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664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docx

污水管线顶管及监测方案

6.3.7顶管施工

顶管施工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Ⅲ级),管材符合《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的要求,制管用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40。

接口为橡胶圈接口,接口做法及接口材料性能要求见图集YBJ-PS03-2004。

本工程顶管,管径D=400~1000,拟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

一、泥水平衡式顶·管概述

微型掘进机被主顶油缸向前推进,掘进机头进入止水圈,穿过土层到达接收井,电动机提供能量,转动切削刀盘,通过切削刀盘进入土层。

挖掘的土质,石块等在转动的切削刀盘内被粉碎,然后进入泥水舱,在那里与泥浆混合,最后通过泥浆系统的排泥管由排泥泵输送至地面上。

在挖掘过程中,采用复杂的土压平衡装置来维持水土平衡,以至始终处于主动与被动土压之间,达到消除地面的沉降和隆起的效果。

掘进机完全进入土层以后,电缆、泥浆管被拆除,吊下第一节顶进管,它被推到掘进机的尾套处,与掘进头连接管顶进以后,挖掘终止、液压慢慢收回,另一节管道又吊入井内,套在第一节管道后方,连接在一起,重新顶进,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所有管道被顶入土层完毕,完成一条永久性的地下管道。

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采用了激光导向控制系统。

位于工作后方的激光经纬仪发出激光束,调整好所需的标高及方向位置后,对准掘进机内的定位光靶上,激光靶的影像被捕捉到机内摄像机的影像内,并输送到挖掘系统的电脑显示屏内。

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开启位于掘进机内置式油缸进行伸缩,为达到纠偏的目的,调整切削部分头部上下左右高度。

在整个掘进过程中,甚至可以获得控制整个管道水平、垂直向30cm内的偏离精度。

当工作井完成以后,经调试完毕的液压系统,顶管掘进机便通过运输至工地,并安装就位至导轨上,微型掘进设备还包括,操纵室和遥控台、液压动力站、后方主顶、泥水循环装置,激光定位装置,减摩剂搅拌注入装置,泥水处理装置;其他辅助装置包括起重机,发电机、卡车、电焊机等。

随后,微型掘进装置上。

泥水平衡式顶管突出的优点:

(1)适用的土质范围比较广,如在地下水压力很高,以及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它都适用。

(2)可有效地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所顶管子周围的土体扰动比较小,因而由顶管引起的地面沉降较小。

(3)与其他类型的顶管比较,泥水顶管施工时的总推力比较小,尤其在粘土层这种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特别适用于长距离顶管。

(4)工作坑内的作业环境较好,作业比较安全,由于它采用泥水管道,输送弃土,不存在吊土,搬运等危险的作业。

(5)泥水输送弃土为连续作业,因此进度比较快。

二、地面准备工作

在顶管顶进施工前,按要求进行施工用电,用水,通道,排水及照明等设备的安装。

施工用电每台套采用200KW的发电机组。

水从降水井抽取,要修进场简易便车道,保证施工管材料、设备及机具进场。

现场设备摆放空间至少需长25米,宽10米的平整封闭场平区域。

施工材料,设备及机具必须备齐,以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

管节等准备要有足够的余量(30~40m)。

井上,井下建立测量控制网,并经复核报验监理认可。

考虑在工作坑四周打降水井降水。

三、技术交底,岗位培训

在顶管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分阶段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各技术工种进行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四、测量

1、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区内的导线网与水准网及其控制点进行复测,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测量工作从外业到内业必须做到步步校核。

2、平面测量控制

①施工测量按《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施工需要,引测三个导线点至顶管工作坑附近,布设三级导线平面控制网(即采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网),形成闭合导线网。

②为保证测量精度,对于钢尺测量的边长,需加入相应的修正,测量的平面导线需进行平差计算,测量角度精确至0.1º,坐标及高程精确到1毫米。

3、高程测量

①高程控制采用城市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施测,使用DS3水准仪进行观测,往返各一次。

高程闭合差在20

之内(L为水准跨线长度,以千米计)为合格。

②井坑内的高程控制点采用长钢尺导入法将高程传入,向井坑内传递高程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

先做趋近水准测量,再做竖井高程传递。

竖井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井上和井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每次错动钢尺3-5厘米,施测三次,高差相差不大于3毫米时取平均值使用。

③高程控制点的布设:

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也可单独设置,如特殊需要时可进行加密。

加密的水准点精度不低于高程控制点的精度,其布设形式为附合水准路线。

4、顶管施工测量

顶管施工采用连续测量与间断测量结合的方式。

连续测量:

在顶进坑后方安放一台激光经纬仪,激光经纬仪按照设计顶进轴线方向发出一束激光,照射到掘进机的光靶上,机手按照激光指示路线操控机械顶进。

间断测量:

每顶进一节管后,测量人员对激光经纬仪进行校核,并且采用水准仪,测量已顶进管道高程偏差情况;采用水平尺测量管道水平偏差情况。

测量结果填表上报到项目部。

5、测量要求

①对于坐标点、水准点现场需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需设立明显的标志;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并定期进行校测。

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特别是对中心线和高程、管线起终点、控制桩位、交叉点等更要严格控制,要提前做好内业,然后现场实施放样。

③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在已有的施工控制点上进行,测量人员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五、工作坑施工

1、工作坑尺寸

顶管需开挖工作坑,工作坑分顶进坑和接收坑,其深度由设计管底高程决定,顶进坑底部需做30厘米厚的混凝土底板。

管外底高程加上机坑轨道及底板厚度,就是顶进坑的坑底标高。

综合顶管机具的尺寸及作业要求,按设计给定尺寸实施。

2、顶管工作坑做法

(1)管线调查:

工作坑施工前需进行地下管线的调查,提出对原有管线的保护方案,施工中不得损坏原有管线。

(2)探槽:

工作坑施工须先开挖探槽,开挖相互垂直的二条探槽,分别平行于工作坑的两边,其长度须大于工作坑开挖范围1米,深度的确定须配合地下管线调查资料,通常在2米左右。

(3)工作坑上口采用混凝土地圈梁、墙壁采用锚杆固着混凝土锚喷支护。

(4)土方开挖:

上部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下部土方在锚喷施作的同时人工挖土,垂直运输采使用吊车和土斗。

(5)地圈梁的施工:

工作坑四周作C30钢筋混凝土锁口梁(800mm*500mm),设置14根Φ22螺纹钢,箍筋为Φ12@200,其顶面标高为从自然地面下反0.6米。

地圈梁内侧采用钢模。

(6)支撑:

选用钢管做支撑,与钢格栅焊接在一起,每道支撑分步采用盘撑、角撑、直撑,角撑在两个方角内侧。

垂直的两道支撑间距1米。

为便于吊装顶管掘进机,要求顶进坑的横支撑,平面上距后背墙3.0米。

(7)墙壁锚喷:

用钢筋与混凝土地圈梁下部的骨架连接,在地圈梁底部安放、焊接第一层钢格栅,钢格栅使用Φ25的罗纹钢制作。

作业时依次向下逐层施工,同层须分部位间隔挖土、安装钢格栅、钢筋网片,并锚喷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材料为水泥、中粗砂、豆石(粒径在0.5~1.0cm),配合比为水泥:

砂子:

石子=1:

1.8:

1.9,并加入速凝剂,速凝剂为水泥重量的3~5%。

锚喷混凝土厚度为30厘米。

为了保证安全,严禁同层贯通挖土,每层钢格栅需用竖向连接筋相互焊接。

(8)顶进坑底板:

在挖深达到顶进坑底标高后施作底板,封底采用现浇C30混凝土,厚25cm,钢筋为双层双向Φ16@150*150钢筋网,底板预留直径800毫米集水坑一个。

接收坑的开挖及墙壁锚喷做法与顶进坑相似。

3、机械顶管后背

(1)机械顶管后背结构为:

锚喷墙+钢筋混凝土。

(2)在锚喷墙壁前浇筑C30钢筋混凝土后背墙。

(3)顶进坑后背要有足够的强度,在顶进过程中能承受千斤顶的最大作用力;

(4)后背墙表面要平顺,并且垂直于顶进管道的轴线,避免产生偏心受压。

后座墙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后座墙的强度取决于千斤顶在顶进过程中施加给后座墙的最大后从力,后从力的大小与最大顶力相等。

影响顶力的因素甚多,可分为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两类。

客观因素包括管材种类、管径大小、顶距长短、覆土厚度、土的种类、地下水位、管节重量等;主观因素包括操作误差、顶进方法、中途停工与否、是否采用润滑剂等。

影响顶进力的客观因素在其他章节已经作了介绍。

现在主要讨论影响后座墙强度的主观因素。

(1)顶进误差

在顶进过程中,由于土质、设备的操作等原因,导致管子的方向或高程出与偏差,这种偏差称为顶进误差,简称误差。

这种误差将导致顶力增加。

技术熟练的工人应既能采取措施防止误差的出现,又能及时发现误差的趋势而加以校正,使误差发展不致过大,并保持在容许范围以内,顶力即使增加也不显著。

否则,当误差出现时,校正易操之过急而造成管线上出现折线段、错口等现象,从而导致顶力不断增加,使后座墙遭到破坏。

(2)中途停工

顶进作业一开始,中途就不能停顿。

如果停止一段时间后再顶进,其起始顶力要大大超过停工前的顶力。

这主要是由于停工时间过长,使管顶土层坍落的缘故。

在地下水位以下顶进时,因停顶而使液化的粉细砂将管周围包裹起来,顶力也会大大增加,如果顶力增加至后座墙的设计强度,此时就不能再顶进,必须对后座墙进行加固后方可再顶进。

另外,在顶进过程是否采用注浆润滑措施,对顶力的影响甚大。

如采用注浆润滑,施工中的顶进阻力将减小很多。

由于主观因素对顶力的影响是人在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或者是事先未预计到的情况,所以对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事先计算,只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以其不使顶力增加。

因此,在计算所得顶力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安全系数,作为防止主观因素影响的储备力量,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能保证后座墙在设计强度以内,不致受超负荷顶力的影响而导致破坏。

后座墙的刚度要求:

顶管时要求后后座墙具有充分的刚度,以避免往复回弹,消耗能量。

要保证受最大顶力时不变形,或只有少量残余变形,后座墙应尽量采用弹性小的材料。

如果后座墙弹性过大,顶进的后从力先压缩后座墙,直到后座墙被压紧而不能再压缩时顶力才向前发挥作用使管段前进,千斤顶卸荷,后从力解除后,后座墙虽然有残余变形但不大,甚至可以恢复到未受荷载的状态,可是下一次顶进时,仍要先压缩后座墙,因而每次顶进都要浪费一段千斤顶行程于压缩后座墙。

用短行程千斤顶,行程一般为200mm,而后座墙压缩量为20~30mm,这样就可使千斤顶行程在顶管前进时的利用率只有70%~80%,每顶进2m长的管节,需12~14个行程。

若再考虑到传力工具的压缩,需要的行程数还要增加。

所以,要提高顶进效率,除采用长行程的千斤顶外,还应设法增加后座墙的刚度。

后座墙的形式和类别:

后座墙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就其使用条件来讲,基本上有以下三种:

①.覆土较薄或穿过高填方路基的顶管,无土抗力可利用时修建的人工后座墙;

②.覆土较厚时可以充分利用土抗力的天然后座墙;

③.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竖井内建筑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后座墙。

GB50286—2013规范中对装配式后座墙作出了如下规定:

①.装配式后座墙宜采用方木、型钢或钢板等组装,组装后的后座墙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②.后座墙土体壁面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方向垂直;

③.装配式后座墙的底端宜在工作坑底以下(不宜小于50cm);

④.后座墙土体壁面应与后座墙贴紧,有间隔时应采用砂石料填塞密实;

⑤.组装后座墙的构件在同层内的规格应一致,各层之间的接触应紧贴,并层层固定。

顶管工作坑及装配式后座墙的墙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其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3中的规定。

工作坑及装配式后座墙的施工允许偏差(mm)表2

项目

允许偏差

工作坑每侧

宽度

不小于施工设计规定

长度

装配式后座墙

垂直度

0.1%H

水平扭转度

0.1%L

注:

H——装配式后座墙的高度(mm);

L——装配式后座墙的长度(mm)。

4、导轨安装

导轨安装是顶管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安装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管道的顶进质量,其安装要求如下:

①两导轨要平行、等高,或略高于管道设计高程的2厘米左右,其坡度与管道坡度一致;

②安装后导轨要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且需设专人经常进行检查;

③将机械顶管导轨安放在工作坑底板上,导轨两侧牢固地焊接工字钢,工字钢须另一端须牢牢抵在侧墙上。

5、止水环安装

为防止掘进机入洞时地下水涌入工作坑,在顶进方向的墙壁上安装止水环。

首先,进行测量,确定止水环安装的位置;其次,将止水环底圈固定到墙壁上,用混凝土封闭底圈与墙壁之间的缝隙;然后,在底圈上固定防水橡胶板;最后,安装止水圈压板。

在掘进机入洞之前才允许将止水环内的墙壁凿除。

六、泥水系统、水压控制及注浆量

1、泥水系统

泥浆系统有二个作用:

送走被挖掘机的渣土和平衡地下水。

泥浆系统是由密封的管道组成,通过机头循环,形成泥浆混合物,由排泥管送走,最后沉淀在地面上的泥浆池内,泥浆通过众多的排泥泵被排出。

再由进水泵进水送入机头,排泥由变速的排泥泵进行控制。

机坑旁通装置可控制进排泥浆的速度、方向,以防止泥渣堵塞管道,淤积现场。

当挖粘土时,可能使普通粘土,有一定的粘合度,可以直接将泥浆排入泥浆池内,但是当挖沙土时,泥浆中必须添加一定的粘合剂(诸如膨润土等)以增加泥浆粘度,以达到排渣的最终目的。

夹带泥砂的泥浆,可通过振动筛、循环沉淀器、干燥器等,处理分离渣质,泥浆被再用,渣质被积累后处理。

处理渣土用翻斗车,泥浆用罐车运出场区,堆置于郊外,处理时注意不得污染路面等环境。

进排泥水系统起着第二个作用:

在有地下水存在的地方,掘进机表面的压力可以降低到小于水中的压力。

这样避免了抽地下水的需要。

进排泥水系统中的压力感应器可测出地下水的压力。

机内泥水循环系统,电磁阀,旁通装置及载水阀可以起到调节水压的作用。

机内电磁阀和旁通系统,可以阻止水压的变化,保持水压,在加管道时,不至于减小机头的水压,保证内部压力平衡。

2、注浆量的计算

本工程每1米注浆量计算如下:

V=πDwtL,根据不同管径进行计算。

(1)按照地质条件。

一般压浆量为计算的150%~200%,本工程在粉质粘土顶进,按照160%进行注浆量控制。

(2)为防止路面沉陷和地上、地下构筑物不受扰动,顶管结束后,应及时对管体四周的缝隙充填水泥浆,使其密实坚固,填充水泥所用设备与触变泥浆设备相同。

逐孔注浆,水泥浆液需搅拌均匀,无结块,无杂物,注浆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注浆设备,以防堵塞。

(3)注浆压力根据管道深度H和土的天然重度γ而定,经验为2~3γH,本工程注浆压力为0.2~0.3MPa。

(4)压浆填充材料:

在管顶间隙较小管段,采用管内注浆,压浆材料为水泥粉煤灰浆,配比为,水泥:

粉煤灰=1:

3;在管顶间隙较大管段,采用管内注浆和地面注浆相结合,压浆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砂浆,配比为,水泥:

粉煤灰:

细砂=1:

1:

4。

(5)管内注浆布孔方式:

沿管线纵向每3m设一处压浆孔。

布孔方式宜采用左上方、右上方、左上方的顺序。

地面注浆布孔方式:

沿管道上方每4~6m打孔至管顶空腔。

(6)注浆顺序:

每段注浆从第一孔开始,直注至下一孔出浆,依次注完。

每段注浆后,静止6~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注浆。

第二次注浆压力不变,直至压不进为止。

地面管内注浆均采用两次注浆方式。

采用地面管内注浆管段,宜先从地面压浆,再进行管内注浆。

(7)注浆操作要求:

地面注浆孔采用冲击式钻机,机械冲钻孔,孔深5~6米,孔径φ100mm,安装注浆花管后的外侧埋灌细砂。

注浆采用机械搅拌水泥浆,电动注浆泵压力灌注,逐孔灌注,直至全部孔位注满。

经测试后必要时进行第二次补浆,以保证加固的可靠性。

对松散砂砾层及回填土层,顶进中需用水泥浆液进行土壤加固。

根据本工程特点,初步设计每4节管(每节2米长)布设1节注浆管,依次调整注浆孔的位置,确保每个方向都能注浆润滑。

总注浆量应不小于管外环形空间体积的2倍,考虑到泥浆的漏失,必须经常性地连续补浆,确保泥浆套的完整。

注浆减磨要点:

(1)选择优质的触变泥浆材料,对膨润土取样测试。

主要指标为造浆率、失水量和动塑比。

(2)在管子上预埋压浆孔,压浆孔的设置要有利于浆套的形成。

(3)膨润土的贮藏及浆液配制、搅拌、膨胀时间,听取供应商的建议但都必须按照规范进行,使用前必须先进行试验。

(4)压浆方式要以同步注浆为主,补浆为辅。

在顶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各推进段的桨液形成情况。

(5)注浆设备和管路要可靠,具有足够的耐压和良好的密封性能。

在注浆孔中设置一个单向阀,使浆液管外的土不能倒灌而堵塞注浆孔,从而影响这浆效果。

(6)注浆工艺由专人负责,质量员定期检查。

(7)注浆泵选择脉动小的螺杆泵,流量与顶进速度相应配。

(8)由于顶管线路长,为使全程注浆压力不致相差过大,在中间还将每隔400m增设压浆泵以增大压力。

七、操作控制系统

由一名受过高度训练的操作人员,在地面控制室外内操作并仔细检测着整个操作系统、观察掘进机内的土压、油压、激光束位置。

控制台提供操作数据和控制整套系统的电子按钮。

控制板可以是人工控制方向和数据记录,或者是全自动控计算机控制方向和记录,其他的工作人员则负责井内管道和顶铁的更换以及进行、进排泥管和电缆的连接。

当掘进机到达接收井时,挖掘会暂时中断,如果遇到有地下水或软土层时,还需有洞口止水圈安装在接收口墙上。

最后,掘进机头从土层出来进接收井,就完成整个管道的铺装。

这以后,掘进机被撤走,建造人工出口,接收井被关闭。

一个工程常常有几个掘进段组成,这时,在工作井内的顶进设备变换方向,重新开始另一方的顶进工作,这个过程每过一个工作井重复二次,最后铺设成了整个下水道或输送管道。

八、进出洞口的措施

顶管和微型隧道施工中的进出洞口作业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到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尤其是从工作坑中的出洞开始顶管,如果出洞安全、可靠又顺利,那么可以说顶管施工已成功了一半。

许多顶管工程就是失败在进出洞口这两个环节上。

顶进前,为防止洞口处的水土沿工具管外壁与洞门的间隙涌入工作井,在工作井内洞口处安装一道环形橡胶止水圈。

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又可防止减摩浆从此处流失,保证泥浆套的完整,以达到减小顶进阻力的效果。

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应了解施工现场情况和熟悉洞门附近的地质情况。

分析可能出现洞口漏泥、水情况,井内布置一台排污泵,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在机头进洞时因土体是流沙,地下水位高,土体松软,地基承载力差,虽然经过地基处理,但为了机头顶进安全,机头不下沉,还应有机头加固措施。

机头进洞时将机头与后面的五节管用拉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在导轨上用两个手拉葫芦间隔一米拉紧,从而使机头沿着导轨方向顺利顶进。

九、顶进施工

掘进机头顶进到位后,吊放第一管节,拼接完毕,然后在工具管后管节内安装工具管辅助设备。

1、管节运输

根据本工程施工场地情况,管节由25T吊车卸到指定位置后,再由吊车将地面管节吊运至井下。

2、管节顶进

顶管管节采购成品管,对成品管生产制造厂家制造管子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考查。

生产过程中派专人检验,检验质量必须在外观质量、尺寸及允许偏差都检验合格后方可送至工地。

运至工地后根据标书要求进行抽验,合格后才能送至工作面使用。

掘进机头进洞后的轴线方向与姿态的正确与否,对以后管节的顶进将起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顶进时,机头与前5节管子应连在一起,用拉杆将前5节管子与机头固定,防止机头重量大而下沉。

实现管节按顶进设计轴线顶进,做好顶进轴线偏差的控制和纠偏量的控制是关键。

根据控制台显示屏激光点及时调节纠偏油缸,使其能持续控制在轴线范围内。

要严格按实际情况和操作规程进行,勤出报表、勤纠偏,每项纠偏角度应保持10′~20′,不得大于1°。

严格控制机头大幅度纠偏造成顶进困难、管节碎裂。

在穿越河道时,应放慢顶速,并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贯通河床。

3、顶管顶进与地层形变控制

顶管引起地层形变的主要因素有:

掘进机头开挖面引起的地层损失,机头纠偏引起的地层损失,机头后面管道外周空隙因注浆填充不足引起的地面损失,管道在顶进中与地层摩擦而引起的地层扰动,管道接缝及中继间渗漏而引起的地层损失。

所以在顶管施工中要根据不同土质、覆土深度和地面沉降的情况,配合测量报表的分析,及时调整泥水与土压平衡值,同时要求坡度保持相对的平稳,控制纠偏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

根据顶进速度,控制排泥量和地层变形的信息数据,及时调整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从而将轴线和地层变形控制在最佳的状态。

4、触变泥浆减摩是顶管施工中减少顶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顶进过程中,通过顶管机尾部的同步注浆与管道上的预留孔向管节外壁压注一定数量的减摩泥浆,采用多点对称压注使泥浆均匀地填充在管节外壁和周围土体的空隙来减小管节外壁和土体间摩阻力,起到降低顶进时阻力的效果。

在管节外壁能否形成完整的泥浆套,将直接影响到泥浆的减摩效果。

减摩泥浆采用触变泥浆,该浆液性能稳定,且有良好的触变性,又有一定的稠度(浆液配比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泥浆应保证不失水、不沉淀、不固结,泥浆的配比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使泥浆适应土层的特性,起到预期的减摩效果。

施工过程中还可配制特殊的泥浆以满足顶进施工中特殊适应土层的特性,起到预期的减摩效果。

施工过程中还可配制特殊的泥浆以满足顶进施工中特殊要求。

浆液配比(重量比)表3

膨润土

纯碱

CMS

400

适量

(6)

(2.5)

浆液质量指标:

a、稠度12~14cm

b、PH9~10

c、析水率<2%

压浆时,储浆池内的触变泥浆由地面上的压浆泵通过管路压送至管道内的压浆总管,并到达连通各压浆孔的软管内,通过控制压浆孔球阀来控制压浆。

5、顶管进接收坑

(1)顶管机出洞前洞口土体加固

根据顶管进展情况,为保证掘进机能顺利进入接收井,防止掘进机出洞后水土沿工具管与井圈之间的建筑空隙涌入接收井内,保证井内接头能顺利施工。

如果发现地质较差,在掘进机到达接收井前,可对洞口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加固范围洞口前5m范围内,洞口四周距管道外侧2~3m。

(2)顶管机状态的复核测量

掘进机进入接收井前的复核应测量顶管机所处的方位,是确认顶管状态、评估掘进机出洞时状态和拟定施工轴线及施工方案等的重要依据,使掘进机在此阶段的施工中始终按预定的方案实施,以良好的状态、准确无误地进入接收井内。

(3)凿除锚喷混凝土

(4)顶管机进接收坑

在接收井砖墙封门破坏后掘进机头应迅速、连续顶进管节,尽快缩短出洞时间。

掘进机整体进洞后应尽快把机头和混凝土管节分离,并把管节和接收井的接头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减少水土流失。

十、项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当掘进机停止工作时,一定要防止泥水从土层或洞口及其它地方流失。

不然,挖掘面就会失稳,尤其是在进洞这一段时间内更应防止洞口止水圈漏水。

2、在掘进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地下水压力、泥水仓水压力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挖掘面的平衡稳定。

3、在顶进过程中,随时要注意挖掘面是否稳定,要不时检查泥水的浓度和相对密度是否正常,还要注意进排泥泵的流量及压力是否正常。

应防止排泥泵的排量过小而造成排泥管的淤泥和堵塞现象。

4、压浆孔的处理,顶管顶进完成后,对管节上的压浆孔进行封堵措施。

十一、顶管施工测量和方向控制

1、测量及控制指标

为了保证顶进轴线控制在设计轴线允许偏差范围内,在顶进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激光点的偏向。

轴线测量的控制系统设在工作井内液压主顶装置中间。

施工中需经常对控制台进行复测,以保证测量精度,控制台基础应用混凝土浇筑在沉井底板上。

按独立坐标系放样后用测量控制台使它精确地移动至顶管轴线上,用它正确指挥顶管的施工方向。

2、施工顶管测量和方向控制

在后顶观察台架设J2型激光经纬仪一台,通过后视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