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568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docx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2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二章心脑病证

第一节心悸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

A.《素间》

B.《金柜要略》

C.《医学正传》

D.《丹溪心法》

E.《伤寒论》

2.《金柜要略·惊悸吐衄下胸满瘀血病脉

证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

A.小青龙汤

B.炙甘草汤

C.桂枝汤

D.归脾汤

E.天王补心丹

13.以下哪个药物使用不当可引起心悸、

A.人参

B.佳枝

C.熟地

D.附子

E.炙甘草

4.下列哪项不是心悸的病因

A.药物中毒

B:

饮食、外邪

C.七情所伤

D.心阳衰弱

E.体虚劳倦

5.下列哪项为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主症之一

A.心烦失眠

B.食少纳呆

C.浮肿尿少

D.胸脘痞闷

E.形寒肢冷

6.桂枝甘草龙骨牡砺汤治疗心悸的主要功效是

A.温补心阳

B.振奋心阳

C.补益心气

D.滋阴养心

E.养心安神卜

7.心悸病位在心,其发病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A.脾肾肺肝

B.肺脾肾胆

C.肝肾脾胃

D.心脾肝肾

E.脾肾肝胆

8.阴虚火旺心悸的特点是

A.心悸遇劳而发

B.心悸心烦少寐

C.心悸咽干口燥

D.心悸头晕目眩

E心悸胸闷气短

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证

A.心悸头晕

B.心悸易惊

C.面色无华

D.倦怠乏力

E.健忘少寐

10.振奋心阳,化气行水适用于下列哪个证型之心悸

A.水饮凌心

B.心阳不振

C.心血瘀阻

D.心血不足

E.痰火扰心

11.下列哪项不是心悸的临床特点

A.心中悸动

B.心悸不能自主

C.与气候变化有关

D.与情绪波动

E.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12.心悸痰火扰心证的代表方是

A.苓桂术甘汤

B.桃仁红花煎

C.黄连温胆汤

D.归脾汤

E.安神定志丸

【A2型题】

13.怔忡时作,气短无力,面色无华,、头晕

倦怠,不思饮食,大便溏,舌淡,脉细弱。

其最佳治疗方是

A.炙甘草汤

B.右归丸

C.归脾汤

D.天王补心丹

E.当归补血汤

14.关某,女,40岁,平素性格内向,善惊易恐,来诊时症见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弦细。

本病治法为

A.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B.温补心阳,安神定惊

C.滋明清火,养心安神

D.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E.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15.李某,女性,47岁。

每于劳累时出现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为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F.振奋心阳,宁心安神

16.卢某,男,58岁,心悸多年,时发时止,情志波动易发。

现症见心悸,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

本病应辨证为

A.心血瘀阻挟痰热

B.阴虚挟瘀热

C.痰热扰心

D.心虚胆怯

E心脾两虚挟痰饮

17.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或代。

证机概要为

A.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

B.心脉瘀阻,心失所养

C.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E.心血亏损,心神失养

【A3型题】

患者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少,脉象细数。

18.该患者的证机概要为

A.心虚胆怯,心神不安

B.心血亏耗,心神失养

C心肾阴虚,虚火内动,扰动心神

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E.痰火扰心,心神不宁

19.其治法为

A.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E.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20.其首选方是

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B.归脾汤

C.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D.安神定志丸

E.黄连温胆汤

患者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而滑。

21.其病机为

A.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

B.心脉瘀阻,心失所养

C.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E.心虚胆法,心神不安

22.其治法为

A.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B.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C.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E.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23.其首选方是

A.苓桂术甘汤

B.桃仁红花煎

C.黄连温胆汤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E.安神定志丸

【B型题】

A.虚寒

B.阳热

C.气血凝滞

D.元气虚衰

E.痰热互结

24.脉象迟、结、代者,一般属

25.脉象为结者,一般属

26.脉象为代者,一般属

【X1型题】

27.心悸病证中较常见的脉象有

A.结脉

B.代脉

C.促脉

D.弦脉

E.浮脉

28.心悸的临床症状特点为

A.左胸部发作性憋闷和疼痛

B.发作性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C.伴气短、眩晕、胸闷

D.心痛彻背

E.手足青冷至节

29.心悸实证治则是

A.化痰

B.除湿

C.涤饮

D.清火

E.活血化瘀

30.心悸心阳不振证的治疗主方是

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B.独参汤

C.参附汤

D.真武汤

E.栝蒌薤白半夏汤

【X2题】

31.患者李某,女性,47岁。

每于劳累时出现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

其治疗可选下列何方

A.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B.苓桂术甘汤

C.安神定志丸

D.四君子汤

E.参附汤

二、名词解释

1.心悸

2.怔忡

三填空题

1.心悸的病位在()其病理性质为()其本为(),()所致,其标是()、()、()、(),因()所致。

2.心悸的基本病机是()(),或()阻滞心脉。

3.心悸的辨证要点有

(1)()

(2)()(3)()。

四、是非判断题

1.心悸虚证治当补益心脾,活血化瘀,尚应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

2.感受外邪可导致心悸。

3.怔忡日久不愈,可形成怔忡惊悸。

4.心悸的辨证应首先分清寒热。

五、简答题

1.惊悸与怔忡如何鉴别?

2.治疗阴虚心悸时如何区分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的使用要点?

3.试述心悸的病因病机要点。

4.试述心悸的辨证论治要点及治疗原则。

六、病案分析题

1.邓某,女,39岁,2000年5月4日就诊。

主诉:

心悸反复发作5年。

病史:

近来因过度劳累自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盗汗,五心烦热,不思饮食,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淡暗少津,苔少脉结代。

血压为130/95mmHg,心率为72次/分,心律不整,心电图示:

频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

甲实习医生诊为“胸痹”(心阳不足),提出用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以温振心阳。

乙实习医生诊为“心悸,(心脾两虚),提出用归脾汤治疗以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请回答:

①两位实习医生的诊治是否正确?

②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拟出方药。

2.尤某,女,37岁。

2003牟6月19日就诊。

主诉:

阵发性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反复发作6年余,加重10天而入院。

病史:

6年前患者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反复发作。

近10天来,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偶有胸背疼痛,口唇青紫,舌暗红苔白,脉结代。

心电图提示:

窦性心律。

心肌缺血。

室性早搏。

要求:

写出中医诊断(病名证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D4.D5.E6.B7.A8.B9.B10.A11.C12.C13.C14.E15.D16.C17.B18.C19.C20.C21.A22.C23.A24.A25.C26.D

27.ABCD28.BC.29.ACE30.AC31.AE

二、名词解释

1.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导致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2.怔忡是由内因引起,以自觉心中惕惕,动摇不定而无休止,稍劳即发为特征,病来虽渐但病情较重,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杂。

三、填空题

1.心本虚标实证气血阴阳亏损因心失所养气滞血瘀痰浊水饮邪气扰心

2.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痰浊瘀血

四、是非选择题

1.×2.√3.×4.×

五、简答题

1.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

大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二方均用于治疗心悸。

天王补心丹用于阴虚火不旺者,表现为心悸不宁,头晕目眩,少寐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朱砂安神丸用于阴虚而热象较著者,表现心悸不宁,虚烦咽燥,口干口苦等。

3.心悸主要病位在心,其发病与肝、脾、肾、肺四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性有虚实之分。

发病原因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外因主要有感受外邪,内因有七情所伤、饮食劳倦、体质虚弱、药物中毒等。

其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或痰浊瘀血内停,痹阻心脉,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4.①辨证当辨虚实、辨惊悸怔忡、辨脉象变化:

A.辨虚实:

心悸证候特点为虚实相兼,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主要指痰饮瘀血,当分清虚实之程度或多种病理因素夹杂者。

B.辨惊悸怔仲: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呈阵发性,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征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病情较重,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

C.辨脉象变化:

应掌握各种脉象的临床表现。

②心悸治疗应分清虚实,虚者宜益气养血,调理阴阳,配合养心安神之品;实者宜涤痰化饮,活血化瘀,配合重镇安神之品;虚实夹杂者,须辨虚实轻重,辨证施治。

六、病案分析题

1.

(1)甲实习生诊治不正确。

其以患者胸闷气短为依据,欠恰当地诊断为“胸痹”(心阳不足),故提出用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乙实习生病证诊断正确,但辨证分型及治疗欠全面。

(2)患者心悸时间长,症以心悸不安为主症,且心电图示:

频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

故诊断应为“心悸”较为恰当。

因久病耗伤气血,故见病情遇劳则发,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脾气虚弱,生化不足则见不思饮食,面色无华,大便澹薄;气耗阴伤,致阴分不足,故见盗汗,五心烦热,舌少津,苔少;气虚血瘀,痹阻心脉则舌暗;气血凝滞,脏气虚衰则见脉结代。

所以本病应辨证为“气阴两虚挟血瘀”,治宜益气养阴,养心安神,佐以活血化妨冬,方用具有补气养阴复脉作用的炙甘草汤加减治疗。

炙甘草30g、党参30g、桂枝12g、黄芪20g、麦冬15g、阿胶15g、熟地15g、当归12g、获神15g、赤芍15g、益母草20g、煅龙骨30g(先煎)。

水煎服,每日一剂。

2.

(1)诊断:

心悸(心血瘀阻)

(2)辨证分析:

心主血脉,病久不愈,入血入络,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

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则胸闷不舒。

心络挛急,则偶有胸背疼痛。

脉络瘀阻,故口唇青紫。

舌暗红苔白,脉结代为瘀血内阻之征。

(3)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4)方药:

桃仁红花煎加减。

桃仁l0g红花l0g丹参20g赤芍l0g川芎玄参l0g香附l0g青皮6g当归l0g桂枝l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

第二节胸痹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胸痹病位在心,尚与何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A.肝胆脾

B.肺脾肾

C.脾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