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5009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三上第八单元教案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2.板书课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

3.解释题意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

(2)简介王维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每段加上小节号,轻声读课文,读通语句。

(2)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

插 逢   佳节    无限

(2)了解词语理解情况,重点理解如下词语:

兄弟    异乡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3)指名试读课文,及时纠正。

(4)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自由识记字形,注意用上巧妙的方法。

2.交流记忆方法。

3.描红,注意写字的姿势。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节,思: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说了什么?

2.交流,小结:

这一段讲了时间、地点、人物,讲的是唐代诗人王维15岁离家,到京城长安已有两年。

3.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

2.思考:

这一节工有几句话?

第一到第三句讲了什么?

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

从哪里看出重阳接是个佳节?

此时王维有什么感受?

3.讨论交流

4.小结:

这一段讲了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明了题意。

5.齐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三节

1.自由读,思:

这一节有几句话?

第一、二句说了什么?

三到五句说了什么?

什么叫天各一方?

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上述问题: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思念兄弟们的有些想法省略不说;第二个省略号表示王维猜想兄弟们思念自己时说的有些话省略了。

3.小结:

这一节讲的是王维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

4、齐读第三节。

(四)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

2.思考:

第一句说了什么?

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

(想法很多,想头很多。

)这一句同上面哪一节意思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第二句说了什么?

忆是什么意思?

3.讨论交流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看图,进一步领会诗句的意思。

画上的人物是谁?

从哪里看出他是在重阳节写的?

6.指名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讲,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中哪里看出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无限深情?

文中哪一句话能概括王维的这种复杂心情?

(王维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7.小结8。

齐读第四节。

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三课时

一、复习:

齐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三、朗读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这篇课文里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最能表现诗人王维思念兄弟们的深情?

(第三节)

2.听录音范读。

3.指名朗读。

四、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录音欣赏                       2.引导背诵3.自由试背                              

4.指名试背,师生评议5.同桌互背                     6.齐背

五、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佳(          )          培(          )      限(            )          异(            )

桂(          )          倍(          )        眼(            )          导(            )

2.用兴高采烈说一句话。

 

24孙中山破陋习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理解掌握课文的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

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这方面事迹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18    孙中山破陋习

2.解释题意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像

(2)简单介绍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1905年组织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晚年,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1)孙中山破陋习中的破是破除,废除的意思,陋习是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

连起来说,就是孙中山废除不好的习俗。

(2)初读课文

3.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小节号。

(2)画出不理解的生字。

(3)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

4.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孙中山      挑柴      罪          缠足        空闲

(2)指名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缠足 废除  刺痛

5.各自自由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写字指导

1.自由记。

2.交流记忆方法,表扬好的记忆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读熟课文

3.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

(一)默读课文,把课文按照事前,事情经过,事后分成三段。

(1;28;9)

(二)分段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主要讲了什么?

你觉得她的姐姐是个怎样的孩子?

(3)小结:

讲了孙中山小时候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

(4)齐读

2、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

(2)这一部分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3)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齐读第二节。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境。

姐姐为什么这么痛苦,流泪?

比较:

妈妈正在用意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哪一句好?

为什么?

(4)出示投影,指导看图。

*画上有哪两个人?

屋子里坐着的是谁?

她正在干什么?

屋子外站着的是什么人?

他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图意。

(5)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到怎样?

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

妈妈是怎么说的?

齐读3、4两节。

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

妈妈为什么叹气?

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样做,为什么呢?

(6)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又是怎样和妈妈争辩的呢?

他争辩有用吗?

自由读读第5、6、7节。

(7)指名读第7节,思考:

孙中山同妈妈的争辩没有用,那结果怎样呢?

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样?

比较: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哪句好?

为什么?

(8)小结(9)齐读第二部分

三、作业:

读课文,练习讲这个故事。

练习8

教学目标:

1、结合与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字词句的练习。

2、读背8个成语和古诗《梅花》

3、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钢笔字。

4、说写请假条,便于在生活中使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图像显示岳飞墓和对联。

(2)学生查字典。

(3)指名讲述查后的答案。

2、第二部分。

(1)预先让学生在下面查历史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2)让学生谈谈查到的资料和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

(3)指名读对联,说说自己的理解感受。

二、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

(“困”全包围,“周、间”半包围)

3、如何才能写好?

观察讨论。

注意间架和布局

4、指名讲。

里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与上下空间基本相等。

看看“小小建议”,包围的外框不要写得太满。

5、自行练写。

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

巡视指导。

6、展示好的作品,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成语

(1)学生自由读,可以借助查字典。

(2)指名读。

(3)小组合作,自学了解成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相互补充理解。

九牛一毛:

从九牛身上拔出一根毛,比喻极为渺小轻微。

沧海一粟:

大海中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

孜孜以求:

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不满足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5)练习读背。

自由练,同桌相互背。

(6)指名背,集体背。

2、《梅花》

(1)学生自读,读准音。

(2)指名读,集体正音。

(3)结合插图,边听边思考诗意。

(4)小组合作学习。

(5)请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

生动描写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独自开放的情景,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

(6)练习:

学生边想象古诗的情境,边自由读,同桌互背。

最后指名背。

3、反馈检查

(1)小组检查。

读正确流利,有一定的语调。

读出古诗的韵味,注意停顿节奏。

给予评判。

(2)全班交流背诵。

给予表扬。

(3)集体背。

二、学写毛笔字

1、学习“钩”的写法。

指导:

“横钩”与“竖钩”

2、教师书写横钩,指导运笔方法。

左低右高宜稍长,至“钩”处向左下钩出。

学生练习。

相应展示

3、书写竖钩,指导运笔。

在竖中线居高处起笔,运笔方法同“竖”,下行至“钩”处微向左下挫笔,再提锋向上缩笔,得势后快速向左上钩出,出钩宜短。

学生练习。

相应展示

第三课时

说说写写:

请假条

一、审题

1.出示题目:

请假条

2.导入:

什么时候需要写假条?

你们写过吗,会写吗?

3.指导

(1)有位同学突然患病,上午要去就医,向老师电话请假没打通,这时该怎么办?

自读书上的内容

(2)指名说。

通常你们都让家长来写假条,今天我们来学着自己写

(3)观察讨论格式。

小组先自行讨论(4)全体交流。

在第一行的中间写“请假条”。

正文第一行顶格写自己对收假条人的称呼;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请假的原因及要请多长时间;在假条的右下角要署上请假人的姓名,在下面的下行写清写假条的时间。

二、练习

(1)创设情境,让学生来说写练习

(2)先同桌间说,再集体评讨。

(3)学生写,教师作适时指导。

(4)选出代表作展示,请学生互评,修改补充,进一步熟悉格式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