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0620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docx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校本教研观摩课

————语文课前会议记录

时间:

2011.10.10下午第二、三节

地点:

会议室

主持人:

孙刚学

参加教师:

刘丽娜、李丹、司进玲、赵玲、李鑫、

王景花、任学良、张彦华

研讨课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

执教老师:

王莉伟

一、执教教师说课:

(一)预习指导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预习导航

1.认真读课文

2.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a.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内容?

b.宇航员发生了怎样的感叹

(三)小练笔

把你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四)说学生

本班学生15人,优生8人,中等生4人,学困生3人

学生分布:

学困生前1、2排,中等生2、3排,优秀生2、3、4排

(五)介绍评价方案

提出四个观察点:

1.目标达成的分析

2.目标预设情况

3.课堂教学评价

4.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和时间

 

二、课中观察

时间:

2011.10.11上午第二节

地点:

六年级教师

1.参加听课教师:

李丹、孙刚学、司进玲、李鑫、任学良、赵玲

张彦华、王景花、王庆立、刘丽娜

2.课堂观察员:

目标达成分析观察员:

任学良老师

目标预设分析观察员:

赵玲老师

课堂学习活动时间分配评价观察员:

李丹老师

课堂教学评价观察员:

刘丽娜老师

 

三、课后研讨:

1.执教教师王莉伟进行课后反思

(1)悟本节的教学成功之处

a.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尝试,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

引导学生充分搜集相关资料,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美好,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情油然而生。

b.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可爱”、“破碎”等来突破学生理解生的难点

2.各观察员汇报观察结果

a.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不够

b.对注意行文的严谨方面做的还不够

3.听课教师悟自己对本节课教学的评价提出合理化教学建议

面摘:

后附

四、观摩表、观察员观察报告、自我评价、研讨总结(后附)

 

曾庄小学校本教研活动

——数学课前会议记录

数学组:

课题: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主持人:

数学组教研组长刘丽娜

执教教师:

赵玲

参加研讨教师:

孙刚学、李鑫、任学良、王莉伟、张彦华

李丹、王庆立、闫素琴

课堂观察教师:

课堂教学评价观察员:

李鑫老师

目标达成分析观察员:

孙刚学老师

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和时间观察员:

任学良老师

目标预设分析情况观察员:

王莉伟

一、执教教师赵玲说课

1.说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3页例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学生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

在这节课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3.说学情

本班一共32人,其中优等生有16人,中等生有10人,贫困生有6人.第一排坐的是贫困生,第2,3,4,5坐的时优生和中等生。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4.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5.说教学过程:

 

二、课堂教学

(一)出示试题

1.口算

40×72=600×30=30×23=

53×30=20×20=40×90=

2.笔算

125×14=

3.课件:

图画,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32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出示课题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出示课件:

呈现106×32=3392(千米)

2.分小组讨论:

(2分钟)分小组汇报

a.指各说计算过程:

b.列竖式:

106

×32

——————

212

318

3392

3.课件出示

快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30小时行多少千米?

a.指生口算:

160×30=4800(千米)

竖式:

160

×30

—————

000

480

4800

b.分小组讨论简便算法:

160

×30

————---

4800

c.课件小结:

计算方法是什么?

归纳计算法则: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d.出示练习题:

580×12=360×25=

220×40=160×60=

e.做后点评

(三)提高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三、课后研讨:

参加人员:

镇中心校井老师、张老师

本校教师:

王庆立、孙刚学、刘丽娜、王莉伟、张彦华

李丹、任学良、李鑫、闫素琴

1.赵玲老师进行课后反思

a.收获(成功之处)

1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互动学习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同时深刻认识到对知识传授中细节的处理,是一节成败的关键

3即时了解学生,分析学情“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才使这节课取得成功。

b.不足:

①时间安排不妥,由于语速过快压缩了学生讨论的时间

②课堂安排的练习题不够丰富,较单调,使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及时应用、紧密的结合起来以达到扎实掌握。

以上的不足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2.共同研讨:

每位参研教师谈自己的见解。

 

目标预设分析情况汇报

我观察的是目标预设分析,在课堂前中的调查。

全班32人,优生16人,中等生10人,学困生6人。

学困生在教室的前排就坐,三四排坐的是中等生和优生。

学习目标的预设:

课前安排在3分钟后进入第一个目标,第13分钟时进入第二个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目标在3分钟进入的,但在第二个目标是比预设目标时间提前进入了。

课程比预设的时间短。

从回答问题的有23人,回答正确的人数有22人,1人回答错误,从回答上看,本节课学生基本已掌握。

 

汇报人:

王莉伟

时间:

2011.11.3

 

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和时间观察情况汇报

我观察的是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和时间,在两个任务当中。

解决第一个任务,教师讲解用了5分钟,师生交流用了3分钟,生生交流用了2分钟,小组合作用了2分钟,自主探究用了1分钟,自主练习用了5分钟,解决第一个问题共用了18分钟,达成与预设时间是100%;解决第二个问题,教师讲解用了6分钟,师生交流用了3分钟,生生交流用了2分钟,小组合作用了1分钟,自主探究用了2分钟,自主练习用了8分钟,解决第二个问题共用时间是22分钟,达成与预设时间是91%。

分配时间非常得当。

 

汇报人:

任学良

时间:

2011.11.3

 

目标达成分析观察的观察汇报

赵玲老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设有两个。

一、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二、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第一个学习目标在上课3分钟以板书形式呈现,以小组探讨的形式用5-6分钟时间分小组汇报,于上课10分钟归结达成,预设值

80%。

实际达成率95%以上。

第二个学习目标在可进行13分钟以课件呈现。

而后分小组讨论4分钟。

汇报归结,于课中进行到18分钟第二个目标达成。

目标预设值90%,实际达成度98%。

本节课样题三个,都以课件呈现,讲解正确率达100%。

综合观察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分析达成率95%以上,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汇报人:

孙刚学

时间:

2011.11.3

 

课堂教学评价观察情况汇报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赵玲老师教学评价设置共计17次。

其中交流性评价2次,分4人组参与人数32人,正确人数28人,一组错误,正确率占87%。

表现性评价5次,参与人数10人,正确人数10人,正确率

100%。

选择反应性评价10次,参与人数10人,9人正确,1人错误,正确率90%。

 

汇报人:

李鑫

时间:

2011.11.3

 

目标达成分析观察汇报

这次本人观察的时:

目标达成分析。

学习目标共三项:

1.正确读写12个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句子含义

提出时间和方式:

第5分钟用课件提出,第12分钟实施第二个目标,第22分钟师生交流理解句子含义。

目标达成的时间和方式:

第10分钟以学生自主归纳的方式,第15分钟学生集体朗读,第25分钟师生互动方式。

本次活动时间分配合理,效果良好。

 

汇报人:

任学良

 

学习任务和时间的观察汇报

在这节课中我观察的时:

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和时间。

在教师讲授5分钟十进入了课堂。

讲授用时4分钟,时间比

80%师生交流在第1分钟十进入,用时6分钟,时间比75%。

生生交流在第18分钟后进入,用时4分钟。

小组合作在第23分钟进行的,用时5分钟。

自主探究是在28分钟进入的,用时3分钟。

自主练习小练笔用时15分钟,全部课程结束。

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效果良好,气氛活跃。

 

汇报人:

李丹

 

课堂教学评价观察汇报

此次我观察的时课堂评价。

本堂课老师共评价30次,其中教师16次,占50%,对学生评价14次,大约占50%,总的评价是准确及时。

在整个评价中对学生交流性评价8次,占27%。

表现性评价3次,占10%。

选择性评价9次,占53%。

交流性评价集体反馈15人,占100%。

表现性集体反馈14人,占97%。

选择反应性评价集体反馈12人,占75%。

交流性评价参与6人,正确人数5人,错误1人,占80%。

表现性评价参与9人,正确7人,出错2人,正确率为

80%;选择反应性评价参与10人,正确10人,正确率100%。

总之,此次课堂评价准确及时,课堂效果良好。

 

汇报人:

刘丽娜

 

目标预设分析情况观察汇报

本次我观察的时目标预设分析情况。

本节课一共提出三个目标:

一、正确读写12个词语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理解句子含义

对于目标一引用了三个动词,课堂开始第5分钟提出了目标一,第10分钟提出了目标二,第20分钟提出了目标三。

目标一提问了12人,回答正确的有10人;目标二提问的有10人,回答正确8人;目标三提问了15人,回答正确12人;与预设时间基本一致。

本节课完成效果较好,师生感情融洽,配合好。

 

汇报人:

赵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