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576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

《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方导基第四章.docx

地方导基第四章

第四章

华中地区各省基本概况

第一节河南省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

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水以6~8月份最多,年均13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区划与人口]

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7个地级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86个县,51个市辖区,l821个乡镇(乡:

718,镇:

1103)。

河南省面积约l7万平方千米,人口l0932万。

[交通与资源]

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京广、京九、太焦、焦柳、陇海、侯月、新月、新菏、宁西铁路及京广、郑西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经过河南,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航空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有三个民用机场。

农林牧资源方面,河南省2014年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

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

森林覆盖率23.3%。

河南的生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有197科、3830余种。

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产量较高。

动物418种,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l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

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

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黏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

[历史沿革]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

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以后,商代的首都西亳、和殷均在河南境内。

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文献。

秦王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南阳、颍川、河内、东郡、陈郡。

以后的两汉时期,河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仍处于全国前列。

东汉王朝建都洛阳,河南更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东汉之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河南是四战之地,战乱连年,农业、手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隋朝末年,在洛阳建立了东都,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一直通航到北宋时代,北宋建都开封,当时开封人口达100多万,为全国第一大城市。

南宋以后,是河南社会历史发展的中衰时期。

代宋而兴的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被明、清两朝沿袭下来,其河南的疆域大体上与今天的河南省相近。

总体来说,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4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文化艺术]

在中国文学史上,河南文学曾长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负载着我国最早的散文,其中已有诗歌的萌芽。

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和诗歌总集《诗经》,都是经过东周洛阳的朝廷史官整理编辑成书的。

河南是中国古代歌谣特别是《诗经》中作品产生最多的地区。

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周易》是文王拘囚在今河南汤阴时整理推演而成。

上古的神话宝库《山海经》,是洛阳人根据当时流传最多的河洛地区神话资料编写而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河南,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巨人,老子的哲学诗、庄子的散文、韩非子的寓言等,既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也是中国文学的奠基之作。

到了汉代,辞赋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西汉洛阳贾谊的《吊屈原赋》开汉代骚体抒情赋的先河,确立了汉代骚体赋的基本形式:

东汉南阳张衡的《一京赋》是汉大赋中的极品,其《归田赋》则开抒情小赋之先声。

汉魏时期

的“建安七子”中的阮瑀、应场,以及蔡琰,都是河南人。

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中有四位是河南人。

左思所写《三都赋》轰动一时,留下了“洛阳纸贵”的历史佳话。

东晋以后,河南的士族大批南迁,其中阳夏(今河南太康)的成就最突出的当数谢灵运、谢惠连、谢朓的山水诗,其他如新蔡(今属河南)干宝的《搜神记》,长社(今河南长葛)钟嵘的《诗品》和宗炳的《山水画序》、宗测的《衡山记》、殷芸的《小说》以及范晔的《后汉书》等,不仅以丰富特殊的内容取胜,而且创造了崭新的文学体式,开后世文学的先河。

隋唐时代的中国文学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

在唐代留名的2000多名作家中,河南作家多至400余人。

盛唐时期的杜甫是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晚唐成就最高的诗人李商隐,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诗歌之外,成就最大的文学门类是散文。

散文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则是“文起八代之衰”的河阳人(今河南孟州)人韩愈。

宋代是中国文学的新变时期。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岳珂(岳飞之孙)的《捏史》、金盈之的《醉翁谈录》,墩称宋人笔记、小说中的上品。

河南有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被称为“戏曲之乡”,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杯梆、杯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

《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家喻户晓。

豫剧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冬去春来》等。

有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有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等。

河南剪纸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河南的牡丹文化也广传海内外。

早在《隋志•素问篇》中就有“清明次五日,牡丹华”,以记载隋朝洛阳人的赏花场面。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始于l983年,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

河南少林武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名扬四海,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是正宗的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惊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

”少林武功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体系最庞大的武术门派,集北派武术之大成,汇外家武术之精华,武功套路高达700种以上,已成为中华武术的象征,与古代的茶叶、丝绸、瓷器一样,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

[民族与宗教]

河南省56个民族成分齐全,截至2015年,少数民族人口147.7万,其中回族125.8万,居全国第三位。

蒙古族9.3万,满族7.6万,维吾尔族0.3万。

河南省少数民族分布于各县(市、河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区),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特征。

河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

各宗教历史悠久,信徒众多。

其中,佛教在西汉末年传人内地。

截至2011年年底。

全省共有佛教教职人员ll00余人;佛教寺院400座,其他佛教活动固定处所250处。

佛教院校l所,为河南省佛教学院。

道教在河南也由来已久,元代以后,河南道教以全真道为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其弟子都曾在河南活动传教。

其中以丘处机所创龙门派在河南传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河南知名道观有太清官、老君台、嵩山中岳庙等。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全省共有伊斯兰教清真寺842坊,其他伊斯兰教活动固定处所131处。

天主教教堂64座,其他天主教活动固定处所109处。

全省有基督教新教教堂2525座,其他基督教活动固定处所4002处。

[旅游资源]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个:

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少林寺、东汉三阙);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个:

除了世界文化遗产的3个景区外,还有云台山、白云山、清明上河园、老君山、伏牛山、红旗渠等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l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国家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地质公园l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

河南省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山岳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

山地面积占河南省土地面积的26.6%,山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沿省界呈半环状分布着三大山系,分别是豫西北的太行山、豫西的秦岭山系、豫西南的大别山。

河南省地表河流纵横,水系复杂,境内大小河流1500余条;水体旅游资源主要有南阳的丹江水库、小浪底水库、陆浑水库、宿鸭湖水库、开封包公湖、鲁山县的三汤大型温泉、云台天瀑等;生态旅游资源值得一提的是花卉旅游,如千年帝都洛阳,每年的4、5月份举办中国国际牡丹文化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开封的菊展也是游人如织、目前河南省的动物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猕猴、大鲵、鸟类等。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可以证明中原地区很早就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

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4座。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先后有l3个王朝在此建都,累计时间达1500多年,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古墓博物馆等。

开封古时称为汴梁,是一座有2300多年历史的七朝古都,因其历史的更迭及黄河水患形成了“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的特殊景观。

著名景点有清明上河园、龙亭、开封府、大相国寺等。

安阳是河南省的北大门,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举世闻名的殷商文化以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诞生于此。

著名景点有殷墟、岳飞庙、袁林等。

河南文物储备量极高,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馆藏文物130万余件,如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大方鼎举世闻名,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展现北宋时期汴京繁荣景象的名仕佳作《清明上河图》现存于中国故宫博物院。

存放于河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莲鹤方壶、武则天除罪金简、贾湖骨笛、中华第一剑玉柄铁剑等也是极具代表性的馆藏文物。

[特产与美食]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河南丰富的特产,河南特产有新郑大枣、少林寺素饼、方中山胡辣汤、河南烩面、马蹄馓子、洛阳老八件、洛阳水席、杜康酒、唐三彩、武陟油茶、四大怀药(铁棍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信阳毛尖、原阳大米、民权葡萄酒等。

豫菜坚持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基本传统,突出和谐、适中,平和适口不刺激是其显著特点。

各种口味以相融、相和为度,绝不偏颇是基本原则。

豫菜特色是中扒(扒菜)、西水(水席)、南锅(锅鸡、锅鱼)、北面(面食、馅饭)。

就烹饪技术来说,豫菜的特色是选料严谨、刀工精细、讲究制汤、口味适中。

而河南菜的烹调方法也有50余种。

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

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

另外,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热锅凉油,操作迅速,质地脆嫩,汁色乳白。

有众多名品:

糖醋软熘黄河鲤鱼焙面、牡丹燕菜、白扒广肚、开封第一楼灌汤小笼包、甜美宜人的开花馍、外酥里嫩的鸡蛋灌饼,以及拉面、壮馍、土馍、菜盒、水花糖糕等。

【民俗风情】

河南历史悠久,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腊八枣树“吃”米饭。

在汉族传统的腊八节,我国大多数地区都要吃腊八粥,在豫北,腊八早上熬好粥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将粥喂给枣树。

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是来源于用粥敬枣树后,枣树丰收的传说。

其实这个风俗里包含了科学道理,枣树上的小口子可以让枣树将营养集中供应地上部分,保证果实的营养需求,当地有民谣:

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

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里啪啦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

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

而在广大农村,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

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

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

焚烧香表后,男主人斟酒叩头,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

相传,若鸡头扑棱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

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

二月二炒黄豆。

这天是龙抬头节,也叫青龙节,河南的乡村会炒黄豆。

相传除非金豆开花,玉帝才能饶恕玉龙。

百姓发现玉米和黄豆就是金黄金黄的,炒炒不就是金豆开花么,所以各家各户都炒金豆供起来,玉龙回到天上后哗哗下起雨,此时正是春雨贵如油的季节。

庙会,河南有许多赶庙会的风俗。

如农历三月三,盘古山庙会,一般持续5天,善男信女抬着整猪整羊等供品,一路焚香燃表,吹吹打打到盘古寺祭拜,之后会安排戏班唱戏等活动。

还有中岳庙会,春季农历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拉开序幕,会期长达10天,活动丰富,热闹非凡。

还有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2007年,“浚县古庙会”和“浚县民间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评为河南民俗经典。

第二节湖北省基本情况

[地理与气候]

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简称鄂。

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

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全省年平均气温l5℃~l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

全省各地平均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

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湖北的梅雨期。

[区划与人口]

湖北省有l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为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省辖市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自治州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北省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人口6165万。

[交通与资源]

湖北是中国中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京九线、京广线、武广高铁、焦枝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武大、汉宜、汉丹、襄渝等铁路横穿东西。

京珠、沪蓉和宜黄、黄黄、武十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连接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已开通美、法、日、韩等国际航班,宜昌、襄阳、恩施、荆州、神农架等地也开通了连接全国各地的空中通道。

湖北有内河港口l63个。

武汉、黄石、沙市、宜昌等港口先后对外开放,海轮可直航我国港澳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

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湖北资源丰富。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有4228

条,河流总长5.92万千米。

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湖泊总面积2706.851平方千米。

湖北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丰富,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

全省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12种,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石膏、岩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

【历史沿革】’

湖北历史悠久。

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

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

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后,湖北大部属南郡。

西汉时期,湖北大部分属荆州刺史部;东汉时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三国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等。

隋朝统一全国后,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唐初,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

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

五代十国时期,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二州复又归后周。

宋代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北部设京西南路,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淮南西路,南部属江西南路,西部的施州属夔州路;鄂西南为羁縻州。

元代,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羁縻州属四川行省。

明代初,湖北属湖广行省,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

清代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

此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

自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

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5年10月~l946年6月,将其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

1946年8月~l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

l947年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行政区划也进行过一系列变化调整才有了如今的行政区划。

[文化艺术]

湖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湖北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这里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的蛋壳彩陶、壶形器和带谷壳的红烧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反映出当时农耕、水利、渔猎、手工业、纺织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是楚文化发展的源头。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铜器生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铁器生产得到改善和推广,丝织、刺绣、髹漆、采矿、水陆交通、城市建设、商品交易等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更是异常突出,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大家;历经800年,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秦汉时期,荆楚地区医学、数学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唐代,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的兴盛,出现了一批著名诗人、学者,如孟浩然、皮日休、岑参、陆羽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游历荆楚都留下了大量瑰丽诗篇。

宋元时期,培育了著名的书法家米芾。

湖北地方文化汇东西南北之长,承楚文化之魂,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创造和发展了富有楚文化传统的多种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戏曲、说唱、歌舞等几大类。

湖北现有22个地方剧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汉剧、楚剧和

荆州花鼓戏。

这些地方剧种乡土气息浓厚,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为中外宾客所喜闻乐见。

[民族与宗教]

湖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俱全,据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46.8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31%。

湖北省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

现有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2个民族乡(镇),30个民族村(街)。

湖北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省份。

全省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俱全,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有信教群众约170万人,已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5041人,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3369处;建立各级爱国宗教团体l89个;现有宗教院校4所(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基督教中南神学院、武当山道教学院和武昌佛学院)。

[旅游资源]

湖北山水风光独特,自然景观异彩纷呈,文化沉淀丰富,文物古迹众多。

全省旅游景观(点)共1500处。

雄伟的长江三峡驰名世界;道教名山武当山被誉为道教“第一山”;号称“华中屋脊”和“绿色宝库”的神农架是重要自然保护区,不仅珍稀动物种多,“野人之谜”更令人关注0神农架、

武当山、明显陵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自然保护圈计划”和《世界遗产名录》。

长江三峡、黄鹤楼、葛洲坝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发掘于枣阳市的距今约6000年的雕龙碑遗址将中国文明上溯了1000年。

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出土于随州擂鼓墩;堪称古代世界青铜冶炼技术顶峰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和越王勾践剑、商代盘龙城出土于荆楚大地;工艺精湛的战国漆绘、木雕制品和古代丝绸大都出土于荆州江陵;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的毕异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湖北人文旅游景观具有时代跨度大、历史价值高的特点,这里既有古人类长阳人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又有众多的古三国胜迹和楚都遗址“纪南城”;既有辛亥革命遗址起义门、阅马场,又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及“八七会议”会址。

文物古迹与革命胜迹遍布湖北全省,从随州炎帝庙、秭归屈原故里、纪南故城、昭君故里、武汉古琴台、黄鹤楼、三国赤壁直到武汉起义军政府旧址、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二七”纪念馆,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湖北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中华始祖炎帝就诞生在湖北。

楚文化根基深厚,特色鲜明,影响很大。

仅江陵县就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

宗教文化在湖北发育充分,明朱棣“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形成了武当山九宫九观,堪称我国道教文化的宝库。

三国历史烟云陈迹,以荆州古城、赤壁、当阳、隆中等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是湖北旅游文化的又一特色。

辛亥革命始于鄂而波及全国,使得湖北具有深厚的近代文化底蕴。

全省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鄂州、黄州、荆门、恩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365处。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协调组织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使其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灵秀湖北”旅游主题形象,深入开展了“灵秀湖北”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并推出“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

长江三峡、武当山、黄鹤楼公园一辛亥首义、神农架、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武汉东湖一省博物馆、大别山红色旅游、三国文化、咸宁温泉、恩施大峡谷一利川腾龙洞。

截至2017年年初,湖北有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咸丰唐崖土

司遗址、神农架4处世界遗产;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分别是: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隆中风景名胜区、九宫山风景名胜区、陆水风景名胜区、神农架风景名胜区;有恩施州神龙溪纤夫文化旅游区、宜昌市三峡人家风景区、十堰市武当山风景区、武汉市东湖景区、宜昌市长阳清江域廊景区、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武汉市黄鹤楼公园、湖北省神农架旅游区、恩施大峡谷、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1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荆州、武汉、襄阳、随州、钟

祥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武当太极湖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特产与美食]

湖北物产丰富,土特产品众多。

如武昌鱼、精武鸭、竹溪腊肉、枝江蜂蜜、湖北贝母、孝感麻糖、沙湖盐蛋等。

湖北菜,简称鄂菜,按有文字记载的时间算,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主要名菜有清蒸武昌鱼、天门三蒸、红烧义河蚶、红烧木琴鱼、天门滑鱼、汆鲴鱼、八卦汤、茄汁鳜鱼、黄陂三合、沔阳三蒸、橘瓣鱼圆等。

湖北的名小吃有虾球、豆皮、欢喜砣、咸糍粑、热干面、藕圆子、糯米包油条等。

[民俗风情]

湖北的民俗风情主要包括汉族习俗和土家族风情。

汉族习俗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1.崇阳人的老风习。

鄂南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