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930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docx

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姓名____________

1《陈涉世家》

a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或(   )以为死    

(2)今亡(  )亦死(3)又间(   )令吴广之(  )次所旁丛祠中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①失期,法皆斩。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b、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8、解释加点的字:

(3分)

(1)度2)亡(3)往往

19、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4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0、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

(3分)

21、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2分)

  

22、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3分)

c阅读《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4分)

(1)会天大雨()

(2)宜多应()者 (3)旦日(),卒中往往语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2)上使外将兵。

译文:

21.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2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答:

d会天大雨,道不通……吴广以为然。

1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

①会天大雨___________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卷石底以出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1翻译句子。

(2分)等死,死国可乎?

22.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答案

e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5分)

广故数言欲亡亡:

尉果笞广笞: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并: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十六从民欲也欲: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2分)

f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杀之以应陈涉。

        

16.解释加点的词语。

(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       )兵徇蕲以东

(2)将军身被(       )坚执锐(3)功宜(       )为王(4)诸郡县苦(        )秦吏者

17.翻译。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18.陈胜被拥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g吴广素爱人……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2.解释加点的词。

(4分)

(1)吴广素爱人(        )   

(2)广故数言欲亡(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4)从民欲也(        )

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士卒多为用者/吴广为都尉B、广起,夺而杀尉/为坛而盟C、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f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且壮士不死即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4翻译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15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4分)

h完成后面的问题。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解释加点词语。

(4分)⑴会天大雨     ⑵上使外将兵   ⑶楚人怜之  ⑷皆指目陈胜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宜多应者          诚宜开张圣听B.扶苏以数谏故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C.卒买鱼烹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⑵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文:

  

 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2分)

答:

i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1.解释加点的词。

(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所通的字及意思。

)(4分)①辍耕之垄上(         )      ②扶苏以数谏故(         )③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④固以怪之矣(         )

  23.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

(2分)①             ②         

24.文中“发间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天下苦秦久矣。

”的句子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分)

2唐雎不辱使命

a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13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挺剑而起。

【乙】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

‘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过: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人恒过然后能改B、为:

何为者也或异二者之C、以:

吾欲辱之,何以也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之:

要离之刺庆忌甚矣,汝之不惠

2、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秦王对唐睢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2分)

愤怒-------------------道谦

4、【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___________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

(2分)

5、唐睢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睢主要是靠________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_______取胜。

(2分)

b、秦王怫然怒-----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3)秦王色挠(4)长跪而谢之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4分)

c秦王谓唐雎曰:

-----徒以有先生也。

9.(2分)解释加点的词语。

逆:

谢:

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11.翻译。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d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徒以有先生也。

6.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l)故不错意也:

(2)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②太守谓谁

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

8翻译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分)

答:

e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徒以有先生也。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

岂直五百里哉直:

长跪而谢之谢:

1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

(2分)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f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9—12题(10分)

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

谢:

10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g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

岂直五百里哉直:

长跪而谢之谢:

1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

(2分)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8.简析划线句子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分)

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2分)

3《隆中对》

A阅读选段,完成8-—11题。

(14分)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翻译(5分)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10.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4分)

1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主编的《》一书 

B【甲】臣本布衣----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将军宜枉驾顾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由是先主遂诣亮()

2.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2分)

3.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3分)

4.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5.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2分)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一对”指的是。

C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汉室可兴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此诚不可与争锋争锋:

⑵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资:

⑶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

⑷总揽英雄揽

11.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

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4分)

D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12分)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从矣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2、翻译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

3、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

一是刑赏偏私,使“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E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13、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3分)

1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1分)                                     

15、“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6、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F阅读下面《隆中对》中的文段,完成28—30题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字可兴矣”

  28.(1分)用“/”给下面语句标出正确的停顿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29.(2分)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30(2分)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G亮答曰: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自董卓已来   (   )   

(2)名微而众寡 (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4)利尽南海   (   )

10.翻译(2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1.问题探究: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3分)

 

(1)                               

(2)                                                    

(3)                                                                 

12.简答:

(3分)

(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2分)                                          

 

H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5翻译(3分)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6.填空(3分)选文中诸葛亮对三方形势的分析十分准确:

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优势;分析孙权,指出他具有地理和--------优势;分析刘表,既指出他具有交通和-------------优势,也指出了他软弱无能的一面,此为刘备争霸天下定下了大计

  7.简答题(3分)

  选文中“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一句,反映了诸葛亮什么样的思想?

  I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由是先主遂诣亮()

  (3)先帝不以臣卑鄙()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7、翻译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8、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甲文段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哪两件事?

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哪句?

  

  

(2)乙文段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请作简要说明

4出师表

A先帝知巨谨慎,-----深追先帝遗招,臣不胜受恩感激。

19.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亨误的一项是()

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0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21.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D.进尽/忠言

2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甲]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曰: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卑鄙____________

(2)悉

2.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C.咨臣以当世之事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3翻译(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

举出一例即可。

(4分)

 C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6题。

(14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池非不深也()(4)便要还家()

1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愿陛下亲之/信之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皆若空游无所/依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

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2分)

答:

16.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答:

5词五首

1.《望江南》中,从“清晨(梳洗)”到“黄昏(斜晖)”,写出了词中女子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

2.《渔家傲·秋思》中所写的塞下秋景“异”在哪里?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塞下景色:

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思想感情:

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具体分析:

北雁南飞,说明边地苦寒,异于江南的温暖;边声四起、战事吃紧、戒备森严,有异于内地平和的生活;千山万壑、长烟落日、荒凉寂寞,有异于江南的繁华热闹;)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

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千骑卷平冈”中的“卷”换成“过”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

卷:

形容飞马疾驰的样子。

过:

通过。

“卷”写出千骑疾驰过平冈的气势,场面雄伟壮观(阔?

)。

“过”,经过而已,显得太过平淡

5.《武陵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象征了什么?

暮春时节的景象,象征词人自己青春已逝。

6.《武陵春》这首词中诗人用哪两个外在行为表现了内心的愁苦之情?

“倦梳头”和“泪先流”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雄壮悲凉的氛围。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不能建功立业,报国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