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433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docx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巢湖

地质

实习

报告

绪论

(1)实习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

实习区位于合肥市下辖县级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地区,东以岠嶂山为界,西至青苔山一线,南至巢湖之滨,北抵试刀山附件。

大致位于北纬31度35分~31度42分,东经117度47分~117度54分,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

(2)道路交通、自然经济地理、工农业状况

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以东半汤接口可抵芜湖,马鞍山,南京,合肥,淮南等地。

另有公路干线可至无为,含山,和县。

市内公交可达驻地——巢湖铸造厂,交通便利。

实习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东,北,西为地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

最高峰大尖山356米,麒麟山310米,平顶山187米,多数山峰的高程在200米左右。

山脉走向为NE,南部为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巢湖,面积约784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时,湖水容量18乘以10的八次方立方米。

东南为裕溪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达,系属长江流域。

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合肥,巢湖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巢湖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而且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

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自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

最高气温可达39摄氏度,八月份气温较高,一月份气温最低,可至负13摄氏度,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

风向有明显性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4米每秒。

春季最大为3.4~3.7米每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每秒。

巢湖物产丰富,景色优美。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

经济作物有棉,麻,芝麻,花生,菜籽等。

特产水果有居巢花红(小苹果),姥山枇杷,烔炀滩梨等。

特色水产有“巢湖三白”(白鱼,银鱼,米虾),毛刀鱼,绒毛蟹等。

工业以化工,轻工,军工为主。

规模较的大企业有水泥厂、皖维集团、铸造厂、7410厂等。

目前已发现的矿藏有30多种,如石灰岩、白云石、石膏、黏土、磷矿、硅石、煤等。

其中石膏,石灰石矿储量巨大。

半汤温泉的矿泉水资源也十分丰富。

巢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和人文景观130多处,江、湖、河、山、泉共存,湖光、山色、温泉是巢湖“风景三绝”。

(3)实习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实习的目的:

1、踏勘实习的目的:

1·了解区域地质概况:

基岩的分布和出露程度,覆盖物的类型和面积;主要地层的特征和填图单位的划分标志;各类地质体的主要特征,分布范围和接触关系;构造的主要类型,构造线方向和区域构造的复杂程度。

2·了解区域矿产概况:

区内矿产类型分布及找矿标志;各种采坑,探槽和钻孔的分布和特征;区域成矿条件及可能含矿的地质体的大致范围,初步确定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3·了解区域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山川形式及逾越程度;交通运输条件;气候变化的特征;居民点,厂矿的分布;工农业的物产等。

4·检查验证有关资料:

前人工作成果的质量及其资料可供利用的程度;地形图的精度;航卫片的解释效果,落实并补充解译标志。

2、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

1·曾强我们实践的能力:

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地质教学是地质教学中不可取少的环节。

一面依靠带队老师的讲解和诱导,另一方面更需要学生刻苦学习,不怕吃苦,严格要求自己,不放弃不懈怠。

实践是地质学的重要特点,通过实习使我们认识到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从而使我们树立起艰苦奋斗,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努力上进的科学精神。

培养我们热爱地质事业,勇于探索地质奥秘的兴趣,使我们逐步掌握和了解“将今论古”和“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等地质思维方法。

2·增强我们的综合性能力:

本次地质实习是一次综合性的野外地质调查基本训练,通过现场教学,使我们在系统的掌握地质调查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能了解现代地质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要求等。

运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各种地质现象。

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方法的系统训练和学习,培养我们具有熟练的地质勘探、地质填图、剖面测制、数字成图和地质报告编写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及进行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团队精神的培养:

地质工作常常不是一个人的工作,通过地质实习,锻炼我们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既能又好,也能又快的完成地质工作。

团队的力量不是个人可以比拟的,显示团队协作对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与优越性。

让我们认识并且重视团队合作。

任务和内容:

1、实习动员及准备阶段(1天)

实习动员会由实习队长和个班带队教师负召开,动员内容包括:

1·明确学习要求和目的,严明实习纪律,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2·了解实习基地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实习区的地理和交通概况,研究历史和现状及地质概况(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产及资源等)。

3·实习阶段的划分,各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的介绍,实习成绩评定原则的介绍。

4·出队前的准备工作:

出发前每位同学必须准备好野外实习用品包括个人生活用品(卫生洁具、登山鞋、工作服、雨伞、遮阳帽);个人学习用品(地形图、实习指南、野外记录本、地质锤、实习日记、地质罗盘、放大镜、小号图板及丁字尺、2H铅笔、橡皮、三角板、量角器、地质包);实习组用品(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30m皮尺、实测剖面登记表、GPS、野外记录本、地形图、小瓶盐酸);班级准备(简约药箱、计算纸、透明纸、问题和文娱用品)。

2·野外踏勘阶段(8天)

到达实习基地安排妥当后,要及时熟悉实习地区的地形图,了解实习区重要的地貌特征和地物标志。

野外作业开始前,我们要认真预习,并且仔细阅读《巢湖凤凰山地质填图实习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准备好必需的野外用品,校正好地质罗盘,为野外勘探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野外踏勘通常是按着事先预定好的路线进行的。

为了看清地层,踏勘路线多数垂直于柱构造线或者是垂直于地层走向来布置,这样做是为了兼顾到交通的便利,露头的连续,地层发育是否齐全,接触关系的清楚,构造发育是否典型等因素而考虑的。

野外踏勘是整个教学实习的关键阶段,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预定的踏勘路线和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完成下面的教学要求:

1·学会熟练使用地质罗盘,地形图,GPS等工具展开地质调查工作。

2·全面熟悉工作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环境及资源概况。

3·学会并掌握岩石、矿物、化石等手标本的鉴定,描述以及对标本的采集方法和要求。

4·对沉积地层的观察,包括沉积构造的识别、古生物化石的识别、岩石组合特征和岩性、岩层的厚度和它的变化、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底层时代的确定、地层接触关系分析、岩性的分析。

5·地质构造的观察描述,类型的判断,特征的分析和其成因演化等。

6·典型地质现象信手剖面图的绘制

7·重点掌握实习地区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地层古生物化石、代表性岩体、矿产资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8·野外记录的格式如下所示:

2014-9-4龟山

路线一:

下朱村——龟山点位1:

GPS坐标:

内容:

巢湖五通组与坟头组观察点

该点测量岩层走向为……,倾向……,倾角……

五通组上段白色薄层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碳质页岩,富含植物、腕足类化石及褐铁矿和粘土矿层;下段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底部砾岩。

五通组底砾岩为D、S分界线,即五通组与坟头组分界线。

点位2……

点位3……

野外踏勘结束后,及时完成踏勘阶段的资料整理工作。

3·实测剖面阶段(4天)

在野外实地踏勘结束以后,不能立马开展地质填图,需要测制填图范围内的地质剖面。

通过对地质剖面的测定,可以详细的了解实习区的地层、矿产、构造和火成岩体侵入等特征。

实测地质剖面又可分为实测地质剖面、构造剖面、岩浆侵入体剖面、矿产、地貌剖面等,对于地质填图实习来说,一般是要要求掌握地层剖面和构造剖面的实测方法。

实测剖面应该尽量选在交通比较便利,露头较为连续,底层发育比较齐全,解除关系比较清楚,或者具有典型的化石特征,并且构造相对简单,岩石厚度及岩石组合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通过对实测剖面的研究,可以建立测区岩石地层填土单元的划分方案,同一单元划分的标志。

实测地质剖面前,由指导老师家讲解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和要求,制定各小组实测剖面的位置,讲解地质剖面图的制作方法,规范与要求。

并且,各小组依据野外地质剖面的实测数据,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并且根据实测剖面的长度和底层厚度自主选择比例尺,按时完成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制作。

实测剖面任务结束以后,实习队分班级考核方式做阶段小结,并检验学生对前几天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具备继续进行实习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活动可以安排野外路线考核或者是室内考核。

考核的内容包括:

实习区地质特征的掌握程度;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野外进行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检阅野外记录本、地质剖面图和柱状图等。

考核方式由带班老师灵活掌握,如讨论、提问、实物鉴定、读图分析等。

老师也可以根据平时的表现评分,如该学生是否活跃,是否努力等,总之应该是综合评分。

4·地质填图阶段(5天)

通过野外踏勘和实测地质剖面图阶段,并且对实习区的地层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地质填图单位以后,就可以按照事先划分好的小组,开始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工作。

地质填图的任务是:

在预定的地质路线与地质点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描述,全面收集实习区的各种地质资料,在地形图上如实的标定出各种地质界线(如填图单位的界线、岩体的分布、各种构造要素、地点GPS坐标等),为编制地质图和编写地质报告提供丰富如实的野外基础。

另外,地质填图是区域地质测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认真对待,多花些时间,不怕吃苦,不辞艰辛,方能有所成就。

实测剖面阶段结束以后,由带队老师讲解1:

5万地质图的填图规范、方法、要求等,学生需认真听讲。

该阶段的教学活动和前期的区别在于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老师主要发挥指导与辅导作用。

并且我们提倡“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倡导老师之间与学生之间就其中的一些地质问题展开活跃的讨论,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且有效的发挥学生独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组织方式是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

野外填图以前,各小组要严格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工作计划,进行路线设计,在征得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实施。

其中阶段工作由小组长全面负责,并且其他队员要给予密切配合。

例如,地质路线的布置、地质观察点的确定、地质信息的采集、地质界线的勾绘、地质信息的记录描述等工作都要做到能独立的进行操作。

如果在野外遇到难点,疑点问题,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在现场共同商讨解决,做到不留疑问,有疑问及时解决的实习作风。

在整个地质填图实习阶段,指导老师会每天都在室内逐一检查各个小组的填图工作完成的情况。

对于一些不符合填图要求或规范以及在质量上存在问题的工作内容要求学生及时返工,并且督促学生及时做好当日的资料和数据整理工作,不要偷懒耍滑,实事求是的完成每天的既定工作。

(4)起止时间、组队和分组情况及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

2014.9.4~2014.9.20

小组组长:

xxx

小组成员:

XXX、XXX、XXX/XXXX/xxxx、

地层观察员:

XXXGPS定位:

xXX

岩层描述:

XX样本采集:

XXX

文本记录:

XXX产状测量:

XXX

指导教师:

XXX

(5)完成的工作量(地质调查面积、地质观察路线及观察点数,实测剖面长度、独立填图面积、标本和样品数量等)及工作成果。

 

一、地层

1·底层特征

巢湖凤凰山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北下扬子坳陷,其西部以郯庐断裂带与华北陆块分隔,西南与大别山比邻,东部与太平洋板块相邻。

实习区的地质演化受控于其大地构造位置。

巢湖地区总体具有稳定地块的沉积特征和构造特征。

但是,由于位于陆块边缘,又显示了一定的构造活动性。

印支期主要受到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运动的影响,侏罗纪以后处于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带环境,受东部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作用的影响。

实习地区地层区划上属于华南地层大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巢北沉淀区。

除白垩系、古近系与新近系地层缺失外,区内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下奥陶系、下~中志留系、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系、下侏罗统和第四系。

志留系的碎屑岩和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分别构成凤凰山背斜与平顶山向斜的核部地层(如下图),其余地层依次分布在其两侧。

(平顶山向斜核部)

志留系·高家边组(S1g):

创名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北约20千米的仑山附近高家边组。

底部黑、黑紫色硅质页岩,含笔石;下段灰黑、灰黄色粉砂质页岩、硅质页岩,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类;中段黄绿、灰黄色页岩与粉、细砂岩互层,偶见灰岩透镜体;上段黄绿色页(泥)岩、粉砂质页(泥)岩,夹、细粉砂岩。

顶部以坟头组黄绿色厚层细砂岩分界,整合接触。

(志留系高家边组化石)

上段以黄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页岩互层为特色,产有笔石、腕足类、双壳类、三叶虫、腹足类及沿层面密集分布的虫管等多门类动物化石。

砂岩中发育有交错层里,沉积特征反映了水体开始变浅的陆棚环境。

早志留系高家边期沉积特征反映了海水由深变浅的海退过程。

由于岩性松软,易风化,常形成低洼地形。

实习地区内,高家边组主要分布于大尖山——马鞍山——凤凰山与碾盘山——长腰山之间的凹地及岠嶂山东坡山蘪带。

实习地区高家边组处于背斜核部,或被掩埋,未出露完整剖面,厚度不详,大约380米,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假整合接触。

坟头组(S2f):

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厚层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多为泥质胶结。

局部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含砾岩岩屑石英砂岩中的砾石成分主要为泥质、硅质和磷质,大小为0.5~3零米不等。

大型丘状交错层理发育,向上粉砂岩、泥岩夹层渐多,水平虫迹发育,顶部为灰绿色薄层泥岩。

(坟头与五通的不整合面)

实习地区内坟头组厚271米,与下伏高家边组整合接触。

主要分布于岠嶂山东坡,大尖山——马鞍山——凤凰山和碾盘山——长腰山之间的坡地及碾盘山——龟山西坡。

狮子口附近出露较为完整。

泥盆系·五通组(D3w):

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石英岩砾岩,砾石为石英岩和燧石,大小1~5零米,磨圆度高,分选好,硅质胶结。

向上岩性主要为灰白色中厚——厚层状中粗粒、中细粒石英砂岩,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

自下而上,碎屑力度逐渐变细,局部夹薄层粉砂岩或者泥岩,厚度约为130米。

上部以灰黑色粘土岩发育为特征,并夹有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夹一层厚约30零米的褐铁矿层。

其中粘土岩可开采,供作耐火材料和陶瓷材料,褐铁矿层可小规模开采利用,厚约47零米。

(下图为褐铁矿)

(褐铁矿)

五通组下部岩性具有向上变细的韵律结构。

底部为砾岩,向上逐渐过渡为含砾砂岩与石英砂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泥岩。

砂岩中发育交错层里,层面上见有遗迹化石。

砂岩由滚圆状的石英颗粒组成,分选性和磨圆型均较好,硅质与铁质胶结。

反映了海洋滨岸环境特征,形成于潮间带下部——潮下带上部环境。

五通组上部富含原地埋藏的植物,含少量腕足类化石。

具有波状交错层里、脉状层理,水流或浪成波痕,产有遗迹化石。

并且沉积特征反应潮间带,滨海沼泽的沉积特征。

泥盆纪在地质历史上被称为“鱼类的时代”,也是陆生生物大发展的时期,它标志着生物界已完成了从海生向陆生的转变,并开始了生物演化的新篇章。

五通组砂岩成熟度较高、并且坚硬、抗风化能力强,本次实习地区主要分布在狮子口附近,或高山山脊。

石炭系·金陵组(C1g):

岩性主要为灰黑色中厚——厚层生物碎屑灰岩。

灰岩中生物种类繁多,保存得较好,并且很容易发现。

底部有0.6米厚的泥质粉砂岩,因含石炭纪生物化石,因此也归于金陵组。

本组岩性为灰、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富含腕足类、珊瑚礁、孢粉4++类、海百合茎等化石。

并且反映了水体清澈的开阔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环境。

实习地区金陵组厚度不稳定,在凤凰山一带厚约10.7米,狮子口一带无出露,五通组与高丽山组直接接触。

实习地区平均厚度约5米,与下伏泥盆系五通组假整合接触。

(金陵组笛管珊瑚化石)

高骊山组(C1g):

岩性主要为灰、灰白、灰绿、灰紫色等杂色页岩,局部夹灰色泥灰岩、钙质泥岩、劣质煤和赤铁矿,顶部为细粒石英砂岩。

具有水平、透镜状、波状、脉状层理及板状交错层理,并且生物扰动强烈。

高骊山组含化石:

(贵州珊瑚,网格长身贝)及双壳类,苔藓类化石;下部见有植物化石(准心羊齿)。

高骊山组下段为灰、灰黄色薄层泥岩,底部夹褐铁矿,含有植物碎片;中段为紫红色薄层盖铁质泥岩夹姜块状灰岩和中薄层含生物碎屑灰岩。

地层中富含腕足类、珊瑚、双壳类和旋齿鲨鱼牙齿等动物化石;上段沉积了灰黄、黄褐色含铁细粒石英砂岩。

沉积特征反映出高骊山组的地形形成于滨海潮坪环境。

实习地区厚度约为11.57米,与下伏金陵组假整合接触,上与和州组土黄色含砾白云质泥灰岩分界。

(高骊山组杂色页岩)

和州组(C1h):

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石灰岩,夹灰色钙质泥岩、薄层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顶部为浅灰色厚层粒状生物碎屑灰岩,因风化而呈现“炉渣”状。

其成因主要有三种假说,有风化作用说、生物扰动说、地震作用。

三种假说从沉积过程的不同阶段做出相异解释,说明了“炉渣”状灰岩的成因是多因素、多阶段、地质——生物——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段发育深灰色中薄至厚层白云质生物碎屑灰岩、泥岩,上段岩性为灰色中厚粗晶灰岩、灰微带肉红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夹黄绿色薄层泥岩及“炉渣状”灰岩。

富含珊瑚,腕足类化石。

泥岩中发育龟裂纹。

沉积环境特征反映了碳酸盐台地、滨海相沉积环境。

晚期发生海退,曾遭受风化和剥蚀。

(和州组“炉渣状”灰岩)

黄龙组(C2h):

黄龙组深灰、肉红色中厚层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亮晶砂屑灰岩中富含珊瑚与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海百合等生物化石,反映了本组为正常浅海开阔碳酸盐台地和浅滩的沉积环境。

(黄龙组肉红色白云质灰岩)

船山组(C2c):

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微晶灰岩;上部为灰色核形石石灰岩(“船山球”)局部夹深灰色泥晶石灰岩。

具有波状层理,爬行痕迹,顶部生物扰动发育。

灰岩内生物化石丰富,含珊瑚,腕足类等。

(船山组“船山球”)

二叠系·栖霞组(P1q):

上段生物碎屑粉晶灰岩、微晶灰岩、微晶白云质灰岩,含有燧石结核;下段粉晶灰岩、微晶灰岩,具有臭味;底部黄、黑色粉砂岩,泥岩夹劣质煤。

化石丰富,有蜓类、珊瑚、苔藓虫、腕足类、海绵等化石。

(船山与栖霞分界线——煤线)

孤峰组(P2g):

下部和上部主要为黄、灰色薄层泥岩或页岩,中部为黑色薄层硅质岩;局部夹铁锰质泥岩,底部含砾。

下部泥岩中含锰及磷质结核,页岩中含化石,产有丰富的菊石、腕足、双壳和放射虫化石。

(孤峰组粉砂质页岩)

龙潭组(P3l):

上段为灰、灰黑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夹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含煤,顶部有“压煤灰岩”。

含有植物和腕足类化石;下端为粉砂质泥岩、泥岩。

大隆组(P3d):

发育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含炭硅质岩及紫色泥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富含菊石,腕足类及双壳类化石。

黑色薄层硅质岩与页岩属滞留缺氧条件下较深水环境沉积。

三叠系·殷坑组(T1y):

上部泥晶灰岩夹页岩;中部页岩夹瘤状泥质泥晶白云质灰岩;下部泥岩夹微晶白云质灰岩。

发育韵律层理、水平层理,富含菊石,双壳类等动物化石。

和龙山组(T1h):

岩性主要为灰色薄——中厚层微晶灰岩、瘤状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钙质页岩互层,灰岩中水平层理发育,含米克菊石。

有特殊的链条状中厚层夹黄绿色钙质页岩。

(“链条状”钙质页岩)

南陵湖组(T1n):

上段蠕虫状灰岩夹微晶白云质灰岩,局部含燧石结核;中段为瘤状灰岩夹微晶灰岩及页岩;下段微晶灰岩夹页岩,底部为瘤状灰岩。

含鱼龙,菊石等化石。

东马鞍山组(T2d):

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或者紫色——中厚层泥晶粉晶白云岩夹薄层微晶石灰岩。

见多层中厚——厚层膏溶白云质角砾石灰岩,风画面常为网状、蜂窝状和溶洞状构造。

侏罗系·磨山组(J1m):

河流沼泽相岩屑长石砂岩、石英砂岩、泥岩及煤线,底部为石英砾岩。

含有植物、瓣鳃类、鱼类等化石。

第四系(Q):

实习地区新生界主要为第四系,为中更新统(Q2)洞穴堆积及全新统的残破积物,为各色粘土、亚粘土碎屑混杂物不整合与下伏各系地层之上,见有哺乳动物化石。

二、岩石

实习地区内岩浆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均为侵入接触。

除了狮子口岩体侵入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外,其余岩体均侵入石炭系,二叠系地层。

且岩体规模不大,侵入体面积为100~400平方房米。

有岩株、岩枝、岩脉状产出,属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

且侵入岩岩性单一,为花岗斑岩或花岗闪长斑岩的单相岩体。

具有同位素测年结果,并且认为侵入时代为晚白垩世。

狮子口岩体:

位于狮子口西北约1500米处,出露于凤凰山背斜核部。

呈椭圆形分布,面积约400平方米。

岩体侵入下志流通高家边组中段黄绿色粉砂质泥岩中,岩銖状产出。

岩性为黑云母花岗斑岩,岩石浅灰色,斑状结构。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大小约0.5~2毫米,含量约百分之30,部分被次生绿泥石交代。

少量的黑云母,断面呈六边形,并见有绿泥石构成的柱状假晶。

石英他形粒状,周围有明显的溶蚀现象。

基质具有微晶结构,成分与斑晶相似,岩石蚀变不明显。

王乔洞岩体:

位于王桥洞洞口约30米处,俞府大村向斜北西翼。

岩体呈近圆形,面积约160平方米。

岩体侵入下二叠统栖霞组下段灰黑色中厚层微晶灰岩中,在岩晶的南接触带呈树枝状侵入围岩。

岩体的岩性为细粒花岗岩。

岩石呈浅灰——浅灰黄色,斑状结构。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构成,粒径约0.05~1毫米,含量约百分之20;少量的钾长石呈不规则状,黑云母有暗化现象。

基质为微晶的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组成。

岩石中含有锆石、石榴石、磷灰石、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黄铁矿等矿物。

炭井村岩体:

位于炭井村北小溪边,出露于俞府大村向斜核部,出露面积约100平方米,围岩为上二叠统龙潭组长石石英砂岩。

岩体的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

岩石浅灰色,具有斑状结构。

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半自形板状。

含量约百分之20;少量的黑云母呈片状,并见有溶蚀现象。

石英斑晶呈他形粒状,基质颗粒细小,与斑晶成分相同。

岠嶂山岩体:

出露于岠嶂山西坡,俞府大村向斜南东翼。

岩体长椭圆性,出露面积100平方米,侵入栖霞组下段微晶灰岩中。

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

岩石呈浅灰色,具有斑状结构。

斑晶主要有斜长石、黑云母和少量石英组成。

斜长石板状,大部分已被绢云母,绿泥石交代,粒度为0.5~1毫米。

黑云母呈现片状,有暗化现象。

石英斑晶有溶蚀现象,基质具有微晶结构成分与斑晶相似,岩体内部可见灰岩捕虏体,大小为0.5~1米,并发生硅化。

三、构造

1·实习区褶皱

俞府大村向斜:

轴迹位于俞府大村、炭井村力士林场一线,轴向30度,向斜向南开阔,力士林场向北紧闭,长度超过10千米。

核部地层为龙潭组,翼部为孤峰组至志留系高家边组。

两翼产状正常,北西翼倾向110~145度,倾角50~85度。

南东翼倾向270~300度,倾角40~60度。

枢纽向北东仰起,仰角3度左右,皱面倾向300度,倾角84度,属于直立褶皱。

与向斜伴生的有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在断层附近地层产状变陡,局部有花岗斑岩侵入。

凤凰山背斜:

轴迹位于凤凰山、7410厂、灯塔林场一线,轴向30度,延伸长约10千米,南端稍有弯曲。

核部为高家边组中断,北西翼倾向295~315度,倾角50~60度,南东翼倾向110~145度,倾角50~85度,局部倒转。

枢纽向南西傾状,凤凰山以北倾状角5度左右,向南约26度,轴面倾向300~320度,倾角80度以上,是线性斜歪褶皱。

平顶山向斜:

产状南北各异,平顶山以南,两翼均向西倾,其中北西翼较陡,倾角68度以上,南东翼倾角50~60度。

北西翼倾向110~130度,倾角约75度,南东翼倾向280~305度,倾角46~65度。

枢纽北东向仰起,仰角28~37度,自平顶山向北逐渐平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