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786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管理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管理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管理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管理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常识.docx

《安全管理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常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常识.docx

安全管理常识

安全管理常识

1、员工安全行为规范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集团安全规章制度;

2)积极倡导阳光安全理念,自觉认真接受各类安全教育;

3)发现事故隐患和紧急情况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4)不在车间及其他禁烟场所吸烟;

5)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不从事特种作业活动;

6)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不脱岗、不睡岗,不酒后上岗;

7)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动火和临时用电审批手续;进入生产作业区域按规定穿着防护用品;

8)不攀坐不安全位置,不在机动车辆、机械设备、货垛下等危险场所睡觉和乘凉休息。

9)爱护和正确使用设备和器具,不损坏安全装置;

10)使用安全可靠地电器设备;

11)作业前先检查设备设施和工属具安全状况,不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器具;

12)按限速要求驾驶机动车辆,不占道,不抢道,不酒后驾驶;

13)徒步行走时走人行道或安全通道,靠右行走;

14)上下楼梯要扶扶手,右侧通行,无特殊情况不得跑步上下楼梯;

15)离开工作场所前要切断办公设备电源;

16)不携带火种进入危险品作业场所或其它有规定的场所;

17)进入危险品作业场所的机械车辆,严格按规定佩戴防火帽。

2、“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让他人受到伤害。

3、安全色的含义

安全色共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4、夏季“四防”

防暑降温、防台风、防汛、防雷电。

5、冬季“四防”

防冻、防滑、防火、防煤气中毒。

6、易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灵;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工作场所中忽视其作用;不安全装束。

7、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会检查防护用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正确维护保养防护用品。

8、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准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可分为四个等级,即:

高度在2—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四级或特级高处作业。

9、哪些高处作业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和独立悬挂作业。

10、高处坠落的主要类型和原因

1)因被蹬踏物材质强度不够,突然断裂;

2)高处作业移动位置时,踏空、失稳;

3)高处作业时,由于站位不当或操作失误被移动的物体碰撞坠落等。

4)主要原因:

作业人员缺乏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

防高处坠落的安全设施、设备不健全。

11、什么天气不能从事高空作业

遇到6级以上的风和雷暴雨天、下雪和雾天,不能从事高空作业。

12、如何正确使用全带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安全带的部件不要任意撕掉;使用频繁的绳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不要将绳打结使用;不要将挂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

13、禁火区动火作业的“三不动火”指

1)没有动火证不动火;

2)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3)监火人不在现场不动火。

14、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

2)缺乏安全装置;

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

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拣物等);

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15、钢丝绳的安全检查和更新标准

钢丝绳在使用时,每月至少要润滑2次。

更新标准:

在1各捻距内断丝数达钢丝绳总丝数的10%,当钢丝磨损或腐蚀量超过原直径的10%—40%时,按标准更新钢丝绳,当磨损或腐蚀量超过原直径的10%时,应更换新绳。

16、怎样检查吊车钢丝绳是否安全可靠

1、)检查钢丝绳和卷筒的固接处是否牢固,

2)检查靠滑轮槽那面钢丝绳的磨损与断丝情况;

3)检查钢丝绳的润滑是否良好;

4)吊钩降到最低是军统的钢丝绳是否至少留有2圈余量。

17、气瓶的安全装置

安全泄压装置、瓶帽、防震圈。

18、气瓶使用一般要求

使用气瓶时,一般应立放(乙炔瓶严禁卧放使用),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

各类气瓶存放,距明火10米以上。

19、电焊引起的火灾分类

1)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和焊渣颗粒,引燃周围易燃物及可燃气体;

2)焊机软线长期拖拉,绝缘层破坏发生短路起火;或回线乱搭乱放,造成火灾;3)焊机本身或绝缘破损发生短路发热造成火灾。

20、什么容器不能焊接

盛有汽油、煤油、酒精、电石等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机制焊接。

21、灭火器使用说明

先打开封条;拔出保险销;一手压鸭嘴;一手抓喷嘴。

22、如何处置触电事故

1)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若无法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2)将触电者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裤袋放松,观察其脉搏及呼吸。

3)实施急救。

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并及时呼叫救护车。

4)尽快送医院,途中继续施救。

 

现场急救常识

(1)心肺复苏术

1)判定病人有无意识:

轻轻摇动病人肩部,若无反应,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

掐压时间应在10秒钟以内,不可太长。

摇动肩部不可用力过重,以防加重骨折等损伤。

一旦初步确定病人神志昏迷,应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抢救。

图3-2-1摇动病人图3-2-2呼救

2)将病人放置适当体位:

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

病人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如病人摔倒时面部向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转动病人,使

病人全身各部成一个整

图3-2-3摇动病人图3-2-4呼救

体转动。

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病员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图3-2—3)。

注意点:

抢救者跪于病人肩颈侧,将病人手臂举过头,拉直双腿,注意保护颈部。

最好能解开病人上衣,暴露胸部。

3)畅通呼吸道:

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图3-2-4)。

注意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颌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

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

4)判断呼吸:

维持开放气道位置,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头部侧向病人胸部。

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

注意:

①保持气道开放位置;②观察5秒钟左右;③有呼吸者注意气道是否通畅;④无呼吸者,立即作人工呼吸。

图3-2-5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5)口对口人工呼吸:

①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位置下进行;②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病人的鼻孔;③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要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④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直至病人胸部上抬;⑤一次吹气完毕后,应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视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呼气,此时病人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图3-2-5);⑥每次吹入气量约为800--1200ml。

注意点:

①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②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③儿童吹气量需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④抢救开始后首先全力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肺脏;⑤单人CPR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

2;⑥双人CPR时,每按压胸部5次,吹气一口,即5:

1;⑦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一口。

(2)止血术

加压包扎止血法:

制止毛细血管、静脉和四肢小动脉的出

血。

用纱布或布类做成垫子放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止血带止血法:

用橡皮止血带或其他代用品在动脉出血的近心端将伤肢缠紧,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法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上止血带前,先用厚布垫、毛巾或其他布片垫好。

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卷起裤脚或袖口,将止血带扎要上。

2)扎止血带的松紧度以能制止出血,摸不到远端脉博为宜,扎得过紧会引起神经损伤,过松则不能止血。

3)扎止血带过久,容易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应尽量缩短扎止血带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如需延长时间,应每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一次,暂时恢复血流,待口稍有渗血时,再扎止血带,以免肢体缺血坏死。

4)上止血带部位:

在伤口上方,靠近伤口处。

在上臂应避免缚在中下1/3处,以防止上肢神经麻痹,上臂常缚在中上1/3交界处,下肢常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5)运送伤病员时,要有明显的标志,一定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

6)欲施行断肢再植者勿用止血带。

(3)包扎术

1)动作要迅速,不能加重伤员的疼痛出血和污染伤口。

2)包扎要松紧适宜,太紧影响血液循环,太松会使敷料脱落和移动。

3)最好用消毒的敷料覆盖伤口,紧急时也可用清洁的布片。

4)包扎四肢时,指(趾)最好暴露在外,以便观察。

5)从伤口脱出的器官如肠管、骨折端等原则上不应在现场还纳,应给予覆盖、包扎、保护。

6)离断的肢体部分应收回,用清洁物包裹,尽可能在低温(4~10)

条件下保存,一同送往医院。

要防避浸湿,更禁止浸泡于任何液体。

(4)固定术

1)有伤口和出血时先止血、包扎伤口,然后再固定骨折。

如有休克,应先进行抗休克治疗。

2)骨折临时固定的目的,只是为了制动,因此对骨折畸形不要整复。

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不要把刺出的骨折端送回伤口,以免加重污染。

3)夹板的长度和宽度,要与伤肢相称,固定的长度应超过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以保证骨折部的固定。

4)夹板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代用品垫在夹板和皮肤之间,尤其要垫好夹板两端、骨突部和空隙部位,以防局部受压和不适。

5)固定要牢固可靠,不可放松或过紧。

6)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5)搬运法

搬动病人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振动等,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加重病情。

2、电击伤

1)首先要立即解脱电源,减少损伤程度;

2)解脱电源后,伤员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迅立即就地进行正确抢救,同时迅速联系将患者送医院治疗。

电击伤时若出现室颤,可试行一次(但不应反复施行)胸前区捶击。

操作时施救者单手握拳,举起距病人胸骨约20-25cm,然后对准病人胸骨中部迅速击下一次即可。

呼吸心跳停止时心肺复苏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有时需要持续数小时。

3)转医院后续治疗。

3、创伤

1)一般的急救措施:

包括伤口的止血、包扎、固定(制动)、伤员的搬运。

原则是:

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2)若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3)转医院后续治疗。

4、烧伤

热力烧伤:

1)应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

2)如不及脱除,应迅速卧倒,慢慢就地滚动,压灭火焰,或用手边的材料如毯子等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也可以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

3)勿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助长燃烧并引起头面、呼吸道和双手烧伤。

4)去除热源后,面积不大的肢体烧伤可用冷水或浸泡1/2-1小时。

此法可减轻损伤和疼痛。

化学烧伤:

1)急救时应迅速将残余化学物质清除干净,包括解脱被污染或浸渍的衣着,越快越好。

2)无论是何种化学物质致伤,以大量清水将其冲除或稀释,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使用中和剂不便操作,不提倡。

3)头面部烧伤应检查有无角膜及其它五官损害,并予优先冲洗。

4)化学药品侵入深部组织、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吞入或经健康皮肤吸收者,送医院处理。

5)其它处理同热力烧伤。

吸入性烧伤

由吸入火焰、空气、蒸汽、有毒或刺激性烟雾或气体所致。

应注意呼吸及全身中毒情况。

5、淹溺

1)将溺水者救出水后,立即撬开口腔,清除口腔、鼻腔内的水、泥沙、杂草、呕吐物等异物,并将其舌头拉出,以防舌后坠,确保呼吸道通畅。

2)倒出(控水):

迅速倒出上呼吸道和胃内积水。

方法

(1)将病人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面部向下,用手挤压背部使呼吸道和胃内积水倒出;

(2)抱住病人两下肢,将病人腹部置于抢救者肩上,快步走动;(3)对小儿病人可用双手抱住小儿腹腰部,将背部向上提,头部向上垂,或者用双手臂不时抖动促使呼吸道和胃内积水倒出,倒水要尽量快,不可因倒水时间长而延误病人的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用胸部拳击起搏法,拳击起搏无效则改为胸外心脏按压法,每分钟60—80次,同时做人工呼吸。

4)在抢救的同时,如发现病人体温低,应注意保温,迅速脱去病人全身湿衣,用干燥物擦抹身体,或用刺激性液体(白酒、酒精等)擦抹身体,切忌用雪擦抹,以免损伤皮肤,然后用干燥的衣、被包裹病人。

5)进一步救治措施转入医疗单位后进行。

6、中暑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一定时间后,患者感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头晕、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

处理:

离开高温环境,稍事休息,短时内可恢复正常。

轻症中暑:

有先兆中暑的各项症状,同时体温在37.5以上,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或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大量出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及脉搏增快等。

休息3、4小时后往往可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

上述表现外伴晕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分为:

中暑衰竭、中暑痉挛、日射病、中暑高热。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必要时糖盐水静滴,即可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包括中暑衰竭、中暑痉挛、日射病、中暑高热)送医院治疗。

7、其它

1)搬运交通事故伤员,正确的方法:

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

2)使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解冻的方法:

不超过40℃的温水浸泡。

3)发生手指切断事故后,对断指处理的方法:

用纱布包好,放入清洁的塑料袋中,并将其放入低温环境中,与伤者一同送往医院。

4)发现煤气中毒人员的做法:

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将病人送到新鲜空气环境

5)全国通用的医疗急救电话:

120

6)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应:

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

7)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的正确方法:

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8)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该:

用干净布或卫生纸将硫酸粘下,并迅速用大量凉水冲洗皮肤

9)什么情况不宜采用胸外心脏按摩:

心跳停止并有助骨骨折的

10)发生骨折后,应及时将断骨固定,固定时应:

保持松紧适当,以不影响血液流通为宜。

11)重一点的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不少于:

30分钟。

12)落入水中如何自救:

万一掉进水里或者跳到水里,要屏气并捏着鼻子,避免呛水,因为人一旦呛水将失去方向感并变得更为惊慌疲惫。

在放松身体的同时试一试能否踩到水底,因为很多河流并不是很深。

为了节省体力,一般落水者都要脱掉沉重的鞋子,扔掉口袋里沉重的东西,不要贪恋财物,不要有侥幸心理。

由于溺水者往往惊慌失措,死命地抓住一切够得着的东西当作救命稻草,因此拯救者在进行救护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被溺水者抓住,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下水进行救护。

不得己下水救护时,一般要先在溺水者的后脖颈处砍一下,避免被溺水者抓住一同沉入水底。

13)头部受伤的急救措施:

发现受伤者,应尽快检查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

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并按以下程序迅速抢救:

a取昏睡体位:

即让负伤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

b若呼吸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若脉搏消失则进行心脏按摩。

c若头皮出血时,用纱布等干净布直接压迫止血。

2)如果头受伤后,有血液和脑脊液从鼻、耳流出,就一定要负伤者平卧,患侧向下。

即左耳、鼻流出脑脊液时左侧向下,右侧流时右侧向下。

如果喉和鼻大量出血,则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应让受伤者取昏睡体位,以使其呼吸方便。

14)如果是上股受伤出血,应尽量把受伤部位置于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减少出血。

15)高处坠落伤员如何处理:

1)坠落在地的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乱搬摇动,应立即呼叫救护车;2)采取救护措施,初步止血、包扎、固定;3)昏迷伤员要保持呼吸道畅通;4)怀疑脊柱骨折,按脊柱骨折的搬运原则。

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抱腿搬运;伤员上下担架应由3-4人分别抱住头、胸、臀、腿,倮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