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381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docx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

(一)

词类

(一)、实词:

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

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1、名词

1)、名词的概念与分类:

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

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

上、下(简称方位名词) 

2)、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3)、口诀:

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

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

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2、动词:

1)、动词的概念与分类:

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

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

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

爱、恨;表示使令:

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

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

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

是。

 

2)、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3)、口诀:

 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

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

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3、形容词:

1)、形容词的概念和分类:

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

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

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

快、慢; 

2)、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3)、口诀:

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

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

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4、数词:

1)、数词的概念与分类:

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

几、许多;表序数:

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2)、特点:

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3)、口诀:

 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

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

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

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5、量词:

1)、量词的概念与分类:

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

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

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

脚、年; 

2)、量词的语法特点:

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3)、口诀:

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

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

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

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6、代词:

1)、代词的概念和分类: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2)、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3)、口诀:

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

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

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名某另别其他。

7、副词:

1)、副词的概念与分类:

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

都、全;表示语气:

可、倒;表示否定:

不、没;表示时间:

刚、恰好;表示程度:

很、极;表示情势:

仿佛、渐渐。

 

2)、副词的语法特点:

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3)、口诀:

 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

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

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

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

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8、介词:

1)、介词的概念与特点: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2)、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9、连词:

1)、连词的概念与分类:

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

和、与、并、或、及;关联词:

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

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2)、语法特点: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3)、口诀:

 和同与跟关中间,或者以及带关联。

介词连词难分辨,换位不变才是连。

10、助词:

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

的、得;动态助词:

着、了、过;语气助词:

的、了、吗、吧、呢等。

口诀:

 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啊吧呢,他词后边附加义。

11、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如啊、嗯等。

语法特点:

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12、拟声词:

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

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二)、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综合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

三、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B.叹词C.介词D.拟声词

越发()除了()始终()依照()沿着()索性()扑通()哦()屡次()何必()自从()砰()啊()

高中语法知识复习资料

(二)

短语

一、短语的概念: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

组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是两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是三个词,“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就是四个词。

词和词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学校管理”和“管理学校”;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虚词组合成不同的短语,如“父亲的母亲”和“父亲和母亲”。

二、短语分类讲解:

(一)、结构分类:

词和词组合成短语,主要有六种类型: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和介宾短语。

1、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例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调查研究  唱歌跳舞

2、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用()表示定语,[]表示状语。

例如:

  (我的)老师  (清晰的)字迹  (一个)顾客  [激动地]说

3、动宾短语

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不及物动词);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及物动词),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用~~~表示宾语)

例如:

  吃晚饭  卖豆浆  夸奖我

4、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处所等。

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

(用〈  〉表示补语)

例如:

  盛〈满〉  吓〈跑〉  洗得〈干净〉  睡〈在床上〉  

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

例如:

  暗得〈很〉  大得〈多〉  冻得〈麻木〉

5、主谓短语

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种短语叫主谓短语。

例如:

  养分多  举止稳重  天气好。

其用途:

加上语调可构成主谓句;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6、介宾短语

介词与其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组合成介宾短语。

起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

  从明天开始  在新的岗位上工作  睡在床上。

其用途: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可单独成句;作状语、补语、定语。

7、的字短语:

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8、复指短语:

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

如:

首都北京、厂长老王、华罗庚教授、他自己、咱们学生、母子二人、鲁迅先生、"美丽这个词"、春秋两季、封建统治阶级地主、我们每一个人。

  复指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中间一般不能加入虚词;加后意义有变化。

如:

我们渔民,我们的渔民。

一些复制短语中间可以加入指量短语,如:

我们渔民,我们这些渔民

7.固定短语其结构是:

  a.结构对称的习惯语,如"高一脚,低一脚"

  b.四字熟语,如"千军万马"、"移风易俗"

  其用途是:

作谓语、定语、状语。

(二)、用法分类:

1、名词短语:

(1)、结构类型:

并列:

文化教育、语言文字偏正:

一朵茶花、千斤重担

复指:

司机老王、母女二人方位:

树林东边、月光下

量短:

一个、六本“的”字短语:

学校的、买菜的

“所”字短语:

所有、所见

(2)、其用途:

加上语调,可构成名词非主谓句;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2.动词短语:

(1)、结构类型:

并列:

调查研究、吃、喝、玩、乐偏正:

奋勇前进、一定去

动宾:

消灭敌人、进行斗争动补:

走一趟、吃饱

(2)、其用途:

加上语调,可构成名词非主谓句;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作宾语、定语。

3.形容词短语:

(1)、结构类型:

并列:

好和坏、又细又长偏正:

非常漂亮、很高形补:

强得多

(2)、其用途是:

带上语调,可构成形容词非主谓句;可作各种句子成份

三、练习:

(一)、辨别下列短语的种类:

天气睛朗发挥作用仔细翻阅丰功伟绩

扫得干净美好回忆甜言蜜语打击敌人

舒活筋骨认真讲解歌咏春天黑得发亮

差得很远长江源头一粒种子灵魂深处

性格和蔼灯火辉煌白云飘飘积累经验

狂风暴雨光明正大仔细观察手舞足蹈

(二)、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

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

C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

D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

(三)、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清醒过来推辞一番明亮极了工作数月(后补短语)

B边走边谈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并列短语)

C内心激动增长很快态度诚恳精力充沛(主谓短语)

D学习园地进驻营地深入研究学习技术(动宾短语)

(四)、下列成语,与"惩前毖后"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谦虚谨慎寂然无声B扬眉吐气姹紫嫣红

C生气勃勃天寒地冻D莺歌燕舞精力充沛

(五)、下边一句话,由于其中短语的结构不一致,使得语流不畅,请在横线上改变加点短语的结构,使整句话语流顺畅。

初三(6)班的教室墙壁雪白,明亮的窗户(_______)、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_______),桌椅整齐,该班可以得到"卫生流动红旗"。

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一、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

(《分马》)

(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这几句的主语是"大伙""满树浅黄色的小花""我最不能忘记的""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并不出众""是他的背?

quot;"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

如:

(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二、宾语和补语:

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如:

(1)桥脚上站在一个人,却是我们母亲。

(鲁迅《社戏》)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

(3)萧队长说过:

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分马》)

(4)列宁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纪念白求恩》)

字下有线的全是宾语。

还有一种宾语叫做"双宾语",如:

(5)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故宫博物院》)

(6)我给她一本书。

"它""她"是近宾语(间接宾语),"故宫""一本书"是远宾语(直接宾语)。

(7)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

lt;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荔枝蜜》)

(8)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

(《挖荠菜》)

(9)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一片碧绿的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

(10)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背影》)

(11)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尖括号里的全是补语,都补充说明了前面的动词、形容词。

三、定语和状语:

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2)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挖荠菜》)

(3)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4)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

(5)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朱自清《背影》)

(6)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

(萧乾《枣核》)

  圆括号里的是定语,方括号里的是状语。

附:

句子成分歌诀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

  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

  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练习:

一、下面句子中“幸福”充当的句子成分,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我们的生活幸福。

(2)我们生活得幸福。

(3)幸福来之不易。

(4)幸福生活万年长。

A.

(1)谓语

(2)补语(3)主语(4)定语

B.

(1)谓语

(2)宾语(3)主语(4)定语

C.

(1)补语

(2)谓语(3)主语(4)定语

D.

(1)谓语

(2)谓语(3)状语(4)主语

二、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

1、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都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2、获得冠军是每个运动员的心愿。

3、一阵风雪刮得他几乎站不住。

4、小华成绩过硬是全班同学公认的。

5、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面。

6、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热情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7、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

8、每一个共产党员都不要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

三、用符号法划分句子成分:

1、孩子成才是每个家长的希望。

2、研制摸仿人的动作和智能的自动机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3、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5、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四、下面句子的主语是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A.轨迹

B.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C.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D.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高中语法知识复习资料(三)

复句

一、复句的定义:

1、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2、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单句是由一套句子成分构成的句子。

 复句是由两个成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

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

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3、复句的特点:

 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可以表达比单句更为复杂的语义内容。

2)、各个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做句子成分。

3)、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分句之间一般都有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

例1:

这是一个不幸的人:

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例2:

你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准备到电视台去赚钱?

4)、复句之间经常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

例1:

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例2:

这类信件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被历史学家视为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例1“不是……而是”表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例2“不仅……而且”表明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二、复句的具体分类:

1、并列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常用的关联词语:

“既A,又B”、“不是A,而是B”、“也A,也B”、“一方面A,一方面B”。

例: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3)、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春》)

(4)、叫号叫到他的时候,他不要马,也不要牛。

(《分马》)

2、承接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变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

“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

(1)、他们俩手牵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2)、我下了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小屋的门口。

(《小橘灯》)

3、递进复句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关联词语:

“不但(不光、不只、不仅)A,而且(并且、还、又)B”、“尚且A,何况B”。

例:

(1)、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2)、现在的书,不光花色品种繁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中国的石拱桥》)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要求从中选出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的关联词语:

“或者A,或者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

例:

(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又像是等着猫赦免了它,或是忽然来了个救星。

(《小麻雀》)

(3)、人还没有看见,已经先听到歌声了;或者人已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吴伯萧《歌声》)

5、转折复句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语:

“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

(1)、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2)、老初和老孙头都劝她要一头,可是她说啥也不要。

(《分马》)

(3)、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1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谈骨气》)

6、因果复句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因为A,所以B”、“既然A,就(那么)B”、“因此”等。

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