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考题.docx
《政治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思考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思考题
导论
一、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按其不同层次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严格的科学性,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二)正确对待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是批判的态度。
所谓批判的态度,就是对待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
二是开放的态度。
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以平等的心态度积极地与之对话,对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都以开放的胸襟予以接纳。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
离开了创新和开放,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会成为抽象的教条和僵死的公式。
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开放是生存发展之源,这是行之于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
一个事物只有开放,不断地与外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地对内在环境进行革新改善,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面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慎密的思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第一,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第二,实践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一是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二是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三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第三,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解决。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只有立足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主观和客观、思想和现实的统一。
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答:
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实践需要,因为社会实践中纷繁复杂的问题期待通过理论研究和解决,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因此,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是对社会实践中问题的研究。
第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
第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或许只是一个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
强烈的问题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奥秘正在于“以‘问题’为中心”。
社会科学理论的产生源于问题,它的发展是因为解答问题,它的停滞是因为忽视问题,它的创新是因为面临老理论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它的生命力在于准确把握和解决了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它的使命始终指向人类的生存和命运问题。
这既是“问题”展开的内在逻辑,也是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这个大系统又由那些系统构成?
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答:
(1)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而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与人口、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
(2)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这五个系统构成。
①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大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生产力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相互联系方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构成了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运筹性要素、渗透性要素等子系统组成。
②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
③上层建筑系统:
马克思把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称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作为一个系统,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个部分。
④人口系统:
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⑤自然环境系统:
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自然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
(3)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人口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1.人是社会生产力系统的首要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
2.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承载者和调解者。
3.人是上层建筑系统的构成主体。
自然环境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1.自然环境系统对人口系统有直接影响。
2.自然环境系统与生产力系统相互作用。
3.自然环境系统对上层建筑系统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也有一定影响。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
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1.谈谈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2.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限度。
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1.用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原理来说明,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答:
世界是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
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是既是连续性的,又是非连续性,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社会历史过程的这种连续性非连续性的统一,表现为社会历史过程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连续性,没有后一过程对前一过程的继承,事物就不能前进;但是,仅仅有连续性,没有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间断性、飞跃,事物同样不会有前进和上升。
要想深入了解事物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分析事物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历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运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答:
1、定义: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3、意义: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且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4、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中国梦在近代即是指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1.运用社会主体研究方法谈谈对以人为本的认识?
答: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在社会历史领域,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是“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关系。
①“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一切认识都是以人为主体并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人才是哲学的中心、出发点和终结点。
人在物性方面连接起自然,又通过灵性发展成人类社会,它是连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纽带,把握住人就可以把握住一切。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哲学上的意义非常重大。
②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
③人的存在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
任何方法论原则,首先就是研究尺度和标准设计问题,那么在衡量社会发展问题上,也有一个尺度问题,马克思从人的状态的立场给出了社会发展的尺度。
首先,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就是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内容。
离开了人的存在状态和发展状态就谈不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其次,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
人们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
所以,确立人的发展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中心环节和最高目标。
2.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立场?
答: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①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国家或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对其具体含义,需要作历史分析。
②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任何时候都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这时人民群众是与少数“英雄”“天才”相区别的。
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总是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这时人民群众是与逆历史潮流而行的反对派相区别的。
③从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来看,无论历史情况怎样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只有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能回答和解决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提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和对策思考。
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发展着的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实现理论创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化”。
第六章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1、社会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
答:
(1)社会评价,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评估、评定、把握,特别是指对于社会总体价值及其演进方向的态度。
社会评价首先要以事实为根据,坚持实事求是,要处理好与先见的关系。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
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
(2)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
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自己最大的财富,也是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进步的最核心内容,也构成了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根本标准。
但是,需要指出,社会生产力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力量,而是一个丰富的社会概念,不止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还包括人们的分工与合作;并关联着人性的丰富和文明的不断提升。
所以,社会生产力标准不等于GDP,具体到各个领域和行业,社会生产力标准还必须具体化。
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幸福,是我们进行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
“以人为本”是人民利益标准在当代中国的体现。
从历史的角度,充分说明人民利益作为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只有到现代社会才能确立,并且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1.结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学习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答: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
世界历史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普遍化、世界化发展的产物。
世界历史时代就是各个民族和国家普遍交往的时代,是新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全球扩展的时代。
在物质生产、经济交往的基础上,又进而带动和促进了政治的和文化的交往,这就使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互动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人员、商品、信息等全球性流动和经济活动国际合作的全球性展开。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①经济发展的整体相关性;②经济发展的多极主体性;③区域性组织和世界性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出现了新形式和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体现在五个方面:
①1.国际性剥削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
②信息鸿沟日益加深
③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各自利益,利用金融、意识形态和其他手段,插手甚至直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激化了这些国家的内部矛盾以及与发达国家的矛盾
④“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矛盾的表现,更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人与人之间矛盾导致的后果
⑤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交互作用,环节众多、规模巨大,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部确定性和巨大风险
2.试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目前世界正经历从经济全球化向经济国家化的转变,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冷战后近20年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特别是美欧国家的衰退和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崛起,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国家化矛盾的加剧,以及由此导致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在经历了20年之后,陷入自身的发展困境,经济全球化正面临倒退,走向经济国家化。
冷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打开了经济全球化这个潘多拉盒子,饥渴的资本纷纷从美国和西方涌向地球的另一半,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因为那里有巨大的市场和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而美国和西方因为发展趋于饱和,投资回报空间越来越稀薄。
其次,全球经济中心的转移,导致全球经济结构两极化的产生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其三,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不平衡发展导致全球财富分布的改写,导致美国的衰退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崛起,其中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最为引人注目。
全球化不仅改变了国家之间财富的分布,同时也加剧了国家内部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现象。
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答:
(一)以世界眼光看待当代社会发展
市场经济的全球性扩展,使各个国家都处于世界范围的开放和竞争中,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使得每个人都能直接面对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实现个体与类的双向互动;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也需全球合作才能解决;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才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求我们必须以世界性眼光、开放性心态思考自身发展问题,深入研究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发展与政治多极化、文化交流与文化多元化等问题,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二)正确理解全球化和民族化的关系
需要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优势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结合起来,根据国情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积极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出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文明。
把全球化、现代化等同于西方文化是不对的,将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化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也是错误的。
(三)正确理解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与其在不同民族国家那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的对立起来。
其次是世界性交往中交往原则和规范的统一性与各自利益诉求之间差异性的关系。
再次是人类发展方向的统一性和各民族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相互较量,表现了世界历史过程的极端复杂性。
社会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形态,其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多样的,其前景必然是光明灿烂的。
10、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人员、商品、信息等全球性流动和经济活动国际合作的全球性展开。
经济全球化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经济发展的整体相关性,经济发展的多极主体性和地区性组织和世界性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出现了新的形式和新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全球性展开的新阶段,也是市场经济固有矛盾在世界范围的放大和普遍化。
其一,国际性剥削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化;其二,信息鸿沟日益加深;其三,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各自利益,利用金融、意识形态和其他手段,插手甚至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激化了这些国家的内部矛盾以及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其四,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
其五,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交互作用,环节众多,规模巨大,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巨大风险。
3.学习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有何意义?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对于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合理引导社会发展,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问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国情。
何谓“国情”?
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但恰恰在这里包藏着深刻的辩证。
2有助于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超越问题。
按照一般的理解,社会制度的发展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超越,但其所经历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则是不能超越的。
3有助于正确理解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
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主要涉及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
按照唯物史观,任何社会发展都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然而如何理解和把握这种矛盾运动则有一个方法论或视野上的问题。
11、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方法论和意义?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创立了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是一个哲学历史观的概念,它揭示的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全面的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时代,结合成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有机联系的世界性系统整体的历史事实。
世界历史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普遍化、世界化发展的产物。
世界历史具有两重性。
首先,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仅仍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了世界性,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其次,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落后国家一方面在相互交往中吸收先进国家的成果,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由于资金、经验和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合理发展;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一方面世界性普遍交往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升了人们的能力,为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个人越来越受到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成为生产和交往的必然性的奴隶。
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
市场经济的全球性扩展,使各个国家都处于世界范围的开放和竞争之中,这不仅给各国带来了机遇,而且也带来了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世界眼光、开放性心态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深入研究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发展与政治多极化、文化交流与文化多元化等问题,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全球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现。
我们需要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优势与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结合起来,根据本国国情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积极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出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文明,把全球化、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是不对的,将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化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也是错误的。
第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统一性与其在不同民族国家那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
其次是世界性交往中交往原则和规范的统一性与各自利益诉求之间的差异性的关系。
再次是人类发展方向的统一性和各民族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第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科学把握世界历史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不能离开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矛盾的研究。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
四、谈谈树立问题意识对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1、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
2、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只是一个数学上或者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强烈的问题意思首先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
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个伪命题,那么,而后的全部研究都变得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毫无价值。
3、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区分:
真问题与假问题;原始问题与衍生问题;热点问题与冷门问题;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
防止提一些无意义问题和伪问题。
如“全民招商问题”、“高校破产论”、“中国房价下跌会引发社会问题”、“剩女问题”、“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问题”等。
4、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社会问题错综复杂,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宽广。
有社会担当意识、有历史责任意思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十分重视那些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这对于从全局上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试述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