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568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docx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2013/9/24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像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像本意,审清图像内涵。

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如图1,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氢气的质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来越大,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如图1中OA段所示),且生成氢气越快,这条直线的斜率越大(即“坡度越陡”)。

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快慢只须看“坡度陡、坡度缓”,“坡度越陡”表示生成氢气越快,线段OA的斜率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

金属活动性越强,线段斜率越大。

“坡度越缓”表示生成氢气越慢,金属活动性越弱,线段斜率越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将不再变化,此后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中的AB段所示)。

生成氢气越多,这条直线表现在图像上就越高。

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多少,只须看“线高、线低”,“线越高”表示生成氢气越多,“线越低”表示生成氢气越少。

综上所述,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需要用到下列规律:

1.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例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的用量不等,但稀硫酸的用量相同。

锌的用量(X轴),生在氢气的体积(Y轴)(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关系如图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

?

A.线段AB(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B.线段AB(不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C.线段OA(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D.线段OA(不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解析:

一定质量的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图2中A点表示某一时刻,反应刚好停止。

线段OA(包括点A)表示金属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

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金属已经反应完,而稀硫酸过量。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是足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时,那么线段OA(包括点A)则表示过量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

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稀硫酸已经消耗完,而锌过

量。

解答:

B、D

如图3,金属A的活动性要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

如果金属A、B与相同质量分数的酸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相同(如同为+2价等)那么,生成氢气的体积越多或质量越大,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图3中金

属B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

足量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少量稀盐酸中,如果反应后出现一种金属有剩余或两种金属都有剩余,而稀盐酸完全消耗了,那么它们生成氢气的体积(或质量)相等,如图4所示。

练一练?

将物质的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反应情况如图5所示。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例2.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很感兴趣,探究金属的活泼性。

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6(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

1.由图6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对话正确的是(?

甲:

时间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乙:

到时间t2时,金属均有剩余

丙:

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B

2.结论:

金属A、B的活泼性强弱关系是(?

?

解析:

金属与酸反应涉及的量有:

①金属的质量;②金属元素在反应中显示的化合价;③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④金属的活动性;⑤产生氢气的量;⑥产生氢气的时间;⑦酸的量。

这些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2.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可通过曲线的斜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斜率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则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要讨论两种情况:

1.如果酸足量,由于A、B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产生氢气的量不同;

2.如果酸不足,产生氢气的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一定过量,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可能过量,也可能正好完全反应。

本题中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

由图示产生氢气的量不相等,属于第一种情况

解答:

1、甲、丙?

2、A<B

练一练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图7中能够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像

为(?

?

?

练一练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8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

?

?

?

?

?

?

?

?

?

?

?

?

?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练一练?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9所示。

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

我们在讨论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图像中X、Y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因为变换了X、Y轴的内容,所对应的图像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形。

如果X轴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轴表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一定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进行反应,如图10所示。

假设三种金属分别为铝、镁、铁,你能找出其中代表铁的线条吗?

这时,我们可采取以下方法:

1、在图像上画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三个线条交于不同的三个点,比较这三个点的横坐标数值的大小,数值越大,表示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时,消耗的金属质量越多,数值越小,表示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时,消耗的金属质量越少;2、在图像上画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三个线条交于不同的三个点,比较这三个点的纵坐标数值的大小,数值越大,表示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越多;数值越小,表示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越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线条C表示的金属是铁。

练一练?

图11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

其中正确的是(?

?

?

刚才提到,我们在讨论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图像中X、Y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因为变换了X、Y轴的内容,所对应的图像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形。

进行变式训练时,有时还会出现如下的情况。

例3.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图12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

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

?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

D.生成氢气的质量

解析: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与过程,图中确定了X轴的含义,表示稀硫酸的质量,那么一段时间后,消耗铁粉的质量从无到有,渐渐增多,完全消耗后,不再变化。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也是从无到有,渐渐增多,反应停止后,不再变化。

生成氢气的质量也是从无到有,渐渐增多,反应停止后,不再变化。

而溶液的质量一开始不应该是0,并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所以Y轴有可能是消耗铁粉的质量、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Y轴不可能表示溶液的总质量。

解答:

C

练一练?

如图13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提示:

质量相等的Mg和Al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Al产生氢气的质量比Mg产生氢气的质量多,同时Al消耗的硫酸质量也比Mg消耗的硫酸质量多。

因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不相同,所以它们反应所需的时间也不相同。

例4.白铁是镀锌的铁,将白铁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4,写出不同时间的化学方程式:

1.0-t1间不产生氢气:

?

?

?

?

?

?

?

?

?

?

?

?

?

?

?

?

2.t1-t2间产生氢气速度快:

?

?

?

?

?

?

?

?

?

?

?

?

3.t2后产生氢气较慢:

?

?

?

?

?

?

?

?

?

?

?

?

?

?

?

?

?

解析:

因为白铁是镀锌的铁,白铁最外层的锌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锌。

将白铁投入到稀硫酸中,刚开始应是氧化锌与硫酸反应,此时没有气

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O+H2SO4=ZnSO4+H2O,除去氧化锌后,锌与稀硫酸接触,快速反应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镀锌层消耗后,铁与稀硫酸接触,缓慢地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H2SO4=FeSO4+H2↑。

解答:

1.ZnO+H2SO4=ZnSO4+H2O?

?

2.Zn+H2SO4=ZnSO4+H2↑?

3.Fe+H2SO4=FeSO4+H2↑

练一练将相等质量的锌粒(X)与锌粉(Y)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图15中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的时间的关系的是(?

?

?

提示:

等质量的锌粒与锌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该项相等。

反应物的颗粒大小影响了反应的速率,也就是反应所需的时间有区别,颗粒越小反应就越快,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练一练:

1、C?

2、A?

3、AD?

4、C?

5、D?

6、C?

7、A

一、金属不足,酸过量

1、等质量的Mg、Al、Zn、Fe和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比较生成氢气的质量和速率,完成下表。

(提示:

假设金属质量均为1克,稀硫酸中溶质H2SO4质量98克)

核心:

过量,用完

MgAlZnFe

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

产生氢气的速率由大到小排列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24982542946

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

6598256982

2、向等质量的Al、Fe(均已打磨)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在右图中分别画出两者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向等质量的Zn、Fe(均已打磨)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画出两者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向等质量的Mg、Al、Zn、Fe(假设均为1克)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二、金属过量,酸不足

5、等质量且过量的Mg、Al、Zn、Fe和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比较生成氢气的质量和速率,完成下表。

(提示:

假设金属质量均为100克,稀硫酸中溶质H2SO4质量98克)

核心:

过量,用完

MgAlZnFe

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

产生氢气的速率由大到小排列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24982542946

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

6598256982

6、等质量且过量的Mg、Al、Zn、Fe和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是()

【变式训练】

7、向等质量的Mg、Fe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Mg产生的氢气质量随硫酸质量变化的图像如右图,请在图中画出Fe的图像。

提示:

假设金属质量均为56g,分别加入硫酸至过量,请完成下表。

Mg+H2SO4=MgSO4+H2↑Fe+H2SO4=FeSO4+H2↑

2498256982

56g56g

H2SO4

溶质质量/克

9.8

2×9.8

98

2×98

228.7

240

H2质量

(Mg产生)

2

4

4.67

4.67

H2质量

(Fe产生)

【与盐反应】

8、把四块等质量的锌片分别投入等浓度且足量的MgSO4、AgNO3、FeSO4、CuSO4四种溶液中(假设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金属质量相等),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在右图()中标出对应的溶液。

(相对原子质量:

Zn-65,Cu-64,Fe-56,Ag-108)

【反馈练习】

1、在括号中填出以下化学反应对应的图像(填“A”或“B”)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③向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

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图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图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⑤向未打磨的铝片中加入稀硫酸()

⑥将严重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

⑦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⑧CuCl2与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⑨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2、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的硫酸铜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等质量的两份锌,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并向其中一份中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1)图中曲线,表示了加入硫酸铜。

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为什么b产生的氢气质量会偏少?

3、有同学向未打磨的铝片中不断倒入稀硫酸,发现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

(1)oa段化学方程式

(2)ab段化学方程式

(3)a点溶质化学式

(4)b点溶质化学式(5)c点溶质化学式

4、向3杯过量且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Mg、Zn、Fe,其中Mg产生氢气的质量随金属质量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Fe、Zn对应的图像。

核心:

过量,用完

产生氢气质量由大到小排列

5、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下图一定不正确的是()

【直击中考】

1、(06黄冈)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

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2、(07佛山)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H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

KOH溶液

Ag—Zn合金

稀H2SO4

久置空气中的铝片

稀盐酸

含有Na2CO3的NaOH溶液

稀HNO3

HCl和H2SO4的混合酸

Ba(NO3)2溶液

A.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⑤

3、(07连云港)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图①是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

B.图②是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D.图④是向久置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

35.(2011.绵阳市)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36.(2011.南昌市)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反应后A、B一定都有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37.(2011.泰州市)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

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

产生H2

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9、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10.(2010.南昌市)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B.铁、锌

C.锌、

铁D.锌、镁

11.(2010.肇庆市)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来源:

学.科.网]

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泼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像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像本意,审清图像内涵。

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如图1,图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氢气的质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来越大,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如图1中OA段所示),且生成氢气越快,这条直线的斜率越大(即“坡度越陡”)。

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快慢只须看“坡度陡、坡度缓”,“坡度越陡”表示生成氢气越快,线段OA的斜率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

金属活动性越强,线段斜率越大。

“坡度越缓”表示生成氢气越慢,金属活动性越弱,线段斜率越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将不再变化,此后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中的AB段所示)。

生成氢气越多,这条直线表现在图像上就越高。

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多少,只须看“线高、线低”,“线越高”表示生成氢气越多,“线越低”表示生成氢气越少。

综上所述,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需要用到下列规律:

1.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例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的用量不等,但稀硫酸的用量相同。

锌的用量(X轴),生在氢气的体积(Y轴)(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关系如图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

?

A.线段AB(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B.线段AB(不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

C.线段OA(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D.线段OA(不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

解析:

一定质量的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图2中A点表示某一时刻,反应刚好停止。

线段OA(包括点A)表示金属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

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金属已经反应完,而稀硫酸过量。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是足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时,那么线段OA(包括点A)则表示过量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

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稀硫酸已经消耗完,而锌过

量。

解答:

B、D

如图3,金属A的活动性要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

如果金属A、B与相同质量分数的酸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相同(如同为+2价等)那么,生成氢气的体积越多或质量越大,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图3中金

属B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

足量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少量稀盐酸中,如果反应后出现一种金属有剩余或两种金属都有剩余,而稀盐酸完全消耗了,那么它们生成氢气的体积(或质量)相等,如图4所示。

练一练?

将物质的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反应情况如图5所示。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例2.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很感兴趣,探究金属的活泼性。

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6(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

1.由图6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对话正确的是(?

甲:

时间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乙:

到时间t2时,金属均有剩余

丙:

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B

2.结论:

金属A、B的活泼性强弱关系是(?

?

解析:

金属与酸反应涉及的量有:

①金属的质量;②金属元素在反应中显示的化合价;③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④金属的活动性;⑤产生氢气的量;⑥产生氢气的时间;⑦酸的量。

这些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2.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可通过曲线的斜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斜率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则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要讨论两种情况:

1.如果酸足量,由于A、B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产生氢气的量不同;

2.如果酸不足,产生氢气的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一定过量,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可能过量,也可能正好完全反应。

本题中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

由图示产生氢气的量不相等,属于第一种情况

解答:

1、甲、丙?

2、A<B

练一练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图7中能够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像

为(?

?

?

练一练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8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