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692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docx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

勘查1002班

姓名:

陈兆波

学号:

1011106063

 

摘要: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上有着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但是平均到个人,我国的地质矿产资源的拥有量却很少,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作为经济社会的物质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矿业是历史最悠久的产业,同时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涉及到多个领域,并快速高科技产业渗透。

因此,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高度现代化的将来,矿业对经济的发展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没有矿业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没有矿产资源的国家,是政治、经济上难以真正独立和危机四伏的国家。

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在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些矿山企业、矿业主管部门和地方领导却对此仍然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仍在无任何环保措施下无序地对矿产资源滥采乱挖。

他们仍然坚持认为,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环境污染和破坏无关大局,待经济发展了再来治理环境。

虽然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有矛盾,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二者是可以协调统一的。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协调发展

1我国地质矿产资源的现状分析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化石能源等地质矿产能源的需求飞速增长。

我国的地质矿产供求关系在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消耗下变得异常复杂和严峻。

地质矿产的供求矛盾已经日益突出,主要是因为我国许多矿产的需求速度已经赶上过着超过我国经济的整个发展速度。

绝大多部分的一次能源、农用生产资料、工业原材料来源于矿产资源,地质矿产资源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地质矿产的年产量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矿产勘探储量的增长速度,并且我国矿产资源消费的增长需求已经超过我国矿产资源的产量,一些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矿产资源的进口量占比已经达到警戒水平,矿产资源储备的整体保证水平在急速下降。

2我国矿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矿藏中有稀土、钨这些优势矿种,但是在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主要矿种中铁、锰、锌、铝等矿产存在选矿难,贫矿多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着我国地质矿产的开发和利用。

而且,我国铁矿石的平均品位比较低,比全球铁矿石平均品位43%低十个点,这就使得中国在高精度仪器设备的研制生产中需要大批量进口高品质的铁矿石。

在我国已知的170余种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其他主要地质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还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根据我国对地质矿产利用率的调查分析,中国矿产资源的平均回收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率仅为0.29,这就造成了我国大量矿产资源的浪费,同时带来的还有严重的环境污染。

不科学合理的矿区勘探开发利用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严重下降,自然灾害频发,土壤沙漠化问题日益严峻,而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地质矿产协调发展战略

3.1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准人条件。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科学设置矿业权。

矿业权设置必须符合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生产开发规划和矿区总体发展规划。

严禁“大矿小开”和在勘查阶段“化整为零”。

进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企业或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业绩、资质,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及管理和科技人才队伍。

提高勘查项目年度最低投入标准,严格探矿权延续条件,积极探索实行探矿权延续登记退出机制。

探矿权每延续一次,地质勘查工作应达到一个更高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勘查阶段,并缩减勘查面积。

严禁以任何方式圈占资源。

对于取得探矿权1年内不开展实质性勘查工作,取得采矿权2年内不进行正规矿山建设或矿山建设达不到开发方案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技术要求的矿业权人,除不再对其办理新的探矿权、采矿权,暂停其参加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资格外,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处置。

对钼矿资源勘查开采实行总量调控、严格准人。

建立政府指导调控和市场性调节及行业组织自发约束相结合的产量调节机制。

3.2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和各类保护区占压重要矿产资源。

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压覆审批制度,除国家、省重大工程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和各类工业项目、工业园区建设不得压覆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源。

各地新设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生态功能区,应征求同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意见,尽量做到不占压或少占压矿产资源。

已经设立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生态功能区内确有重大开发价值的矿区或矿产地,需调整保护范围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批。

3.3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

一.探矿权人及勘查单位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矿山开采前,矿山开采企业要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和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经审批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上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通过审批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方可办理采矿许可证。

矿山开采期间,要将各项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分阶段落实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同时进行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在试生产期间,开展环境保护阶段验收,向所在地(市)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核发排污许可证。

三.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严格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环境准入和审批程序,全面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矿山建设期、开采期的环境监督检查。

督促勘查单位与矿山企业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和矿山开采项目,限期进行整改。

同时,严格审核试生产,核发排污许可证,督促企业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项目环境全过程监管机制。

3.4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力度。

各地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煤炭塌陷区,铝土矿、钼矿、铁矿、水泥灰岩剥采区,石油、天然气、岩盐及天然碱抽采区分别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严格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新建和已投产的矿山企业要足额缴存保证金,按要求制定矿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方案,切实履行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责任。

对由于历史原因矿权灭失矿山的环境治理,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也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治理与恢复的进程。

3.5建立绿色矿业开发模式

绿色矿业开发模式包括以下个方面的内容。

第区域生态环境容量与矿业开发规模的协调性。

为此,在矿产开发前要同时进行区域环境评价和制定区域矿业发展规划使二者协调。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价值与生态环境资源社会价值的协调性。

为此,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矿产采、选、冶过程对环境的最小扰动和最小污染,使开发的矿产资源及矿山其周围生态环境具有相同的价值。

矿产资源开发速度与生态环境资源开发速度的协调性。

即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期、中期、后期均有相关的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并按同一速度进行,矿山闭坑的同时或稍晚即完成矿山环境的根本治理和生态修复。

4.区域协调发展克服“资源诅咒”效应

矿产资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可以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进。

矿产资源开发中“资源诅咒”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资源地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资源的粗放开发、资源开发收入的投资转化率低、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极化等。

为此,欠发达地区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克服“资源诅咒”效应。

4.1降低对资源部门的依赖度

资源开发强度及区域对资源产业的依赖度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资源的高强度开发会导致资源快速消耗、资源财富的迅速涌现、生态环境急剧变化,使相应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革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必然造成一系列经济社会生态问题。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部门规模的扩大和产值比重的提高,就会吸纳大量社会生产要素,抑制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使地区贸易结构恶化。

根据世界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一般资源产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比例以30%为红线,超过这一界限就会不可逆转的使区域经济结构趋向恶化。

区域发展已经对资源产业形成了很高的依赖度,所以,今后应该重视能源资源的开发质量,走稳步适度的能源开发道路。

4.2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度

提高资源开发集约度,一方面要走技术型开发道路,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加工的附加值。

通过技术投入,利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更大的开发价值,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开发中技术和人力资本创造产值的比重,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提高,既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提高区域科技水平,又使资源开发部门与制造业部门技术水平接近,降低劳动力等要素在二者之间流动的障碍,有利于推动产业部门的平衡协调发展,消除资源部门的不利影响。

4.3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多样化

在资源开发中需要充分发挥资源部门的带动作用,发展资源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不断推动资源部门的产业升级,能源矿产开发部门的产业升级主要围绕能源加工,发展煤电、煤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建材等部门。

既要发挥能源矿产产业优势,又不能囿于能源产业,从整个产业体系上要实现由资源部门为主导向制造业部门、服务业为主导的升级,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合理化、高级化发展。

积极的寻找和挖掘区域各种发展优势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4.4重视积累和投资

应该把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收益视为该区域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资本,合理使用资源收益。

在我国过去的资源开发中,由于对资源开发部门的利润缺乏合理的控制,这些部门往往获得了超额利润,但没有用丰厚的利润投资技术开发,而是主要用于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造成了公共财富的流失。

我们可以参照许多发达国家的做法,从国家层面把能源收益中的一部分提取建立能源基金,主要作为能源收益保留给子孙后代,也可以通过合理运作创造收益,用于统筹平衡资源地的建设和发展投资。

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把能源税收更多的用于投资,投资于发展制造业、科技事业、公共基础事业,改善区域发展环境。

特别要加大制造业的投资,制造业资本积累率高,人才、技术资源占有量大,而且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是资源型地区脱离资源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4.5加强制度建设

伴随资源开发过程区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会出现巨大变动,这就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建设的跟进,用以调整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利益、调整企业与地方关系等。

在我国现行的能源开发体制下,贫穷落后的资源地区在与资源开发企业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使资源地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

屡禁不止的“偷油”事件折射着资源区域与资源企业的利益冲突,也是显露了区域对自身资源利益的诉求。

所以在国家和区域层面都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平衡企业与地方的关系,企业在大量掘取资源的同时也应对地方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要限制单一的资源输出性的开发模式,需要制定资源企业在资源地的加工比例指标,推动资源企业在资源地的资源深加工发展,促进资源企业与资源区域的协同发展。

对资源开发中快速增长的税收收入如何统筹分配,要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这都需要未雨绸缪,否则很容易产生权力滥用和腐败。

资源开发利用的是区域生态环境资源,这一资源应属区域全体人口所共有,一定要保证全体人口的受益,避免资源收益被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占有。

4.6重视科技和人力资源的培育

欠发达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在减少、产业在更替,唯有科技和人才优势是区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欠发达地区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人力资源开发落后和科技实力薄弱,应该利用资源开发收入优先投资教育科技发展,打破经济与文化落后相互抑制的不良反馈。

庆阳市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推进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人口的产业转移以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形成为前提,本区资源开发产业具有高技术、专业化的特点,这些企业选用人才考虑的是专业技术,不受地域限制,给本区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为此,本区应该面向市场制定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方案,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和发展,提高区域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和文化基础,增强适应不同职业和技术层次的就业能力。

既要通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扩大区域经济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区内非农化就业率,又要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输出水平。

同时,应注重科技投入,扩大对应用研究项目的立项和资助范围,积极发展适应本区域的应用技术,解决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许多技术难题,全面提升区域科技水平,以科技事业的稳步推进推动区域优势的不断发挥。

基于上述的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与启示:

首先,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在耗竭性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的储量质量及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确定其征收标准,达到矿产资源耗竭性补偿的条件,维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代际公平;再次,征收矿业城市和环境补偿费;最后,改进矿产资源的行政管理方式;另外,我国资源无价的观念制约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应该从思想上不断改变人们的认识,进而改进体制和政策,最终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_朱训.论矿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0,9

(1):

1-6.

[2]_王玉平.矿产开发中的环境问题[N].中国矿业报,2001-04:

5-12

[3]_关玉萍,董锁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创新构建绿色经济制度[J].世界环境,2000,(4):

14-17.

[4]罗梅,徐争启,马代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概论[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1.1(4):

5-6

[5]刘劲松中国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9.2

(2):

8-9

[6]_姜建军.保护地质环境,保护地球[J].中国地质2000,27(8):

33-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