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672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docx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报告讲诉

三峡、葛洲坝、隔河岩毕业实习

1实习目的及要求

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了解并熟悉本专业的现代化技术和组织现场管理方法。

为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实习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同时,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实习要求

1、认真贯彻落实考察实践,扩宽学生视野,巩固和运用课堂教学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3、利用实习机会,加强学生对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了解,认识专业知识在水利枢纽工程中的相关应用;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此外,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认真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遇到紧急或突发事件应及时汇报,并协助相关工作;注意个人安全,保管好随身携带物品,不得擅自离队。

2实习内容

2014年04月14日到2014年04月24日,作为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10级水利水电工程的一名学生,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在穆征老师和高子兰老师的带领下赴长江三峡地区进行了实习考察。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204公里。

长江三峡是一座天然地质地貌博物馆。

通过本次毕业实习,使我明白了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实习总结

在实习老师安排下我们的实习基本内容包括三站:

第一站,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第二站,葛洲坝电厂;第三站,隔河岩水利枢纽。

实习的形式主要包括:

听专题报告与做专项参观实习。

下面将概括听讲座及参观实习的内容,按照实习行程安排,分别介绍在三峡工程、葛洲坝电厂、隔河岩水利枢纽的实习内容总结。

3.1第一站>>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3.1.1三峡工程概述

  早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就预想过建设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设计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为l75米(丰水期为14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水电站左岸设14台,右岸12台,共26台水轮发电机组。

水轮机为混流式,单机容量均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

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设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三峡大坝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临江最高峰坛子岭的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米×34米—5米(长×宽—坎上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为l20米、18米、3.5米,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吨级客货轮或1500吨级船队。

工程施工期间,另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闸室有效尺寸240米×24米×4米。

3.1.2施工工期

三峡工程分三期,从1994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15年。

  一期工程5年(1994-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升船机的施工,并完成永久五级船闸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已然,三峡水库成为了一座长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3.1.3重要水工建筑物

一、 挡水大坝及泄水建筑物

(1)任务:

挡水、泄洪、排沙。

(2)坝型及主要尺寸: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2309m,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185-4=181m,最大底宽126m(厂房坝段181m),顶宽15~40m,大坝砼工程量1600万立方米。

(3)设计标准:

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10%校核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m3/s。

(4)泄洪建筑: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总长483m,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m,孔口尺寸为7×9m;表孔孔口宽8m,溢流堰顶高程158m,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二、水电站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m。

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m,采用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和地下厂房。

共安装32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地下厂房6台。

水轮机为混流式,转轮直径10m,最大水头113m,额定流量966 m3/s,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三、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德国合作方正在技术公关中,计划用螺旋杆技术取代原计划的钢缆绳提升技术),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

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m(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设计,承船厢设计有效尺寸为120×18×3.5m,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

承船厢设计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万牛顿。

三峡大坝整体图

3.1.4三峡工程的特点

三峡工程存在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工程规模宏大;经济效益显著;技术问题复杂。

正式因为三峡工程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它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并拥有世界“十大之最”:

  一、世界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2.7万立方米每秒至3.3万立方米每秒,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增强长江中下游抗洪能力。

  二、世界最大的电站。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三、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泄流坝段长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和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四、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794万立方米,钢筋46.30万吨。

  五、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2000年混凝土浇筑量为548.17万立方米,月浇筑量最高达55万立方米,创造了混凝土浇筑的世界记录。

  六、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截流流量为9010立方米每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每秒。

  七、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为10.25万立方米每秒。

八、世界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船闸,总水头113米。

九、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三峡工程升船机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最大升程113米,船箱带水重量达11800吨,过船吨位3000吨,预计2015年正式投入正常使用。

十、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可达113万人。

3.1.5经济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亿m3;水库全长600余km,平均宽度1.1km;水库面积1084 km2。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一、防洪: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

如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在堤防达标的前提下,三峡能减少分洪100-150亿立方米,荆江至武汉段仍需分洪350-400亿立方米。

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御。

二、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

装机(26+6)×70万(1820万+420万)千瓦,年发电846.8(1000)亿度。

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

三、航运: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除此之外,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下面主要介绍其防洪、发电及航运带来的经济效益。

3.1.6三峡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一、 投资和效益问题

三峡工程静态投资900.9亿元(1993年物价),工程完成时动态投资约2000余亿元。

三峡工程投资来源有:

国家贷款,国有电站电价每千瓦时加价0.4~0.7分钱,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发电收入等。

预计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十年内,总的工程投资本息,包括工程费和移民费,都能用电费收入偿还,防洪、航运等没有分摊投资。

而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是长期的,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同时应用长江电力上市融资,陆续滚动开发金沙江上游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乌东德四大巨型电站。

二、 泥沙问题

长江宜昌段年输沙量5.3亿吨,将淤塞三峡水库。

水库正常挡水位175m高程,总库容393亿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库容172亿m3,防洪库容221亿m3,蓄水调节库容165亿m3。

水库运行方案为:

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调洪,经泄深孔和水电站畅泄,可减少水库沙淤积。

来大洪水,水库调洪,仍下泄56700m3/s;汛后冲水库淤积。

九月水库开始蓄水,约两个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

次年汛前库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发电。

在155m水位,可保持川江航运。

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于当时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运。

这是创新的水库运行方案。

经专家实验及经验结论,三峡淤沙平衡在30年以后。

三、 高边坡问题

  经详细地质调查,三峡水库库岸有若干潜在滑坡,大的可达数百万m3。

但是离坝址最近的潜在滑坡,也远于26km,如发生滑坡,激起的冲击波到坝前消减到2~3m高,不影响大坝安全。

此外,库岸如发生滑波,由于水库宽深,不会影响航运。

此次实习我们亲眼见证了,库区及坝址区两岸边坡都采用了大量锚索和锚杆,边坡问题处理良好。

四、 枢纽工程系列技术问题

三峡枢纽185m高混凝土重力坝和1820万kW·h发电厂房,工程量大,但都是常规工程,我国有较多经验。

局部地基稳定问题经过处理,能满足安全要求。

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首批从国外进口,后由国内自制。

较复杂的是双线五级船闸,在岩岸内深挖,最高边坡达170m,下部闸室垂直60m。

但是在三峡建设者们的努力下永久船闸已经顺利投入使用,至今未见异常。

还有3000t客轮的升船机目前正由德国研究。

五、 库区移民问题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0个县(市)。

三峡水库淹没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受淹没或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家,水库淹没线以下共有耕地2.45万公顷;淹没公路824.25公里,水电站9.22万千瓦;淹没区房屋面积为3459.6万平方米,淹没区居住的总人口为84.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15万人)。

考虑到建设期间内的人口增长和二次搬迁等其它因素,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动态总人口将达到113万人。

国家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由有关人民政府组织领导移民安置工作,统筹使用移民经费,合理开发资源,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结合,通过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多方法妥善安置移民,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并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

六、 生态环境问题

  修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有利方面为:

防治下游土地和城镇淹没,减少火电空气污染,改善局部气候,水库可发展渔业等。

对生态不利方面为:

淹没耕地30余万亩,果地20余万亩,移民到库边高地,将破坏生态环境,水库静水减弱污水自净能力,恶化水质,影响野生动物(如中华鲟)的繁殖等。

工程进展至今表明:

保护生态环境虽有难度,但必须解决也可以解决。

3.17三峡工程建成后存在的弊端

一、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库区蓄水达18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国家按期发放保护资金,三峡工程库区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和发掘开始进行。

其中重要的文物古迹有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丁房双阙——无名阙、云阳张飞庙、丰都鬼城、奉节白帝城,此外还有较重要的古栈道5处,石刻、题刻56处,古桥17处;地下文物有较重要的遗址58处,墓群(墓地)45处。

其中著名的有奉节县草堂古人类化石点,是三峡水库淹没点唯一一处化石点;云阳县故陵楚墓、北宋的龙脊石题刻,巫山县明清时代的大昌古镇,唐代开始修建的大宁河古栈道等。

  将要淹没的地面文物,例如云阳县张飞庙、奉节县的永安宫、巫山县大昌镇的温家大院、秭归县的江渎庙、新滩民居,忠县丁房阙——无名阙,古代桥梁等都按照原工艺、原材料、原形制进行复建(多选址在临近、淹没区以外)。

国内外闻名的白鹤梁石刻采取的原址保护方法,即在四十米的水下建设一座博物馆,建成后游人将可到水下参观石刻,摩崖石刻则采用整体切割移至他处。

同时在重庆市中心也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三峡博物馆,用来安放在抢救行发掘工作中出土的大量文物。

不可否认的是,虽经过大量的突击性的文物保护并抢救发掘,一批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但是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的遗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没入了淹没线以下,而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

二、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关于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洞庭湖的淤积等。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尚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

(一)气候

  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库虽然对周围气候又一定调节作用,但影响范围不大。

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的影响范围,两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过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

  年平均气温变化不超过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气温可增高0.3~1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度;极端最高气温可降低4度,最低气温可增高3度左右;相对湿度夏季增大3%-6%,春秋两季增大1%-3%,冬季将减小2%。

  建库后年降水量增加约3毫米,影响涉及库周围几千米至几十千米,因地形而异;仍需警惕伏旱对农业的影响。

平均风速将增加15%-40%,因建库前库区平均风速仅2米/秒左右,故建库后风速仍不大。

(二)陆生植物

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80属、560种。

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

因此,不至于造成物种的灭绝但其中三种珍惜植物必须妥为保护。

  1、荷叶铁线蕨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库区特产,断续分布东起万州区、西至石柱县西沱区沿江近100千米长,想向两岸纵深3~5千米的狭长地带。

在亚洲大陆仅存与此。

保护措施为在万州新乡三道河村建立一个2平方千米的物种保护点进行人工栽培。

  2、疏花水柏枝

  三峡地带特有植物,种源数量极少,分布狭窄,分类及地理分布有科学研究价值。

树形美观,有潜在观赏价值;幼嫩枝叶可供入药。

分布在秭归、巴东、巫山县的长江两岸,海拔高程在200米上下幅度内。

保护点选在秭归县一集中树木产地。

  3、川明参

我国特有植物,仅此一种,多年生草本,为名贵药材。

野生原产地是夷陵区莲沱。

分布在海拔高程140米上下的页岩风华石缝中野生种已极稀少。

该地位于三峡水库下游,虽不受淹没影响,但在修建对外公路或其他设施时又可能遭受毁灭,所以保护点就设在夷陵区莲沱。

(三)水生生物

1、白鳍豚

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惜水生哺乳动物,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单目录,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1600千米的江段内,由于历年来人类活动的增加或不当,使白鳍豚以外死亡增加(包括渔具致死、江中爆破作业致死、轮船螺旋桨击毙、误进水闸等)。

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期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加大,对白鳍豚越冬极为有利。

搁浅死亡可望避免,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鳍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增加。

为此长江新螺江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将会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滩口江段全场135千米,该区域江面开阔,河道曲折,水深约25米是目前白鳍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

  2、中华鲟

  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洄游鱼类。

幼鱼待性腺发育到三期恋爱后,会进入长江口洄游至金沙江下游交尾繁殖。

葛洲坝工程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至长江口至金沙江的洄游路线。

为此国家在宜昌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定期将幼鲟放流如长江中。

至1984年至2001年底共放流入长江达400万尾。

三峡工程位于葛洲坝上游,不存在阻隔中华鲟洄游路线问题,但三峡工程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将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减少,这就又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

三、地质灾害问题

三峡水库每逢冬季蓄水、每逢夏季(汛期)放水,水库水位的周期性涨落,会诱发多种地质灾害。

三峡水库建成后,逐步淹没了大量地势低洼的山体,包括城市、集镇和村庄,长期浸泡使被淹的山体等发生松软并冲入了低洼的采矿采空区,这都会导致库岸坍塌、山体滑坡等。

从三峡工程开始修建后的2000年起,当地地震开始变得频繁发生。

2003年蓄水当年,秭归地震陡增至18次。

“在2000年至2009年的这10年间,秭归境内的地质灾害频次最密。

尽管并无实证研究表明,三峡工程及水库导致了环水库地区地质灾害的频次增加。

但从时间分布上看,秭归境内的地质灾害的发生频次,与三峡水库的蓄水水位的每次提升具有正相关。

”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地灾研究专家表示,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水位提高到135米时,发生地质灾害(变形)35处;2006年水位升至156米时,新增灾害38处;2008年水位继续提升到175米时,又发生灾害26处。

其中,问题较严重的郭家坝镇境内,先后发生了13起地质灾害。

另据材料表明,自三峡工程水库蓄水后,该县有116处地质灾害点先后多次出现变形。

四、国防安全问题

 据军事专家分析,作为固定目标的三峡大坝,遭受攻击的方式很多,但从攻击效果和实施条件上看可能性较大的有四种:

 第一,战略弹道导弹核攻击:

从敌国本土直接发射。

但这种手段将要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甚至会遭到中国的核报复; 第二,常规巡航导弹攻击:

从中国境外发射远程的装有常规战斗部的巡航导弹。

 第三, 飞机空袭:

使用远程轰炸机机群实施火力突击。

 第四,制造爆炸:

使用特种作战分队潜伏到三峡大坝实施破坏。

 通过对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核报复能力以及与有关国家的双边关系和相互的经济利益等综合因素来分析,三峡大坝遭受核打击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剩下的三种方式实施起来更不容易。

 

实际上,早在1958年,三峡工程人防安全问题就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1958年中央成都会议决定兴建三峡工程,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愿。

1959年,中央开始规划三峡工程,考虑到战争因素,同时也开始了对大坝人防安全问题的研究。

国家成立的人防小组汇集了60多名各方面专家,从1959年到1961年,首先进行了三峡工程抵御常规武器袭击的实验,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

近十多年来,仅模拟尖端武器的试验就达200多次。

 

从1964年到1972年,我国科学家曾对4座模拟大坝进行了7次核武器轰炸实验,取得了极其珍贵的数据。

实验显示的最严重情况是,当大坝被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命中时,会产生1000米溃口。

从1978年到1988年,专家又连续进行了三峡溃坝实验,研究大坝在遭受核武器袭击后,溃坝洪水的影响范围,以及减少损失的对策。

 

3.2第二站>>葛洲坝电厂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工程主要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大坝组成。

大坝全长2606米,最大坝高53.8米,说到这里,不能不为这个历时十年的巨大、宏伟的工程而赞叹。

它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以下2300米处,距宜昌市镇江阁约4000米。

大坝北抵江北镇镜山,南接江南狮子包,雄伟高大,气势非凡。

目前,作为仅次于三峡的全国第二大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水电站。

共装机21台,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kW,年发电量13亿kW/H,这个数字相当于解放初期全国发电总量的3倍多。

3.2.1葛洲坝的修建背景

兴建葛洲坝水电站有其历史原因。

1960年代中期虽有“文革”、“备战”等制约因素,但是,自毛泽东1964年五六月间提出“要下决心搞三线建设”的方针之后,翌年10月全国计划会议提出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按照“大小三线建设和一、二线国防工业、战备工程”为重点优先的安排的意见。

宜昌及鄂西地区,十堰及鄂北地区都成为三线建设地区。

至1967年夏已有十多个大中型企业兴建于宜昌。

之后,一大批国防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落户于宜昌山区。

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用电大户,湖北全省及邻近省份陷于电力严重短缺的困境。

1970年5月,为了缓解华中地区工业用电十分紧缺的局面,武汉军区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向中央建议先修建葛洲坝工程。

中央在研究了葛洲坝工程与三峡工程的关系,并听取了对先建葛洲坝工程的不同意见后,于1970年12月26日批准兴建葛洲坝工程,并指出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建设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

长江三峡段,坡度陡,落差大,峡长谷深,不但水利资源丰富,又有优良的坝址,是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理想地点。

毛泽东曾为此写下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诗篇。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宜昌市区西部的长江干流上,坝址距三峡出口南津关2.3公里,距三峡大坝坝址37千米,距宜昌市中心4千米,因坝址横穿江心小岛葛洲而得名。

这里的江中有葛洲和西坝洲两个小岛,把长江分割成三条水道。

周恩来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水力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同时他还指出:

“若不修建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长江防洪就得不到彻底解决,也更谈不上综合利用问题。

我们修建三峡大坝,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洪水的威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