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3710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六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云腾致雨B.麦粒磨成粉木已成舟

C.冰雪融化露结为霜D.木炭燃烧蜡炬成灰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足量钙,这里的“钙”是指(  )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3.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B.CuC.CO2D.HCl

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分子发生了变化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袋内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B.氢氧化钠Na(OH)2

C.氧化铁O3Fe2D.硫酸铝Al2(SO4)3

7.下列方法常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A.加肥皂水B.过滤

C.加澄清石灰水D.加紫色石蕊溶液

8.为了消灭“大脖子病”,我国采用食盐中添加碘的方法,在食盐中加入了KIO3,已知K显正一价,O显负二价,则碘(I)的化合价是

A.+1B.+5C.+3D.+2

9.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2O2

2H2O+O2↑

B.3Fe+2O2

Fe3O4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C2H5OH+3O2

2CO2+3H2O

10.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

1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正确的是(  )

A.2O:

2个氧元素

B.N2:

2个氮分子

C.Fe2+:

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2.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D.

检查气密性

14.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原子不能再分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熔化溅落下来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6.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17.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

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

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

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8.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

湖北名茶“驹龙园”茶中富含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

26:

23

C.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19.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39

0

10

下列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m的数值为2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参与反应的乙、丁的质量比为9:

8

20.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会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O、S元素

B.一定含有C、S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S元素

D.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二、填空题

21.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之一为偏二甲肼(C2H8N2)。

(1)偏二甲肼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混合物

(2)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2.科学家研制的人造空气可供航天员呼吸。

(1)某种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0%,比地球上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大”或“小”)。

(2)利用铁酸镍(NiFe2O4)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

在此过程中铁酸镍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则铁酸镍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23.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

(1)该系统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有害气体,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作用。

(2)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并生成碳酸锂和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4.此次发射,有4双小“翅膀”护送着“神舟”十一号飞向遥远的天宫。

这4双小翅膀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帆板。

(1)太阳能电池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为“神舟”十一号提供动力能源。

(2)太阳能电池帆板用到了砷化镓(GaAs),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右图所示信息。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的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D.镓的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25.科学家在不断研究水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下图是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过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该转化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3)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6.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

向广口瓶中放入切开的苹果块,再盖上瓶塞,一段时间后苹果变色,打开瓶塞,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

(1)该同学依据实验现象猜测,苹果变色的原因可能是苹果与________发生了反应。

(2)若

(1)中猜想成立,则日常生活中,要使切开的苹果慢一点变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27.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氧气的流程图如下:

(1)工业氧气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能利用上述方法分离氧气和氮气的依据是________。

28.下表中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S

Cu

(1)铜元素通常有+1、+2价,铜元素与氧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有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_______。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

(3)戊、己、庚是初中常见物质,也是由上表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戊、己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写出庚的化学式:

________。

29.某同学设计了如下2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

(2)实验2中,天平的指针_____(填字母序号)。

A 向左偏转B 不偏转C 向右偏转

30.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时,红磷的用量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B.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三、实验题

31.根据下图装置回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A是气体发生装置,请在图中方框内将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进气体的导管口是______(填“a”或“b”)。

四、简答题

3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研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当H2O2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方案是_____。

(3)向Y型管中挤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导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烧杯中白磷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此现象能够证明的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若证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依据的现象是_____。

五、计算题

3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得【最新】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34.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弱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2SO2+mO2=nCa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值是___;

(2)若向煤中加入50t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为20%的生石灰,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_________吨?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酒精挥发、云腾致雨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麦粒磨成粉木已成舟没有新物质生成,错误;C、冰雪融化、露结为霜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种类没有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D、木炭燃烧、蜡炬成灰都有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点睛】

判断某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A

【解析】

【详解】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A。

3.B

【解析】

试题分析: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氢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氯化氢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4.B

【解析】

图中B表示禁止吸烟,故选B。

5.D

【详解】

A、食物腐败变质,是因为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D、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D

【分析】

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

【详解】

A、钠元素显正一价,碳酸根显负二价,碳酸钠表示为Na2CO3,不正确;

B、钠元素显正一价,氢氧根显负一价,氢氧化钠表示为NaOH,不正确;

C、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氧元素显负二价,氧化铁表示为Fe2O3,不正确;

D、铝元素显正三价,硫酸根显负二价,硫酸铝的化学式Al2(SO4)3,正确;

故选D。

7.A

【分析】

【详解】

区别软硬水用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水是硬水,故选A。

8.B

【解析】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已知K显正一价,O显负二价,设碘的化合价为x,则+1+x+(-2)

3=0得x=+5,故选B。

9.B

【解析】

试题分析:

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的化学反应,选B。

考点:

化学反应的分类

10.D

【解析】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正确.

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灭火,正确.

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利用了降温的方法灭火,正确.

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虽然能灭火,但是这种方法会损坏电视机,家用电器着火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等方法,灭火时要隔绝具体的情况选择有效的灭火方法.

11.D

【详解】

A、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数,不讲个数。

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表示两个氧原子,选项A错误;

B、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原子的个数,N2中的“2”表示1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选项B错误;

C、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C错误;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中的“2”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选项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氧元素与氢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

A。

13.D

【解析】

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B、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故选D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故选C.

考点:

基本概念和原理

15.A

【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D、电解水实验中,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氧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

故选A。

16.C

【详解】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气体不会产生白烟,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Fe在Ⅰ中生成四氧化三铁、Ⅱ中生成三氧化二铁,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两者都是放热的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D

【解析】

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相当于隔绝氧气,蜡烛熄灭,正确;B、蜡烛燃烧耗尽杯内的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是杯内气体含量减少,压强减小,水面上升,正确;C、当杯中的液面不在改变时,说明杯中的二氧化碳不在继续溶解,气压不变,正确;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还有氮气,错误。

故选D。

18.B

【解析】

试题分析∶单宁酸【C76H52O46】∶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46个氧原子。

故A错误。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

26:

23。

故B正确。

C.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故C错误。

D.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故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式的意义。

19.A

【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前总质量等于反应后总质量,1+30+17+2=m+39+0+10,m=1,错误;B、甲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正确;C、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增加,丙的质量减少,丁的质量增加,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正确;D、生成乙的质量为9g,丁的质量为8g,故质量比为9:

8,正确。

故选A。

20.D

【详解】

因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中有碳元素,硫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而煤是在氧气中燃烧的,也就是,反应物除了煤外,还有氧气。

故生成物中的氧气可能来自煤,也可能来自氧气,故不能肯定煤中含有氧元素。

故选D。

21.B6:

2:

7

【解析】

(1)偏二甲肼属于有机物,选B;

(2)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1

):

(14

)=6:

2:

7

22.小C

【解析】

(1)地球上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填小;

(2)铁酸镍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是催化剂,故选C;

23.吸附2LiOH+CO2=Li2CO3+H2O

【分析】

【详解】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毒物质;

(2)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并生成碳酸锂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24.化学能D

【解析】

(1)太阳能电池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A、从汉字结构上来看,镓字有金字旁,故是金属元素,正确;B、由图可知,镓是31号元素,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故有31个质子,正确;C、由图可知,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的等于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70-31=39,错误。

故选D。

25.2H2O

2H2↑+O2↑水开发利用了自然能源,环保无污染

【解析】

(1)反应①是电解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2)反应中先是由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然后氢气和氧气又反应生成水,故可循环利用的是水。

(3)整个反应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了自然资源,没有任何污染。

26.氧气密封保存

【解析】

(1)向广口瓶中放入切开的苹果块,再盖上瓶塞,一段时间后苹果变色,打开瓶塞,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说明瓶中氧气含量减少了,所以与氧气发生反应;

(2)可以采用隔绝氧气的办法使反应减慢,故要密封保存;

27.物理变化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解析】

(1)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点睛】

工业制取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实验室制取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28. Cu2O、 CuO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氧气

【解析】

(1)当铜元素显+1价时,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求得化学式为Cu2O,当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时,可求得化学式为Cu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得,丁中含有2个水分子,

;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故质量守恒;(3)戊为过氧化氢,则己为水,庚为氧气。

29.实验1C

【解析】

实验2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排放到空气中,使天平不在平衡,而实验1是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故填实验1;

(2)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未被称量,左盘的质量小于右盘,故指针偏向右,选C。

【点睛】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需要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30.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

2P2O5A

【解析】

(1)该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反应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3)A、实验时红磷必须过量,否则测量结果偏低,错误;B、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气密性良好,故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C、为了防止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从导气管跑掉,故实验前要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正确。

故选A。

31.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b进

【解析】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B装置是多功能装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故b进a出;

【点睛】

根据装置图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时,要根据试管口是否放置棉花,确定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是氯酸钾制取氧气。

32.2H2O2

2H2O+O2↑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Y型管,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与氧气接触热水中的白磷燃烧了,而Y型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

【解析】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2)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Y型管,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3)刚开始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可燃物,没有氧气,当产生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着火了,说明白磷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有氧气;通过观察Y型管中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发现,热水中的白磷燃烧了,而Y型管中的红磷没有燃烧,说明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睛】

着火点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只能调节外界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或以上,不能升高或降低着火点。

33.

100%

【解析】

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100%

34.

(1)m=1

(2)45.7t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前有2个钙原子,故n=2,可知,反应后氧原子的个数为8个,反应前氧化钙和二氧化硫中共有氧原子6个,故m=1;

解:

设50t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为20%的生石灰,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50t样品中生石灰的质量=50t

=40t。

2CaO+2SO2+O2=2CaSO4

112128

40tx

=

解得x=45.7t

答:

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45.7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