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2985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

《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嵌入式实习报告.docx

嵌入式实习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01-15

 

一、引言

1、嵌入式的概述: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以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再度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技术(3C)合一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everything connecting, everywhere computing)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

2、嵌入式的历史与现状:

虽然嵌入式系统是近几年才开始真正风靡起来的,但事实上嵌入式这个概念却很早就已经存在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种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少说也有了近30年的历史。

纵观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2.1、无操作系统阶段 

  嵌入式系统最初的应用是基于单片机的,大多以可编程控制器的形式出现,具有监测、伺服、设备指示等功能,通常应用于各类工业控制和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中,一般没有操作系统的支持,只能通过汇编语言对系统进行直接控制,运行结束后再清除存。

这些装置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嵌入式的应用特点,但仅仅只是使用8位的CPU芯片来执行一些单线程的程序,因此严格地说还谈不上"系统"的概念。

 

2.2、 简单操作系统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工艺水平的提高,IC制造商开始把嵌入式应用中所需要的微处理器、I/O接口、串行接口以及RAM、ROM等部件统统集成到一片VLSI中,制造出面向I/O设计的微控制器,并一举成为嵌入式系统领域中异军突起的新秀。

与此同时,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员也开始基于一些简单的"操作系统"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2.3、实时操作系统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在分布控制、柔性制造、数字化通信和信息家电等巨大需求的牵引下,嵌入式系统进一步飞速发展,而面向实时信号处理算法的DSP产品则向着高速度、高精度、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随着硬件实时性要求的提高,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开始成为嵌入式系统的主流。

 

2.4、 面向Internet阶段 

  21世纪无疑将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将嵌入式系统应用到各种网络环境中去的呼声自然也越来越高。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Internet之外,随着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等的结合日益紧密,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才是嵌入式技术的真正未来。

3、学习目的:

以培养培养实际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能力和创新为主要目的,通过实习,基本掌握嵌入式系统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调试技术及创新能力等技能。

二、课题设计

1、嵌入式系统

1.1、嵌入式系统的概述

(1)根据IEEE的定义:

嵌入式系统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

(2)通俗定义: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1.2、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OperatingSystem,简称:

EOS)是指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通常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图形界面、标准化浏览器等。

嵌入式操作系统负责嵌入式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任务调度,控制、协调并发活动。

它必须体现其所在系统的特征,能够通过装卸某些模块来达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目前在嵌入式领域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有:

嵌入式Linux、WindowsCE、μC/OS-II、VxWorks等,以及应用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Android、iOS等。

2、STC15F2K60S2硬件平台

STC15系列最小系统板,以宏景STC15F2K60S2单片机为核心, STC15F2K60S2功能简介如下,具体可参考相关数据手册[2]。

1)、STC15为1T单片机即晶振速度既是主频速度

2)、工作电压STC15F2K60S25V单片机5.5v-3.8v

3)、60Kflash存储空间

4)、2048字节即2KSRAM

5)、1KEEPROM存储空间

6)、共8通道10位高速ADC速度可达30万次/秒3路PWM还可当3路D/A使用

7)、共3通道捕获/比较单元(CCP/PWM/PCA)

8)、部高可靠复位8级可选择复位门槛电压可省去外部复位电路

9)、支持部高精度R/C时钟,可选择(5.5296MHz、11.0592MHz、22.1184MHz、33.1776MHz)

10)、两组高速异步串行通信端口(可同时使用)即双串口可在5组管脚之间进行切换分时复用可当5组串口使用!

11)、一组高速异步串行SPI总线在读SD卡NRF24L01flash芯片即扩展IO等均可使用

12)、低功耗设计:

低速模式,空闲模式,掉电模式/停机模式

13)、共6个定时器/计数器3个16位可重装载定时器/计数器(T0/T1/T2其中T0/T1兼容普通8051的定时器/计数器),并均可独立实现对外可编程时钟输出(3通道),3路CPP/PWM/PCA还可再实现3个定时器。

14)、可编程时钟输出功能(对部系统时钟或对外部管脚的时钟输入进行时钟分频输出)

15)、硬件看门狗(WDT)

16)、先进的指令集结构兼容普通8051指令集有硬件乘法/除非指令

17)、42个通用I/O口复位后为:

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可设置四种模式。

3、μC/OS-II操作系统

µC/OS-Ⅱ是一个源代码开放、可剪裁、结构小巧、抢先式的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中小型嵌入式系统中,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可移植性强,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和可扩展性,最多支持64个任务,可运行在大部分嵌入式微处理器上。

●μC/OS操作系统的特点

μC/OS是一个完成的,可移植、可固化、可裁减的抢占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核。

主要用ANSI的C语言编写,少部分代码是汇编语言。

μC/OS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可移植性可以移植到多个CPU上,包括三菱单片机。

2)、可固化可以固化到嵌入式系统中

3)、可裁减可以定制μC/OS,使用少量的系统服务

4)、可剥夺性μC/OS是完全可剥夺的实时核,μC/OS总是运行优先级最高的就绪任务。

5)、多任务运行μC/OS可以管理最多64个任务。

不支持时间片轮转调度法,所以要求每个任务的优先级不一样。

6)、可确定性μC/OS的函数调用和系统服务的执行时间可以确定。

7)、任务栈每个任务都有自己的单独的栈,而且每个任务栈空间的大小可以不一样。

8)、系统服务μC/OS有很多系统服务,如信号量、时间标志、消息、消息队列、时间管理等等。

4、基于STC15F2K60S2单片机的μC/OSII的移植

μC/OS-II可以大致分成核心、任务处理、时间处理、任务

同步与通信,CPU的移植等5个部分。

1)核心部分(OSCore.c)

是操作系统的处理核心,包括操作系统初始化、操作系统运

行、中断进出的前导、时钟节拍、任务调度、事件处理等多部分。

能够维持系统基本工作的部分都在这里。

2)任务处理部分(OSTask.c)

任务处理部分中的容都是与任务的操作密切相关的。

包括

任务的建立、删除、挂起、恢复等等。

因为μC/OS-II是以任务

为基本单位调度的,所以这部分容也相当重要。

3)时钟部分(OSTime.c)

μC/OS-II中的最小时钟单位是timetick(时钟节拍)。

务延时等操作是在这里完成的。

4)任务同步和通信部分

为事件处理部分,包括信号量、、队列、事件标志

等部分;主要用于任务间的互相联系和对临界资源的访问。

5)与CPU的接口部分

是指μC/OS-II针对所使用的CPU的移植部分。

由于μC/O

S-II是一个通用性的操作系统,所以对于关键问题上的实现,还

是需要根据具体CPU的具体容和要求作相应的移植。

这部分

容由于牵涉到SP等系统指针,所以通常用汇编语言编写。

主要

包括中断级任务切换的底层实现、任务级任务切换的底层实现、

时钟节拍的产生和处理、中断的相关处理部分等容。

5、μC/OS-II应用软件设计

此次应用软件设计我们设计了三个应用,分别是:

1、闪烁运行指示灯2、1602显示3、串口通讯收发

(1)流程图

1闪烁运行指示灯

 

21602显示

(2)

 

③串口通讯收发

 

 

(2)代码附录

&main.c代码:

#include"includes.h"

//运行灯

sbitLED1=P3^2;

sbitLED2=P5^5;

//定义任务堆栈

OS_STKTask1Stk[MaxStkSize+1];//注意:

我在ASM文件中设置?

STACK空间为40H即64

OS_STKTask2Stk[MaxStkSize+1];

OS_STKTask3Stk[MaxStkSize+1];

//变量

//OS_EVENT*FirstSem;

INT8Uerr;

voidInitTime0(void)reentrant

{TMOD&=0xF0;

TMOD|=0x01;//定时器0:

模式1(16位定时器),仅受TR0控制;定时器1:

波特率发生器

//TH0=0xDC;//定义Tick=100次/秒(即0.01秒/次),TH,TL值与CPU的频率有关(11.0592M)

//TL0=0x00;//OS_CPU_C.C中定时器中断响应也要设置,OS_CFG.H中OS_TICKS_PER_SEC也有关系

TR0=1;//必须启动

}//喂狗硬件看门狗

voidFeed_WDT(void)reentrant

{

WDT_CONTR=0x3f;//EN_WDT=1,CLR_WDT=1,IDLE_WDT=0,PS2=0,PS1=0,PS0=0

H_DOG=~H_DOG;

}

voidTask1(void*ppdata)reentrant

{

ppdata=ppdata;

ET0=1;//根任务开时钟节拍中断重要!

for(;;)

{

LED1=~LED1;

OSTimeDly(OS_TICKS_PER_SEC);//延时1s

//OSSemPost(FirstSem);

}

}

voidTask2(void*ppdata)reentrant

{

ppdata=ppdata;

while

(1)

{

Process_Uart();

LED2=~LED2;

OSTimeDly(OS_TICKS_PER_SEC/20);

Feed_WDT();

}

}

voidTask3(void*ppdata)reentrant

{

ppdata=ppdata;

for(;;)

{

//OSTimeDlyHMSM(0,0,10,0);

LCD1602_write_string(LCD1602_LINE1,0,"ZHOUJIE&");

LCD1602_write_string(LCD1602_LINE2,0,"TANGQILUO");

OSTimeDly(OS_TICKS_PER_SEC);

}

}

voidmain(void)

{

initial_lcd1602();

OSInit();

InitTime0();

InitSerial();

Feed_WDT();

//FirstSem=OSSemCreate(0);//定义一个信号量

OSTaskCreate(Task1,(void*)0,&Task1Stk[0],0);//优先级

OSTaskCreate(Task2,(void*)0,&Task2Stk[0],1);

OSTaskCreate(Task3,(void*)0,&Task3Stk[0],4);

OSStart();

}

串口通信关键代码:

voidProcess_Uart(void)reentrant

{

INT8UCMD=0xff;

//Feed_WDT();

if(gRec_Flag1)

{

OSTimeDly(OS_TICKS_PER_SEC/10);//100ms

Send_Str_Uart1(RxBuf,20);

Clear_Buf(RxNum);

gRec_Flag1=0;

RxNum=0;

}

}

三、结论

1、实习中的经验

老师上课讲的实验时必须注意的几点非常重要,例如电路板和手掌的静电,启动电源开关对端口的影响,芯片的保护等等。

这些都是日后我们实习或者做实验中必须注意的,否则对实验器件都有损坏的影响。

单片机是计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综合产物。

现在,单片机早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我意识到,要学好单片机,不仅要在理论上弄清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更要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软硬件结合的意识,全面的掌握单片机开发技术。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不断要求熟练掌握单片机程序语言和编程技术,而且还要具备扎实的单片机硬件方面的理路和实践知识。

一开始我们对电路板不是很熟悉,通过参照原理图和数据手册,我们逐渐了解了各个系统单元的功能和原理,更好的在实践中学习了单片机的有关知识,也在其后的焊接过程中,在动手实践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用C语言编写软件时,由于一开始不熟悉KEIL的开发环境,在编写过程浪费了很多时间,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好的学会了KEIL和有关51单片机的下载软件,更直观的学到了软硬件结合的技巧和过程。

2、实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虽然实习最终成功的实现了预期的功能,但是这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在实习中我们也遇到了困窘的情况,犯过很多错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误和纠正过程,才使我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这些经验教训一方面让我认识到了所学知识的局限性,一方面让我加深了对单片机的了解,正是由于这些经验教训,我才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锻炼去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