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5290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docx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修改版

第一篇: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定稿]

山东省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规定

鲁环宣[2006]19号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1、创建“绿色学校”文字档案应分类收集、合理立卷、单独存放、便于查找。

照片资料应一目了然、有代表性。

2、创建“绿色学校”档案内容要完整,保留原始资料,适合由个人保存或应纳入学校统一档案管理的证书、发票、照片等可复印(制)存档。

3、创建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变更要做好交接手续,确保档案管理的延续性。

4、已命名的省级“绿色学校”和正在创建的各中小学校自2006年起均按此规定整理档案,省里验收复查时将作为考评重点。

5、为确保档案管理的整齐规范,各创建学校统一采用创建领导小组推荐的档案资料夹,按年度成册。

第二部分分类标准第一条组织管理第一项制度建设

1、档案中应有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的会议记录。

2、档案中应有环境教育年初工作计划、年底工作总结,每项计划与完成情况要一一对应。

环境教育可以单列计划、单独总结,也可一并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3、档案中应有学校内部的环保规章制度等有关文件。

4、档案中应有用于“绿色学校”工作和活动的财务报告。

第二项环保培训

档案中应有校领导和环境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方面的培训证书(或复印件)。

第三项教学研究

1、档案中应有组织开展教师环境教育学习研究的计划、记录、总结。

2、档案中应有开展教师环境教育教案、课件、论文评比、教学观摩等活动的通知、评比结果、声像资料等。

第二条教育过程第四项课堂渗透

1、档案中应有开展全校性的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工作要求。

2、档案中应有对环境教育教学渗透的评估要求、落实情况。

3、档案中应有各学科教师渗透环境教育内容的教案(可把主要渗透点重点标注、复印存档)。

第五项专题教育

1、档案中应有《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学习和落实情况。

2、学校是否有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如果有,附教学大纲或教材样本,并说明使用情况。

3、档案中应有班会课互动式环境教育资料(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互动式教案、班会记录等)。

第六项专题活动

1、档案中应有环保竞赛活动资料(包括活动通知、方案、小结、部分获奖作品等)。

2、档案中应有结合少先队团队活动,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方案、活动小结及相关声像资料。

3、档案中应有学校环保小组的活动计划和详细记录(包括活动主题、开展时间、活动范围、负责人、参与人数和效果说明)。

第七项教育检验

1、档案中应有含有一定比例环保内容的各科试卷。

2、档案中应有各类环境调查问卷及情况统计。

第八项教育氛围

1、档案中应有配备环保类图书、音像资料的目录及借阅记录。

2、档案中应有利用宣传栏、广播站定期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资料。

第三条环保行为第九项珍惜资源

1、档案中应有节水、节电、节能情况统计(列表记录每月水、电、能源使用量),并附分析说明和相关发票复印件。

2、档案中应有开展节约、回收资源活动的记录,所获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的相关证明。

第十项环保监督

档案中应有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活动的计划、记录、小结。

第十一项家庭教育

档案中应有开展家庭环保教育的计划、记录、小结等。

第四条环境建设第十二项垃圾分类

2档案中应有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规定、如何分类、回收情况,实验室处理废弃物的规章制度及处理情况。

第十三项绿化美化

1、档案中应有校园绿化百分比、树木种类及挂牌情况,近几年的绿化投入及效果并附相关照片资料。

2、档案中应有教学楼内部的美化及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情况。

第十四项卫生状况

档案中应有学校关于卫生健康的规章制度,食堂卫生管理情况,食堂废水废气排放达标情况,学校自身污染控制情况,校内学生饮水健康情况等。

第五条教育效果

档案中应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辖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问题解决情况,环保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情况。

第六条教学成果

档案中应有学校及个人获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的获奖证书;应有组织学生参与省级以上环境教育活动的情况及获奖情况;应有教师环境教育教案、课件、论文等发表及获奖情况;应有学生环保文章发表及获奖情况。

第七条宣传报道

档案中应有关于本校创建“绿色学校”方面的新闻报道资料(报刊、杂志留原件,网上报道可打印网页、注明网址,音频、视频报道可备份存档)。

第八条访问记录

档案中应有市级以上“绿色学校”主管部门人员访问记录(说明何时、何人、何目的来学校检查、指导和评估“绿色学校”工作,并附相关照片资料)。

第九条

特色创新

本学校创建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可用文字和声像资料形式存于档案中,验收时作为加分依据。

第二篇:

“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要求

“绿色学校”档案管理要求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1、创建“绿色学校”文字档案应分类收集、合理立卷、单独存放、便于查找。

照片资料应一目了然、有代表性。

2、创建“绿色学校”档案内容要完整,保留原始资料,适合由个人保存或应纳入学校统一档案管理的证书、发票、照片等可复印(制)存档。

3、创建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创建“绿色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变更要做好交接手续,确保档案管理的延续性。

4、已命名的各级“绿色学校”和正在创建的各中小学校均按此规定整理档案,验收、复查时将作为考评重点。

第二部分分类标准

组织管理

第一项制度建设

1、档案中应有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的会议记录。

(包括宣传部、环保局、教育局联合下发评选文件以及最后命名文件)

2、档案中应有环境教育年初工作计划、年底工作总结,每项计划与完成情况要一一对应。

环境教育可以单列计划、单独总结,也可一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总结。

3、档案中应有学校内部的环保规章制度等有关文件。

4、档案中应有用于“绿色学校”工作和活动的财务报告。

第二项环保培训

档案中应有校领导和环境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方面的培训证书(或复印件)。

第三项教学研究

1、档案中应有组织开展教师环境教育学习研究的计划、记录、总结。

2、档案中应有开展教师环境教育教案、课件、论文评比、教学观摩等活动的通知、评比结果、声像资料等。

(论文及课件等资料2—3份即可)

教育过程

第四项课堂渗透

1、档案中应有开展全校性的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工作要求。

2、档案中应有对环境教育教学渗透的评估要求、落实情况。

3、档案中应有各学科教师渗透环境教育内容的教案(可把主要渗透点重点标注、复印存档)。

第五项专题教育

1、档案中应有《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学习和落实情况。

2、学校是否有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如果有,附教学大纲或

教材样本,并说明使用情况。

3、档案中应有班会课互动式环境教育资料(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互动式教案、班会记录等)。

(每学年教案、班会记录3—4份)

第六项专题活动

1、档案中应有环保竞赛活动资料(包括活动通知、方案、小结、部分获奖作品等)。

(每项活动获奖作品2—3份,照片2张)

2、档案中应有结合少先队、团队活动,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方案、活动小结及相关声像资料。

(每项活动照片2张)

3、档案中应有学校环保小组的活动计划和详细记录(包括活动主题、开展时间、活动范围、负责人、参与人数和效果说明)。

(小组活动每学期2—3份)

第七项教育检验

1、档案中应有含有一定比例环保内容的各科试卷。

(学生答过试卷每科一份,环保内容勾出)

2、档案中应有各类环境调查问卷及情况统计。

(通知、问卷3—4份,照片2—3张)

第八项教育氛围

1、档案中应有配备环保类图书、音像资料的目录及借阅记录。

2、档案中应有利用宣传栏、广播站定期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资料。

(宣传栏照片每学期2—3张,广播记录及内容每学期2—3份)

社会实践(环保行为)

第九项珍惜资源

1、档案中应有节水、节电、节能情况统计(列表记录每月水、电、能源使用量),并附分析说明和相关发票复印件。

2、档案中应有开展节约、回收资源活动的记录,所获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的相关证明。

第十项环保监督

档案中应有开展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活动的计划、记录、小结。

第十一项家庭教育

档案中应有开展家庭环保教育的计划、记录、小结等。

第四条环境建设

第十二项垃圾分类

档案中应有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相关规定、如何分类、回收情况,实验室处理废弃物的规章制度及处理情况。

第十三项绿化美化

1、档案中应有校园绿化百分比、树木种类及挂牌情况,近几年的绿化投入及效果并附相关照片资料。

2、档案中应有教学楼内部的美化及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情况。

第十四项卫生状况

档案中应有学校关于卫生健康的规章制度,食堂卫生管理情况,食堂废水废气排放达标情况,学校自身污染控制情况,校内学生饮水健康情况等。

教育效果

档案中应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辖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问题解决情况,环保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情况。

教学成果

档案中应有学校及个人获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的获奖证书;应有组织学生参与省级以上环境教育活动的情况及获奖情况;应有教师环境教育教案、课件、论文等发表及获奖情况;应有学生环保文章发表及获奖情况。

宣传报道

档案中应有关于本校创建“绿色学校”方面的新闻报道资料(报刊、杂志留原件,网上报道可打印网页、注明网址,音频、视频报道可备份存档)。

访问记录

档案中应有市级以上“绿色学校”主管部门人员访问记录(说明何时、何人、何目的来学校检查、指导和评估“绿色学校”工作,并附相关照片资料)。

特色创新

本学校创建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可用文字和声

像资料形式存于档案中,验收时作为加分依据。

注:

1.省级及国家级绿色学校需整理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创建到验收全套资料。

2.一张A4纸排两张照片,需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及活动内容。

3.全部资料为复印件即可。

第三篇: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档案文件目录

提克阿热克小学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档案文件总目录

A1:

《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构成及职责分工及工作情况》

1、提克阿热克小学创建县级“绿色学校”领导小组

2、提克阿热克小学调整和充实创建州级“绿色学校”领导小组

3、提克阿热克小学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分工一览表

4、提克阿热克小学创建“绿色学校”领导机构示意图

5、提克阿热克小学创建“绿色学校”汇报材料A2:

《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实施报告》

1、提克阿热克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规划

2、提克阿热克小学环境教育规划

3、提克阿热克小学2006—2007学年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4、提克阿热克小学2006—2007学年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5、提克阿热克小学2007—2008学年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6、提克阿热克小学2007—2008学年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7、提克阿热克小学2008—2009学年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A3:

《提克阿热克小学近三年来绿色学校创建大事记》

1、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档案文件目录

2、绿色学校大事记

3、提克阿热克小学创建“绿色学校”申请报告

4、提克阿热克小学创建州级“绿色学校”自查自评报告A4:

A5:

A6:

A7:

《上级绿色学校主管部门人员访问记录单》

1、上级主管部门人员访问记录单

A8:

《学校节能、节水、节电、节约其他资源报告》、

1、学校用纸制度

2、提克阿热克乡学校安全用电制度

3、提克阿热克小学节约用电制度

4、提克阿热克小学节约用水制度

5、提克阿热克小学节能、节水、节电资源报告

6、提克阿热克小学能源使用情况数据表注(煤)

7、提克阿热克小学用煤曲线图

8、提克阿热克小学购煤发票

9、提克阿热克小学能源使用情况数据表注(电)

7、提克阿热克小学用电曲线图

8、提克阿热克小学用电发票

A9:

《校园废物处理、卫生健康、校园绿化美化情况报告》

1、提克阿热克小学垃圾处理制度

2、提克阿热克小学垃圾分类制度及分类处理办法

3、提克阿热克小学关于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

4、提克阿热克小学垃圾分类情况报告

5、提克阿热克小学校园卫生清扫制度

6、提克阿热克小学校园卫生工作条例

7、提克阿热克小学学生为生公约

8、提克阿热克小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9、提克阿热克小学传染病预防制度

10、提克阿热克小学学生卫生工作汇报材料

11、提克阿热克小学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材料

12、提克阿热克小学心理健康讲座

13、提克阿热克小学健康教育报告

14、提克阿热克小学校园环境管理制度

15、提克阿热克小学校园绿化管理制度

16、提克阿热克小学绿化美化情况报告

17、提克阿热克小学校园绿化面积统计表

18、提克阿热克小学校园规划平面图

19、提克阿热克小学校园绿化美化照片

A10:

《学校内绿色学校及环境教育主题活动报告》

1、绿色学校主题活动的清单(2005—2008学年)

2、提克阿热克小学“绿色熏陶,从这里开始”环保教育主题活动总结

3、提克阿热克小学关于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的安排

4、信息简报

5、广播稿(部分)

A11:

《课程领域中环境教学成果》

1、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2、提克阿热克小学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总体规划和要求

3、提克阿热克小学环保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4、提克阿热克小学环保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5、学生“环保、创绿”活动要求细则

6、小学4—6年级:

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内容标准

7、环保知识讲座稿

8、小学环境课教案——白色污染

9、教案《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0、环境教育教案

1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环保知识讲座宣传材料

12、美术课教案——环境教育渗透

13、天堂的眼泪——环保知识讲座

14、校园安全教育宣传材料

15、环境教育课教案——垃圾

16、环境保护教案

17、论文

(1)新世纪的绿色校园建设

(2)美丽的校园、学生的乐园

(3)浅谈如何在美术学科教学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4)课堂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绿色家庭

其他:

一、上级文件

1、关于创建自治州“绿色学校”的实施意见

2、2006年关于巩留县创建“绿色学校”规划

3、关于创建县级“绿色学校”的实施意见

4、县级绿色学校评估验收标准

5、2007年关于创建县级“绿色学校”规划

6、关于2008年创建州级“绿色学校”评估验收的通知

第四篇:

创建绿色学校材料c311、食堂管理规定

食堂管理规定

为切实搞好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从源头防治食物中毒,为学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机构:

组长:

胡传贤

成员:

潘家喜、汪兆义

2、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3、实行事故责任追查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事故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处理不放过,教师、学生未受教育不放过。

4、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制度,督促食堂、商店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要求:

1、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及穿戴工作衣帽、仪表整洁上岗操作。

2、操作间:

设施布局合理,生熟分开,标志明显,餐具存放整齐,密闭保存。

3、采购食品符合卫生标准,有检验证明,有冷藏冷冻设施,库存

4、整洁通风,防鼠设施齐全,原料摆放整齐,物品分类分架存放。

5、餐具消毒,消毒设施必须监测合格、符合要求,能正常运转,有专人负责餐具消毒,并及时登记。

6、环境卫生:

环境整洁卫生,加防鼠、防蝇、防尘设施。

7、餐厅卫生:

餐厅店堂整洁卫生,摆放餐具符合卫生要求,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有专用工具。

8、卫生管理制度,有卫生许可证并进行年审,有专人分管食品卫生工作,并经常检查加记录,对从业人员定期培训。

三、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1、严格杜绝用腐败变质及其它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的行为。

2、粗加工过程中动物卫生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必须分开存放。

3、加工后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存放符合卫生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4、食物没有烧煮透不得食用,隔餐的热制品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加热不彻底的严禁食用。

5、不得出售感观异常或变质食物。

来安小学后勤处

20

10、9

第五篇:

创建绿色学校

创建绿色学校的做法及小结

902班谢来盛

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中,加大了管理力度、组织力度及资金投入的力度,在校园环境改造的基础上从细节着眼,完善校园环境建设,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努力为师生营造安全、和谐、怡人的生活学习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领导,树立绿色理念

学校十分注重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完善了创建“绿色学校“的领导小组成员,充实和加强了领导力量。

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强化教育力度、提高绿色素养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大环境的改变,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校园的教育。

学校中广泛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1、丰富绿色内涵,理解绿色意义。

绿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学环境,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人与自然、人与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共同发展。

2、实践绿色体验,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组织了“垃圾分类回收”、“节水节电”、“废旧电池回收”、“爱心行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绿色情感体会。

(1)垃圾分类回收活动中,每个班级,每个办公室都安放了三个垃圾桶,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利用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形式,交给师生垃圾分类的方法,并且各班都有专门的“垃圾分类管理员”,督促学生自觉按要求把垃圾投放到不同的桶内。

同时师生一起动手每天都要对可回收垃圾进行整理,把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废纸、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矿泉水瓶、各种玻璃瓶、易拉罐、罐头盒、桌布、洗脸巾、等分类存放,由学校后勤组统一回收后交废品收购部门,使学生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在节水节电活动中,学校后勤组加大投入为全校更换和安装了节能灯具、开关,水房、卫生间、浴室水龙头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在学生中开展“我是节水节电小公民”活动,并且把活动辐射到家庭,鼓励学生在家里向家长、亲戚宣传节约水电的重要性,做到随手关闭开关、水龙头,定期组织学生写“环保日记”并评比,把活动深入有效的长期开展下去。

(3)环保志愿者活动,让生活更美好,学校开展了“五个一”环保节能活动,即种一棵树,栽一盆花,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

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三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五无”(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面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在学生中开展争做“环保小志愿者”活动,对学校的每一个的绿化带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学生植树、种花、护草的参加率近100%。

不断强化学生的绿色情感体会,使学生能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我校采取的方法是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做到环境教育课堂化、知识化、经常化、规范化。

1、抓学科的整合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各科教学内容都有环境教育的整合内容。

在抓环境教育的整合中,我们主要抓三点:

一抓知识点,二抓教育点,三抓宣传点,使知识点、教育点、宣传点三点结合,最终达到育人目的。

地理学科强调各类资源的分布,联系人为的无节制地开采和浪费,向学生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育;化学学科强调化学废料及生活废料给人类带来的污染及灾害,从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增添同学们的生命忧患意识;语文学科从字词基础知识教学中、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在指导学生写作中渗透人文关怀。

学生实验课、演示课中也都进行了环保知识渗透。

2、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环境教育

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是激发学生环境教育热情的有效途径。

我校的做法是:

(1)利用班会宣传环境教育

(2)利用重大纪念日,结合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知识竞赛。

(3)音、美学科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宣传环境教育。

(4)语数学科利用综合实践课,宣传环境教育。

(5)利用班报、板报、橱窗、广播等宣传环境教育。

3、坚持课内渗透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为了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的渗透,学校开展了“绿色课堂”的评选活动,评价标准里将课堂渗透作为重要指标,教研组还明确要求组内教师必须有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及社区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了解和观察动植物生长状况,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既丰富了知识、锻炼了才干,又得到心灵的升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加强了环境教育,促进了学生环境素养的提高。

四、活动经常,绿色永恒

抓住重大教育契机,深入开展绿色教育宣传活动,把绿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融入到学校德育活动当中,使师生树立绿色观念和意识。

学校利用班报、橱窗,设立绿色教育专栏。

利用清明节、植树节、

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组织一定规模、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小结

在创建工作中,学校在绿色理念的把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教育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全体师生都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中,同时在绿色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收获,也让我们有了许多的体会和经验。

但是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节电方面做得还不够,有些班级还不能做到“人走灯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节电意识,从而更好的达到我校绿色运营的目标。

2016年10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