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39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docx

柳林县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DOC

 

柳林县实验小学

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学年)(试行)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学校创办于1949年,2010年11月正式更名为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由徐汇区教育局、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和虹梅街道办事处三方合作共建,属五年制公办小学。

目前,学校是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区文明单位。

学校整体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备,拥有高标准的现代教学设施和舒适、人文的育人环境。

占地面积626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体育场地1957平方米。

拥有专用教室11间,其中科学探究乐园“创智坊”拥有目前上海最先进的科学试验箱。

学校现有教学班14个,444名学生,在编教职工42名。

本科以上学历教师29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17人。

(二)学校优势:

1、学校地域环境优越,是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小学。

开发区主要吸纳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三大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尤其吸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等项目。

区域内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开发区、街道各级领导的关心及拟建立的专项教育基金又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特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学校课程建设始终聚焦“有效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点,扎扎实实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

基础性学科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数学教研组获区“优秀教研组”称号。

拓展性、探究性课程依托区域科技、文化资源,传承发扬学校优秀办学传统,以课题为抓手,以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逐步探索创建学校品牌特色。

3、在挖掘区域资源,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动手小实验”的过程中,在丰富多彩的学科德育活动中,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宽,学习经历得以丰富,培养了以校为荣的自豪感及自信心。

4、学校能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基本建立了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管理的有效层次与结构。

根据校情逐步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各岗位职责、教师评价制度等。

(三)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梯队培养还需分层抓实

更名来,学校虽然加大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学校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还不多,同时缺少区级骨干及以上梯队教师。

教师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的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部分教师的职业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

在教师资源配置、人才流动、激励机制方面,如何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并顺利运行,对我们来说均是面临的挑战。

2、校本课程建设还需科学系统思考

更名后,学校对三类课程的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尤其依托开发区科技资源,开始了“实验小能手”校本课程及相关项目实践研究。

但如何整合各学科,形成校本系列课程,显现学校办学特色?

如何培养一支有一定的课程开发及课程执行能力的教师队伍,总体提升办学质量和效应。

这些都是阻碍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

二、办学理念:

学校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崇真致恒探趣尚美”的办学思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常规为根基,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工作原则,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起点,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拓展德育空间,从校园环境建设到多元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从开展文化节教育活动到追求办学的文化特色。

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三、办学目标:

(一)学校发展总目标:

倡导“崇真、致恒、探趣、尚美”的校园文化精神,培育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扎实基础型课程建设,整合三类课程,凸显教科研工作的实效,逐步开发形成“实验小能手”校本特色课程。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使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整体素质提高;使学校成为受周边居民及开发区员工欢迎的一所科技特色校。

◆师生共同奋斗目标:

(校风)

◆学生培养目标:

(即学风)崇真、致恒、探趣、尚美

◆师资建设目标:

(即师风)

崇真:

信真理探真知做真人

致恒:

有恒心戒浮躁淡名利

探趣:

爱学习乐探究启智慧

尚美:

讲文明辨是非习高雅

(二)具体目标:

1、党组织与建设

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坚持党内“三先”,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

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继续以思想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发挥党员“三高”,做好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增强党组织对教职工的凝聚力。

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以党内民主促进校园民主,推进校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2、课程与教学

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为标准,以“有效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引导教师加强新课程的教科研探索,重视学科德育的有效落实,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把课堂教学作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积极落实“增效减负”。

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切实降低近视眼新发病率。

积极开展音乐、美术、科技、信息技术等学科各种校内外教育活动,侧重体现“探趣、尚美”的校训内涵。

3、德育与文化

注重德育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培训、考核、激励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机制。

整合各类校内外资源,结合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别突出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重点,形成分层递进、有效衔接的德育内容体系。

创新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注重知行统一,强化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激活学科的德育内涵,突出实践体验,促进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完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活动方案,促进德育内化,侧重体现“崇真致恒”的校训内涵。

推进“温馨教室”与和谐校园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等重要作用,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氛围。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挥家委会作用,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体现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

4、师资与队伍

坚持师德为先,完善师德规范,提升人文素养,签订师德承诺书,健全师德激励、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以高尚情操熏陶学生、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自觉担负起培育人才的神圣职责。

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完善校本培训,提高实效,鼓励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及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各类教学评比、展示活动,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校指导,同时为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创造更多机会,逐步形成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

根据基础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和现有教职工岗位,结合教职工自身发展特点,落实绩效考核,鼓励教师合理流动,学校内部合理设置调整岗位,完善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体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

5、后勤与安全

加强对后勤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牢固确立“一切为教学服务”、“考虑在前,服务在先”的意识,为创平安、和谐、“三化”(美化、绿化、净化)校园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合理有效使用教育经费,保障用于学生实践活动、教师培养和学校特色建设的经费项目。

进一步规范物品的采购、登记、使用、保管等一系列制度,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物质需求。

不断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全学校内部安全防范机制,维护学校治安秩序,落实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6、学校特色

依托开发区科技资源和拟设立的科技教育基金,整合各学科,逐步开发“实验小能手”校本系列课程及相关项目实践研究,显现学校办学特色,培养一支有一定的课程开发及课程执行能力的教师队伍,总体提升办学质量和效应。

四、分年段目标、措施与责任人(另附)

五、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

建立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和实施评估监督小组,每年召开一次规划落实情况评估会,根据评估建议调整补充。

领导小组组长:

李斌

副组长:

吴洪雁

组员:

顾菁杨晓贤徐云谢国兵卜庭娟

监督评估小组组长:

顾菁

副组长:

(家委会主席)

组员:

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街道、开发区代表

2、管理保障:

各部门及教师个人根据规划实施情况调整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以科研课题和项目管理方式落实推进各项工作,细化研究内容或项目方案、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3、制度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组织教工定期学习、梳理、完善学校各类制度,使学校制度更加符合现代学校的管理要求,为新五年发展规划的全面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4、后勤保障:

(1)提供安全、整洁的校园环境;

(2)提供必要的物力和财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