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442946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docx

2022年关于二十20大专题党课讲稿与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20大精神宣讲提纲文

二十大专题党课: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同志们: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

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

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摘自任仲平文章一《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蹲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报告共分15个部分。

报告大纵深概括伟大成就、大视角提炼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宣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蓝图,系统部署未来一个时期和今后5年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部署,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是彰显领袖风范、宏韬伟略、人民情怀、历史担当的好报告。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天的学习,与大家作一交流。

体会一:

十年伟大变革,坚定了我们伟大斗争必胜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10月17日上午,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为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十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围堵打压,面对疫情反复肆虐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经济民生实现大幅度跃升。

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们槛(1.32万美兀)。

经济飞跃发展直接带来了民生福祉的快速提高。

我们有的同志来自农村,可以说,这十年来,农村生活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们很多同志家里这十年盖起了楼房,开起了轿车,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国贫困人口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都有了基本保障,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人群体;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成为公认的“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突破。

十年来,我国在工智能、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超高压输电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从赶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突破。

比如,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是中国神威,它的计算能力是美国超级计算机泰坦的5倍;在特高压电传输领域,中国几乎一骑绝尘,现存的4个特高压传输世界标准都是中国标准;在5g通信领域,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5g市场,目前已建成70万个5g基站,占比全球超过80%以上,在今年6月举办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骄傲宣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目前第11位),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国防军队实现重塑重构。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一声令下,军队裁员30万,军队组织形态、领导指挥体制、军事政策制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歼20、运20、山东舰、福建舰等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列装一线部队,部队战斗力水平明显提升。

车队这十年的变化,我们在座大多数人感受是最深的。

2018年大队成立时,我们有的同志从熟悉多年的老中队来到了陌生的新单位,有的同志从班长变成了普通的战士,不光是单位名称变了,我们的装备越来越多,训练科目越来越贴近实战,训练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变化,都是重塑重构在基层的缩影。

党风党纪实现根本性好转。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中央政治局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拉开了序幕,十年来,正风肃纪一直处于高压态势,根据最新的数据,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4.8万余件,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央)管干部553人,处分疗局级干部2.5万多人,县处级干部18.2万多人。

随着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公务员滥发福利的现象销声匿迹,迎来送往、大操大办与公车私用成为了过去式,不想腐的意识深入人心,不敢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能腐成为政治新常态,党风党纪实现根本性好转。

十八大以来,军队风气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郭徐房张流毒清理的持续深入,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感到,现在部队办事比以前容易了,立功受奖变得公平公正了,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越来约好了,基层更加风清气正,按纲要建,按条令管、按大纲训成为每一名党员的思想共识。

十年成就来之不易,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指导,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拼搏;十年成就辉煌灿烂,实践再次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年成就指明方向,在新的征程中,作为一名军人,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弘扬伟大斗争精神,要敢于直面问题、要敢于较真碰硬、要敢于尽责尽力、要敢于善作善成。

体会二:

“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看齐追随的政治自觉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沂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摘自任仲平文章《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下,党和人民攻坚克难,形成一系列原创性思想、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

历史的选择。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

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全党才有了顶梁柱,14亿多中国人民才有了主心骨;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

“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百年奋斗历程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历史的选择。

时代的选择。

时代是出卷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就是不断破解重大时代课题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的历史方位蕴含着新的时代课题,对我们党提出新的挑战。

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取得这样的伟大成就殊为不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砥砺奋进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彰显了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两个确立”,正是在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是时代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两个确立”是民心所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面对种种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优异答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民族复兴伟业之所以能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就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在风险挑战中运筹帷幄,从容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我们要深刻体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

“两个确立”顺应民心、体现民意,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是人民的选择。

我们全体党员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做到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情感上忠诚拥戴核心,行动上始终维护核心。

要自觉看起追随,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体会三:

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必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全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O二O年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0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未来五年仍至更长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了战略谋划,并从“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特别是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主席强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这一要求也充分体现了主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挚情怀。

同志们,有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党,一心为民的国家领袖,是我们14亿人民的幸福。

为推进伟大事业,主席特别要求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同志们,青年强,则国家强。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希望我们全体党员要牢记主席殷切嘱托,以青春之力量托举未来之中国,以青春之梦想书写时代篇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目标催人奋进,任务艰巨繁重。

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报告既是一份统揽全局、纵贯百年、回顾过往、擘画未来工作报告,也是一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更是一份开启新征程动员令,我们全体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准确领会、入脑入心。

最后,我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结尾部分来结束今天交流: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022年某央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提纲

同志们: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我们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于部要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政治担当,打造美丽中国建设领军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今天宣讲的内容大体分为五个部分:

一是党的二十大会议有关情况。

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本框架。

三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的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是抓好“五个结合”,以实际行动学习宣贯二十大精神。

五是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第一部分

简要回顾党的二十大会议有关情况

一、党的二十大召开概况

党的二十大历时7天。

会议出席代表2379人,其中正式代表2296人、特邀代表83人。

二、党的二十大以及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完成的主要任

党的二十大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四项:

一是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批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

二是大会审查、批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

充分肯定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

三是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四是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第二天,即10月23日,召开了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

一中全会完成的主要任务是,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习近平同志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三、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蹲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四、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六个重点材料

我们要重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纪委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六个重点内容。

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做的二十大报告是核心。

五、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起草筹备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全程领导了报告起草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2022年1月份,中央决定成立党的二十大文件起草组。

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

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参加,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二十大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中央关于成立党的二十大文件起草组的决定。

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报告起草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研工作。

1月27日,党中央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出《关于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决定就党的二十大报告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同时,通过一定方式征求部分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

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

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6月9日至8月29日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了五场征求意见座谈会。

听取31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解放军各大单位和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报告起草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先后多次审议报告稿。

10月12日,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稿,决定正式提请党的二十大审查。

报告的起草历时长达9个月,是一个浩瀚的系统工程。

这里有几组数据: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文件起草组共召开6次全体会议,数十次小组和工作班子会议以及专题会议,对重要观点、重要提法、重要举措反复推敲、论证、打磨,报告稿在层层推进中逐步丰富、完善、成熟。

在调研工作中,按照党中央部署,54个单位承担重点课题调研任务,围绕26个专题开展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

计132.7万字。

在3个月连续深入调研中,64个课题组到各省区市实地调研179批次;25个课题组对465个单位进行书面调研;10个课题组委托252个单位进行专题调研。

各课题组共召开1501场座谈会、18场视频座谈会,参会19022人次。

课题组咨询访谈1847人次。

在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期间,共收集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经梳理汇总,形成意见建议1675条,印发文件起草组全体同志。

截止到提交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审议,文件起草组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稿共作出增写、改写、文字精简260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269条。

六、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关于大会的作用:

10月22日通过党的二十大《决议》开篇第一段中这样写道: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关于大会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

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二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本框架

报告主体共15个部分,共计3万余字,可分4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

总结工作。

报告的第一部分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包括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新时代十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和16个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第二个板块:

理论创新。

报告的第二部分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

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强调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两个结合”,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做到“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第三个板块:

使命任务。

报告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报告同时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作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

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第四个板块:

部署工作。

在报告的第四至第十五部分,对12项重点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安排。

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相比,从工作的布局结构上有“三个变化”:

一是报告第五部分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个方面,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部署。

二是报告的第七部分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独作为一个方面,对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出部署。

三是报告的第十一部分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