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5239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docx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277

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对稳定蛋白质构象通常不起作用的化学键是

A.范德华力

B.疏水键

C.氢键

D.盐键

E.酯键

答案:

E

蛋白质构象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但不包括酯键,因而酯键对蛋白质构象的稳定通常不起作用。

2.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

B.赖氨酸

C.苏氨酸

D.谷氨酸

E.丝氨酸

答案:

D

谷氨酸含有两个羧基。

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还有天冬氨酸,其他氨基酸只含一个羧基。

3.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分子量降低

B.溶解性增加

C.共价键被破坏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不易被蛋白质水解

答案:

D

变性蛋白质丧失了其生物学活性。

变性作用只改变空间结构,共价键不受破坏,分子量不变小,因构象松散,溶解性减小,更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

4.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

A.200nm

B.220nm

C.240nm

D.260nm

E.280nm

答案:

D

核酸所含嘌呤和嘧啶分子具有共轭双键,在26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5.下列有关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

B.DNA双螺旋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

C.DNA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

D.两股单链从5′至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上相同

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

答案:

D

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多聚核苷酸链的走向呈反向平行,一条链是5′→3′,另一条链是3′→5′,其空间排列正好相反。

故D是错误的,其他4项叙述均正确。

6.通常不存在于RNA中,也不存在于DNA中的碱基是

A.鸟嘌呤

B.黄嘌呤

C.腺嘌呤

D.尿嘧啶

E.胸腺嘧啶

答案:

B

黄嘌呤是核苷酸代谢的中间产物,不是核酸(DNA和RNA)的组成成分。

7.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

A.启动载体的作用

B.维持酶的空间构象

C.参加活性中心的组成

D.促进中间复合物形成

E.提供必需基团

答案:

A

辅酶是结合酶类分子中的非蛋白质部分,由一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构成,也多参与酶活性中心的组成,在酶促反应中起着传递某些化学基团或传递电子或原子的作用,即起运输载体的作用。

辅酶一般不提供必需基团,与维持酶的空间构象、促进中间复合物形成无直接关系。

故应选A。

8.糖酵解的关键酶是

A.乳酸脱氢酶

B.丙酮酸脱氢酶

C.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磷酸果糖激酶-1

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答案:

D

糖酵解的关键酶有3个,即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它们催化的反应基本上都是不可逆的。

9.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从线粒体转移至胞液的途径是

A.乳酸循环

B.三羧酸循环

C.糖醛酸循环

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答案:

E

乙酰CoA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要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这种穿梭机制来实现。

首先在线粒体内,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经柠檬酸合酶催化缩合成柠檬酸,经由线粒体内膜上柠檬酸转运体协助进入胞液。

胞液中柠檬酸裂解酶催化裂解为乙酰CoA和草酰乙酸(要消耗ATP)。

乙酰CoA可用以合成脂肪酸,而草酰乙酸转变成丙酮酸,经线粒内膜上丙酮酸转运体协助进入线粒体。

故称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10.下列氨基酸中能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的是

A.色氨酸

B.蛋氨酸

C.脯氨酸

D.酪氨酸

E.天冬氨酸

答案:

D

酪氨酸经羟化酶催化加上羟基形成多巴,再经多巴脱羧酶脱去CO2,形成多巴胺(含邻苯二酚的胺),即儿茶酚胺。

11.RNA指导的DNA合成称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整合

E.反转录

答案:

E

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称为反转录;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新的子代DNA称为复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称为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称为翻译;DNA的一个片段参入到另一个DNA中称为整合。

12.属于顺式作用元件的是

A.转录抑制因子

B.转录激活因子

C.增强子

D.外显子

E.内含子

答案:

C

所谓顺式作用元件就是指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其按功能特性可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及沉默子。

故本题应选C,其他均不属于顺式作用元件。

13.关于抑癌基因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与癌基因的表达无关

B.肿癌细胞出现时才表达

C.不存在于人类正常细胞中

D.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E.缺失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无关

答案:

D

抑癌基因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成熟、衰老和死亡。

14.成熟红细胞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A.糖酵解

B.脂肪酸氧化

C.糖有氧氧化

D.糖异生作用

E.氨基酸分解代谢

答案:

A

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以糖酵解供能。

15.关于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溶性大

B.易透过生物膜

C.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D.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

E.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答案:

B

游离胆红素是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水,在血中由清蛋白携带,不能通过肾随尿排出,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与重氮试剂呈间接反应。

16.肌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口干作用称为

A.毒性反应

B.变态反应

C.后遗效应

D.副反应

E.治疗作用

答案:

D

亦称副作用,为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

产生的原因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有关,当药物的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作用。

17.某药的t1/2为4小时,每隔1个t1/2给药一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是

A.约10小时

B.约20小时

C.约30小时

D.约40小时

E.约50小时

答案:

B

绝大多数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即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则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可逐渐累积,经过5个t1/2后,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达到稳态。

18.能增加肾血流量,明显舒张肾血管的药物是

A.麻黄碱

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答案:

B

多巴胺除能直接激动心脏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外,尚能选择性激动血管平滑肌的多巴胺受体,引起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增加。

19.下列局麻药中毒性最大的药是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依替卡因

D.丁卡因

E.布比卡因

答案:

D

局麻药若剂量和浓度过高,或误将药物注入血管,使血中药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毒性反应。

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其代谢产物在小部分人群中会产生过敏反应,故用前应做皮试。

常用的局麻药利多卡因安全范围较大。

丁卡因毒性大。

20.布洛芬主要用于治疗

A.头痛、牙痛

B.肌肉痛、神经痛

C.痛经

D.感冒发烧

E.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答案:

E

布洛芬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一般解热镇痛,主要特点是胃肠反应较轻,患者易耐受。

21.吗啡主要用于

A.慢性钝痛

B.急性锐痛

C.分娩镇痛

D.胃肠绞痛

E.肾绞痛

答案:

B

吗啡类有强大镇痛作用,能在不影响意识和感觉的情况下明显消除痛觉反应,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有效,由于易成瘾,不用于慢性钝痛,用于治疗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

由于吗啡能通过胎盘抑制胎儿或新生儿呼吸,同时能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而延长产程,故不用于分娩镇痛。

吗啡兴奋胃肠平滑肌和括约肌,提高其张力,甚至达到痉挛的程度,故不用于胃肠绞痛和肾绞痛。

22.噻嗪类利尿药利尿作用机制是

A.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C.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D.抗醛固酮作用

E.降低尿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答案:

B

噻嗪类利尿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口服利尿药和降压药。

利尿作用机制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NaCl的再吸收,产生中等效能的利尿作用。

23.严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宜选用

A.可的松

B.泼尼松

C.泼尼松龙

D.醋酸可的松

E.氟轻松

答案:

C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在肝中代谢由尿排出,剂量大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可使半衰期延长。

可的松和泼尼松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而生效,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只适宜应用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

24.阿莫西林主要用于治疗

A.胆道感染

B.肺炎球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C.尿路感染

D.螺旋体感染

E.鼠咬热

答案:

B

半合成青霉素包括耐酸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阿莫西林对肺炎球菌和变形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苄西林强,治疗肺炎球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超过氨苄西林。

25.氯霉素临床上首选用于治疗

A.伤寒、副伤寒

B.支原体肺炎

C.军团病

D.淋球菌感染

E.百日咳

答案:

A

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阴性菌的作用更强。

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临床上为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

军团病的首选药是红霉素,淋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

26.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的首选药物是

A.磺胺类药物

B.链霉素

C.青霉素

D.庆大霉素

E.四环素

答案:

C

青霉素是目前治疗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如肺炎球菌肺炎、革兰阴性球菌感染如淋球菌感染的淋病及脑膜炎球菌、梅毒螺旋体等感染的首选药,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及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还可治疗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等,青霉素是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首选药。

27.禁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菌药物是

A.青霉素G

B.阿莫西林

C.头孢曲松

D.阿米卡星

E.阿奇霉素

答案:

D

阿米卡星又名丁胺卡那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抗菌谱最广的一种。

肾毒性与庆大霉素相似,故禁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28.细菌细胞壁的基础成分是

A.肽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磷壁酸

E.脂多糖

答案:

A

细菌细胞壁的基础成分为肽聚糖,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其中肽聚糖包括聚糖骨架、四肽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

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由肽聚糖和外膜组成,其中肽聚糖包括聚糖骨架和四肽链两部分,外膜由脂质双层、脂多糖和脂蛋白构成。

29.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细胞膜

B.肽聚糖

C.荚膜

D.外膜

E.核膜

答案:

D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脂多糖成分,其毒性中心为脂多糖的脂质A。

30.属于外毒素的特点是

A.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

B.细菌裂解后释放

C.化学组成为脂多糖

D.可脱毒制成类毒素

E.毒性较弱

答案:

D

内毒素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的脂质A,细菌裂解后释放,性质稳定,各菌产生的内毒素毒性作用大致相同,但抗原性弱。

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少量革兰阴性菌合成并释放至菌体外的蛋白质,性质不稳定,毒性作用强,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脱毒可制备类毒素。

31.一般不通过垂直传播的病毒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风疹病毒

答案:

A

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水平和垂直传播。

其中经胎盘或产道途径为垂直传播。

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32.关于干扰素,错误的是

A.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B.具有种属特异性

C.抗病毒感染具有特异性

D.具有抗肿瘤功能

E.可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答案:

C

33.关于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阴性,弧形

B.有菌毛和单鞭毛

C.穿梭样运动

D.有芽胞

E.碱性培养基分离培养

答案:

D

霍乱弧菌无芽胞,无荚膜。

34.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菌毛和荚膜

D.侵袭性酶

E.脂质等菌体成分

答案:

E

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菌体成分,包括索状因子、磷脂、蜡质D、硫酸脑苷脂等脂质以及蛋白质、多糖等。

3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粪口途径传播

B.5岁以下幼儿易感

C.多为隐性感染

D.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肢体痉挛

E.病后获得牢固免疫

答案:

D

90%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极少数感染者在两次病毒血症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导致弛缓性肢体麻痹,称小儿麻痹症。

36.半抗原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

B.具有抗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

C.具有免疫原性,而没有抗原性

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抗原性

E.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抗原性

答案:

B

抗原包括完全抗原和半抗原,通常所称抗原即为完全抗原,它既有抗原性,又有免疫原性,如细菌、病毒、血清、所用疫苗等。

半抗原只具有抗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

半抗原必须与相应载体蛋白等结合后,才称完全抗原(抗原)。

37.与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Ig是

A.IgM和IgE

B.IgM和IgG

C.IgA和IgG

D.IgE和IgG

E.IgD和IgE

答案:

B

补体成分以酶原或非活化形式存在于体液中,补体系统必须激活才能发挥它的生物学作用,激活补体可有多条途径,发现最早的、经典的途径是以抗原-抗体(必须是IgM或IgG类)为主要激活物,因为此二类抗体有补体结合位点。

38.补体不具备的作用是

A.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B.中和毒素作用

C.调理和免疫黏附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E.溶解某些病毒

答案:

B

补体成分不是抗体,不具有抗体中和作用。

39.多次接受输血的病人所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下列哪种抗体有关

A.ABO血型抗体

B.Rh血型抗体

C.抗Ig抗体

D.抗DNA抗体

E.抗白细胞和抗血小板HLA抗体

答案:

E

由于成熟的红细胞表面既无HLA-Ⅰ类分子又无HLA-Ⅱ类分子,不会产生相应抗体,而白细胞与血小板带有HLA-Ⅰ/Ⅱ类分子,反复输血后会产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40.成熟B细胞表面不表达的是

A.MHC-Ⅰ类分子

B.MHC-Ⅱ类分子

C.CD35

D.CD21

E.CD2

答案:

E

CD2分子主要表达在不成熟T细胞及NK细胞表面,可以与LFA-3结合作为T细胞活化辅助信号。

41.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血清过敏性休克

B.接触性皮炎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新生儿溶血症

E.血管性水肿

答案:

B

接触性皮炎为典型迟发型过敏反应,多由于接触半抗原物质,后者又与角质蛋白结合为完全抗原,一般要在接触后24~48小时发生。

42.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不包括

A.协同刺激分子表达低下

B.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

C.表面抗原缺失

D.MHC-Ⅱ类分子表达低下

E.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答案:

D

肿瘤细胞逃逸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有MHC-Ⅰ类分子低表达,最后造成CD8+Tc细胞杀伤力明显降低。

43.免疫增强疗法不宜用于

A.胸内寄生菌感染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病毒或真菌感染

E.免疫缺陷病

答案:

B

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亢进)的表现,若再用免疫增强剂,可能会导致更严重后果。

44.动物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中的特点是

A.牙根数目减少

B.牙根长度增加

C.牙体数目由多变少

D.牙尖高度降低

E.磨牙逐渐前移

答案:

C

牙体解剖最为基础的内容,强调对牙体演化的掌握,要求掌握、记忆。

45.上颌尖牙的萌出时间是

A.7岁左右

B.8岁左右

C.9岁左右

D.11岁左右

E.13岁左右

答案:

D

牙体解剖最为基础的内容,强调牙体的萌出时间,要求掌握、记忆。

46.下列哪些间隙属于面侧深区的范围

A.颞下间隙及翼颌间隙

B.颞下间隙及翼腭间隙

C.颞下间隙及咽旁间隙

D.翼颌间隙及咽旁间隙

E.翼颌间隙及翼腭间隙

答案:

A

面侧深区即颞下间隙及翼颌间隙的范围。

47.不与邻牙远中面接触的牙体是

A.中切牙

B.侧切牙

C.尖牙

D.第一前磨牙

E.第三磨牙

答案:

A

牙体解剖最为基础的内容,强调牙列的形态,要求掌握、记忆。

48.多发生畸形中央尖的前磨牙是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前磨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

答案:

D

牙体解剖最为基础的内容,强调牙体形态的鉴别,要求掌握、记忆。

49.牙体的颊、舌面发育沟的作用是

A.研磨食物的作用

B.聚集食物的作用

C.排溢食物的作用

D.切割食物的作用

E.穿透食物的作用

答案:

C

牙体解剖最为基础的内容,强调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要求掌握、记忆。

50.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位于

A.冠中1/3

B.冠颈1/3

C.颈缘

D.根颈1/3

E.根中1/3

答案:

C

牙体解剖最为基础的内容,强调牙体髓腔形态,要求掌握、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