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184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docx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

摘要

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市场是最关键的。

所以我们要以市场为中心,将分散的农户集中到市场,并且使其逐渐适应市场,这个时候农业龙头企业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复杂的大市场中,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打开市场的金钥匙,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地区,所以研究该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困境和对策,从而对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指导,这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小康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通过文件收集整理,系统分析,案列分析,归纳等方法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困境以及措施。

国内外研究已经从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说明了其发展困境,其提出了一些措施,但是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研究较少,这也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创新之处。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农民和市场密切联系起来,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好像找到了打开市场的敲门砖,农民通过龙头企业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了收入,提高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农业龙头企业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希望通过我的研究可以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和科学建议,让龙头企业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来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农民面对复杂多变的的市场往往无法灵敏的反映,导致其利益受损,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机制将农民和市场相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我国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分散的农户,对市场信息掌握不足,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很难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有一个牵头羊站出来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像正邦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集团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其规模就一直在不断扩大。

随着这样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为农民享受到更多的生产经营服务,破解了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农业生产正在向现代化一步一步靠近。

1,1.2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要市场让农民找到市场,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再循环。

在复杂的大市场中,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打开市场的金钥匙,帮助农民创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相关企业发展、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1.2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目前相关研究文献看,研究分别集中于对其发展的定性定量研究,实证研究,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

例如:

张杨在《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困境解读》中,认为融资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最关键的一步,龙头企业需要多元的投融资渠道,帮助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徐雪高,张照新,郑微微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提到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渐向创新驱动、消费导向、绿色发展、现代公司化转型,但是一如既往的存在资金技术人才的短板,在就要政府从服务、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等方面入手,补齐相关短板。

国外研究现状:

1957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斯和他的助手罗伊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理念;戈德堡提出Agribusiness一词,根据这个名词就可看出农业商业化的用意。

在《农业综合体概念》一书中,提到:

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从事这一系列经营服务活动的组织就叫做农业综合经营体,在那之后,在我国就诞生了“农业产业一体化”一词。

近年来龙头企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各国学术界高度重视,众多的学者对本国的农业产业化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丰富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凝练出一批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者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困境,并从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因素入手,给出了很多的发展新思路。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部分:

导论:

介绍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以及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

介绍与龙头企业有关的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发展所需要了解的基本理论。

第三部分:

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资源特点,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困境,并结合第三章阐述的基本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文献研究法:

确定下课题以及研究目标之后翻看参考文献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快地形成自己的思维,得到更多的现实资料来进行比较。

(2)比较分析方法:

比较研究法,通过不同学者的看法进行对比。

(3)系统分析法:

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看做一个整体,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方案。

1.4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发展决定着中国能否更好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这就需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但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阻碍。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困境,通过文件收集整理,系统分析,案列分析,归纳等方法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困境以及措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建议,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头作用。

国内外研究已经从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指出其发展困境,提出了一些措施,但是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研究较少,这也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创新之处,针对这一特定区域,做具体分析,具体研究。

第2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本概念,对规模经济理论、分工协作理论和社会在生产理论进行概括,并运用这些理论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2.1基本概念

2.1.1农业产业化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支撑,通过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生产全过程相连接,使小农户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生产,实现农业自我积累、发展和调节,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1.2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的基本利益联结机制,以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为主,帮助农民生产,把分散的农民与市场连接在一起,使农民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同时,规模和经营指标达到一定标准,并且经过认定的企业。

2.2基本理论

2.2.1规模经济理论

在一个时间段内,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引起单个产品成本的降低在经营中,不仅仅提高了产量,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2.1分工协作理论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社会规模达到有一定高度,并且将协作建立在分工基础之上的先进手段。

2.2.3社会再生产理论

关于一切社会形态、社会再生产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

社会再生产就是将农业生产销售再生产,整个环节贯穿起来,不断循环,健康发展的过程。

第3章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分析

本章运用了文献查询法、系统分析法、相关性分析的方法,主要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基本情况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状况做了基本概述,进一步说明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龙头企业发展的意义。

3.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基本情况

3.1.1.长江中下游地区区位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沿江沿海的优势,2019年该地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30%以上,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自然地理环境相当优越,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上长江流经,有着丰富的水热资源,适宜农作物生长。

但是该地区丘陵面积大,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也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1.2.长江中下游地区资源情况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物主要为稻,麦,水田,有部分丘陵地区生长着许多经济作物。

资源丰富,光热水配合好,三分之一为平原,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率。

该地区灌溉系统发达,渔业养殖,捕捞也很发达。

但是在“梅雨”季节容易形成旱,涝灾害,交通不便,仍有一部分地区生产力较为低下。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乡镇企业和高校众多,技术发达。

3.2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状况

3.2.1.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

近些年,该地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最新资料统计,2019年,长江中游地区一共有22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围全国五百强行列。

涌现出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

另外,从农业龙头企业的省份分布来看,江苏省有131个在其中,如表3-1所示

表3—1长江中下游地区省份入围全国农业龙头企业五百强数量

省份

江苏

湖北

湖南

安徽

江西

浙江

上海

数量

131

9

8

23

31

19

7

表3-2企业经营产业类型所占比重

产业类型

种植业

畜牧业

水产业

林特产品

企业占比

40%

30%

20%

10%

注:

来源于中国农业数据统计网

3,2.2.农业龙头企业所属产业类型及地区分布情况

如表3-2所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的江西省,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共22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围201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以本地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为主,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特产品。

由表3.2可以看出,粮油类占市场1/3以上,“菜篮子”类占2/3,种植业和畜牧业占比较大,林特产品和水产品占比偏小。

并且在五百强入围企业中,江苏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占了131个,湖北省仅9个,可以看出该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分布不均匀。

3.2.3.国家支持力度

图1-1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补贴情况

注:

来源于中国农业数据统计网

农业农村部要求:

加快扶持经营效果好、带动引领强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先锋、以农民合作社为重点、以家庭农场和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力。

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江苏省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减免税费力度,今年以来,江苏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2019年六月,全省的高效农业占地达到1500万亩,比2018年新增141万亩,增长11.7%。

3.3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义

3.3.1.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使小农户与大市场进行了对接,将市场的各种信息快速的传递给农民,避免出现盲目生产、生产资源的浪费的情况,这既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又可以引导生产,使农业的生产结构更加合理,帮助农民在市场上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

3.3.2增加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质量

图3-2机械化使用情况

注:

来源于中国农业数据统计网

农业龙头企业是保证农产品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农业生产标准。

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建立高标准农机装备产业体系,使农机具配套比更加合理,农机装备不断升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速走向更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化阶段,农作物全产业链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决心在2025年成为农业强省。

3.3.3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

图3-3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注:

来源于中国农业数据统计网

近年来,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更快地得到正确的市场信息,生产出满足市场要求的,质量优的农产品。

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

2015年:

16256.70元;2016年:

17605.64元;2017年:

19158.03元;2018年:

20845.07元,如图3-4所示: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与农村居民收入相关系数值在0.977,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收入和龙头企业数量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表3-3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农村居民收入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标准格式 

收入

龙头企业数量

0.977*

* p<0.05** p<0.01

注: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网

2018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年增长14.5%。

在高效外向农业发展中,各地出现了农业龙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先进典型,将各环节产生的利润与农户分享,龙头企业对农业的投入正在不断增加,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有力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3.4促进非农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表3-4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与二三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标准格式 

第二产业增长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

0.979*

0.992**

* p<0.05** p<0.01

注: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网

通过数据可知:

第二产业增长值(亿元):

2018年:

42129.37;2017年38654.87;2016年34619.502015年:

32044.45。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2018年:

46936.47;2017年:

43169.732016年:

38691.60;2015年:

34085.88。

如表3-4所示:

第二产业增长值和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979,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第二产业增长值和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和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992,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和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三产业离不开农业,农业的发展需要二三产业,农业、非农产业齐头并进,国民经济也就会加速发展。

龙头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推动城市化和工业的进程。

第四章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困境

本章详细的介绍了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列举出属于该地区的一系列限制因素,为对策的施行作了铺垫。

4.1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困境

4.1.1政府扶持力度虽有提升但仍不足

与二三产业相比,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比较利益较低,所以在社会中仍然面临着不够重视的局面。

虽然国家最近几年已经加大了对长江中下游从各方面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仍然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出台缓慢。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于专利保护、企业创新支持、产业政策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短板,这严重影响了个人和企业的专利产权,挫伤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尤其是政府对人才向企业的输入引导不够,导致高校毕业人才外流。

二是财政投入力度不足。

在财政投入方面,以江苏省为例,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前五百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居多,这就更需要财政信贷或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但是相比之下国家尚未出台有力的的扶持政策。

三是政府对企业转型升级服务不到位。

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一部分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这个时候政府就需要发挥其的服务职能,但是实际上政府却未能对企业经营转型升级做出的指导和服务。

使得放在农业龙头企业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

4.1.2金融体系支持力度不强

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农村资金的相互融通,即让资金从剩余者手中流向需求者,但是它的基本功能和目的却没有达到。

首先,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省市城市化发展较快,所以很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吸收大量的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投放到城市,支持二三产业的发展。

甚至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资金的投放力度也逐渐缩小,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且供应不足,农民无法规模生产,龙头企业无法扩大规模。

其次,龙头企业经营产品涉及种类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也很复杂,所以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大,种类多,而现在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很单一,一些新兴的义务没有普及,无法满足龙头企业和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

最后,农村金融资金的供需失衡,资金对于农民和龙头企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只有具备充足的资金他们才会去扩大生产规模,进行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性主导产品,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农产品向龙头企业集中。

同样,龙头企业发展更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有了更多的资金才可以购买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扩大生产基地,才会引进先进的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条件。

而农村金融现在的局面是金融需求较大,但金融供给总量渠道却很少,造成很大缺口,供需不平衡。

4.1.3自然环境地理的限制

由于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的孕育,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使农民可以生产出量多质优的农产品,并且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便利的交通,扩展更多的市场,但是也面临着很多阻碍。

首先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年变率大,容易形成旱涝灾害,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影响龙头企业的农产品供给,影响龙头企业的受益,并且长江中下游地区丘陵山地面积广,交通不便利,生产水平低下,导致了龙头企业地区分布不均。

其次,随着龙头企业的增多,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农民为了满足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的需要,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所能提供给龙头企业的产品不能保证产量和质量,影响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最后,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丰富,这虽然有利于农作物的灌溉,但也成为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限制因素,再加上部分地区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1.4国际环境的冲击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沿海,并且各省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备,易于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农业龙头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变,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多元化,有利于龙头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从而生产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但同时也将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

首先,我国对进口的农产品原料和产品进行降税,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涌入国内,促使国内农产品失去原有的竞争力,农民利益受损,不利于农业发展,必然影响龙头企业的发展。

其次,长江中下游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有毒物质残留比较严重,和国外农产品相比缺乏比较优势,一旦国内农业龙头企业和国际市场接轨,必然影响其出口的数量。

最后,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产品,必然会增加贸易壁垒,阻止国外的农产品涌入国内,导致农业龙头企业的出口数量受到影响。

各国文化,地理环境等的不同,对农产品的需求必然不同,如果农业龙头企业没有进行调研,必然受到影响。

4.2长江中下游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困境

4.2.1相较于竞争对手成本提高,竞争压力不断增强

首先,人力资源成本增加。

我国劳动力雇佣成本正在不断的提高,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很多企业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显然这样会使农业龙头企业利润水平降低。

其次,设备更新缓慢。

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着物质技术装备更新缓慢的问题,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

地广人稀,注重发展机械、生物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强大的高新科技设备使得其农产品成本降低,在竞争长期占据者有利地位。

这无疑是长江中下游农业龙头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

最后,产品特色有待提高。

目前,长江中下游龙头企业虽然在不断地转换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但是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也不断的在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必须进一步将产品推向更加专业化、特色化的层面。

4.2.2内部制度不健全

首先,企业文化形成缓慢。

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行为导向,只有具有强大企业文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风生长。

而长江中下游龙头企业中,一直未能形成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导致龙头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能被真正的开发出来,并且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也会大打折扣,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也会随之增长,这样极其不利与企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企业核心能力不突显。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活的关键因素,农业龙头企业也不例外,只有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才能说是强大的企业。

而长江中下游龙头企业中有这样的能力的企业很少,并且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缺点。

最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法落后。

企业的走向依赖于领导层的决策和能力,农业龙头企业中管理层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并且在企业制度中缺乏激励机制,部分企业中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这就使得企业长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经营管理方法,更难以赶上时代潮流。

第5章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对策

针对上一章问题所提出的限制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从政府、金融、国际环境、企业制度等方面入手,为现阶段龙头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5.1加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首先,出台有关农业龙头企业创新的政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新科学技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各省市的高校众多,人才资源丰富,政府要把握这一优势。

完善农业教育体系,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支持引导的同时加大职业教育的开展,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助,留住人才。

政府应注重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制定相关政策,培养基层推广队伍,注重科技成果的应用。

其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适当给予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基地一定的用地额度,保证其规模的扩大,从而更好为农服务。

给予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优惠,政府可以选择优先购买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

最后,加大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与指导。

加大对龙头企业领导人的培训教育,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监管。

面对国际复杂的环境,农业龙头企业要继续发展就要进行转型升级,而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5.2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避免农村资金过多的流向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一定程度上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农村资金的风险补偿机制。

其次,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

商业性银行要在积极参与中国的农业市场化,支持三农,为三农服务。

最后,针对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金融业务需求大的情况下,更新农村金融的产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

5.3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应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优势,立足优势,发展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产品,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化生产链,要加大对丘陵地区的建设,改善其交通,自然条件,市农业龙头分布均匀。

农业龙头企业在开发的过程要注意尊重自然规律,要依据自然规律合理的改造自然,不要滥砍滥伐,工业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造成环境问题,降低生产率,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

5.4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冲击

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完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要尽量少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产品的有毒物质残留。

其次,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了解出口国的地理,文化,政策,需求数量和种类,对国际市场变动及时做出反应,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5.5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企业要不断对接高校,职业学校毕业生等,从其中吸收人才,保证所需人才的不断供给。

同时,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

其次,要及时更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疑是追赶甚至反超其他企业的最重要的途径。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龙头企业也是如此,要在自身加大对科学技术研制的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时刻关注农业新技术动态,及时更新企业多用设备,最大限度的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注重企业特色,培养品牌效应。

产品的丰富程度影响着企业能服务的市场面积,同样,产品从企业到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