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54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docx

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2018年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一、施工质量管理制度2

二、施工质量检查制度5

三、质量问题处理制度7

四、目标管理制度10

五、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11

六、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13

七、文件管理制度17

八、记录管理制度19

九、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22

十、施工机具管理制度24

十一、工程合同管理制度28

十二、材料、构配件、设备管理制度33

十三、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37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对施工质量进行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镇康县中山河水库南伞干渠02标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相关文件

3.1《文件控制程序》

3.2《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管理程序》

3.3《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是现场负责人,其职责为:

负责监督、指导本制度的实施,负责执行文件的审批。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为工程技术室,其职责为:

负责本制度实施的检查。

5.3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为工程技术室,其职责为:

负责落实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的有关管理要求。

6.工作程序

6.1工程技术室会同项目部在工程开始施工前负责编制工程施工质量策划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应反应以下方面的要求或引用相关文件予以说明:

1质量目标和要求;

2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3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

4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

5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

6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7进度控制措施;

8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相关标准;

9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10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11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

12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

13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

14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15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

6.2、编制完毕后,应报项目经理审批,审批合格后报甲方代表或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批准后做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的策划文件予以实施。

6.2、施工准备:

项目部应按照施工策划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策划建立项目管理机构、文件准备、材料物资准备、工具设备准备、人力资源入场准备、施工临时用建筑物的搭建等。

施工准备完毕后,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向监理方或发包方进行报审、报验。

施工企业应确认项目施工已具备开工条件,按规定提出开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工。

6.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6.4.1、施工质量控制内容:

1正确使用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验收标准及适用的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

适用时,对施工过程实施样板引路;

2调配符合规定的操作人员;

3按规定配备、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机具、检测设备没有条件配备检测设备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按规定施工并及时检查、监测;

5根据现场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控制;

6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

7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8采取半成品、成品保护措施并监督实施;

9对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

10对分包方的施工过程实施监控

6.4.2应根据需要,事先对施工过程(焊接、大体积混凝土等)进行确认,包括:

1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并对操作人员上岗资格进行鉴定;

2对施工机具进行认可;

3定期或在人员、材料、工艺参数、设备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确认

6.4.3应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

施工记录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

1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

2交底记录;

3上岗培训记录和岗位资格证明;

4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

5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

6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

7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8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

6.4.4应按公司规定要求进行工程移交和移交期间的防护。

防护内容包括成品保护、标识保护等。

服务应包括:

1保修,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进行,保证达到甲方的要求;2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由工程技术室负责组织实施,酌情报价,积极进行,保证达到甲方满意;3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

按合同要求组织实施。

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1.目的

对施工质量检查工作进行控制,保证施工检查有效实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镇康县中山河水库南伞干渠02标工程施工质量检查。

3.相关文件

3.1《文件控制程序》

3.2《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管理程序》

3.3《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是生产副经理,其职责为:

负责监督、指导本制度的实施,负责执行文件的审批。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为工程技术室,其职责为:

负责本制度实施的检查。

5.3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为工程技术室,其职责为:

负责按此制度的要求落实施工质量检查工作

6、工作程序

分定期检验和日常检验:

定期检验:

针对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和质量通病,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整改,做好记录。

日常检验:

质量检查人员对日常的施工质量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并按要求做好记录,检查范围,工序检查、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检查。

6.1  工程技术室每季度对所属项目部进行1次定期质量大检查,由公司组织检查小组,检查前进行策划并下发通知,检查过程中做好记录,检查后下发通报。

项目部根据需要可以开展不定期检查及季节性检查。

6.2  项目部每月进行2-3次定期质量大检查,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查小组,检查过程中做好记录,检查后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记录。

6.3 项目经理每天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

6.4项目质检员及其他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适时巡查,及时纠偏,确保过程能力,并形成检查记录。

6.5班组之间在工序完成后,由班组长组织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相关手续,确保工序质量。

6.6  项目部定期检查时,对工程实物质量、工程资料、管理资料等进行全面检查。

不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视主题确定检查内容。

6.7  项目部日常检查时,主要对工程实物质量、施工组织、工艺流程、工序质量等进行检查。

6.8  项目部组织的各类检查以实测为主,目测为辅,并检查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6.10  班组之间的自检、互检、交接检为全数实测。

6.11 检查过程中发现一般性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时,检查组(人)开具整改通知单,并要求受检人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

整改完成后由检查人进行验证。

6.12  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质量隐患时,检查组(人)有权开具停工整改单,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对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6.13 凡在检查过程中不服从管理、不配合检查时,检查组(人)有权对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1.目的

对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予以有效控制和处置,保证不流入下工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

3.相关文件

3.1《物资采购管理程序》

3.2《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管理程序》

3.3《纠正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3.4《预防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3.5《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4.1质量问题

不满足合同规定及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产品。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为生产副经理,其职责为:

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指导;组织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对处置方案进行审批。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为工程技术室,其职责为:

负责质量问题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参加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并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

5.3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为工程技术室,其职责为:

5.3.1项目经理:

参加本项目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负责处置方案的具体实施;组织一般质量问题的评审,审批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处置;组织对质量问题的整改。

5.3.2项目专职质检员:

参加一般质量问题的评审,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对质量问题发现后及时通知项目经理,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5.3.3项目施工员:

参加一般质量问题的评审,制定处置方案;负责制定质量问题的处置方案。

5.3.4项目材料员:

参加物资质量问题的评审,负责实施处置措施。

6.工作程序

6.1质量问题的判定

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不符合国家质量验评标准的。

6.2工程质量问题控制程序

6.2.1严重质量问题发生后,项目经理应立即上报公司总经理、生产副经理,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如下;

6.2.1.1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名称、不合格范围、数量等。

6.2.1.2简要经过,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及原因的初步判断。

6.2.1.3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现场控制情况。

6.2.2对严重质量问题,项目部应派专人监护,保护好现场。

6.2.3严重质量问题由生产副经理组织工程技术室、项目经理进行评审,工程技术室制定处置方案,生产副经理批准后,项目部实施并做好记录,工程技术室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

6.2.4一般质量问题发生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员、质检员及施工班组长进行评审,施工员制定处置方案,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并记录。

6.2.5轻微质量问题由专职质检员下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施工员制定整改方案,项目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质检员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并保存有关记录。

6.2.6工程质量问题处置方式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

返工、返修、让步接收(此种必须经业主的许可)、报废等。

6.4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及频繁发生的质量问题,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6.5当在交付给业主使用后,发现质量问题时,工程技术室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制定处置方案(如采取返工返修、赔偿、道歉等方式),以达到业主的满意。

6.6工程质量问题的等级划分

工程质量问题:

工程质量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达不到合格标准必须返工、返修、加固或报废的。

6.6.1严重质量问题:

指造成重伤2人以上(含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以上者及单位工程验收为不合格的。

6.6.2一般质量问题:

指直接经济损失500元以上(500元),3000元以下(不含3000元)者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为不合格的。

6.6.3轻微质量问题:

指直接经济损失500元以下的质量缺陷

目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强化和完善各部门的综合管理体系工作,促进和加强综合管理体系工作的各个环节,持续改进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及项目部。

3、责任领导:

管理者代表,负责各部门管理目标的审批。

4、责任部门:

办公室,负责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

5、相关部门:

为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管理目标的实现。

6、实施办法:

6.1公司内部管理目标的类型:

6.1.1第一类型:

公司年度管理目标

6.1.2第二类型:

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

6.1.3第三类型:

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

6.2关于公司的管理目标:

公司的管理目标是公司全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方向和落脚点,公司每年年底的管理评审会议上要对本年度的管理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析要涉及到各个部门相关的综合管理体系工作,找出影响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依据分析情况对有关文件进行修改,对有关环节要点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