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667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

46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文言翻译与断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

文言翻译与断句

(一)(2016·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萧颖士风节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

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

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

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

“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

东京其先陷乎!

”即托疾去。

禄山反,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

叹曰: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闻封常清陈兵东京,往观之,不宿而还。

身走山南,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说曰:

“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

”洧乃按甲不出。

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见。

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堕永王乱中,为终身累。

颖士,永王召而不见,则过.之焉。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1.下列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颖士阴.语柳并曰阴:

暗中

B.胡人负.宠而骄负:

依仗

C.往客.金陵客:

旅居

D.则过.之焉过:

责备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A.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B.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C.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D.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萧颖士对宰相李林甫、永王李璘的召见均辞而不去。

B.萧颖士预言了安禄山即将叛乱且东京将会陷落。

C.郭纳、封常清没有采纳萧颖士的守城计策。

D.节度使源洧听从了萧颖士坚守襄阳的劝说。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

当官的以儿童的游戏方式来抵御厉害的叛军,(想取胜)太难了!

(二)(2016·宁波)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伏伽①曰:

“臣闻‘性相近,习相远’。

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

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

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

“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

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

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

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②子姓:

子孙,子孙辈。

③僚友:

指官职相同的人。

④帝:

指唐高祖。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D)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

(一言会让一个国家灭亡)。

4.劝谏有多种方式。

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用原文语句回答)

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王曰:

“善。

”乃.下令……大悦,即.诏……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

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

(三)(2016·济南)课外文言文阅读。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曰:

“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④。

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⑦?

”孟尝君曰:

“善!

”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舍人:

侍从。

②鲁连:

战国时齐国人。

③曹沫:

春秋鲁庄公时武士。

④铫(yáo)鎒(nòu):

古代除草的农具。

⑤之:

这里是用的意思。

⑥不肖:

没有才能。

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

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曹沫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

3.文中鲁连委婉劝谏,意在告诉孟尝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们不必因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

)的道理。

(四)(2016·宜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融然:

和悦的样子。

②畜:

通“蓄”。

③徽:

系琴弦的绳子。

1.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曾经)愠(生气,发怒)辍(停止)但(只,只要)

2.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例句:

高卧北窗之.下。

“未尝有喜愠之色。

”或“每朋酒之会。

3.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着补丁,饭篮子和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5.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

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

“大适融然。

”或“未尝有喜愠之色。

”6.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7.积累链接:

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

材料整合与探究

1.(2016·苏州)如表为某市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故率的统计表,请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

年份

实际使用量

车辆事故率

公安机关已

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未

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已

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未

登记车辆

2014年

1.3万辆

7.2万辆

24.6%

75.4%

2015年

2.1万辆

10.7万辆

15.1%

84.9%

(1)分别写出这两年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故率的变化特点。

二轮电动车不论是否登记实际使用量均明显上升,在车辆事故率方面,公安机关已登记的车辆事故率明显下降,而未登记车辆事故率明显上升。

(2)根据表格信息,请就如何降低二轮电动车车辆事故率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加强二轮电动车登记管理。

2.(2016·兰州)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

任务。

(1)下面是“兰州太平鼓”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请用一句话表述你读到的信息。

年龄段

12~29岁

(100人)

30~45岁

(100人)

45岁以上

(100人)

了解太平鼓

的人数比

23%

49%

81%

了解兰州太平鼓的人数比例随年纪增长而加大比重。

(2)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北山广场观看兰州太平鼓表演。

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示例一:

从学校出发,沿南湖路向西,至南湖路与和平街十字(交叉)口;再沿和平街向

北,至和平街与北山路的交叉口;然后向西北,沿北山路走即可到达。

示例二:

从学校出发,沿右边路口向前,至第一个十字路口;右转一直往前至下一交叉路口,然后向左转,沿北山路向前走即可到达。

3.(2016·山西)下面两张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

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

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

(不少于20字)

“图一”理解:

同学一:

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你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

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示例1:

大脑就如肌肉,锻炼的越多,收获的越多。

当我们的大脑充满活力地思考以及运作的时候,获得的快乐就越多。

示例2:

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

示例3:

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解析】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目,答案不唯一。

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示,

会发现,只要有疑惑,有惊叹,有好奇,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示,根据图示中的汉字标示,即可作答。

4.(2016·河北)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

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1980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

时隔36年,黄永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

左边这枚寓意为“捧桃献瑞”,右边这枚寓意为

“合家欢乐”。

示例1:

喜欢左边这枚,票面中,一只猴子一手攀住枝条,一手托着桃子,一条长尾巴缠绕在枝条上,画面活泼可爱。

这枚猴票寓意为“捧桃献瑞”,是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示例2:

喜欢右边这枚,票面中,一只大猴盘腿坐在中间,两手各抱着一只小猴,两只小猴亲吻着大猴。

画面温馨祥和。

这枚猴票寓意为“合家欢乐”,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5.(2016·天津)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

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

“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津卫摇篮”“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了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

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

“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全景式乡村游”“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

材料三: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

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

材料四:

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

项目

年份

入境游客

(人次)

外汇收入

(美元)

2013年

265万

26亿

2014年

296万

30亿

2015年

326万

33亿

(1)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材料三。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均逐年增加。

6.(2016·南平)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

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

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

“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请从两则相关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

材料一:

示例:

中国制造缺乏“中国名片”(优质产品)。

材料二:

示例一:

“优质制造”需要大批技术人才。

示例二:

国家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

【谈理解】

材料三:

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

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工匠精神,只有传承工匠精神,才能缔造工匠神话。

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

【言心声】

材料四:

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

“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

请根据材料四,为中学生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提出建议。

①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事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②还要培养创新意识,做创新型人才。

7.(2016·黔东南)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凯里市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开展“怎样搜集资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语文老师明确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

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根据要求参与完成活动任务。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

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三】匾额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品的体现。

某同学在探访名胜古迹时搜集到以下建筑物的匾额题字:

①贡院——唯才是举②孔庙——万世师表

③岳飞庙——还我河山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两则材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专家呼吁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和国家实验课程,当前国学经典正在走进中小学,走向世界。

(2)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内容,请你从文化或历史学科知识等角度任选一组建筑物与匾额题字来解说两者之间的对应联系。

①贡院——唯才是举:

贡院是科举时代举行乡试或会试的场所,匾额题字“唯才是举”,

即高度概括了贡院选拔人才的方式和标准。

②孔庙——万世师表:

孔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匾额题字“万世师表”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孔子给后人树立的榜样和产生的影响。

③岳飞庙——还我河山:

岳飞庙即供奉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神位的庙宇,匾额题字“还我河山”高度概括了岳飞一心为收复大宋大好河山,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