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5602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docx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程文件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检测题

第Ⅰ部分

一、(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信笺(jiān)湮没(mò)前仆(pū)后继

B.卓荦(luò)腼腆(tiǎn)打家劫舍(shè)

C.瑰(guī)怪谬(miù)误戛(jiá)然而止

D.卷(juǎn)帙逃遁(dùn)美味佳肴(yáo)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请帖/字帖当真/安步当车微薄/日薄西山

B.载体/下载连累/长年累月 供稿/供不应求

C.对峙/仗恃  沏茶/雕阑玉砌拜谒/断碑残碣

D.联袂/抉择朔风/夙兴夜寐洗濯/擢发难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面对对手战略上的调整,公司必须做出选择:

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让出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的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暂为御史,遂窜南夷窜:

流放,贬谪。

此处应为被动用法。

B.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

违背

C.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节:

气节、节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

帮助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誉:

荣誉

B.攀栖鹘之危巢危:

C.蔽遮江淮,沮遏其势沮:

阻挡

D.具食与乐,延霁云坐延: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B.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C.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D.朱泚幸致货币

8.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汝殁以六月二日/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B.远之不畏死亦明矣/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C.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D.归而谋诸妇/投诸勃海之尾

9.下列各句中的“为”与例句中“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能为公子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B.今尚书恣卒为暴

C.必以其言为信

D.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

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

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

及贯高等谋反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

厉王母亦系,告吏曰:

“得幸上,有身。

”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

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

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

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

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父世县也。

高祖十一年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

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

厉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

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

上以亲故,常宽赦之。

三年,入朝,甚横。

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

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

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

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

“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

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

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

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

”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

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

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

淮南王至长安。

尽诛所与谋者。

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

是时袁盎谏上曰:

“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

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

”上曰:

“吾特苦之耳,今复之。

”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

淮南王乃谓侍者曰:

“谁谓乃公勇者?

吾安能勇!

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

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

”乃不食死。

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

上哭甚悲,谓袁盎曰:

“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

”盎曰:

“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

”上曰:

“为之奈何?

”盎曰:

“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

”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

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户。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为筑外宫而舍之  舍弃,放弃

B.臣母不当坐赵事  因……而判罪

C.拟于天子     比照

D.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  谢罪

11.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淮南王“骄恣”的一项是(3分)(  )

①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  ②自袖铁椎椎辟阳侯

③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    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

⑤谁谓乃公勇者?

        ⑥乃不食死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淮南王刘长的母亲原为赵王的美人,母亲自杀后,刘邦很后悔,便让吕后抚养他,他才得以长大成人。

B.淮南王依仗与孝文帝关系亲密,日益骄横,不仅擅自杀害了辟阳侯,连薄太后和太子及诸大臣都害怕他。

C.骄横之极的淮南王后来竟参与谋反,孝文帝再也无法袒护他,而他一直到被处死都不思悔改。

D.袁盎曾提醒孝文帝,一旦淮南王死了,孝文帝将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孝文帝没有接受,淮南王死后,孝文帝追悔莫及。

第Ⅱ部分

13.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

(9分)

①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

(3分)

②吾特苦之耳,今复之。

(3分)

③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者。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

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折节读书②庵居蔬食

③勋阀④穷山

15.作者邂逅方山子之后,“耸然异之”,联系全文,说说方山子有哪些方面让作者觉得“异”?

(3分)

16.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8分)

17.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1)这首诗的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2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五、(8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渺沧海之一粟。

(4)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

(5)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20分)

像个父亲 

王世虎

  陈亮考上名牌大学的消息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黄龙滩村。

当晚,陈亮爹便杀了家里那头养了近一年的大肥猪,请全村人来家里喝酒。

饭桌上,大伙纷纷向陈亮爹敬酒,夸他有福气,有能耐,培养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来!

陈亮爹那个高兴啊,醉得是一塌糊涂。

  送陈亮走的时候,爹拉着他的手不停地叮嘱:

“亮儿,到了学校可要好好学习,别混坏了,缺钱了就和家里说。

”陈亮不住地点头,眼中满是泪水。

  陈亮寒假回来的时候,已俨然变化了许多,白了也胖了,乍一看就跟个城里娃似的。

吃完饭,陈亮要去洗碗,但母亲却执意不让,说让俺娃好好休息。

陈亮见爹正坐在堂屋里吸旱烟,便像往常一样给爹打来一盆水。

“爹,洗脚。

”陈亮说。

“哦,好。

”爹边往地上磕旱烟锅边会心地笑。

在厨房洗碗的母亲却冲了出来,生气地说:

“你怎么还让娃给你打洗脚水?

他都这么大了,况且他都……”“怎么了?

怎么了?

”爹大声地嚷道,“他是俺儿子,给我打洗脚水天经地义。

别说他现在只是个大学生,就是将来当上镇长、县长,我让他打他也得打!

  陈亮回过头:

“妈,爹说得对,这样,才像个父亲嘛!

”母亲悻悻地回到了厨房。

陈亮兴高采烈地给爹打了一个寒假的洗脚水。

以后,每年寒暑假回家,陈亮都会主动给爹打洗脚水。

  大四那年寒假,陈亮是带着女朋友慧慧一起回家的。

慧慧是陈亮的大学同学,两人已谈了两年恋爱。

慧慧不仅长得漂亮,还是城里人,父母都是政府官员。

  人家一个城里的千金,能看上自家的穷孩子,爹觉得,这真是上天赐给他家的福分。

所以,爹对慧慧特别好,甚至有些恭敬。

说话做事都哈着腰,脸上荡漾着微笑。

吃饭的时候,爹不停地给慧夹菜,关心地嘱咐她多吃些。

特别是每天晚上,爹都会主动地给慧慧打洗脚水,尤其让陈亮接受不了。

陈亮说:

“爹,你怎么能给慧慧打洗脚水呢,你是长辈啊!

你这样做,一点都不像个父亲,让我好难堪!

”“你懂什么,傻小子!

”爹骂道,“人家是城里人,又是独生女,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苦,能看上你这个穷小子并来到咱们家,已经是对咱仁至义尽了,我给她打洗脚水,有什么不对的?

咱不亏!

说完,爹问一旁的慧慧:

“水温怎么样?

”“哦,有点凉。

”慧慧小心地说。

“好,我再去给你加点开水。

”爹端起盆子就进了厨房。

陈亮悄悄拉慧慧的衣角,说:

“你怎么能让我爹给你打洗脚水呢?

”慧慧不满地说:

“是伯父非要给我打嘛!

”陈亮说:

“那你就不知道自己去打啊!

”慧慧便不理陈亮了。

爹不亦乐乎地给慧慧打了一个寒假的洗脚水,陈亮的脸也阴沉了一个寒假。

  大学毕业后,陈亮留在了城里工作。

父母急着抱孙子,三天两头地给陈亮打电话。

陈亮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

再等等,快了!

起初,爹还能等,时间一长就气了,说:

“你非要等我们死了再结婚是吧!

  陈亮终于回家了,但身边的女朋友却不是慧慧,而换成了一个看起来有些土气的女孩。

  陈亮给爹介绍:

“这是我的女朋友小娟,和我一个单位,今年刚大学毕业。

”爹像审问犯人一样问:

“小娟哪里的?

”陈亮刚准备回答,小娟却插了话:

“伯父,我家安徽农村的,我们那里可好啦,有大片大片的竹林。

”爹的脸便一沉。

  吃过晚饭,陈亮妈还未来得及伸手,小娟便手脚麻利地收拾了碗筷,洗得干干净净。

然后,打来一盆水恭恭敬敬地放在了陈亮爹的面前,笑着说:

“伯父,洗脚了!

”“哦!

”爹淡淡地回应。

  “伯父,水凉吗?

”小娟问。

“有点。

”爹说。

“好,我再去给你加点开水。

”小娟端起盆子就进了厨房。

  爹盯着陈亮问:

“和慧慧分了?

”陈亮点点头:

“分了。

”爹问:

“为什么?

”陈亮说:

“不为什么,合不来呗!

”爹问:

“你喜欢这样的?

”陈亮说:

“喜欢。

”爹生气了:

“她哪点有慧慧好,你说?

”陈亮便不吭声了。

爹也不吭声了。

  爹睡着后,母亲又悄悄地问陈亮:

“亮儿,是谁先提出分手的?

”陈亮说:

“我。

”母亲又问:

“那你真心喜欢小娟吗?

”“嗯,喜欢!

”“你喜欢她什么?

”“勤快,朴实,体贴。

”“还有呢?

”母亲继续问。

  “还有……”陈亮转过头,“我觉得和慧慧相比,在小娟面前,爹更像个真正的父亲。

               (《小说月刊》2008年第11期,有删改)

19.小说第一、二段(“当晚,陈亮爹便杀了家里那头养了近一年的大肥猪,……眼中满是泪水”),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说明。

(6分)

20.小说叙述了三次“打洗脚水”的经过,请分别指出“父亲”在这三次过程中的思想感情。

(6分)

21.文中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何特色,请联系上文具体分析。

(4分)

22.有人说,小说中陈亮重新选择女朋友,是坚守传统,也有人认为陈亮不应该让“爹更像个真正的父亲”成为择偶标准。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七、作文(70分)

23.(70分)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马踏平川……,自然界的生命千姿百态,引人遐思;有人站着死,有人跪着生,人的生命姿态也有着千差万别,启人思考。

生命的姿态关系着人格、尊严、道德、价值……

请以“生命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2009-7-12

1.D卷juàn帙

2.C(Atiě/tièdàngbó;Bzàilěigōng;Czhì/shìqī/qìyè/jié;Dmèi/juéshuo/suzhuó)

3.DD、南腔北调: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

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A、忧心忡忡: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B、急流勇退:

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C、排山倒海: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4.A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D“大约”与“多”重复。

5.B逆:

迎接

6.A誉:

称赞,赞誉

7.B

8.D

9.A

10.A(舍:

安排住处)

11.B

12.C(淮南王不是被处死的,而且他最后也有悔意)

13.①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来危害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

(“王”“危”判断句各1分)

②我只是让他尝尝苦头罢了,就会让他回来的。

(“特”“苦”“复”各1分)

③于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一律弃市问斩。

(“考”“馈”“弃市”各1分)

【附】参考译文: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

他母亲是过去赵王张敖的妃嫔。

高祖八年(前199),高皇帝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把厉王的母亲献给他。

她受到皇上宠幸,怀下身孕。

从此赵王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

次年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高祖的事情被朝廷发觉,赵王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囚入河内郡官府。

厉王母亲也被抓,她在囚禁中对狱吏说:

“我受到皇上宠幸,已有身孕。

”狱吏如实禀报,皇上正因赵王的事气恼,没有理会厉王母亲的申诉。

厉王母亲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yìjī)告知吕后,吕后妒嫉,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便不再尽力相劝。

厉王母亲生下厉王后,心中怨恨而自杀。

狱吏抱着厉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

真定是厉王母亲的故乡,她的祖辈就居住在那里。

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qíng)布谋反,皇上遂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四郡封地。

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于是厉王即淮南王位。

厉王自幼丧母,一直依附吕后长大,因此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

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而不敢发作。

至孝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视与皇上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

皇上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

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皇上为“大哥”。

厉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辟阳侯府上求见。

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

事后厉王驰马奔至宫中,向皇上袒身谢罪道:

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杀害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危夺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

我为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跪伏请罪。

”皇上哀悯厉王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

这一时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厉王,因此厉王返国后越发骄纵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厉王让无官爵的男子组成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策划用四十辆大货车在谷口县谋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闽越、匈奴各处联络。

朝廷发觉此事,治罪谋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他来到长安。

朝廷尽杀刘长的同谋者,于是命淮南王启程,一路用辎车囚载,令沿途各县递解入蜀。

当时袁盎劝谏皇上说:

“皇上一向骄宠淮南王,不为他安排严正的太傅和国相去劝导,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

再说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担忧他会突然在途中身染风寒患病而死。

陛下若落得杀弟的恶名如何是好!

”皇上说:

“我只是让他尝尝苦头罢了,就会让他回来的。

”沿途各县送押淮南王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于是淮南王对仆人说:

“谁说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

我哪里还能勇猛!

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

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

”于是绝食身亡。

囚车行至雍县,县令打开封门,把刘长的死讯上报天子。

皇上哭得很伤心,对袁盎说:

“我不听你的劝告,终至淮南王身死。

”袁盎说:

“事已无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宽解。

”皇上说:

“怎么办好呢?

”袁盎回答:

“只要斩丞相、御史来向天下人谢罪就行了。

”于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一律弃市问斩。

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

14.折节:

改变志向和行为庵居蔬食:

住草房吃蔬菜勋阀:

功勋穷:

荒僻,偏僻

15.①既富且贵,却弃之如敝履,来此穷山中。

②老朋友遭贬,并不作任何安慰,不答而笑。

③条件艰苦,生活贫困,“妻子奴婢”却有自得之意。

④做了隐士,却面有“精悍之色”。

(1点1分,答对3点即给全分,意思答对即可。

16.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17.

(1)(2分)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

以乐景衬哀情)。

(2分)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等给1分)

(2)(6分)①惜春之情(1分)。

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1分)。

②流离之苦(或:

身世之叹)(1分)。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1分)。

③故国之思(1分)。

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1分)。

(情感各1分,分析各1分)18.

(1)如怨如慕余音袅袅

(2)侣鱼虾而友麋鹿(3)寄蜉蝣于天地(4)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5)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

19.⑴设置了社会环境,交代了人物活动是在一个相对封闭、贫穷和落后的农村;(2分)

⑵从侧面交代父亲为培养陈亮含辛茹苦的相关情节,表现父子间的深厚情感;(2分)

⑶为接受儿子为自己打洗脚水(或“为儿子感恩”)和后文儿子换女朋友的情节做铺垫。

(2分)

20.⑴第一次,陈亮给父亲打洗脚水,父亲欣慰和喜悦,思想中认为儿子给父亲打洗脚水天经地义;

⑵第二次,父亲给慧慧打洗脚水,父亲谦恭和自卑,思想中认为乡下人给城里人打洗脚水天经地义;

⑶第三次,小娟给父亲打洗脚水,父亲冷漠和不满,思想中认为儿子放弃城里姑娘而选择农村女孩是糊涂的。

21.⑴白描手法,在冷静叙述中交代情节发展,刻画了小娟的朴实勤快的性格(2分)⑵和上文父亲打洗脚水相呼应,不避繁复,在对比中展现了人物(父亲)的不同性格侧面。

(2分);⑶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口语化和生活化的特点。

(1分)

22.陈亮选择新女朋友,是对于勤劳、朴实、体贴等民族传统美德的认同,(2分)是坚持人格尊严,对世俗择偶标准——物质利益至上的否定,也是尊老敬老、恪守孝道的一次郑重选择,(2分)所以应该予以肯定;

陈亮选择新女朋友,直接原因是父亲得不到慧慧的尊重,这和自己“感激父母、想要报答父母”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同时也由于农民身份的心理劣势,或者说一种自卑而又极度自尊的脆弱心理,使他缺乏与慧慧的沟通,(2分)因此严格意义上说陈亮选择小娟是因亲情而迁就爱情,带有文化悲剧的色彩。

(2分)(结论2分,分析2分)

大体意义相同,论述严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