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283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XX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荔波县精品水果枇杷种植基地商业计划书

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

荔波县及项目区基本情况:

荔波县位于贵州南部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地带,是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地处东经107º37′-108º18′,北纬25º07′-25º39′之间,国土面积2431平方公里。

海拔300~1468米之间,年均温16.8~18.3℃,无霜期为269—331天,年日照时数1272.8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为88.22千卡/平方厘米。

年积温6570℃以上。

地势为南低北高,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立体气候明显。

有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水能、旅游、土地、热能等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率53.96%。

全县有可开发的非耕地30万亩,其中樟江沿河两岸有10万亩,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集中连片,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水果规模生产的理想之地。

荔波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辖17个乡镇,170个行政村,总人口17.14万人,其中布依、水、苗、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89.3%。

有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0个,占乡镇总数的58.8%,扶贫开发重点村94个,有贫困人口3.47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4.3%。

项目区规划在方村乡,方村乡属国家级二类贫困乡,位于荔波县西北面,乡所在地距县城30公里,地处东经107º42′—107º48′;北纬29º29′—29º34′之间,项目实施区海拔在650—850米。

国土总面积53.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24亩,稻田6000亩,全乡总人口9856人。

2008粮食总产量为3045.06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44元。

(二)项目建设概况

拟建优质高产枇杷生态果园2000亩,项目覆盖方村乡双江村、红泥村、丙花村三个村39个村民组,农户1490户,项目总投入1520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01.7万元,整合资金(含行业部门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金融部门贷款、村级互助资金)558万元。

州县匹配3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630万元。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全县已发展以“精品水果枇杷”为主的果园面积有近3000余亩,投产面积1500亩,产量1300吨,产值1300万元以上,有年产60万公斤以上的专业合作社2个。

精品水果枇杷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和致富的重要途径。

精品水果枇杷虽然在种植面积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全部为农户自主种植,科技含量不高,规模小,产品数量不大,制约了枇杷种植树的发展。

通过项目基地发展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可使精品水果枇杷实现规模效应,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打开销售渠道。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丰富方村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市场的品牌效应,拉长产业链条,推动方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精品水果枇杷经果林项目的实施,填补了甲良至荔波观光农业的一空白,让人民群众在种植上增收光旅游等结合起来,发展农业生态游,促进方村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枇杷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出达到绿色A级食品标准枇杷鲜果8万吨,并带动方村枇杷产业向绿色食品的标准化方向发展,为市场提供绿色枇杷鲜果。

利用叶片和残次果资源研发生产植物胰岛素-罗索酸、枇杷果核露等系列新型绿色产品,延长枇杷产业链,实现枇杷资源节约增值和环境保护,大幅度地提高枇杷的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引导本地农民搞好产品结构调整,进行标准化生产,为打造拳头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发挥了决定作用,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市场的建成和运营,还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推动荔波商贸及物流业的发展。

从政策上看,荔波县枇杷基地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贵州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项目区群众增收。

此项目的建设能带来诸多好处,非常必要。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有保障: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精品果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办发[2008]16号)是为进一步提高依靠科技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加速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技术创新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进程,在全省建设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有科技示范多种经营的生产基地之一,按照有关建立农业多种经营科技示范基地的要求,基地建设目的是达到成果出效益,出经验,探索依靠科技,增进农民增收的路子。

2、有优越的自然资源:

方村乡地处土荔波县北部地区,该地区是荔波县热量最充足的地区,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热量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资源,海拔在650-850m之间,山青水秀,雨量充沛,几乎没有工业污染,地理环境、水土适合发展枇杷种植,在方村乡区域有可开发种植枇杷的土地近万多亩,项目区有劳动力3467人,有可靠的劳动力保障。

3、品种发展优势:

荔波枇杷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较佳,营养丰富,成熟早,味芳香品质优,是初夏淡季优良水果,易储存、耐运输、销售周期长、风险性小,果品市场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很大。

枇杷叶可入药,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胃利尿、清热等功效。

4、交通便利:

项目区有“荔—独”公路覆盖全境,随着“厦一容”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的修建及都新高等级公路和黔桂铁路的扩建改造,将大大缩短运输距离及时间,使荔波农产品在云、贵、川、两广及沿海市场具有运距短,产品成本低,竞争力强。

5、群众有强烈的发展愿望:

项目区干部群众有着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很高,目前项目区已成立水果协会2个,并有较为完整的营销体系。

方村乡已经引进枇杷种植,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群众对种植枇杷积极性很高。

6、技术力量有保证:

荔波县农业局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共有技术员42人,其中:

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11人,技术力量较强。

设有专门的果蔬技术指导站,负责全县果蔬技术指导工作。

通过近几年不断实践,已形成了一整套适应枇杷发展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枇杷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过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对于少、边、穷的贫困山区因地制宜,集中投入,综合开发,培育主导产业,探索山区产业化扶贫路子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市场分析

风险主要是体现在消费群体、消费观念上。

从消费群体看:

大五星枇杷从四川引进,由于地域差异和引进培育,枇杷的成熟期比四川早近半个月,枇杷口感好、酸甜适度,符合南方地区消费者的口味。

枇杷耐储存,耐运输,以荔波县1000公里运输半径以内的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大中城市水果消费量较大,淡季枇杷价格是旺季2-5倍。

从消费观念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内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迅猛增长,农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

方村乡良好的生态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湿润的立体气候,大气、水质、土壤均达无公害标准。

枇杷经过分级、冷藏,包装推向超市,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二)市场销售

1、销售目标。

项目建成进入盛果期后,可实现枇杷产量8万吨以上,年实现销售额2亿元。

2、销售策略。

产品以大中城市的连锁超市和大型农贸市场为目标,通过销售机构及销售人员与目标客户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利用现代网络媒体进行网上销售,实现网络化、专业化、规模化销售。

3、销售模式。

方村乡枇杷合作社将组建市场销售部,实行独立核算,全面负责项目产品的销售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销售制度,同时聘请市场策划机构为中心提供营销策划服务。

风险防范

1、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降低成本。

2、项目建设的产品定位。

利用得天独厚资源优势,注册商标,利用旅游资源,创建枇杷文化氛围,提高枇杷的知名度;

3、引进新品种,推广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技术,确保枇杷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实现。

加强技术培训,为精品水果枇杷生产提供产前、中、后服务。

为果农提供技术、物资、销售等服务;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水平,提高果品质量。

4、利用行政引导和经济扛杆作用,抵抗市场风险的教育。

稳定和发展枇杷产业,确保枇杷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业组织形式

公司十合作社十农户

1、项目实施管理措施

(1)由镇人民政府抽出专门管理人员,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2)实行报账制,资金做到专款专用;(3)由县扶贫办、农村工作局负责指导;(4)严格按要求实施项目;(5)项目建设要进行跟踪管理。

2、成立领导小组→发公示→发放清册→发放→申请验收。

建设内容及规模

果园建设:

项目投资581.7万元,其中,申请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301.7万元,农民以农家肥、劳力折价等自筹资金280万元

基础设施:

果园配套设施建设内容投资概算:

项目投资908万元。

其中:

,整合资金(含行业部门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金融部门贷款、村级互助资金)558万元。

农户以劳动力折价自筹350万元。

(1)新建果园道路28公里,补助标准12万元/公里,投入资金336万元,,分别红泥村果园道路9公里108万元,双江村果园道路12公里134万元,丙花村果园道路7公里84万元。

(2)水利建30立方米果园小水窖220口,补助标准6000元/口,投入资金132万元。

分别为红泥村64口38.4万元,双江村78口46.8万元,丙花村78个46.8万元。

(3)太阳能杀虫灯100个,补助标准0.6万元/台,投入资金60万元分别为红泥村34台20.4万元,双江村36台21.6万元,丙花村30台18万元。

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入1520万元。

其中:

申请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01.7万元,整合资金(含行业部门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金融部门贷款、村级互助资金)558万元。

州县匹配3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630万元。

1、果园投资概算:

项目投资581.7万元,其中,申请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301.7万元,农民以农家肥、劳力折价等自筹资金280万元

果园投资概算概算表

项目种类

亩用量

单价(元)

亩投入(元)

总建设

面积

(亩)

单项总

投入

(万元)

扶贫

资金

(万元)

农户

自筹

(万元)

苗木

56株

15

840

2000

168

168

复合肥

40Kg

3.75

150

2000

30

30

圈肥

4000Kg

0.1

400

2000

80

80

农药

30

2000

6

6

除草施肥

20

50

1000

2000

200

200

挖带、坑及回填

56坑

6

336

2000

67.7

67.7

抚育管理

150

2000

30

30

合计

2000

581.7

301.7

280

2、果园配套设施建设内容投资概算:

项目投资908万元。

其中:

,整合资金(含行业部门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金融部门贷款、村级互助资金)558万元。

农户以劳动力折价自筹350万元。

(1)新建果园道路28公里,补助标准12万元/公里,投入资金336万元,,分别红泥村果园道路9公里108万元,双江村果园道路12公里134万元,丙花村果园道路7公里84万元。

(2)水利建30立方米果园小水窖220口,补助标准6000元/口,投入资金132万元。

分别为红泥村64口38.4万元,双江村78口46.8万元,丙花村78个46.8万元。

(3)太阳能杀虫灯100个,补助标准0.6万元/台,投入资金60万元分别为红泥村34台20.4万元,双江村36台21.6万元,丙花村30台18万元。

3、培训、资料及其他30万元,其中:

培训人数10000人,资金20万元,其它费用10万元。

 

项目申请依据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