。

左翼戏剧时期也称为“新兴戏剧运动”时期,提出了戏剧大众化和无产阶级戏剧口号。

1930年8月“左翼剧团联盟”成立。

1931年初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简称剧联)左翼戏剧运动理论探索的成绩总的来说大于创作的成绩。

田汉——20年代戏剧创作成绩最为卓著的戏剧家。

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一、《新青年》随感作家群。

主要是以鲁迅为旗手和代表的政治杂文、杂感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三、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散文

1、朱自清风格:

融情于景,以情见长,重情(“以情胜”),情景交融是其散文的主要特点。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第八章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中国现代文学全面走向成熟,从整体走向世界的十年。

(一)国民党推行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力图建立“三民主义文艺”

(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

(三)人文主义文艺思潮:

自由主义作家和民主主义作家的文艺观

二、文艺论争

(一)左翼作家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论争

(二)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人的批判

(三)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

(四)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和论语派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

(五)左翼作家与京派作家的论争

(六)关于“大众语文”的论争

(七)对胡秋原的“文艺自由论”和苏汶的“第三种人”的批驳

(二)三大文学派别:

1、左联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京派:

朱光潜、沈从文是其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将“和平静穆”作为美学追求的极至和最高境界,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

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3、海派:

以30年代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遣文化畸形发展的产物,他们依托于文学的市场,既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着都市的“文明病”。

(2)文学形式与创作手法的多样化

30年代文学是社会立体的全景式史诗式反映。

五四是抒情的时代,30年代是叙事的时代。

30年代小说的成就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